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648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注射器,特别是一种可在注射后有效地将注射针管缩入注射筒内并将其固定的安全注射器。
注射器系医疗上不可缺少的一项用具。为避免血液交叉传染,现在的注射器均采用一次性用品,以杜绝注射器的再次使用。然而,一次性注射器常因处理不当,导致医护人员或清理人员因误触注射针管受伤而感染血液性疾病。因此,如何保存使用后注射器的注射针管,防止因误触而伤人,成为现在注射器构造设计的一大课题。
现在一般处理使用后注射器之作法,多是将注射针管在注射后收纳于注射筒内。例如台湾实用新型专利公告第165304号公开一种“使用安全之注射器新颖结构”,其主要系利用注射筒头未端的凸环与推液杆顶端的推液基二者之对应形状,使二者相互扣合,再将包含有针头的注射筒头拄回至注射筒内,使其不外露。台湾实用新型专利公告第356720号公开一种“安全型注射器”,其主要系利用针头末端的螺合部与推杆顶端的小凸柱之相互嵌合及螺合,再将针头拉回至注射筒内。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注射器,其可在注射后将注射针管收纳于注射筒内部,防止因误触注射针管而导致疾病感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注射器,其可将被收纳于注射筒内部的注射针管有效地固定于注射筒内部,防止其因受外力而再次露出于注射筒外部,造成人员因误触而受伤感染。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注射器,其结构较为简单且操作较为便利,有利于生产制造,并有利于使用者有效地操作。
为达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安全注射器主要由一注射筒,一推液柱塞,针具组以及一针帽所组成,其中,推液柱塞的一端设置一弹性活塞,弹性活塞上形成一锥形凸柱针具组包含一接合套,接合套上形成一锥形孔,锥形孔的周围则设置多个扣合装置。当注射完毕时,弹性活塞上的锥形凸柱可与针具组上的锥形孔相啮合,可借外力拉动推液柱塞而将针具组拉入注射筒内且将其收纳于注射筒内部。另外,针具组的接合套上形成一突起部,此突起部可使针具组在被拄入注射筒内部时自动地呈倾斜状态,借以抵靠位注射筒的内壁,防止其再次露出于注射筒外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安全注射器之一实施例的分解侧视图;图2为图1之实施例中注射筒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之实施例中推液柱塞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4A为图1之实施例中针具组的剖面示意图;图4B为图1之实施例中针具组的分解剖面示意图;图4C为图1之实施例中针具组的仰视图;图4D和图4E为图1之实施例中针具组之其它形式的仰视图;图5A为显示图1之实施例中推液柱塞被向前推挤以进行注射的操作状态剖面示意图;图5B为显示图1之实施例中推液柱塞与针具组相啮合后将针具组向内拉的操作状态剖面示意图5C为显示图1之实施例中针具组完全被收纳于注射筒内部的操作状态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之安全注射器的另一实施例分解侧视图;图7为图6之实施例中注射筒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图6之实施例中推液柱塞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9A为图6之实施例中针具组的剖面示意图;图9B为图6之实施例中针具组的分解剖面示意图;图9C为图6之实施例中针具组的仰视图;图9D和图9E为图6之实施例中针具组之其它形式的仰视图;图10A为显示图6之实施例中推液柱塞被向前推挤以进行注射的操作状态剖面示意图;图10B为显示图6之实施例中推液柱塞与针具组相啮合后将针具组向内拉的操作状态剖面示意图;以及图10C为显示图6之实施例中针具组完全被收纳于注射筒内部的操作状态剖面示意图。
本发明的安全注射器1之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其属于一种注射针管被设置于注射筒的端面中央的中央式注射器。此安全注射器1主要包括有一注射筒2,一推液柱塞3,一针具组4和一针帽5。
如图2所示,注射筒2为一两端开口的中空圆筒体,其前端形成一内径缩减的突孔部21,而其后端则形成一托指筒缘22。
如图3所示,供被套设于注射筒2内部的推液柱塞3的前端设置一弹性活塞31,其可紧抵位注射筒2的内壁而滑移于其上,而其后端则被形成为一按指部32。另外,弹性活塞31的表面中央设有一锥形凸柱33。
如图4A至图4C所示,针具组4主要系由一注射针管41,一供注射针管41插入并固定用的针管座42,和一供针管座42套设用的接合套43所组成。针具组4系套设于注射筒2的突孔部21内,使注射针管41露出于注射筒2之外。
针管座42的表面形成一外螺纹部44,接合套43的前端形成一对应的内螺纹部45,以供与针管座42的外螺纹部44相螺接,如图4A和图4B所示。
接合套43的后端形成凸缘状的底座部46,此底座部46上形成一环状的凹槽47,而一弹性垫圈48则套设于凹槽47内,以使接合套43的底座部46与注射筒2的突孔部21的内表面间形成密封接合,如图4A和图4B所示。
接合套43的底座部46的末端形成一向内缩减半径的锥形孔49,此锥形孔49的周围设置多个等弧度配置的扣合装置50(参考图4C)。扣合装置50形成由外向内倾斜的角形部分,以界定出锥形孔49。另外,底座部46的锥形孔49旁之适当位置处形成一突起部40。
在此实施例中,锥形孔49系形成于接合套43的底座部46之中央,而注射针管41和针管座42则与接合套43之流体通路及锥形孔49互相对齐,以形成一中央式的注射流体通路,如图4A所示。
以下将参考图5A至图5C说明本发明的安全注射器1的操作。当进行注射时,使用者将推液柱塞3向前推挤(图5A)。当推液柱塞3被推挤至其极限位置时,锥形凸柱33便被套入于接合套43的锥形孔49内。由于锥形凸柱33受到扣合装置50之角形部分的止挡,形成一扣合作用,锥形凸柱33便被固定于锥形孔49内无法再脱出,借以使得针具组4与推液柱塞3形成相互啮合状态。接下来,将推液柱基3回拉,针具组4便受力而自注射筒2的突孔部21向注射筒2的内部移动(图5B)。当整个针具组4被拉入注射筒2之内部时,由于接合套43上的突起部40因抵靠于推液柱塞3的弹性活塞31而受到弹力作用,使得针具组4在注射筒2内自动地呈倾斜状态,借以抵靠住注射筒2的内壁,可防止针具组4再度露出于注射筒2外部(图5C)。
本发明的安全注射器1之另一实施例如图6至图10C所示,其系一种注射针管被设置于注射筒的端面侧边部位的侧位式注射器。
在此实施例中,锥形孔49仍旧形成于接合套43的底座部46的中央处。不同于前一实施例之处在于此实施例中的接合套43上另外形成有一与注射针管41和针管座42相对齐的通孔51。此通孔51系与锥形孔49相偏置,借以形成一侧位式的注射流体通路,如图9A所示。其余部分则与前一实施例完全相同,在此以相同的元件编号表示。
另外,前述两个实施例中显示出设置有四个等弧度配置的扣合装置50(各为90°的弧度)。然而,亦可视实际需要(如材料特性和尺寸大小等)而采用不同数目的扣合装置50,例如可采用三个(各为120°弧度)或六个(各为60°弧度)扣合装置50,如图4D~图4E和图9D~图9E所示。
以上说明仅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限制,任何依照本发明所作的修改及变化,仍应属本发明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安全注射器,其包括一注射筒,其为一两端开口的中空圆筒体,其一端作成一突孔部,而其另一端则作成一托指筒缘;一推液柱塞,其供套设于所述注射筒的内部,其一端设置有一弹性活塞,可紧抵住该注射筒的内壁而滑移于其上,而其另一端则形成一按指部;一针具组,其由一注射针管,一供该注射针管插入并固定用的针管座,以及一供该针管座套设用的接合套所组成,该针具组系套设于该注射筒的突孔部内,使注射针管露出注射筒之外;以及一针帽,其供套于注射筒的突孔部之外,以包覆住注射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座的表面形成一外螺纹部,而所述接合套之一端则形成一对应的内螺纹部,以供与针管座的外螺纹部相螺接;所述接合套的另一端形成有一底座部,该底座部上形成一环状的凹槽,而一弹性垫圈则套设于该凹槽内,以供在接合套的底座部与注射筒的突孔部的内表面间形成密封式接合;所述接合套的底座部的末端形成一向内缩减半径的锥形孔,该锥形孔的周围则设置有多个等弧度配置的扣合装置,该扣合装置系被形成由外向内倾斜的角形部分,以界定出该锥形孔;在底座部的锥形孔旁的适当位置处形成一突起部;以及推液柱塞的弹性活塞上设置一锥形凸柱,以供套入接合套的锥形孔内,而形成相互啮合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孔系形成于接合套的底座部的中央,而与注射针管和针管座呈对齐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孔系形成于该接合套的底座部的中央,而注射针管和针管座则被套设于接合套之一通孔内,形成相互偏置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锥形孔的周围设置三个等弧度配置的扣合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锥形孔的周围设置四个等弧度配置的扣合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锥形孔的周围设置六个等弧度配置的扣合装置。
全文摘要
一种安全注射器,包括一注射筒,一推液柱塞,一针具组以及一针头器,其中,推液柱塞和针具组可在注射后相互啮合,并可将针具组拉入注射筒内且收纳于其中。另外,被收纳于注射筒内的针具组可自动地呈倾斜状,防止其露出注射筒之外。
文档编号A61M5/32GK1323638SQ0010355
公开日2001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27日
发明者张赖玉好 申请人:张赖玉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