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及其表带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322058阅读:来源:国知局
412,第一主体31的端部在磁铁42吸附作用下由L型的开口 412正面装入第一容纳腔411内,且在装入时弹扣组件32向上收缩并在装入后向下弹回以使第一主体31的端部卡于第一容纳腔411内。
[0034]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的结构,在佩带手表时,利用磁铁42的吸附作用,第一主体31的端部顺势滑入第一容纳腔411内,在滑入时,弹扣组件32在滑动时自动向上收缩而使滑入顺利进行,而滑入后,弹扣组件32向下弹回第一主体31的端部卡于第一容纳腔411内,第一带扣组件30与第二带扣组件40牢固连接,这样佩带方便;当需要摘取手表时,直接滑动第一带扣组件30,使第一带扣组件30的第一主体31沿L型的开口 412侧面滑出第一容纳腔411即可使第一带扣组件30与第二带扣组件40分离,从而快速取下表带20。
[0035]进一步参照图3至图5,第一主体31上远离第一带体21的端部设有上下中空的第二容纳腔311,弹扣组件32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弹扣321、弹簧322以及盖板323。弹扣321呈块状结构,弹扣321的顶部具有挡板3211,挡板3211卡于第二容纳腔311的底端开口 412处以防弹扣321从第二容纳腔311内脱出,而弹扣321的底部伸出第二容纳腔311,第一容纳腔411内设有挡块4111。当第一主体31滑入时,在挡块4111作用下,弹扣321被向上顶起,当弹扣321越过挡块4111进入第一容纳腔411内时,弹扣321在弹簧322反作用力下向下弹回且底部钩于挡块4111内部,挡块4111对弹扣321的底部起到阻挡作用防止弹扣321沿第一带体21方向脱离。
[0036]具体地,第一容纳腔411内,且位于挡块4111内侧设有第一倾斜面4112,第一倾斜面4112沿第二主体41宽度方向上设置,弹扣321底部设有与第一倾斜面4112相匹配的第二倾斜面3212。由于第一主体31由侧面滑出第一容纳腔411内,即是沿第二主体41宽度方向上滑出,而沿第二主体41宽度方向上设置的第一倾斜面4112与第二倾斜面3212使得滑入更顺畅、更省力。
[0037]本实施例中,弹扣321的顶部具有安装孔3213,弹簧322的底端置于安装孔3213内。这样,使得弹簧322能顺利装入,且在压缩及伸展过程中不会与弹扣321脱离。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弹扣321的底部设有两个安装孔3213,各安装孔3213内对应安装一个弹簧322。
[0038]第二带体22靠近第一带扣组件30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若干调节孔221,第二主体41远离第一容纳腔411的一端底部设有可插入任一调节孔221内的插柱413,插柱413外侧具有U字型压带框414,U字型压带框414套于第二带体22上,且U字型压带框414的两端部通过销钉415固定于第二主体41的两侧。当需要调节表带20的佩带长度时,可通过调整第二带扣组件40的位置来实现,将U字型压带框414取下,根据手腕的尺寸将插柱413插于不同的调节孔221即可调节第二带扣组件40相对第一带扣组件30的距离,从而调节表带20的长度。
[0039]本实施例中,第一带体21与第一带扣组件30的连接结构具体为:第一带体21的一端部设有211,第一主体31的一端设有可供插块211插入固定的插槽312。通过插块211与插槽312的配合,不仅便于装配时方便、快捷,且这种连接结构也能保证表带20正常使用时的可靠性。
[0040]本实施例中,手表的手表带20在使用时,如图6所示,先将第一带体21与第二带体22相互靠近,如图7所示,在磁铁42的吸力作用下,第一带扣组件30的端部伸入第一容纳腔411内,完成第一带扣组件30与第二带扣组件40的连接;当需要摘取手表时,如图8所示,将第一带扣组件30从侧面轻轻滑动,即可使完成第一带扣组件30与第二带扣组件40的分离。
[004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表带,包括第一带体及第二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的一端部设有第一带扣组件,所述第一带扣组件包括第一主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主体内可上下移动的弹扣组件;所述第二带体上设有第二带扣组件,所述第二带扣组件包括第二主体以及磁铁,所述第二主体上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磁铁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容纳腔相邻的两侧壁设有截面呈L型的开口,所述第一主体的端部在所述磁铁吸附作用下由所述L型的开口的正面装入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且在装入时所述弹扣组件向上收缩并在装入后向下弹回以使所述第一主体的端部卡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上设有上下中空的第二容纳腔,所述弹扣组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弹扣、弹簧以及盖板,所述弹扣的底部伸出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可阻挡所述弹扣的底部沿第一带体方向脱离的挡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挡块内侧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弹扣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面相匹配的第二倾斜面。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扣的顶部具有安装孔,所述弹簧的底端置于所述安装孔内。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带体靠近所述第一带扣组件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若干调节孔,所述第二主体远离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一端底部设有可插入任一所述调节孔内的插柱,所述插柱外侧具有U字型压带框,所述U字型压带框套于所述第二带体上,且所述U字型压带框的两端部通过销钉固定于所述第二主体的两侧。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的一端部设有插块,所述第一主体的一端设有可供所述插块插入固定的插槽。7.一种手表,包括表盘及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为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表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表配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手表及其表带,所述表带包括第一带体及第二带体,第一带体的一端部设有第一带扣组件,第一带扣组件包括第一主体以及弹扣组件;第二带体上设有第二带扣组件,第二带扣组件包括第二主体以及磁铁,第二主体上设有第一容纳腔,磁铁设于第一容纳腔内,第一容纳腔相邻的两侧壁设有截面呈L型的开口,第一主体的端部在磁铁吸附作用下由L型的开口的正面装入第一容纳腔内,且在装入时弹扣组件向上收缩并在装入后向下弹回以使第一主体的端部卡于第一容纳腔内。采用上述的结构,在佩带手表时,佩带方便;当需要摘取手表时,直接滑动第一带扣组件,使第一带扣组件的第一主体沿L型的开口侧面滑出即可。
【IPC分类】A44C5/00, A44C5/20
【公开号】CN205233669
【申请号】CN201520892756
【发明人】马学军, 戴南湖
【申请人】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