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透气运动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17889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保暖透气运动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服,特指一种保暖透气运动服。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健康、休闲、娱乐等方面的自身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重视,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休闲运动也越来越受到欢迎。从运动的流行趋势看,追求休闲、个性已成为一种时尚,追求时尚的同时也注重运动服装对人们健身、娱乐等方面的影响。比如人们在户外做体育运动时,往往会选择一套比较舒适柔软、保暖透气的运动服装,然而,习知的运动服虽然具备保暖效果,但是保暖效果不佳,而且由于面料及设计问题,导致运动服的透气性一般,难以将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散发出的热量排出,容易在运动服上留下异味,无法很好地满足人们户外运动的需求,适用性较差。
[0003]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门设计了保暖透气运动服,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暖透气运动服,使运动服不仅能够对人体起到较佳的保暖效果,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从而加强运动服的适用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保暖透气运动服,包括衣帽和衣体,衣帽连接衣体,衣帽由经线和玮线以平纹方式玮线相互编织而成,经线为咖啡碳纤维纱线,玮线为玉米蛋白质纤维纱线,衣体由外至内依次包括桃皮绒面料层、第一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第二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和棉纤维层,第一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的密度大于第二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的密度,棉纤维层开设复数个通孔,通孔内侧孔径大于外侧孔径,通孔内表面沿着径向形成用于引导热量的凹槽。
[0007]所述咖啡碳纤维纱线的规格是75D/72F。
[0008]所述玉米蛋白质纤维纱线的规格是50D/24F。
[0009]所述第一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对应于第二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的一侧以等间距的方式形成复数个波浪状的第一凸起,第二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对应于第一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的一侧以等间距的方式形成复数个波浪状的第二凸起,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相互错开。
[0010]所述第一凸起的端部和第二凸起的端部均成弧形状。
[0011]运动服还包括聚氨酯薄膜,聚氨酯薄膜设置在所述衣帽的外表面。
[0012]所述聚氨醋薄膜的厚度为0.3-0.5mm。
[0013]所述衣体对应于腹部的位置处设有保暖片。
[0014]所述保暖片为蚕丝绒片。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实用新型的衣帽由经线和玮线以平纹方式玮线相互编织而成,经线采用具有蓄热保暖功能的咖啡碳纤维纱线,玮线采用质地轻薄且导湿透气的玉米蛋白质纤维纱线,而平纹方式编织而成的面料密度较低,透气性较好,因此编织而成的运动服具备较佳的保暖性和透气性;热量可在第一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和第二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之间进行反射,且第一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的密度大于第二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的密度,可避免热量从第一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散发出去,使衣体具有蓄热保暖的效果;棉纤维层开设复数个通孔,增强了蓄热保温效果,且通孔内侧孔径大于外侧孔径,可避免内部的热量从通孔的外侧散出去,通孔内表面沿着径向形成用于引导热量的凹槽,使热量更好地保存在通孔内部,提高运动服的蓄热保暖性。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运动服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衣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
[0021]1-衣帽;2-衣体;21_桃皮绒面料层;22_第一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23_第二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24_棉纤维层;25_通孔;3_保暖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3]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保暖透气运动服,包括衣帽I和衣体2,衣帽I连接衣体2,衣帽I由经线和玮线以平纹方式玮线相互编织而成,经线为咖啡碳纤维纱线,玮线为玉米蛋白质纤维纱线,衣体2由外至内依次包括桃皮绒面料层21、第一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22、第二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23和棉纤维层24,第一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22的密度大于第二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23的密度,棉纤维层24开设复数个通孔25,通孔25内侧孔径大于外侧孔径,通孔25内表面沿着径向形成用于引导热量的凹槽。
[0024]为了确保衣帽I的保暖透气性,所述咖啡碳纤维纱线的规格是75D/72F,所述玉米蛋白质纤维纱线的规格是50D/24F。
[0025]所述第一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22对应于第二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23的一侧以等间距的方式形成复数个波浪状的第一凸起,第二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23对应于第一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22的一侧以等间距的方式形成复数个波浪状的第二凸起,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相互错开,第一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22和第二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23具有较佳的反射作用,热量可在第一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22和第二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23之间进行反射,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可增大反射面积,有利于热量的流动,使运动服具有蓄热保暖的效果。
[0026]所述第一凸起的端部和第二凸起的端部均成弧形状,弧形状可增大反射面积,而且有利于热量的流动,从而加强运动服的保暖性。
[0027]运动服还包括聚氨酯薄膜,聚氨酯薄膜设置在所述衣帽的外表面,聚氨酯薄膜具有防水性、防风性、透气性和保温的性能,因此衣帽2的保温性和透气性都具有较大地改口 ο
[0028]为了使衣帽2的保暖性及透气性较佳,所述聚氨酯薄膜的厚度为0.3-0.5_。
[0029]为了加强运动服的保暖性,所述衣体对应于腹部的位置处设有保暖片3,保暖片3为蚕丝绒片,蚕丝绒片具有良好的御寒力和恒温性,可对人体的重要部位进行有效的保暖。
[003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31]本实用新型的衣帽I由经线和玮线以平纹方式玮线相互编织而成,经线采用具有蓄热保暖功能的咖啡碳纤维纱线,玮线采用质地轻薄且导湿透气的玉米蛋白质纤维纱线,而平纹方式编织而成的面料密度较低,透气性较好,因此编织而成的运动服具备较佳的保暖性和透气性;热量可在第一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22和第二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23之间进行反射,且第一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22的密度大于第二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23的密度,可避免热量从第一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22散发出去,使衣体具有蓄热保暖的效果;棉纤维层24开设复数个通孔25,增强了蓄热保温效果,且通孔25内侧孔径大于外侧孔径,可避免内部的热量从通孔的外侧散出去,通孔25内表面沿着径向形成用于引导热量的凹槽,使热量更好地保存在通孔内部,提高运动服的蓄热保暖性。
[0032]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保暖透气运动服,包括衣帽和衣体,衣帽连接衣体,其特征在于:衣帽由经线和玮线以平纹方式玮线相互编织而成,经线为咖啡碳纤维纱线,玮线为玉米蛋白质纤维纱线,衣体由外至内依次包括桃皮绒面料层、第一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第二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和棉纤维层,第一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的密度大于第二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的密度,棉纤维层开设复数个通孔,通孔内侧孔径大于外侧孔径,通孔内表面沿着径向形成用于引导热量的凹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透气运动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咖啡碳纤维纱线的规格是75D/72Fo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透气运动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蛋白质纤维纱线的规格是 50D/24F。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透气运动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对应于第二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的一侧以等间距的方式形成复数个波浪状的第一凸起,第二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对应于第一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的一侧以等间距的方式形成复数个波浪状的第二凸起,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相互错开。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暖透气运动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的端部和第二凸起的端部均成弧形状。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透气运动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聚氨酯薄膜,聚氨酯薄膜设置在所述衣帽的外表面。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暖透气运动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薄膜的厚度为0.3-0.5mm。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透气运动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衣体对应于腹部的位置处设有保暖片。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暖透气运动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暖片为蚕丝绒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保暖透气运动服,包括衣帽和衣体,衣帽连接衣体,衣帽由经线和纬线以平纹方式纬线相互编织而成,经线为咖啡碳纤维纱线,纬线为玉米蛋白质纤维纱线,衣体由外至内依次包括桃皮绒面料层、第一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第二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和棉纤维层,第一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的密度大于第二聚乙烯植绒膜反射层的密度,棉纤维层开设复数个通孔,通孔内侧孔径大于外侧孔径,通孔内表面沿着径向形成用于引导热量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对人体起到有效保暖作用,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从而加强运动服的适用性。
【IPC分类】B32B27/14, A41D31/00, B32B3/24, A41D13/00, A41D31/02, B32B27/12, B32B27/32
【公开号】CN204670417
【申请号】CN201520337376
【发明人】丁伍号
【申请人】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