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警示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1816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光警示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类物品,尤其涉及一种夜间可以发光的包。
现在的书包、背包或提包,由于包上没有附加任何发光体,以致夜晚骑车或行走时,不易被在后行驶的机动车或非机动车注意到,容易发生意外。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这个问题尤其显得突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夜晚可以发光的包,从而起到警示作用。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光警示包,包括包体,在包体的外面上装有或嵌有发光二极管,包体内设有发光控制电路和干电池,干电池通过控制电路和发光二级管连接。
二极管发光控制电路由开关K、电容C、电阻R1、R2、光敏电阻R3及三极管D1、D2组成,开关K一端与干电池正极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和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容C的另一端接干电池负极,电阻R1另一端接三极管D1基极,光敏电阻R3一端接三极管D1基极,另一端接干电池负极,三极管D1集电极接电池正极,发射极接三极管D2基极,三极管D2发射极接干电池负极,集电极接二极管D3一端,二极管D3另一端接限流电阻R2,限流电阻R2另一端接干电池正极。开关K为触碰式开关。
由于包的外面设置了发光二极管,并由包内设置的控制电路控制,使其夜晚可以发光,给车辆以警示,从而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交通事故的发生,增加了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在夜晚时可起到点缀周围环境的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面上带有发光二极管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发光控制电路的原理示意图;图3,4是本实用新型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在包体1的外面上嵌有发光二极管2,其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并可以形成一定的图案,发光二极管可以用一种颜色,也可以并用几种颜色。二极管发光控制电路板和干电池(如5号或7号电池)安装位置在图中未示出。具体可依实际情况而定。
控制电路由开关K、电容C、电阻R1、R2、光敏电阻R3及三极管D1、D2组成,开关K一端与干电池正极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和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容C的另一端接干电池负极,电阻R1另一端接三极管D1基极,光敏电阻R3一端接三极管D1基极,另一端接干电池负极,三极管D1集电极接电池正极,发射极接三极管D2基极,三极管D2发射极接干电池负极,集电极接二极管D3一端,二极管D3另一端接限流电阻R2,限流电阻R2另一端接干电池正极。
开关K采用触碰式开关,可以为如图3所示,以金属圆环3作为一个极,较软的弹簧4作为另一个极,在行走或骑车时由于运动使两极接触,使电容C充电,并使三极管D1、D2导通,发光二极管发光。由于光敏电阻R3的使用,白天时光线强,R3近乎短路,D1、D2截止,发光二极管不会发光。开关K也可如图4所示,以一个一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5作为一个极,较软的弹簧4作为另一极。
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警示包,包括包体,其特征在于,在包体的外面上装有或嵌有发光二极管,包体内设有发光控制电路和干电池,干电池通过控制电路和发光二级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其特征在于,二极管发光控制电路由开关K、电容C、电阻R1、R2、光敏电阻R3及三极管D1、D2组成,开关K一端与干电池正极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和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容C的另一端接干电池负极,电阻R1另一端接三极管D1基极,光敏电阻R3一端接三极管D1基极,另一端接干电池负极,三极管D1集电极接电池正极,发射极接三极管D2基极,三极管D2发射极接干电池负极,集电极接二极管D3一端,二极管D3另一端接限流电阻R2,限流电阻R2另一端接干电池正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其特征在于,开关K为触碰式开关。
专利摘要一种发光警示包,包括包体,在包体的外面上装有或嵌有发光二极管,包体内设有发光控制电路和干电池,干电池通过控制电路和发光二极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夜晚可以发光,给车辆以警示,从而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交通事故的发生,增加了安全性。
文档编号A45C15/00GK2290227SQ9721298
公开日1998年9月9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4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4日
发明者冯建磊 申请人:冯建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