可调整鞋底斜度、厚度的斜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0500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整鞋底斜度、厚度的斜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割机,尤指一种不需更换厚度、斜度不同辊轮,即可进行各种规格、各种尺寸鞋子中底斜割工作的可调整鞋底斜度、厚度的斜割机。
为大量制造厚度不同且具有斜度的鞋子中底,目前制鞋业是藉助斜底斜割机来进行鞋底斜向切割的工作,以提高成品的精准度,而本设计者多年来也一直致力于斜割机的研发工作,希望能提供制鞋业一更为实用的斜割机,而从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四八八三三号『鞋底斜割机的厚度调整及自动喂料装置』,至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一七二一八三号『鞋底斜割机上厚度调整轮同步调整装置』专利案中所揭露的,已使斜割机的厚度调整轮从得以微调高低位置,进步至厚度调整轮两端得同步调整的功能,使斜割机的功能更加提升。
而目前中底型式可分为二种,如


图11所示的中底是鞋业界所称的”半插”中底,
图12所示的中底是鞋业界所称的”全插”中底,而由二图式的比较可明显看出两种中底的差别在于,半插中底的斜面是设于一侧,而全插中底的斜面是位于中央处;中底除了如上述型式有区分外,每一种型式的中底规格也有不同,如适用于休闲拖鞋的中底与运动鞋的中底规格即有不同,而每种规格的中底又因大小而分为五、六十种尺寸,欲进行中底斜割工作时,即需依欲成型的成品规格,装设同尺寸的斜度辊轮,因此每部斜割机需有数十组不同锥度的斜度辊轮配合,故数十组斜度辊轮所花费的制造成本即相当多,且若完成一批中底斜割程序后,欲进行另批不同尺寸、不同规格的中底斜割程序时,需再更换斜度辊轮,并需将斜度辊轮两侧相对高度调整精确,以避免造成误差,使操作程序更为繁烦。
故针对目前斜割机需配合数十组斜度辊轮,且需时而更换斜度辊轮的困扰,本设计者乃针对半插中底设计出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二0一三九九号『改良型鞋底斜割机』,该斜割机是以转盘的设计,使上、下斜度辊轮以旋转方式调整斜度,故欲制造的成品规格、尺寸不同时,仅需将上、下斜度辊轮旋转即可改变斜度,无需再更换斜度辊轮,而因确具有实用性,且功效明显增进;唯上述改良型鞋底斜割机是针对半插式中底而设计,对于斜面设置位置于中央的全插中底,并无法以此斜割机来制造,因此目前全插中底仍需以传统斜割机,配合
图13所示的斜度辊轮来进行鞋底斜割工作,而因斜度辊轮90中央处斜面91的斜度因成品的尺寸而有不同,如
图14休闲拖鞋的中底规格即与
图15运动鞋的中底规格不同,以制造
图14的休闲拖鞋来论,尺寸也大小不一,如切面处的高度”a”即有3~15mm等尺寸,而厚度”c”则有10mm~30mm等尺寸,而斜度”b”则有60mm~120mm等尺寸变化,故每一部制造全插中底的斜割机,即需具备数十组斜度辊轮,以供制造不同尺寸的中底,不仅需耗费数十组斜度辊轮的制造成本,且完成一批中底斜割工作后,需再更换另一组斜度辊轮后方可继续进行,故仍存在制造成本高、更换辊轮费时、操作麻烦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鞋底斜度、厚度的斜割机,该斜割机的上、下厚度调整轮分别由左右辊轮组成,左、右辊轮间以伸缩弹簧衔接,左辊轮可由传动装置带动而上下移位,右辊轮则由另二传动装置分别带动而产生上下、左右移位,藉由左、右辊轮的位移差距,改变二辊轮间的相对斜度,当原料进入上、下厚度调整轮之间,即可被压制呈特定的形状,再藉中央水平摆置的带状切刀,将原料剖削呈二全插中底;藉此经过特殊设计的厚度调整轮,欲进行不同规格、不同尺寸的中底切割工作时,无需再更换斜度辊轮,仅需调整左、右辊轮的相对位置即可,如此即可降低斜割机的制造成本,并提供一操作方便的斜割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调整鞋底斜度、厚度的斜割机,斜割机前端为进料台,进料台后端为厚度调整轮机座,机座上设有上、下厚度调整轮,而机座后端设有切割台座,切割台座上设有环设的带状切刀,原料自时料台送入后,即藉由上、下厚度调整轮控制原料中央处的倾斜度,并进入切割台座以水平摆置的带状切刀切割,其特征在于上、下厚度调整轮分别由二个独立辊轮组成,上、下厚度调整轮的一侧辊轮是设置于一得左右移位的活动侧座上,上、下厚度调整轮的另侧辊轮则设置固定侧座上,上、下厚度调整轮的两侧辊轮可分别藉传动装置上、下移位,使同一厚度调整轮间的两侧辊轮上下、左右距离均可改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由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前述可调整鞋底斜度、厚度的斜割机,其特征在于上厚度调整轮或下厚度调整轮的二个独立辊轮间,得以伸缩弹簧衔接。
前述可调整鞋底斜度、厚度的斜割机,其特征在于活动侧座底端设有上滑座,而机座上设有与上滑座对应的下滑座,活动侧座上适当处设有螺孔,螺孔内相对设置调整螺杆,螺杆一端得由传动装置带动,另端则固结于定位座上,传动装置带动螺杆空转时,即使活动侧座移位,藉以改变上、下厚度调整轮两侧辊轮间的距离。
前述可调整鞋底斜度、厚度的斜割机,其特征在于上、下厚度调整轮两侧辊轮的上下移位,是于辊轮外侧设有一体的固定杆,固定杆上或下端固结螺旋升降器的纵向螺杆,另藉传动装置带动螺旋升降器的横向螺杆,传动装置运转时,即带动辊轮上、下移位。
前述可调整鞋底斜度、厚度的斜割机,其特征在于传动装置可为减速马达、连轴器的设置,藉减速马达带动连轴器而使横向螺杆旋转。
前述可调整鞋底斜度、厚度的斜割机,其特征在于传动装置可为减速马达、齿轮组的设置,藉减速马达带动齿轮组而使横向螺杆旋转。
前述可调整鞋底斜度、厚度的斜割机,其特征在于上、下厚度调整轮的两侧辊轮可分别由传动装置带动而旋转。
前述可调整鞋底斜度、厚度的斜割机,其特征在于传动装置可设于固定侧板外侧,传动装置可带动正齿轮,并以正齿轮分别带动上端正齿轮及以万向连轴器带动位于活动侧板外侧的正齿轮,活动侧板外侧的正齿轮再与上端正齿轮啮合,而各正齿轮则以同轴心的传动齿轮配合链条而带动各辊轮外侧的带动齿轮旋转,而使各辊轮同步旋转。
前述可调整鞋底斜度、厚度的斜割机,其特征在于固定侧板、活动侧板外侧的正齿轮、传动齿轮等传动装置,是设置于滑座上,滑座一端设有调整螺杆,调整螺杆一端锁固于定位处,旋转调整螺杆时即使滑座移位,以改变传动齿轮与带动齿轮间的距离。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斜割机的后端平面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斜割机厚度调整轮及各传动装置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斜割机厚度调整轮及各传动装置的平面外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板处的实施平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活动侧板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左、右辊轮间的组合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厚度调整轮的实施例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厚度调整轮的另一实施例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厚度调整轮的再一实施例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厚度调整轮的又一实施例图。
图11为半插中底的平面示意图。
图12为全插中底的平面示意图。
图13为现有制造全插中底的斜度辊轮平面示意图。
图14为休闲拖鞋的平面示意图。
图15为运动鞋的立体示意图。
请参看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斜割机前端为进料台,因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由斜割机后端可明显见及,故图式中是以斜割机后端表示,且为利于说明,后述的前后位置均以图式上所呈现的前后位置说明;于斜割机送料台前端设有厚度调整轮机座20,机座20前端设有一切割台座10,切割台座10两侧设有可调整位置的刀轮11、12,其中一刀轮可藉马达带动而旋转,二个刀轮11、12间环绕带状切刀13,适当处上下各设有一与带状切刀13上、下端面接触的磨刀石14,上、下磨刀石14可以马达15带动而快速旋转,并以侧边的舵轮151调整高低,而因切割台座10的设置于斜割机中属习知装置,故在此不赘述。
厚度调整轮机座20于斜割机的机台上两侧各设有下滑座21,而于机座20底板22底端两侧对应下滑座21处各设有上滑座211,请配合参看图4所示,于底板22后底端设有一内为螺纹孔的枢轴座221,另于机台后端设有一大型棘轮摇杆16,摇杆16所延伸的螺杆161是螺设于枢轴座221内,当旋转摇杆16时,即藉由相对运动带动机座20移位,藉以调整带状切刀与厚度调整轮间的距离。
图2所示为厚度调整轮机座20上的结构,即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特征所在,请配合参看
图1及图2所示,于机座20底板22两侧各设有往上延伸的固定侧板30及活动侧板40,固定侧板30及活动侧板40前端面均形成下滑座301、401,于外侧面设有旋转传动装置32,旋转传动装置32具有一含无级变速机的马达321,该含无级变速机的马达321的轴心带动一连轴器322,连轴器322即带动位于同轴心上的正齿轮323及传动齿轮324旋转,并使横设于固定侧板30、活动侧板40间的万向连轴器33带动活动侧板40上的正齿轮41、传动齿轮411旋转,正齿轮323、41分别与上端的正齿轮34、42啮合,而正齿轮34、42分别以轴心衔接传动齿轮341、421,而传动齿轮324、341、411、421则分别以链条使带动齿轮35、36、43、44旋转,带动齿轮旋转时,即可使厚度调整轮的左、右辊轮旋转,此部份的结构容后再述。而上述设置于固定侧板30、活动侧板40外侧的传动装置,是设置于可前后移位的滑座上,以图5活动侧板40处的结构说明,正齿轮41、42分别设置于上、下滑座45上,滑座45侧边设有一调整螺杆451,调整螺杆451另端则枢接于一机台的定位板17上,而于活动侧板40上是以数长形孔402供正齿轮41、42及定位螺栓固结,当旋转调整螺杆451时,即可改变正齿轮41、42与带动齿轮43、44间的距离,使链条保持于紧拉状态;活动侧板40底端前后各设有上滑座46,而于底板22相对于上滑座46处设有下滑座23,请配合参看
图1所示,于活动侧板40适当处设有一螺孔47,螺孔47内螺设一调整螺杆471,调整螺杆471一端可由减速马达472带动而旋转,调整螺杆471另端是固结于底板22侧边的定位台座24处,减速马达472带动调整螺杆471旋转时,调整螺杆471是呈空转状态,唯藉由相对运动,使活动侧板40以下滑座23及上滑座46的配合而左右移位。
请参看图3所示,于固定侧板30、活动侧板40前端上、下对应位置间设有上厚度调整轮50及下厚度调整轮60,上、下厚度调整轮50、60由左辊轮51、61及右辊轮52、62组成,先以上厚度调整轮50的结构叙述,请配合参看图6所示,左辊轮51外侧的轴心511以轴承512而卡接于中空固定杆513内,而轴心511外侧端即卡接上述带动齿轮36,而固定杆513后端固结一上滑座514,上滑座514即卡制于固定侧板30的下滑座301上,而固定侧板30顶端面设有一螺旋升降器53,螺旋升降器53的纵向螺杆531即固结于上滑座514上端处,而螺旋升降器53的横向螺杆即以连轴器532与减速马达533衔接,当马达533运转时,即带动螺杆531上下动作,进而带动上滑座514、固定杆513及左辊轮51上下移位。
右辊轮52,其外侧轴心521也是以轴承522而卡接于中空固定杆523内,轴心521外侧端卡接带动齿轮44,固定杆523后端固结一上滑座524,上滑座524卡制于活动侧板40的下滑座401上,活动侧板40顶端设有一螺旋升降器54,螺旋升降器54的纵向螺杆541固结于上滑座524上端处,螺旋升降器54的横向螺杆即带动一带动齿轮542,带动齿轮542与减速马达543所带动的传动齿轮544啮合,减速马达543运转时,即使齿轮组的传达,使螺杆541带动上滑座524、定位杆523及右辊轮52上下移位;左辊轮51、右辊轮52相对应的内端面上形成直径较小的卡制端515、525,卡制端515、525间即固结一伸缩弹簧55。
下厚度调整轮60也由左辊轮61及右辊轮62组成,左、右辊轮61、62外侧端也以定位杆611、621而固结于一上滑座612、622上,左辊轮61轴心即卡接带动齿轮35,右辊轮62的轴心卡接带动齿轮43,上滑座612、622分别与螺旋升降器63、64的纵向螺杆631、641固结,螺旋升降器63、64的横向螺杆即以连轴器632、642与减速马达633、643衔接,当减速马达633运转时,即藉由螺旋升降器63带动左辊轮61上下移位,减速马达643运转时,即藉由螺旋升降器64带动右辊轮62上下移位;左辊轮61、右辊轮62相对应的端面上形成直径较小的卡制端613、623,卡制端613、623间即固结一伸缩弹簧65。
故由上述说明得知,本实用新型厚度调整轮均由独立的左辊轮及右辊轮组成,而左、右辊轮间再以具有可挠性的弹簧衔接,使其衔接一体后,使两侧辊轮的移位动作不会互相影响,如图3所示,欲改变左、右辊轮间的相对位置时,可先藉减速马达472带动调整螺杆471旋转,藉由相对运动使活动侧板40左右移位,至适当位置时即使减速马达472停止运转,之后再依成品的尺寸,调整上、下厚度调整轮50、60的左、右辊轮51、52、61、62的上下相对位置,以左辊轮51的调整方式来论,可以减速马达533带动螺旋升降器53的螺杆531上下动作,而带动上滑座514、固定杆513及左辊轮51上下移位,再以同样调整方式调整左辊轮52的上下位置,此时左辊轮51及右辊轮52间的相对位置即改变,而弹簧55也呈倾斜状,当原料70送入上、下厚度调整轮50、60间时,即藉由水平带状切刀13将原料70切割,使原料70形成二相对称的全插中底。故藉由上、下厚度调整轮的右辊轮52、62得横向移位,而左、右辊轮51、52、61、62均可上下移位的设计,使上厚度调整轮或下厚度调整轮的左、右辊轮间相对位置可依欲成型的成品尺寸、规格而改变,故以图7至
图10的实施状况来说明若斜割机上、下厚度调整轮的左、右辊轮原先的相对位置是如图7所示的型态,而欲继续进行厚度不变,但斜度尺寸加长的成品斜割工作时,可藉减速马达带动活动侧板移位,使左辊轮51、61与右辊轮52、62间的距离加大,如图8所示,当原料70通过上、下厚度调整轮后,即藉由水平带状切刀将原料70剖削;若斜割机上、下厚度调整轮的左、右辊轮原先的相对位置是如图9所示的型态,而欲继续进行厚度尺寸改变,而斜度不变的成品斜割工作时,得藉各减速马达分别带动左、右辊轮51、52、61、62上下移位,而使上、下厚度调整轮间的距离加大或缩减;而欲继续进行的成品为斜度、厚度均改变,则可藉各相关的马达使右辊轮52、62横向移位,并使各辊轮均上下移位即可,而于调整适当后,请参看图5所示,可藉调整螺杆451带动滑座45移位,以调整正齿轮与带动齿轮间的距离。
故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与现有需以数十组斜度辊轮与斜割机配合的结构比较,本实用新型在操作时,完全无需更换厚度调整轮,仅需以减速马达调整各辊轮的位置即可,藉由机台上的刻度表,即可计算出左、右辊轮间的相对位距,使其得制造出不同规格、不同尺寸的中底。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整鞋底斜度、厚度的斜割机,斜割机前端为进料台,进料台后端为厚度调整轮机座,机座上设有上、下厚度调整轮,而机座后端设有切割台座,切割台座上设有环设的带状切刀,原料自进料台送入后,即藉由上、下厚度调整轮控制原料中央处的倾斜度,并进入切割台座以水平摆置的带状切刀切割,其特征在于上、下厚度调整轮分别由二个独立辊轮组成,上、下厚度调整轮的一侧辊轮是设置于一得左右移位的活动侧座上,上、下厚度调整轮的另侧辊轮则设置固定侧座上,上、下厚度调整轮的两侧辊轮可分别藉传动装置上、下移位,使同一厚度调整轮间的两侧辊轮上下、左右距离均可改变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整鞋底斜度、厚度的斜割机,其特征在于上厚度调整轮或下厚度调整轮的二个独立辊轮间,得以伸缩弹簧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整鞋底斜度、厚度的斜割机,其特征在于活动侧座底端设有上滑座,而机座上设有与上滑座对应的下滑座,活动侧座上适当处设有螺孔,螺孔内相对设置调整螺杆,螺杆一端得由传动装置带动,另端则固结于定位座上,传动装置带动螺杆空转时,即使活动侧座移位,藉以改变上、下厚度调整轮两侧辊轮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整鞋底斜度、厚度的斜割机,其特征在于上、下厚度调整轮两侧辊轮的上下移位,是于辊轮外侧设有一体的固定杆,固定杆上或下端固结螺旋升降器的纵向螺杆,另藉传动装置带动螺旋升降器的横向螺杆,传动装置运转时,即带动辊轮上、下移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调整鞋底斜度、厚度的斜割机,其特征在于传动装置为减速马达、连轴器的设置,藉减速马达带动连轴器而使横向螺杆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调整鞋底斜度、厚度的斜割机,其特征在于传动装置为减速马达、齿轮组的设置,藉减速马达带动齿轮组而使横向螺杆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整鞋底斜度、厚度的斜割机,其特征在于上、下厚度调整轮的两侧辊轮分别由传动装置带动而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可调整鞋底斜度、厚度的斜割机,其特征在于传动装置设于固定侧板外侧,传动装置带动正齿轮,并以正齿轮分别带动上端正齿轮及以万向连轴器带动位于活动侧板外侧的正齿轮,活动侧板外侧的正齿轮再与上端正齿轮啮合,而各正齿轮则以同轴心的传动齿轮配合链条而带动各辊轮外侧的带动齿轮旋转,而使各辊轮同步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可调整鞋底斜度、厚度的斜割机,其特征在于固定侧板、活动侧板外侧的正齿轮、传动齿轮等传动装置,是设置于滑座上,滑座一端设有调整螺杆,调整螺杆一端锁固于定位处,旋转调整螺杆时即使滑座移位,以改变传动齿轮与带动齿轮间的距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整鞋底斜度、厚度的斜割机,该斜割机的上、下厚度调整轮分别由两侧独立的辊轮组成,其中上、下厚度调整轮的相对一侧的辊轮得左、右移位,而上、下厚度调整轮的两侧辊轮可分别上、下移位,藉此设计,使同一厚度调整轮的两侧辊轮相对位置得以适时改变,使此斜割机在不需更换斜度辊轮的情况下,即可适用于不同尺寸、不同规格的鞋子中底斜割工作,为一更具有实用的设计。
文档编号A43D8/50GK2164202SQ9321520
公开日1994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8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8日
发明者叶添福 申请人:添圣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