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扣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420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插扣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扣合装置,特别是一种插扣改进结构。
目前市面上所见的具有扣合功能的公文袋或公事袋等,其结构如图8所示,为求降低成本以降价求售,该公文袋或公事袋大抵是为硬纸或塑胶材质,而在其本体1与盖体2上设有卡扣结构3;其中卡扣结构3中设一母扣座4在本体1上,另设一子扣座5在盖体2上,其中母扣座4本身乃为一简单的框体,而该子扣座5的前端乃呈一具有弹性压合空间的片体,且该片体并呈一顶设筒度的倾斜增高,当需要扣合时,则使用者必须将子扣座5压入该母扣座4的框体内,藉由子扣座5所具的倾斜片体顶持在母扣座4框体边缘处来达到扣合功能,一旦需要解扣,则必须将该子扣座5向下压抵,使略高的倾斜片体抵框体方缘乃可顺利退出,如此完成简陋的扣合动作,如图9所示。
然而,如上所述的构造可见当子扣座5的片体在使用动作频繁的情况下,降低了原应具有的弹性,或因使用时间较长,而使得子扣座5片体有风砂卡置,如此将使片体无法压扣,在整个扣合动作中将会出现子扣座5无法进入母扣座4内,亦或是子扣座5卡置在母扣座4内无法脱离的问题。
而现用结构除了上述的缺失外,当在执行开启或扣合动作时,由于整个卡扣功能是以整片子扣座5与母扣座4相对抵止顶持,因此,不论是卡扣的动作或是解扣的动作皆需将整片子扣座5整个送入或推出母扣座4的框体,使用者乃甚感不便;尤其在解扣动作中甚至无法快速解开公文袋,如此若能让使用者仅需动一根指头,即可解扣,则将非常便利。
为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达到稳定卡扣不脱落,且又可快速解扣的插扣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插扣改进结构,包含有定位装置、主扣座装置、副扣座装置及顶推装置。
该定位装置设有二定位片。其中各定位片上在预设位置挖设有定位孔,并使各定位片分别对应该主扣座装置及该副扣座装置;该主扣座装置乃呈中空,其在底部设有若干定位柱,供穿入所对应的定位片的定位孔内而得以被铆设固定在物体上;该主扣座装置一端乃具有一顶推入口,沿着顶推入口的两侧各设置一隔立片,在隔立片前方,相对主扣座装置的中央乃挖设有卡位长槽,并在该卡位长槽的一端另设置一卡合机械;该主扣座装置相对于顶推入口的对应端则挖设有一副扣入口,以利该副扣座装置置入;而该卡合机构乃是在两端各设有一顶持柱,两顶持柱之间则连结有卡扣导条,其中该卡扣导条的一端对应于副扣入口的方向设成斜角向上的导角,而其另一端则突立设置呈下端为内凹斜角的卡扣角;该副扣座装置是设有一主体,其底端具有若干定位柱,用以与定位片结合以利定位,而主体在一端乃成形有一高度较高的抵止条,在主体的另一端则相对设置有呈较低高度的卡扣片,该卡扣片在预设范围乃挖设呈镂空状使得该卡扣片在中间乃形成了一独立的扣体,在扣体前端设一扣槽,而另使该扣槽前端乃向下突设有一具内斜角的扣片;该顶推装置乃装设在主扣座装置上,其一端乃突立有一推持条是与主扣座装置等高,而在顶推装置前端乃设有一高度较低的顶持片,在顶持片两侧则各别具有外张斜度的固定片,在固定片前方则设有前伸的顶推柱;依此,使该顶推装置依顶推入口推设入该主扣座装置内定位,当副扣座装置被推置入主扣座装置后,两者分别会合在该主扣座装置所设的卡位长槽的两端,一经使用者推送该顶推装置,则该顶推装置将向前位移至卡位长槽的相对端,进而抵顶推送该副扣座装置,如此即可令该副扣座装置脱离原有扣合的状态退出主扣座装置,达到轻松解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在主扣座装置20之内进行解扣与卡扣的动作,因此维持了产品的美观,整体外观看不见有杂立的结构使得外观优美,而卡扣过程轻松,却又可达到紧密扣合的功效,因为没有任何弹簧元件,因此使用再久都不致于造成产品卡扣失败,亦不会有风砂淤积所造成无法压扣的缺失;而在解扣动作中,仅要稍稍顶推该顶推装置40即可令副扣座装置30退出,轻松开启公文袋,达到了便利使用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从以下附图和实施例中得到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扣座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副扣座装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顶推装置示意图。
图5是顶推装置置入主扣座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副扣座装置送入主扣座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解扣动作示意图。
图8是现知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现知结构的卡扣动作示意图。
图面说明1-本体,2-盖体,3-卡扣结构,4-母扣座,5-子扣座,10-定位片,11-定位孔,20-主扣座装置,21-定位柱,22-顶推入口,23-隔立片,24-卡位长槽,25-副扣入口,26-卡扣机构,261-顶持柱,262-卡扣导条,263-导角,264-卡扣角,27-斜口,30-副扣座装置,31-主体,32-定位柱,33-抵止条,34-卡扣片,35-扣体,351-扣槽,352-扣片,40-顶推装置,41-推持条,42-顶持片,421-固定片,422-顶推柱,60-袋体,70-盖体。
以下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述请参阅
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插扣改进结构,其包括有定位装置、主扣座装置20、副扣座装置30及一顶推装置40。
该定位装置,设有二定位片10,分别对应该主扣座装置20及副扣座装置30,其在定位片10上各挖设有定位孔11,则主扣座20及副扣座30装置即可依此置于定位片10上,再铆合公文袋的袋体60及盖体70上。
而该主扣座装置20是呈中空,在其底部四端点则分别倒设有一定位柱21,乃是穿入该定位孔11内,由于定位柱21可为塑胶材质,因此一加热即会熔化变形充填于定位片10与袋体60或盖体70间,如此即可顺势令主扣座装置20被牢牢定位;该主扣座装置20其一端乃挖设形成一顶推入口22,而另一端则形成一副扣入口25;其中该顶推入口22的两侧则各扣设有一隔立片23,在该隔立片23前端,该主扣座装置20乃挖设有一卡位长槽24,另一端则顺其卡扣机构26向下延伸呈一具下斜导角的斜口27。
该卡合机构26,是在卡位长槽24两侧各矗立一顶持住261,在两顶持柱261间则连结有一卡扣导条262;其中该卡扣导条262相对于副扣入口25的方向,乃设置有一斜角向上扬的坡形导角263,在卡扣导条262的另一方向则突立设计出其下方具有向内凹斜角的卡扣角264,如此该两角263、264在卡扣导条262中的形状恰等于一平行四边形之状,而且该卡扣角264恰可对应在卡位长槽24所设的斜口27的位置。
请再参阅图3所示,该副扣座装置30是具有一主体31,在该主体31底端设有二定位柱32,如此使该定位片10与定位孔11穿设之,即可如主扣座装置20定位的方式定位接合在公文袋的盖体70处;主体31在一端突立有一较主体31高的抵止条33,此乃用以当副扣座装置30扣合入主扣座装置20时,使该主扣座装置20抵顶在抵止条33处;而相对在主体31的另一端乃设置有呈阶梯落差般的高度较低的卡扣片34,该卡扣片34是在预设范围内挖设呈镂空状,使得该卡扣片34乃在其中央处形成了一独立的扣体35,该扣体35并在其前缘处挖设有一中空的扣槽351,并在该扣槽351的一端乃向下延伸出一扣片352,该扣片352是呈斜向延伸,因此乃概呈一倒钩角状态。
请再参阅图4所示,该图4所示乃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推装置40,该顶推装置40其一端突出设立一推持条41,是与该主扣座装置20等高;而该顶推装置40的另一端则设有一高度具阶差的顶持片42,其中,在该项持片42的前缘左、右两端各设有一略向外伸展的固定片421;由于该固定片421的外张状态,使其乃可呈一具有弹性压缩并合的特性;设二顶推柱422,是分别成形在该固定片421的上方,其亦呈外张方式斜向外伸展,因此,该二顶推柱422亦具有弹性回复的特性。
依上述所示的构造,请再参阅图5所示,首先必须先将该顶推装置40定位入该主扣座装置20内,如图所示,将该顶推装置40送入该主扣座装置20的顶推入口22处,由于该顶推入口22的宽度同等于该顶推装置40,因此,二固定片421将因此被顶推入口22两侧所设的隔立片23,抵推而向内压缩并合,一旦该顶推装置40继续向内前进,则该固定片421将脱离隔立片23的顶推而回复原状,乃使固定片421将因而卡合在隔立片23顶端,如此将无法令固定片421倒退出,进而使顶推装置40与主扣座装置20相互卡置定位,由于该顶推装置40上具有一与主扣座装置20等高的推持条41。如此将使该顶推装置40因而被限位而无法一直向内推进,依此乃确认了顶推装置40在主扣座装置20内可位移的预定空间。
请再参阅图6所示,当公文袋需要扣合时,该副扣座装置30则必须与主扣座装置20达到扣合状态,此时,仅要将该副扣座装置30依副扣入口25处推送进入该主扣座装置20内,如此该主体31前端所设的卡扣片34将向内前进,当卡扣片34前缘抵达该卡长槽24所在位置时,由于在卡扣导条262的对应处设有一斜上坡形的卡扣导条262,则扣体35将因此顺该导角263向上扬起,在通过该卡扣导条262的顶端,由于卡扣导条262在另一端乃设有一向内凹斜的卡扣角264,当该扣体35继续向前推送时,则该位于扣槽351下方的倒钩形扣片352将进入该卡扣角264内,而与卡扣角264相互钩扣的状态,如此即可使整个副扣座装置30被紧密扣合,达到令公文袋袋体60与盖体70呈密合的状态,而此时该顶推装置40乃是静立于卡位长槽24的另一端,与副扣座装置30呈一预设间距的对立。
请参阅图7所示,当使用者需解开公文袋时,则仅需以一个指头将该顶推装置40向前推进,此时位于卡位长槽24一端的顶持片42则被推送至卡位长槽24的另一端而与该副扣座装置30所设的扣片352抵持,进而乃顶推该扣片352使其向后倒退,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均是采用具有一弹性塑胶材质,因此该扣片352将因被顶推之故而略向上扬,脱离原与卡扣角264扣合的状态,如此即可轻易将副扣座装置30退出,达到快速解扣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该顶推装置40虽一直被推送向前,但因在推送至一预定距离后,该顶推柱422将会抵止在该顶持柱261之前而无法再前移,一旦将副扣座装置30推出后,使用者仅要放开顶推的动作,该顶推柱422将依其弹性回复力依顶持柱261的反向推力,而使该顶推装置40再回复原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插扣改进结构,是将所有结构实体化,使产品外观看起来清爽俐落,同时可轻松扣合且紧密卡置,又在解扣过程中轻松开启,达到了实用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插扣改进结构,包含定位装置,主扣座装置(20),副扣座装置(30)及顶推装置(40),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置设有二定位片(10),在各定位片(10)上设有定位孔(11),各定位片(10)分别对应主扣座装置(20)及该副扣座装置(30);该主扣座装置(20)的底部设有定位柱(21),供穿入所对应的定位片(10)的定位孔(11)内,该主扣座装置(20)一端有一顶推入口(22),在顶推入口(22)的两侧各设置一隔立片(23),在隔立片(23)前方,相对主扣座装置(20)的中央设有卡位长槽(24),在该卡位长槽(24)的一端另设置一卡合机械(26);该主扣座装置(24)相对于顶推入口(22)的对应端设有一副扣入口(25);该卡合机构(26)两端各设有顶持柱(261),两顶持柱(261)间则连有卡扣导条(262),该卡扣导条(262)的一端对应在副扣入口(25)的方向设有导角(263),其另一端设有卡扣角(264);该副扣座装置(30)设有主体(31),其底端有定位柱(32),而主体(31)一端有抵止条(33),其另一端有卡扣片(34),该卡扣片(34)的中间有一扣体(35),在扣体(35)前端设有扣槽(351),在该扣槽(351)前端设有扣片(352);该顶推装置(40)乃装设在主扣座装置(20)上,其一端有推持条(41)而在顶推装置(40)前端设有顶持片(42),在顶持片(42)两侧有固定片(421),在固定片(421)前方设有顶推柱(42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插扣改进结构,属于扣合装置。包括定位装置、主扣座装置、副扣座装置及顶推装置。定位装置设有二定位片;主扣座装置在两端设有顶推入口及副扣入口;在主扣座装置中央设有卡合装置,而卡合装置中设有卡扣导条,该卡扣导条前、后端分设有导角与卡扣角,据此使副扣座装置与顶持装置在此会集。当公文袋呈扣合状态时,则副扣座装置与卡扣角呈紧扣合态,需解开文袋,经顶推装置的作用,使副扣袋装置离开卡扣角呈分离状态。
文档编号A45C3/00GK2357559SQ98225310
公开日2000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9日
发明者苏恳瑞 申请人:苏恳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