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帮机大授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5526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前帮机大授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前帮机大授台,尤其是一种前帮机大授台的上倾装置,其中在前帮机大授台的前端设有一上倾抵块,它可控制鞋底前端为一上倾角度,利用该上倾抵块使得前帮机所对应成型的鞋子前端呈一向上具一倾角度的造形,以满足不同造形鞋的制造。
在制鞋业中,集中操作的生产工艺是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一大主要原因,但因所制成的鞋子造型的不同,因此因应鞋形的不同亦造成集中操作生产工艺的难以顺利实施,续请参阅图7、8所示的惯用前帮机结构,该前帮机1是在机台10的上方中央处设置有调整装置11,该调整装置11的上方处设有一呈U型的大授台12,在该大授台12的内部中央设有一内顶制台13,而在该大授台12的外部适当距离处是形成一为U型状排列的夹持部14,对应该夹持部14上部则固设有挥刀15。
当该惯用的前帮机1作动时,将鞋楦配合鞋子的各部结构动作(请配合参阅图6所示),将鞋中底92置于在鞋楦的下方,该鞋中底92是置于大授台上方处,而上方的夹持部14则对应夹持鞋面91,当该鞋面对应包覆在鞋楦上方时,利用该挥刀15对应该鞋面91为一对应扫掣定位,使得该鞋面91是恰适对应包覆在鞋楦的上方,且周缘端处则包覆在鞋中底92的下端处,再利用内顶制台13经调整装置11的带动而向上顶推,使该完成动作的鞋子半成品不再定位在大授台上,以便进行下一个动作及工序。
由于,一般鞋子的造型变化大多在鞋面的造型及装饰,因此使得鞋子呈现出一种大同小异的情况,而难有许多创新的视觉感受,因此在制鞋业界中是急需对该鞋子的造型作一改进及创新,期望能确实符合使用者的实际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帮机大授台,其上倾装置产生可供鞋子的鞋底部呈向上倾斜的角度,以满足不同造形鞋的制造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帮机大授台,在大授台的上方设有内顶制台,在前帮机的大授台前方设有一个使得鞋子在适当处成一向上倾角度的上倾抵块,且该倾斜段是突伸在大授台的前段上端处。
本实用新型前帮机的优点是其结构使得所生产的鞋子前端处形成一向上斜倾的角度,前帮机的制造使用更为方便亦更符合实际的需要。并且,本实用新型前帮机的创意结构除可使得鞋子的造型更变之外,可使得前帮机作业可为集中作业方式,更符合经济效益的目的,并同时有效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及流行趋势的需求。
附图简要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大授台结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第一动作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第二动作示意图;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本实用新型的成品示意图;图7是惯用结构的示意图;图8是惯用结构的侧视图。
现对照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帮机大授台的上倾装置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在前帮机2的大授台20前端处是对应设有一上倾抵块21,该上倾抵块21的上方处是向外倾仰有一倾斜段211,而该倾斜段211是突伸在大授台20的前段上端处(如图2所示)。
当作动时(请配合参阅图3-5所示),当鞋中底92对应放置在鞋楦8底部后,被置于大授台20上方,而当定位装置(图中并未表示)将鞋楦8由上而下按压定位后,该鞋中底92的前端因上倾抵块21顶部的倾斜段211作用,使得鞋中底92的前段形成一向上的前倾部921,而再使对应夹持在夹持部14的鞋面91向鞋楦8的上端包覆后,利用扫刀15的动作,使该鞋面91周缘亦对应包覆至鞋中底92的下端处,而依鞋中底92的前倾部921构成造型,该鞋面91的前端处也对应包覆在前倾部处。另外,在鞋中底92的下方处对应设有一前端形成前倾部931的鞋底93,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前帮机1所生产制造的鞋子9为一前端处具前倾部的造型(请配合参阅图6所示),以展现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视觉感受。
权利要求1.一种前帮机大授台,在大授台的上方设有内顶制台,其特征在于在前帮机的大授台前方设有一个使得鞋子在适当处成一向上倾角度的上倾抵块,且该倾斜段是突伸在大授台的前段上端处。
专利摘要一种前帮机大授台,在大授台前端处对应设有一上倾抵块,该上倾抵块的上方处向外倾仰有一倾斜段,且该倾斜段是突伸在大授台的前段上端处;藉此结构的设置,以连续成为鞋子前端底部呈向上倾仰造型的集中作业工艺。
文档编号A43D9/00GK2394477SQ9924405
公开日2000年9月6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3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3日
发明者叶世俊 申请人:叶世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