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气袋防撞背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9594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气袋防撞背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摩托车的防护用品,主要用于骑摩托车摔倒时起保护身体作用。
摩托车作为一种现代的交通工具,因其小巧灵活、行驶方便,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由于摩托车速度快、稳定性较差,又没有汽车那样的防护外壳、而现有的摩托车防护用品仅限于头盔、手套、靴子等,因而使得摩托车驾乘人员的安全缺乏有力保障,据有关资料表明,现在的交通事故中,有三分之一是属于摩托车与汽车相撞而发生,而且往往都是造成摩托车司机伤亡的事故,因此对于摩托车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保护极有待加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摩托车驾乘人员安全保障缺乏,而提供一种能对驾乘人员胸、腹、背等人体主要器官起保护作用的新型防护用品,以确保摩托车驾乘人员在撞车或摔倒的摩托车事故发生时,对摩托车驾乘人员的身体起保护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提出的技术实施方案是设计一种防撞背心,将防撞背心分为防撞背垫及前胸安全气袋两部分,其防撞背垫采用多层高分子塑料及尼龙布夹合构成,并在背垫上设有腰带和肩带与前胸气袋相连,同时紧扣在驾乘者身上对驾乘者起保护作用。其前胸的气袋是通过一个吸盘,当人体在事故中脱离摩托车时,打开气袋下的压缩气瓶而充气起保护作用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气袋和高分子塑料组合来保护摩托车驾乘人员,具有结构简单、防护性能好、操作方便可靠、成本低廉等优点,在和摩托车头盔等护具配合使用时,可有效地使穿戴者在摩托车受到正面、侧面或后面撞击以及滑倒,摔倒时都能得到较好的防护,如进行改良,可适用于建筑、矿山等高空和危险作业的防护。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垫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垫侧向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胸气袋结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前胸气袋侧向结构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前胸气瓶单向阀结构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前胸气瓶单向阀侧向结构图。
从附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由背垫1和前胸页2两部分构成,其特征在于背垫1又分为底板3和骨架4两部分,底板3为上下窄,中间宽的“十”字状,底板3为两层,每层的内层为高分子塑料,外层为包裹尼龙布,构成弹性体,并设有腰带5、6和两对肩带7、8和9、10,腰带和肩带均根据人体的特征呈放射状布置,而在底板3的中央设有空心脊椎状防护体11,防护体11是由五层内为高分子塑料,外包高强度尼龙布制成的弹性体,且腰带5、6和肩带7、8、9、10也是由双层高强度尼龙布制成,并为活动可调式,以适合不同体形穿脱方便。同时前胸页2为安全气袋状,分为外气袋12和内气袋13,外气袋12由高强度尼龙制成,并在外表设有用于穿联腰带或肩带的联接扣13、14、15、16,在外气袋12内装有由高分子橡胶材料制成的充气式弹性袋,在内气袋13的上部有两个用于托住内气袋13,以防下滑的托带17,托带17与联接扣13、14一起固定在外气袋12上,而在内气袋下部则有一通气孔29,在外气袋13的下方则装有一压缩气瓶18,气瓶18通过一活塞式单向阀19与通气孔29相联。单向阀19为螺纹旋扣式活塞阀,单向阀19的阀体20为一T形螺纹套,在阀体20内有一活塞21,活塞21的外端头有一销孔22,销孔22内插有一控制销23,而阀体20的螺纹端口24外套有一螺纹套25,螺纹套25的另一节旋有一夹套26,夹套26上也有一销孔27,控制销23通过夹套上的销孔27穿入活塞内,平时夹套26与阀体处于旋紧状态,且销孔27为水平状,在控销23上连有一弹簧28,弹簧28又与吸盘相连,并吸附在摩托车合适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防护背垫穿戴好,松紧度以不发生移位为宜,将安全气袋上的四个联接点与肩、腰带连接,穿戴牢固至上车后,将吸盘吸附于油箱上,用弹簧将吸盘与高压气瓶上单向阀C连接好即可。
经模拟试验及理论计算表明一个体重约70kg的人以60~80km/h的速度撞到障碍物或摔县只要穿戴正确,胸腹部的内脏基本不会受伤,也不会发生肋骨骨折,脊椎骨受损等现象。
当摩托车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时,驾驶员在本能反应和惯性力的作用下,将脱离车辆,当弹簧受力达15N时,单向阀上的控制销带动夹套转动90°,使控制销脱离夹套,此时活塞将沿阀体的内孔后退,活塞在气瓶压力作用下,使高压气瓶能在1/3~1/2秒的时间向气袋充气,这时气袋和防护背垫一起在穿戴者周转形成一个缓冲空间,与障碍物碰撞时能减少伤害,此外将此安全气袋防撞背心改刻启动装置,和气瓶位置可适用于车后座乘客和坐式车驾驶员。
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气袋防撞背心由背垫(1)和前胸页(2)两部分构成,其特征在于背垫(1)又分为底板(3)和骨架(4)两部分,底板3为上下窄,中间宽的“十”字状,底板(3)为两层,每层的内层为高分子塑料,外层为包裹尼龙布,构成弹性体,并设有腰带(5)、(6)和两对扇带(7)、(8)和(9)、(10),腰带和扇带均根据人体的特征呈放射状布置,而在底板3的中央设有空心脊椎状防护体(11),防护体(11)是由五层内为高分子塑料,外包高强度尼龙布制成的弹性体,且腰带(5)、(6)和肩带(7)、(8)、(9)、(10)也是由双层高强度尼龙布制成,并为活动可调式,以适合不同体形穿脱方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气袋防撞背心,其特征在于前胸页2为安全气袋状,分为外气袋(12)和内气袋(13),外气袋(12)由高强度尼龙制在外气袋(12)内装有由高分子橡胶材料制成的充气式弹性袋,在内气袋13的上部有两个用于托住内气袋(13),以防下滑的托带(17),托带(17)与联接扣(13)、(14)一起固定在外气袋(12)上,而在内气袋下部则有一通气孔(29),在外气袋(13)的下方则装有一压缩气瓶(18),气瓶(18)通过一活塞式单向阀(19)与通气孔(29)相联,单向阀(19)为螺纹旋扣式活塞阀,单向阀(19)的阀体(20)为一T形螺纹套,在阀体(20)内有一活塞(21),活塞(21)的外端头有一销孔(22),销孔(22)内插有一控制销(23),而阀体(20)的螺纹端口(24)外套有一螺纹套(25),螺纹套(25)的另一节旋有一夹套(26),夹套(26)上也有一销孔(27),控制销(23)通过夹套上的销孔(27)穿入活塞内,平时夹套(26)与阀体处于旋紧状态,且销孔(27)为水平状,在控销(23)上连有一弹簧(28),弹簧(28)又与吸盘相连,并吸附在摩托车合适位置上。
专利摘要安全气袋防撞背心,将防撞背心分为防撞背垫及前胸安全气袋两部分,其防撞背垫采用多层高分子塑料及尼龙布夹合构成,并在背垫上设有腰带和肩带与前胸气袋相连,同时紧扣在驾乘者身上对驾乘者起保护作用。其前胸的气袋是通过一个吸盘,当人体在事故中脱离摩托车时,打开气袋下的压缩气瓶而充气起保护作用的。
文档编号A41D13/00GK2343818SQ9823137
公开日1999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23日
发明者罗柏成 申请人:罗柏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