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钮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0510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钮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商业安全监视系统领域。它是商品防盗系统中的一个部件。
随着开架售货、自选、超级市场的日益增多,商品丢失现象也日益严重,使市场的管理者大伤脑筋。
目前商业防盗普遍采用射频系统。安全电子钮,是采用细钢导线与电容连接在一起,抗震、抗冲击性能差,另外,对于金属制品及带有金属镀膜的塑料袋又极易产生屏蔽现象,还有,现有的锁紧装置多是采用二粒钢珠与钉针卡紧,存在接触面小,稳定性差,易拨除圆头钉,从而达不到防盗的目的。同时该安全电子钮的零件多为车制,工艺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已知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反应灵敏,使用可靠、牢固的安全钮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用如下方式实现的安全钮扣由圆头钉1和钮扣体2组成,其中钮扣体中带有锁紧装置3和一条环状非晶态磁条4。锁紧装置3位于钮扣体2中,圆柱形内套7穿入弹簧8上端,弹簧8下端套在下盖9底部中心的圆柱上,在钟形罩5中放入至少3粒钢珠6,钟形罩与下盖扣边结合在一起。
在编织比较细密的织物上安装安全钮扣可使用3粒钢珠,这样圆头钉的钉针可以制作的较细,不伤织物,但一般的安全钮扣要放入4粒钢珠。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非晶态磁条装在钮扣体中,结构简单、报警灵敏。
2、部件加工多为冲制、工艺简单。
3、钮扣不易拉开,防盗性增强。
4、可采用很细的圆头钉,不伤织物。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圆头钉及钮扣体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锁紧装置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锁紧装置结构立体图。
根据
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圆头钉1及钮扣体2组成。钮扣体2包括锁紧装置3、钮扣体2和环状非晶态磁条4。
其中锁紧装置3包括钟形罩5、钢珠6、圆柱型内套7、弹簧8、下盖9。
非晶态磁条4和锁紧装置3注塑在钮扣体2中,钮扣体2是用ABS工程塑料注塑成形的锥形体或半球体。
将圆柱形内套7下部穿入弹簧8上端,弹簧8下端套在下盖9底部中心的圆柱上,在钟形罩5中放入至少3粒钢珠6,钟形罩5与下盖9扣边而成图2形状。
根据以上所述,圆头钉1贯穿图3锁紧装置3的钟形罩5、4粒钢珠6、圆柱形内套7、弹簧8中间。弹簧8向上推动圆柱形内套7及4粒钢珠6,钢珠6锁紧圆头钉1。圆头钉针与钮扣体中的锁紧装置拉力大于25Kg。
因为安全钮扣的钮扣体中有一条非晶态材料制成的磁条。在安全钮扣通过出口过道时,经过设置在出口的探测装置,探测装置设置在售货区出口过道内,正常工作时产生交直流磁化场,安全钮扣是扣在服装、针纺织物等商品上,安全钮扣中有一条非晶态材料制成的磁条。如未经付款手续欲将上述商品盗出过道时,交直流磁化场使非晶态材料的磁化曲线发生非线性变化,从而使通道空间的磁场发生变化,这时探测装置就会发出报警红灯亮,报警喇叭发出警声,锁门装置动作,商品即可截获,而不被盗出;如经正常付款手续营业员即通过解除器非常方便地解开安全钮扣,商品就可正常通过出口处。
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钮扣,由圆头钉(1)和钮扣体(2)组成,其特征在于钮扣体(2)内带有锁紧装置(3)与一条非晶态磁条(4),锁紧装置(3)包括圆柱形内套(7)下部穿入弹簧(8)上端,弹簧(8)下端套在下盖(9)底部中心的圆柱上,在钟形罩(5)中放入至少3粒钢珠(6),钟形罩(5)与下盖(9)扣边结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钮扣,其特征在于钮扣体(2)是由ABS工程塑料制成的锥形体或半球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商品安全监视装置,是一种安全防盗钮扣,由圆头钉和钮扣体组成。其中,钮扣体部分带有锁紧装置与一条非晶态磁条。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具有结构简单,报警灵敏,牢固可靠,防盗效果好等特点,适合各种开架售货的商场及需要防盗的公共场所。
文档编号A44B1/32GK2156716SQ9321539
公开日1994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9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9日
发明者戴巍 申请人:戴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