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固定强度的侧向松脱扣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1069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提高固定强度的侧向松脱扣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书是1994年8月2日提交的未定美国申请号08/284,182的部分延续申请。
本发明一般涉及扣环,特别是涉及固定强度有提高的横向(侧向)松脱扣环。
众所周知,以前工艺提出的是塑料扣环,有一个凹形件和一个凸形件,通过挠性咬合或碰锁臂锁住,再通过咬合臂侧壁,向内压紧松脱。这种扣环用于工具带,救生囊,挽具,安全带,自携式水下呼吸器设备,利用系带,皮带或织物带相互连接起来。这种扣环的一个例子披露在美国专利号5,222,279和1994年8月2日归档普通选定的美国专利申请书号08/284,182上,题目是“负荷下应力分布改善的横向松脱扣环”。
正常条件下,以前工艺横向松脱扣环可受到相互连接或锁住织物带运动引起的水平负荷或扭力负荷应力。水平负荷对线性力起反应,扭力负荷则对作用在或传送到织物带的扭转力起反应。这些力相互作用时,由于应力达到一定强烈程度,挠性臂开锁,甚至断裂,常常使凸形件与凹形件分离或松脱,这就是上面所提申请扣环论及的问题。
尽管如此,产生更大的阻力和更好地分布应力,进一步改进上面提出的专利和专利申请书扣环,还是合乎需要的。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凸形件挠性臂表面与横向松脱扣环凹形件表面间改进的碰锁咬合,从而达到理想的水平和扭力负荷阻力。
根据本发明改进的有凸形件和凹形件横向松脱扣环可达到上述目的。凹形件包括有对置侧壁,上壁和下壁,中间排列的通道,和敞开通道空腔、承接凸形件的孔口。凹形件还在各侧壁设有凹槽,每一侧壁凹槽开有侧孔。
凸形件包括一个凹形件通道承接的中心支柱和一对彼此平行留有一定间隔的挠性咬合,或碰锁臂,它带有突出部或头部,后者有新月形碰锁台肩。在进入凹形件空腔孔口时,臂向内弯曲,以后在头部与侧孔对准时,即新月形台肩咬合与这些孔相邻的凹形件侧壁表面,臂向外弯曲,新月形台肩补充增加支承面积能够更有效地承受通常横向松脱扣环所受到的线性和扭力负荷。
根据下面配合附图所做的详细说明,其他目的和优点更加明显。


图1为本发明横向松脱扣环在锁住状态和与织物带端联结时的透视图。
图2为扣环在开锁状态和带有断开和拆下凹形件某些部分的类似透视图。
图3为扣环在锁住状态和带有断开和拆下凹形件某些部分的顶视平面图。
图4为沿图34-4线不完全的放大侧视图。
图5为类似图3的顶视平面图,表示扣环在开锁过程中。
利用横向松脱扣环可松脱连接或联结织物带、皮带或系带14A、14B的自由端12A,12B。扣环10包括一个凹形件16和凸形件18,该件最好用塑料制造或模压。连接系带14A,14B最好是自由端12A,12B分别穿通并绕过凹形件16和凸形件18后部,然后缝制,铆接或用人们熟悉的方式使自由端12A,12B与相应的系带14A,14B背后相接。
构成的凹形件有上壁20,下壁22和对置侧壁24和26。凹形件16前部有一孔口28,导向空腔30。横向伸出的平行翼肋34A,34B构成通道32,其作用是使凹形件更具有刚性,但是更重要的是引导和对中凸形件明显简单。构成的侧壁24,26有凹槽36,38,上面有孔40,42,分别连通空腔30。
关于凸形件18还将详细阐述,凹形件16空腔30用于承接,其表面可松脱与碰锁凸形件18相配合。在这方面,凸形件18有一中心向前伸出的支柱44,有利于被通道32承接。通过构成有翼边34A,34B和支柱44的通道32表面相互咬合和配合,在插入凹形件16的过程中,与凸形件18对中心,但还要配合承受扭力负荷。一对彼此隔开的挠性臂46,48也向前伸出,而且分别配有扩大部分或头部50,52。每个头部有一圆形凸轮面50A,52A,当凸形件18引入凹形件16时,咬合孔口28侧表面,使臂46,48彼此相对地向内旋转。当头部50,52在相应孔40,42对面时,臂向外旋转,从而使头部伸出孔外,详见图3所示。每一头部还有一个新月形或半圆形台肩50B,52B,分别与相邻孔40,42的侧壁凹槽36,38邻近表面相咬合,如图4所示。这种新月形咬合非常重要,是扣环工艺的独特贡献,使得支承面积增加,这在此以前,扣环工艺未曾实现过,因此提高线性拉力负荷和在某种程度上扭力负荷的阻力,从而减少在该部位扣环潜在断裂或过早松脱。正如图2和3清楚表示的那样,由于台肩50B和52B形成一定角度,从而使这种互相咬合得到特别增强。所以,如果线性拉力负荷作用在扣环10上,势必要把凸形件18与凹形件16拉开,这一倾角迫使头部50,52更加向外,从而提高固定力,进一步防止过早松脱。
凸形件18底面或后端的突出部54,56与侧壁24,26前端的承接配合凹槽58,60相互啮合,从而更加承受住扭力负荷。
为了可松脱地锁住凸形件18与凹形件16,臂46,48头部50,52与支柱44导向端一起插通孔口28,进入空腔30。曲面50A,52A与孔口28的侧壁24,26表面相接合,用凸轮面带动或强迫臂46,48彼此相对地向内运动,同时,支柱44停在通道32内。在凸形件18进一步插入凹形件16时,臂46,48和支柱44继续在空腔30内运动。最后,头部50,52与孔40,42对准,在该处,臂旋转或向外迅速卡入孔40,42内。发生这种情况时,台肩50B,52B与孔40,42侧壁凹槽36,38相邻表面咬合。这种锁定位置比较清楚地示于图3。
如图5所示,要开锁或松脱扣环以分开凸形件18与凹形件16时,头部50,52用手指按压使之旋转或彼此相对地向内运动,使台肩50B,52B离开侧壁24,26。出现这种情况时,凸形件18与凹形件16可以拉开,臂46,48和支柱44移出空腔30。
这样,上述几种目的和优点都非常有效地达到。虽然本发明个别最好实施例有些已经公开,而且从中有详细描述,但其范围仍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确定。
权利要求
1.侧向松脱扣环,具有提高的抗线性拉力负荷和扭力负荷的性能,包括有一个凹形件,带有前、后端,和上、下壁及构成空腔的侧壁,和一个进入前端空腔的孔口,侧壁各有一个凹槽,槽上有孔,与空腔连通。一个凸形件,带有前后端和至少一个挠性臂,其前端向前伸出凸形件后端,使插入孔口进入凹形件空腔,臂前端有一头部,用来在头部与孔对准时,向外旋转通过孔,头部有一新月形台肩,用来咬合相邻孔的侧壁凹槽表面,并使支承面积增加,以此承受拉力负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其中一对彼此隔开的挠性臂,其头部向前从凸形件后端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其中凹形件在空腔有内壁,配合构成一通道,而凸形件有一向前伸出的支柱,置于臂中间,插入通道,以此配合承受扭力负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其中台肩形成一定角度,并这样构造布置,使在凸形件和凹形件的拉力负荷强迫头部通过孔进一步向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其中设有装置用于承受扭力负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其中装置在凸形件和凹形件上至少包括一个配合突起部和承接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明,其中配合突起部和承接凹槽位于凸形件后端和各侧面元件的前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其中装置设在凸形件和凹形件上,用于与织物带端部相联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其中一对彼此隔开的挠性臂,其头部从凸形件后端向前伸出,凹形件在空腔有内壁,配合构成一通道,而凸形件有一向前伸出的支柱,置于臂中间,插入通道,以此配合承受扭力负荷,台肩形成一定角度,并这样构造布置,使凸形件和凹形件上的拉力负荷强迫头部通过孔进一步向外,设有装置用于承受扭力负荷,装置在凸形件和凹形件上至少包括一个配合突起部和承接凹槽,配合突起部和承接凹槽位于凸形件后端和各侧面元件的前端,以及装置设在凸形件和凹形件上,用于与织物带端部相联结。
全文摘要
横向松脱扣有一个凹形件和一个凸形件,该件包括一个凹形件通道承接的中心支柱和一对彼此平行留有一定间隔的挠性咬合或碰锁臂,它带有突出部或头部,后者有新月形碰锁台肩。在进入凹形件空腔孔口时,臂向内弯曲,以后在头部与侧孔对准时,即新月形台肩咬合与这些孔相邻的凹形件侧壁表面,臂向外弯曲。新月形台肩补充增加支承面积,能够更有效地承受通常横向松脱扣环所受到的线性和扭力负荷。
文档编号A44B11/25GK1178657SQ9711151
公开日1998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9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9日
发明者马克·J·克劳斯 申请人:美国线材带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