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3507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鞋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底,其一部分被纤维增强的树脂板所替代。
迄今,鞋的鞋底已用各种增强材料加以增强。例如,增强材料是一种纤维增强的树脂板,它是用热固性树脂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酚醛树脂等制成的,并用织物或由碳纤维制成的无纺垫增强。这种增强材料可嵌在鞋底中,或通过粘接手段如用粘合剂粘附在鞋底上。
但是因为纤维增强的树脂板的刚性模量比主要用作鞋底本体的聚氨酯树脂或聚酰胺树脂更高,因此它妨碍了鞋底的挠性,而且纤维增强的塑料材料因弯曲而变形,而且可能造成与鞋底本体脱粘。
为了改善纤维增强树脂板与鞋底本体以共容性,已经进行了多项研究,例如日本实用新型出版62(1987)—119804,但是上述的因弯曲而造成的纤维增强树脂材料与鞋底本体之间的界面脱粘问题并没有充分解决。
本发明人已研究了纤维增强树脂板的树脂类型与鞋底本体的组合情况并且进行了各种试验,例如剥离强度。结果出人意料地发现某些树脂的特定的组合能大大改善上述的界面脱粘。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热塑性聚氨酯树脂构成的鞋底,其中一部分被纤维增强树脂板所替代,该板含有一层纤维和一层由热固性聚氨酯树脂构成的树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热塑性聚氨酯树脂构成的鞋底,其中一部分被纤维增强的树脂板所替代,该板含有一层纤维和一层由选自聚酰胺、聚烯烃和其混合物的树脂构成的树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热塑性聚酰胺树脂构成的鞋底,其中一部分被纤维增强树脂板所替代,该板含有一层纤维和一层由选自聚烯烃或聚烯烃和聚酰胺的混合物的树脂构成的树脂。


图1表示用于本发明的鞋底中的纤维增强树脂板的截面图。
图2至4显示了纤维增强树脂板3在本发明的鞋底中的放置位置。图2显示纤维增强树脂板3被放置于鞋底足尖部的上部,鞋底本体用4表示。图3显示纤维增强树脂板3被嵌入鞋底的足尖部之中。图4显示纤维增强树脂板3被置于鞋底足尖部的下部。
在本说明书中,鞋底用一种增强材料加以增强,但将鞋底中除增强材料之外的部分称之为“鞋底本体”或“鞋底的本体”。
本发明提供了鞋底本体的树脂和纤维增强塑料树脂板的树脂的下列三种组合
在上表中,术语“热塑性”指树脂的一种性能,即加热时树脂软化或流动,而冷却时则固化。术语“热固性”指树脂的一种性能,即加热处理时会发生树脂的凝固化反应。在热固性聚氨酯的情况中,凝固化反应发生在异氰酸基团和羟基基团之间,导致三维交联。热塑性聚氨酯主要含有一个具有聚氨酯键的线性聚合物,但是在加热时不具有活性基团。
聚酰胺是一种可从许多供应商处获得的树脂,其中代表性的例子是尼龙,例如尼龙-6,尼龙-66,尼龙-69等。聚酰胺在其聚合物主链上有酰胺键,通常通过二胺与二元酸反应而得。
聚烯烃是一种将不饱和烯烃类单体如乙烯,丙烯,丁烯等通过聚合而得的树脂。
若选择上述的树脂组合,则可大大改善鞋底本体和纤维增强树脂板之间的界面粘合,纤维增强树脂板得到了充分的改善,而且纤维增强树脂板提供了出色的鞋底增强效果。
纤维增强树脂板中的纤维层可以是长纤维的纺织物,也可以是分散于树脂基底中的短纤维。纤维可以是任何用于纤维增强树脂领域的纤维,例如天然纤维如棉花,羊毛;以及合成纤维如碳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脂族聚酰胺纤维,聚乙烯纤维、硼纤维、聚酯纤维、丙烯酸类纤维等。纤维最好是用粘合剂处理过的。基于强度和弹性考虑,最优选的是碳纤维,例如可从日本Toray Industries Inc.得到的碳纤维-5T347。
纤维增强树脂板的制备可以通过将上述的纤维层置于树脂板间然后压制,或者通过将纤维层粘于树脂板然后将带纤维层的树脂板和另一块树脂板相压。当用于纤维增强树脂板的树脂是液体时,可将液体浸渍入纤维层然后加以固化。较佳地,纤维增强树脂板的树脂纤维的重量比为5/95—90/10。
本发明的纤维增强树脂板的一个代表例子显示于图1。图1是纤维增强树脂板的截面图,其中1表示纤维层,2为两层树脂层,它们夹住了纤维层1。
图2至4显示了纤维增强树脂板3在本发明的鞋底中的放置位置。图2显示纤维增强树脂板3被放置于鞋底足尖部的上部,鞋底本体用4表示。图3显示纤维增强树脂板3被嵌入鞋底足尖部。图4显示纤维增强树脂板3被放置于鞋底足尖部的下部。
本发明的鞋底可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生产。例如,可预先制成纤维增强树脂板,然后将其置于模具中,在模具中加入鞋底本体的树脂从而制得本发明的鞋底(一片成型法)。或者,可分别模制成纤维增强树脂板和鞋底本体,然后用粘合剂或熔融粘结法将其粘合在一起。优选的是一片成型法。
实施例本发明通过下列实施例加以阐明,但是不应理解成本发明受实施例细节所限制。
实施例1—6和对比实施例1—14。
用于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的树脂列于下表。在下列实验中使用树脂的缩写。
热固性树脂
热塑性树脂
上面列出的树脂经过了耐溶剂测试,其中样品在甲苯中于40℃浸24小时,然后测定样品重量变化之比。所有树脂都具有足够的耐溶剂性能,可用于鞋底。因为鞋底是用粘合剂与鞋的上部粘接的,粘合剂常含有有机溶剂如甲苯,所以用于鞋底的树脂应具有耐溶剂性。
在实施例1和对比实施例1中,通过将液态树脂浸渍入增强纤维而制得增强树脂板。在其他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中,在增强纤维层的两侧形成两个树脂层,如图1所示。如此得到的纤维增强树脂板被使用和模制成鞋底,如图2所示,其中增强纤维板被置于足尖部的上部。用作纤维增强树脂板和鞋底本体的树脂列于表1中。由此制得的鞋底与运动鞋的上半部分粘合,形成运动鞋。
将得到的鞋子进行剥离强度试验和挠曲疲劳试验,结果列于表1。剥离强度试验根据JISK6301在25mm×10mm的鞋底样品上进行。测试值越高,剥离强度越好。挠曲疲劳测试是通过下法进行的将制得的鞋子挠曲至90°然后复原,再重复。每10000个循环观测挠曲疲劳测试的鞋子,增强树脂板和鞋底本体间发生脱离时的循环数被列于表1。
表1
根据本发明,纤维增强树脂板和鞋底本体之间的粘合是非常好的,因此纤维增强树脂板能承受并跟随鞋底的运动,固而不会发生增强树脂板与鞋底本体之间的脱粘。又,用于纤维增强树脂板的树脂具有相对较高功能度的功能基团,因而能够通过某些化学作用增强与鞋底本体的粘合。
本发明树脂增强纤维板牢固地粘合于鞋底本体,甚至当鞋底过度挠曲时也不发生脱粘,因此鞋底具有出色的挠曲性,挠曲疲劳值和耐用性。本发明的鞋底很好地防止了鞋子的变形。鞋底具有足够的牢度,可使其厚度较薄,从而使鞋较轻。
本发明的鞋底非常适合各种不同的运动鞋。尤其,如果用于高尔夫球,棒球,足球,橄榄球等的具有鞋钉或鞋突物的鞋子。采用本发明的鞋底,那么来自鞋底的压力的感觉会大大减小。
如果纤维增强板被制成与鞋底本体不同的颜色而且颜色间的色彩对比清晰的话,则使用该鞋底的鞋子含有很好的外观从而吸引顾客。
权利要求
1.一种由热塑性聚氨酯树脂构成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它的一部分被纤维增强树脂板所替代,该板含有一纤维层和一由热固性聚氨酯树脂构成的树脂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纤维增强树脂板中的纤维选自碳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脂族聚酰胺纤维,聚乙烯纤维,硼纤维,聚酯纤维,丙烯酸类纤维和天然纤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纤维是碳纤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纤维增强树脂板的树脂/纤维的重量比为5/95—90/10。
5.一种由热塑性聚氨酯树脂构成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它的一部分被纤维增强的树脂板所替代,该板含有一纤维层和一由选自聚酰胺,聚烯烃及其混合物的树脂所构成的树脂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纤维增强树脂板中的纤维选自碳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脂族聚酰胺纤维,聚乙烯纤维,硼纤维,聚酯纤维,丙烯酸类纤维和天然纤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纤维是碳纤维。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纤维增强树脂的树脂/纤维的重量比为5/95—90/10。
9.一种由热塑性聚酰胺树脂构成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它的一部分被纤维增强树脂板所替代,该板含有一纤维层和一由选自聚烯烃或聚烯烃和聚酰胺的混合物的树脂所构成的树脂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纤维增强权利脂板中的纤维选自碳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脂族聚酰胺纤维,聚乙烯纤维,硼纤维,聚酯纤维,丙烯酸类纤维和天然纤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纤维是碳纤维。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纤维增强树脂板的树脂/纤维的重量比为5/95—90/10。
全文摘要
公开了一种由特定树脂构成的鞋底,其一部分被某种纤维增强树脂板所替代,该板含有一纤维层和一由某特定树脂构成的树脂层。本发明的鞋底改善了界面脱粘的问题。
文档编号A43B13/12GK1116075SQ95105268
公开日1996年2月7日 申请日期1995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1994年5月18日
发明者杉本知子, 堀井利裕 申请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