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跟鞋楦底板及中底仿真设计方法及仿真中底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495639阅读:来源:国知局
宽度使中底侧边斜度加大,同时将中底的腰窝内侧底侧面边缘的棱角去掉,设计成一个大斜角的顺滑曲面,使之尽可能接近于脚内侧的腰窝斜面的斜度,当鞋帮面棚帮包住中底时,内侧边缘就不会因为中底厚度在斜度不足的原因往外顶住帮面,这样鞋帮面就能贴紧包住中底,中底上面与鞋帮面之间就不会产生空隙。最后,由于厚度的削减,还可实现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减少材料用量的目的。
[0033]同时,本发明的锥形尖剌设计可以增加高跟鞋棚帮的牢固程度。具体的,通过在中底的腰部下表面设置强化固定鞋帮面的锥形尖刺(约占前后总长1/3的位置,距边5-6_),当鞋子棚帮鞋面帮脚边粘在中底下面的时候,尖刺能够勾住鞋帮面,鞋帮面在成型生产时都是较高温作业,高温会让鞋帮面产生收缩,还会让粘住中底和帮面的胶水熔化而开胶,收缩和开胶的双重作用下,鞋帮面往往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松脱现象影响产品质量,有了这些中底上的锥剌勾住鞋帮面,就可以避免松脱现明发生。
[0034]同时,本发明中的卡套式定位孔可以与鞋楦底面上相应的卡套式固定柱相配合,实现中底的卡套式临时固定,取代传统的所有固定方法,在省时又省力节约成本的基础上,加快装配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本发明的仿真中底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6]图2是本发明的仿真中底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37]图中:1为脚趾窝;2为止滑凸条;3为卡套式定位孔;4为锥形尖刺;5为中底边缘;6为中底底部凸起;7为鞋跟固定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作详尽阐述。在以下具体实施例中为了清楚方便的表述技术方案及效果,使用了一些具体限定的数据,其仅为本发明的尤佳实例,不应当理解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限定的内容为准。同时,在具体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均使用行业内通用的术语和器械设备加以实现。
[0039]具体实施如下:
[0040]一、获取特定鞋跟高度下的脚底模型
[0041]SI使用楦机制作标准楦,并依据该标准楦制作标准中底;
[0042]S2将标准中底的后跟垫高至特定高度;
[0043]S3在标准中底的上表面铺设橡皮泥;橡皮泥的厚度为4_6mm。
[0044]S4在所述橡皮泥上表面印制脚型模;
[0045]S5向所述脚型模内倒入原子灰,待原子灰硬化后,分离原子灰和橡皮泥,即得原子灰制成的脚底模型。
[0046]二、依据获取的脚底模型的高跟鞋楦底板仿真设计方法
[0047]I)获取特定鞋跟高度下的脚底模型;
[0048]2)在脚底模型上设置脚底模型位置刻度标记,3D扫描做好标记的脚底模型,并将其转换成脚底模型3D数据影像模型;
[0049]3)在标准鞋楦底板上设置与2)所述的脚底模型位置刻度标记相应的鞋楦底板位置刻度标记,3D扫描标准鞋楦底板,并将其转换成鞋楦底板3D数据影像模型;
[0050]4)通过脚底模型位置刻度标记和与之相应的鞋楦底板位置刻度标记,将脚底模型3D数据影像模型与鞋楦底板3D数据影像模型拟合在一起;
[0051]5)调整并修改鞋楦底板3D数据影像模型,使之与所述脚底模型3D数据影像模型相适应,调整完毕即得鞋楦底板仿真模型。
[0052]三、依据得到的鞋楦底板仿真模型的中底仿真设计方法
[0053]Al上表面调整:取中底3D模型,将中底3D模型的上表面制作成与“二”中获得的鞋楦底板仿真模型相吻合的凹面;
[0054]A2下底面调整:通过调整中底3D模型的厚度,将中底3D模型的后脚掌的下底面调整成一个弧面,且后脚掌左右两侧边缘厚度对称;通过调整中底3D模型的厚度,将中底3D模型的前脚掌的下底面调整成一个弧面,且前脚掌左右两侧边缘厚度对称;
[0055]A2.1中底3D模型的边缘经减厚处理:所述边缘经减厚处理具体为:中底3D模型的下底面自后脚掌方向至前脚掌方向设有厚度逐渐减少的中底底部凸起,所述中底底部凸起位于所述后脚掌的部分与其周边的中底的厚度差为I?1.5_ ;
[0056]A3即得中底仿真模型。
[0057]四、依据得到的中底仿真模型制作的仿真中底
[0058]所述仿真中底的两侧的下底面分别设置有多个锥形尖刺。所述仿真中底的前脚掌与仿真中底的中部之间设有横向的止滑带。所述仿真中底的后脚掌的前端开设有两个卡套式定位孔。所述仿真中底的后脚掌的中部下底面,设有与高跟鞋鞋跟上表面的两个固定柱分别对应的两个鞋跟固定盲孔。
[0059]以下提供数个给出了更多技术细节的实施例。
[0060]实施例1:以国标230号女高跟鞋设计的高跟鞋楦底板仿真设计方法实例
[0061]具体步骤如下:
[0062]1、按照现有国标楦设计制作出传统的标准中底,将标准中底后跟垫高到楦的后跷相同高度,并固定在一个方形盒中,盒子比人的脚稍长一些和宽一些,标准中底后跟高度为国标楦的实际后跷高度。(本实施例中以70mm后跷高度的浅口尖头超长女高跟鞋为设计模型)。
[0063]国标70mm后晓的鞋楦主要设计数据如下:
[0064]妬围21 7mm ;附围208mm ;基本宽度73.1mm ;拇指里宽27.7mm ;小指外宽41.3mm ;第一妬指里宽30.2mm ;第五妬指外宽42.9mm ;宽窝外宽32.6mm ;踵心全宽50mm ;前掌凸度5臟;底心凹度7.5臟;踵心凸度3臟。
[0065]2、在标准中底四周及标准中底上表面铺上橡皮泥,四周的橡皮泥比标准中底上表面的橡皮泥高,中底面上的橡皮泥厚度为4-6mm,在橡皮泥上面再垫一层PE薄膜。
[0066]3、找一个标准36码的脚模,然后让标准脚模按正常的直立状踩在标准中底上面的PE薄膜上,在橡皮泥上踩出标准36码的脚底形状,得到脚型模。
[0067]4、待橡皮泥干燥之后,将原子灰泥倒入到脚型模中,几个小时之后,原子灰硬化,原子灰硬化后与橡皮泥分离出来,即得脚底模型。
[0068]5、在脚底模型上按标准楦底对比做好相关的位置刻度标记,在着地点画出刻痕线以及前后画出中线,运用3D扫描技术扫描脚底模型的3D形状,然后将其转换成3D数据影像模型。
[0069]6、在国标楦上画出和脚底模型相应的位置刻度标记,运用3D扫描技术扫描国标楦的3D形状,然后将其转换成3D数据影像模型。
[0070]7、按照标记的位置刻度标记,用3D逆向工程软件将5和6获得的两个3D数据影像模型拟合在一起。
[0071]8、用逆向工程软件的线条工具重构并修正现有的国标楦3D数据影像模型,重构的方法是用对应的脚底模型3D数据影像模型替换现有国标楦与脚底模型不符的部份,使国标楦符合脚底实际形状,用3D逆向工程软件描出准确的3维线条,去掉错误的国标楦三维线条,取脚底模型实物线条,最后设计出一个新的和脚底模型相应的鞋楦底板仿真模型。本实施例中使用的3D逆向建模软件是Imageware和Rhinoceros (犀牛)软件。
[0072]通过以上调整,最后获得的鞋楦底板仿真模型相较之于国标楦的相关数据发生了如下变化:前掌内侧第一跖骨头凸度增加,前掌外侧凸度变小,呈现出内低外高的与脚底相吻合的实际凸度;底心凹度则呈现出内高外低的状态,外纵弓会拉得更直,内纵弓会更弯。内侧凹度约10mm,中心凹度约7mm,外侧凹度约5.5mm。踵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