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滑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0867阅读:30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行李箱滑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行李箱滑轮,尤指一种方便安装使用的行李箱滑轮。
一般较大型皮箱的设计,均于底部设装有供拖走移动的滑轮组,如图5和图6所示,皮箱本体30的底部各端角位置分别以螺栓31固设有滑轮固定座32,而于滑轮固定座32的中央平面上则锁设一组滑轮33,通过滑轮33的轮面转动,使整只皮箱体可方便地在地面上滑动。此种滑轮的组装设计,首先就其结构方面而言,大都呈一固定式的装设,整组轮具仅具转动移位的功能;而且因为整个轮组是以螺栓31直接固设于滑轮固定座32的底面中央位置,故而就滑轮33而言,其完全以固定的方式直接锁装,其于移动位置时或可达到方便的目的,但当要定位置放时,则又因为滑轮33的滚动特性,而使整个皮箱的定位不易,形成置放的困扰;且当轮体坏损时,须整组换掉,有些以铆固设计的皮箱体,可能会损及整个皮箱的使用寿命,甚至使皮箱报废丢弃,实在很可惜,而且丢弃的皮箱体还可能造成废弃物处理上的环保问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可方便组装、更换使用的行李箱滑轮,其可随使用的需要,将滑轮做组装或收藏,使整个皮箱的移位自如,摆放稳固且具有方便实用的特性。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行李箱滑轮主要包含有一船形滑轮固定座,座体两端分别设有穿孔,可用螺栓将其安装于皮箱本体的各端角位置,座体的中央预设有平面位置且于两侧分别设一道供插合的槽道,槽道入口端靠箱体的侧中央处设有一微向外凸出的弹片;一与滑轮固定座配合的滑轮组,该滑轮组含有一滑轮座和一滑轮,滑轮的顶部设成平板状,板体的两侧下方则微向内缩入,使板面的两侧形成凸出状的插合轨道。组装时,仅需将该插合轨道对正固定座的两侧槽道插入,并使其插到槽深底部,即可与槽道入口侧凸出的弹片卡合,完成安装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座的槽道可由两相对的L形片相对组装而成。所述的卡合用弹片为一U形微凸出的弹片。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实用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滑轮组的组装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滑轮组的组装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装操作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5为一般常见的皮箱滑轮组的组装分解图。
图6为一般常见皮箱滑轮组的组装实施例的参考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滑轮固定座和一个滑轮组。请参阅
图1和图2,滑轮固定座10的船形外观大致与一般组装用的固定座相似,座体两端向上弯弧的板面上设有穿孔11,螺栓12可穿过该孔将座体锁合在皮箱本体的端角上。座体中间段设成平面状,该平面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可插入的槽道13,该槽道13可以L形状的板体形成,槽道13的末端设成封闭端,另一端则为插合的端口。插合端靠箱体的弧面中央设有一由U形槽14切割成的弹片15,该弹片15微凸出到插合端的平面,其作用是与滑轮组卡合。滑轮组含有一滑轮座21和一滑轮20。滑轮20的组合与一般常见的滑轮组合最大不同的部份在于滑轮座21的结构,其顶面为一平板22,板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微凹落的凹弧端缘,使板面的两侧自然形成凸出的卡合轨道23。组装时将滑轮座21的平板22两侧的凸出卡合轨道23对正固定座10中央平面所设的插合槽道13插入,待整个滑轮座21插合到插合槽道13的底部封闭端时,设于插合端靠箱体一侧的弹片15便会自然的向下弹出卡合,抵住插入的滑轮座21的平板22,使滑轮座21整体可固定地插组于滑轮固定座10上,不会任意滑出并方便箱体的移动。
当需要更换滑轮或便于箱体稳固方置时,仅须将卡合的弹片15向上按入,使其脱离凸出卡合的位置,即可方便地将整个滑轮组顺利的向外抽出取下,使箱体摆置时可定位不会任意滑移,或方便损坏后的换装,整个换装或拆下的过程完全不需使用任何器具,极为方便,而且无需任何高深的技术,尤其适合于外出旅行的人自己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快捷,极具实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行李箱滑轮,它包含一以螺栓螺固于皮箱本体上的船形滑轮固定座和与滑轮固定座配合的滑轮组,其特征在于固定座的中段平面两侧分别设一插合用的槽道,槽道底端成封闭端,插合端靠箱体一侧的中央处设有一弹性微凸出的卡合定位弹片;滑轮座顶部呈平板状,两侧微凹形成凸出的插组卡合轨道,该卡合轨道可插入固定座的槽道中或从该槽道中取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滑轮,其特征在于固定座的槽道由两相对的L形片相对组装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滑轮,其特征在于凸出卡合用弹片为一U形微凸出的弹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行李箱滑轮,它包含有一滑轮固定座和一滑轮组。固定座以螺栓安装于皮箱本体的各端角处,座体的中央呈一平面状,两侧分设一道插合用槽道,该槽道一侧封闭,另一侧为插合端,插合端设有一微向外凸出用于卡合定位的弹片。滑轮组的滑轮座顶部呈平板状,板体的两侧边形成凸出状的插合轨道,该插合轨道可方便地插入固定座的两侧槽道内,或从其中取出。
文档编号A45C5/00GK2170674SQ9322222
公开日1994年7月6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26日
发明者何树芬 申请人:何宏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