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6350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助行器。
目前,人们常用的代步工具是自行车,若是旅行或在野外没有道路或道路不适应骑行的地方,自行车就会因携带不方便而不能适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并能适用于多种道路的助行工具。
本实用新型由行走轮、轮轴、齿轮箱和脚踏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箱设于行走轮的一侧,齿轮箱内设有相互啮合的驱动齿轮组,该驱动齿轮组由至少一组主动齿轮和驱动齿条构成,所述轮轴与行走轮之间设有单向棘轮,脚踏设于齿轮箱另一侧的齿条上,脚踏上有定位杆,在定位杆上有复位弹簧,脚踏上还有固定带卡。
上述脚踏的定位杆可以为两根固定于齿轮箱上的向上的滑杆,定位杆上的复位弹簧套于定位杆上,脚踏的下部设有定位孔,定位杆插于脚踏的定位孔内,也可以为一端通过铰销固定于齿轮箱上的摆动杆,脚踏设于摆动杆的另一端。
上述助行器的齿轮箱内的驱动齿轮组由一组主动齿轮和两组从动齿轮及驱动齿条构成两组从动齿轮中一组设于轮轴上,另一组设于侧面连接前述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
本实用新型,体积小质量轻,使用它行驶的速度是一般人步行的3-5倍,也可做体育运动器材,携带方便,是出外旅行的理想代步工具。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脚踏一侧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脚踏一侧面视图。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由行走轮(1)、轮轴、齿轮箱(2)和脚踏(5)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箱设于行走轮的一侧,齿轮箱内设有相互啮合的驱动齿轮组,该驱动齿轮组由至少一组主动齿轮(8)和驱动齿条(4)构成,所述轮轴与行走轮之间设有单向棘轮(3),脚踏设于齿轮箱外并穿过齿轮箱上的槽孔(10)与齿轮箱内的齿条(4)连接,脚踏处的齿轮箱上设有定位杆(7),在定位杆上有复位弹簧(9),脚踏上有固定带卡(6)。上述脚踏的定位杆可以为两根固定于齿轮箱上的向上的滑杆,定位杆上的复位弹簧套于定位杆上,脚踏的下部设有定位孔,定位杆插于脚踏的定位孔内,也可以为一端通过铰销固定于齿轮箱上的摆动杆(11),脚踏设于摆动杆的另一端。上述助行器的齿轮箱内的驱动齿轮组由一组主动齿轮和两组从动齿轮及驱动齿条构成两组从动齿轮中一组设于轮轴上,另一组设于侧面连接前述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使用时将助行器置于腿外侧,脚踩在脚踏上,系上卡带,上下蹬动脚踏,带动齿条上下摆动,行走轮即可转动前行。
实施例1本实施例驱动齿轮组由一组主动齿轮和驱动齿条构成,脚踏的定位杆两根固定于齿轮箱上的向上的滑杆。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在于齿轮箱内的驱动齿轮组由一组主动齿轮和两组从动齿轮及驱动齿条构成,两组从动齿轮中一组设于轮轴上,另一组设于侧面连接前述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
实施例3与实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在于脚踏的定位杆为一端通过铰销固定于齿轮箱上的摆动杆,脚踏设于摆动杆的另一端。
权利要求1.一种助行器,由行走轮、轮轴、齿轮箱和脚踏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箱设于行走轮的一侧,齿轮箱内设有相互啮合的驱动齿轮组,该驱动齿轮组由至少一组主动齿轮和驱动齿条构成,所述轮轴与行走轮之间设有单向棘轮,脚踏设于齿轮箱另一侧的齿条上,脚踏上设有定位杆,在定位杆上有复位弹簧,脚踏上有固定带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踏的定位杆为两根固定于齿轮箱上的向上的滑杆,定位杆上的复位弹簧套于定位杆上,脚踏的下部设有定位孔,定位杆插于脚踏的定位孔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踏的定位杆为一端通过铰销固定于齿轮箱上的摆动杆,脚踏设于摆动杆的另一端。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箱内的驱动齿轮组由一组主动齿轮和两组从动齿轮及驱动齿条构成两组从动齿轮中一组设于轮轴上,另一组设于侧面连接前述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助行器,由行走轮、轮轴、齿轮箱和脚踏构成,脚踏上设有定位杆,在定位杆上有复位弹簧,脚踏上还有固定带卡。本实用新型,体积小质量轻,使用它行驶的速度是一般人步行的3—5倍,也可做体育运动器材,携带方便,是出外旅行的理想代步工具。
文档编号A61H3/00GK2415748SQ0020324
公开日2001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29日
发明者梁中丙 申请人:梁中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