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鞋垫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231567阅读:来源:国知局
可以使鞋垫中的气体产生气流进行交换,从而提高鞋垫的透气性。
[0041]进一步的,请参阅图3,透气孔120环绕凸起110设置,这样,可以在增加鞋垫透气功能的同时,提高鞋垫的舒适度。
[0042]进一步的,为了提高鞋垫的舒适度,例如,面层100与红外反射层350之间还设置有防震层,例如,防震层为硅胶层。又如,所述防震层的表面积小于所述面层的表面积。通过设置防震层,可以较少脚撞击地面时产生的震荡力,缓解脚底接触的冲击力,提高鞋垫的舒适度。
[0043]进一步的,所述防震层也设置有通孔120,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鞋垫的透气功能,同时还能增加防震层的回弹力,提高鞋垫的防震能力。
[0044]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在黑暗中能准确找到鞋子,例如,请参阅图4,面层100上设置有荧光层130,通过设置荧光层130,荧光层130可以在较黑的环境中发出亮光,用户寻无需用户开灯便可以方便的找到鞋子。
[0045]进一步的,荧光层130的表面积小于面层100的表面积,进一步的,荧光层130的表面积为所述面层表面积的1/20?1/10,这样,可以保证荧光层产生较大的亮度的同时,提高鞋垫的透气性。
[0046]进一步的,为了避免荧光层产生的光被鞋子遮挡,例如,荧光层130设置于面层100的中部,在避免荧光层产生的光被遮挡的同时,较少脚底与荧光层的接触。
[0047]进一步的,荧光层130的厚度为0.05?0.5mm。优选的,荧光层130的厚度为0.1?
0.2mm,提高荧光层亮度的同时,较少鞋垫的厚度。
[0048]进一步的,为了避免脚底与荧光层产生摩擦而损坏荧光层,例如,面层100开设有容置槽,荧光层130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以避免脚底与荧光层接触,提高荧光层的寿命。具体的,所述容置槽的形状与荧光层130的形状匹配。
[0049]在本实施例中,面层100由纯棉材料制成,厚度为1.5?2.0mm,软硬合适,提高了鞋垫的舒适度。
[0050]进一步的,为了及时提醒使用者晾晒鞋子,例如,面层100上设置有湿度感应器,例如,湿度感应器为可逆变色试纸,通过湿度感应器颜色的变化,可以及时了解鞋内的湿度,及时提醒使用者晾晒鞋子。
[0051]进一步的,为了便于鞋垫的裁剪,提高鞋垫的适用性,例如,请参阅图5,面层100的周缘设置有预折线140,预折线140的轮廓与面层100的外周轮廓相匹配。具体的,预折线140为若干条。例如,当鞋垫的大小为39码时,在大小为35、36、37、38码的位置分别设置预折线140。这样,当使用者购买的鞋垫大小不合适时,可以沿着预折线140剪裁至合适的大小,有利于鞋垫的剪裁,提高鞋垫的适用性。
[0052]在本实施例中,若干条预折线140的间距相等。进一步的,为了使鞋垫能够适用不同大小的鞋子,例如,相邻预折线140之间的间距为2?10mm。又如,相邻预折线140之间的间距为3?5mm。这样,当鞋子与鞋垫的大小不完全相符时,可以沿着预折线对鞋垫进行剪裁,使鞋垫与鞋子更好地匹配,提高鞋垫的适用性。
[0053]进一步的,为了提高鞋垫的耐用性,例如,预折线140为车缝线,以提高鞋垫的耐用性。
[0054]在本实施例中,面层100与底层200分别通过胶层与功能层300连接,使鞋垫一体化连接,避免鞋垫各层之间出现偏移,提高鞋垫结构的稳定性。
[0055]进一步的,为了增加鞋垫的保健功能,例如,请参阅图6,功能层300前端的厚度大于后端的厚度,以使鞋垫前端的厚度大于后端的厚度,这样,可以强制使人体的重心后移,有利于站立时脊柱趋于挺拔,辅助矫正姿势,从而增加鞋垫的保健功能。
[0056]进一步的,为了增加鞋垫的舒适度,例如,请参阅图6,功能层300的厚度从前端到后端逐渐减少。又如,功能层300前端的厚度与后端的厚度之差为3?12mm。又如,功能层300前端的厚度与后端的厚度之差为5?10mm。又如,功能层300的厚度从前端到后端以0.03mm/cm?0.04mm/cm的厚度较少,以使鞋垫的形状更符合人体曲线,提高鞋垫的舒适度。
[0057]在本实施例中,保温层320、竹炭纤维层340及红外反射层340前端的厚度均小于后端的厚度。
[0058]进一步的,为了增加鞋垫的保健功能,例如,功能层300还包括设置于保温层320与吸湿层330之间的中药层,又如,所述中药层的厚度为0.2?0.8_。又如,所述中药层通过无纺布浸没于中药试剂一段时间后干燥得到,这样,可以增加鞋垫的保健功能。
[0059]进一步的,所述中药层通过胶层分别与所述保温层及所述吸湿层粘结,以防止中药层出现滑动,提高鞋垫的稳定性。
[0060]进一步的,为了提高中药层的药效,例如,所述中药层的表面积小于所述吸湿层的表面积,以使所述吸湿层覆盖所述中药层,即,所述中药层被所述吸湿层及所述保温层包裹住,避免中药层与空气直接接触而影响中药层的药效。优选的,所述中药层前端的厚度大于后端的厚度。
[0061]上述保暖鞋垫,通过设置发热层,可以有效解决外部温度过低或者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脚底温度过低的问题,保温层的设置,可以阻隔热量的传递,减少热量的散失,红外反射层的设置,可以将热量反射至鞋垫内,进一步减少热量的损失。同时,通过设置吸湿层,可以吸收鞋内的湿气,保持鞋垫的干燥,通过设置竹炭纤维层,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滋生,利用竹炭的吸附作用,为鞋垫和鞋子内部吸附臭气,提高鞋垫的实用性。
[0062]此外,上述保暖鞋垫,利用压电片将人体走路时对鞋垫产生的压力转换为电能,电热丝将压电片产生的电能转换为热能,为脚部提供较好的保暖作用,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0063]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6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保暖鞋垫,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层及底层,所述面层与所述底层之间设置有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发热层、保温层、吸湿层、竹炭纤维层、红外反射层,所述发热层设置于所述底层上,所述面层设置于所述红外反射层上,其中,所述发热层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层上的压电片及电热丝,所述电热丝与所述压电片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片的表面积为所述底层的表面积的1/8?1/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暖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片设置于所述底层的后跟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丝为若干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暖鞋垫,其特征在于,若干条所述电热丝在所述底层均呈S型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暖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丝在所述底层呈螺旋状盘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压电片与所述电热丝之间的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分别与所述压电片及所述电热丝电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暖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设置有凹槽,所述充电电池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凹槽内。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反射层的厚度为0.3?.1.2mm.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暖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反射层的厚度为0.5?.1.0mm.
【专利摘要】一种保暖鞋垫,包括面层及底层,所述面层与所述底层之间设置有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发热层、保温层、吸湿层、竹炭纤维层、红外反射层,所述发热层设置于所述底层上,所述面层设置于所述红外反射层上,其中,所述发热层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层上的压电片及电热丝,所述电热丝与所述压电片电连接。上述保暖鞋垫,利用压电片将人体走路时对鞋垫产生的压力转换为电能,电热丝将压电片产生的电能转换为热能,为脚部提供较好的保暖作用,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IPC分类】A43B17/08, A43B17/00, A43B17/02
【公开号】CN205162091
【申请号】CN201520887250
【发明人】左曙光
【申请人】左曙光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