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痒、消肿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1086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止痒、消肿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止痒、消肿药物,具体的说是一种对蚊子、蠓、跳蚤等害虫叮咬所造成的瘙痒、红肿等症状具有止痒、消肿作用的药物。
蚊子、蠓、跳蚤叮咬人体皮肤后,患处可出现瘙痒、红肿等症状,严重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根据卫生部统编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皮肤性病学》(第三版,1996年出版)记载,这些症状的产生,主要通过4种途径1、叮咬过程中的机械损伤。2、害虫的分泌物、排泄物、毒液等的毒性刺激。3、害虫的毒腺浸出液和唾液内含有的抗原物质引起的第一型变态反应。4、昆虫的口器遗留在体内引起的异物反应。红肿、瘙痒等症状主要由第2、第3种原因引起。
目前,针对蚊子、蠓、跳蚤等叮咬所造成的瘙痒、红肿尚无较好办法,症状轻者基本不予治疗,较重者可给予以下几类药物治疗1.凉爽类药物。本类药物是以薄荷脑为基质制成的各类药物,通过凉爽作用来止痒。例如清凉油、风油精。本类药物临床使用最广泛,但止痒、消肿疗效较差。
2.碱性药物。通过中和虫体排出的酸性毒液来缓解症状。主要为氨水制剂。因其有较大刺激性气味且症状缓解不明显,现已基本不用。
3.麻醉类药物。代表药物为利多卡因、普鲁卡因。本类药物通过局麻、封闭等方式麻醉神经末梢,起到止痒作用。其缺点为作用时间短,使用不方便,有痛苦。
4.抗组胺药。本类药物通过抑制组胺与效应细胞上H1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其引起的变态反应,达到止痒、消肿作用。代表药物有苯海拉明、异丙嗪。其缺点为药物作用于全身、无特异性、副作用较大。仅对危重病人使用。
5.皮质类固醇激素。这类药物具有抗炎,抑制免疫反应,抗毒素等作用。缺点是特异性低,副作用大,仅适用于危重病人。
6.中药。中医认为此种瘙痒、红肿属风邪侵于皮肤所致,治疗中多采用祛风药物,给予荆芥、防风、苦参、地肤子、艾叶、百部等药物组成的复方制剂熏洗,其缺点是使用不方便,疗效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止痒、消肿作用,能对蚊子、蠓、跳蚤等叮咬产生的瘙痒、红肿起到治疗作用,且起效快,使用方便的药物。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现代医学对瘙痒、红肿产生机理的认识,主要针对害虫分泌物、排泄物、毒液等的毒性刺激,及毒腺浸出液和唾液内含有的抗原物质引起的第一型变态反应的过程。由亚甲兰和鞣酸两种成分组成,通过阻断神经末梢感觉功能和沉淀致敏蛋白的途径发挥止痒、消肿的作用。
本发明是由下列组份干粉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亚甲兰 1-200份 鞣酸 20-200份制备本发明药物的配方优选重量配比范围是亚甲兰 1-20份 鞣酸 20-100份本发明的药物配方最佳重量配比是亚甲兰 2份 鞣酸 20份本发明的最佳剂型为以水作溶媒的合剂。
将上述任一组份的干粉混合均匀后即可得到本药物。本药物溶于水、乙醇、甘油等物质。本药物可加任一份数的溶媒,直接作用于瘙痒、红肿的局部。
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亚甲兰与鞣酸混合后,其止痒、消肿效果起到协同加强作用,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亚甲兰和鞣酸制剂。亚甲兰与鞣酸分别具有一定的止痒、消肿作用,但单独使用其中一种,临床疗效较差,达不到治疗效果,故临床中基本不使用这两种药物来止痒、消肿。
医学研究已证实,皮肤具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当皮肤被叮咬出现肿胀后,通透性增强,其吸收作用能增强2-6倍,适合于患处局部给药。
亚甲兰作为一种氧化还原剂,目前主要应用于氰化物和亚硝酸盐中毒。近年研究证实,亚甲兰可作用于神经末梢,造成神经髓质可逆性损伤,使瘙痒感暂时消失。其氧化还原作用还可破坏抗原物质,减弱变态反应作用。鞣酸通过鞣化作用,能够沉淀蛋白质,与生物碱发生反应及解毒。吸收进患处后,可使抗原物质变性,抑制变态反应,其本身具有的收敛作用能收缩血管,使红肿消退。亚甲兰与鞣酸混合后,能迅速通过皮肤吸收进入患处(叮咬后的肿胀部位),起到明显的止痒、消肿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亚甲兰与鞣酸化学性质稳定,二者混合后不发生化学反应,不产生新物质,无毒性。在此基础上,可制成合剂、酊剂、膏剂等各种剂型。尤以合剂疗效最佳。本药物可添加香精或其它一些化学物质而止痒、消肿效果并不减退。本药物在某些还原剂作用下(如稀硫酸加锌粉),其蓝色可暂时消褪,但不影响其疗效。
本发明的第三个特点是亚甲兰与鞣酸混合后其止痒、消肿效果协同加强,其效果与本药物在各种剂型中的含量成正相关。
本发明经临床使用结果表明有以下优点1.本药物起效时间快,涂搽在患处数秒至一分钟内,绝大部分病人患处瘙痒症状消失。2-12小时内红肿基本消失,不留痕迹。
2.本药物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在密闭环境中能长期存放。在各种溶媒中能稳定存在。
3.本药物可添加其它物质,制成新的制剂,只要鞣酸、亚甲兰本身成份不被破坏掉,其止痒、消肿效果基本不变。
4.经本药物治疗后,患处皮肤的各项功能(包括痛觉、触觉、温度觉)可在较短时间(几日)内完全恢复,不留任何后遗症。
5.本药物性质稳定,使用安全,无毒副作用。例如蓝黑墨水即是含有亚甲兰与鞣酸的混合液。亚甲兰与鞣酸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矿物中,临床中作为药品及食品成分(例茶叶中含有鞣酸)广泛使用,无明显不良反应。据报导亚甲兰静脉注射500mg仍使用安全。
6.本药物可制成各种剂型,临床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止痒、消肿作用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亚甲兰 1-200份 鞣酸 20-2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止痒、消肿作用的药物,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亚甲兰 1-20份 鞣酸 20-1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止痒、消肿作用的药物,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亚甲兰 2份鞣酸 2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具有止痒、消肿作用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药剂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止痒、消肿作用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药剂是合剂、膏剂、酊剂。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药物,其特征为其原料含有以亚甲兰或鞣酸为有效成份的植物或矿物。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药物,其物征为含有上述药物且具有止痒、消肿作用的其它复方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具有止痒、消肿作用的药物。本药物由亚甲兰与鞣酸两种物质组成,可制成多种剂型,对瘙痒、红肿,尤其是对蚊子、蠓、跳蚤叮咬所造成的瘙痒、红肿症状具有明显的止痒、消肿作用,治疗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A61P17/00GK1345586SQ00130429
公开日2002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26日
发明者肖景东 申请人:肖景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