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部运动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7399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腿部运动器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械,特别是指一种可产生类似「横置8字形」圆滑曲线的往复运动、同时兼具水平及垂直运动功能的腿部运动器械。
请参阅图7及图8,此为习用小腿运动器械中最典型的水平移动式摇摆机。在结构上,它具有一本体91、一驱动系统80及一架部92。其中,此驱动系统80包括两水平固定导杆81、一可在该水平固定导杆81上滑动的滑块82、一小圆盘83及一驱动马达(图中未示),由于该滑块82中央设有一槽821,供该小圆盘83的偏心杆831插入。一旦该小圆盘83圆形旋转时,偏心杆831会压迫该滑块82水平的往复移动。
然而,习用水平移动式摇摆机存在下列严重缺点[1]在摆动行程终点「尖锐折返」(sharp return),对于久病及年龄较大(45岁以上)使用者极易发生″关节滑囊″与″关节内韧带″的损伤的副作用[2]在起始与终了未有「暖身」及「舒缓」设计(参考图6),严重违反运动医学原理,对使用者来说,容易造成心脏的不当负担,特别是对于心脏不健康者而言,会危及其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只有单纯的水平运动。习用装置只具有水平移动功能,只限于下肢关节及脊椎骨节段间的水平运动,无法提供垂直方向的运动,更不能提供全面性的柔和运动,对于下半身筋骨的运动功能大幅受限。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腿部运动器械,其是巧妙的搭配一旋转元件、一连动杆、一导引元件及一导引框,进而产生滑顺的类似「横置8字形」圆滑曲线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腿部运动器械,同时兼具水平及垂直运动的功能,运动效果佳。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腿部运动器械,设有「暖身起始」及「舒缓终了」阶段,符合运动医学原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腿部运动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一驱动系统、一小腿承架;所述本体内具有一空间;所述驱动系统位于该本体的空间内,其具有一驱动装置、一旋转元件、一连动杆、一导引元件及一导引框,该驱动装置驱动该旋转元件的中心而转动,该连动杆的一第一端是枢设于该旋转元件的一预定位置,而该连动杆的一第二端是枢设或连接该导引元件,该导引元件只能在该导引框中往复移动;所述小腿承架是固定于该连动元件上。借此,当该驱动装置驱动该旋转元件后,该连动杆上的小腿承架会随之产生类似「横置8字形」圆滑曲线的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腿部运动器械,其中的旋转元件为一圆形转盘,所述导引元件为一滚轮,所述导引框概呈水平状,且该旋转元件的中心的高度与该导引元件的高度相近;该圆形转盘上又设有一可改变该连动杆的第一端的定位处的微调定位部,进而改变该小腿承架的运动路径。
前述的腿部运动器械,其中又包括一可辅助摇摆使用者臀部的臀部辅助支撑座。
本实用新型可产生类似「横置8字形」圆滑曲线的往复运动、同时兼具水平及垂直运动功能。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连动杆的第一端位于旋转元件最右端的示意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连动杆的第一端移至旋转元件最顶端的示意图。
图4C是本实用新型连动杆的第一端移至旋转元件最左端的示意图。
图4D是本实用新型连动杆的第一端移至旋转元件最下端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运动轨迹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运动特性曲线图。
图7是习用水平移动式摇摆机的剖视图。
图8是习用水平移动式摇摆机的运动轨迹图。
参阅
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本体10、一驱动系统20及一小腿承架30,供使用者的双腿及下半身运动用。
该本体10,其内具有一空间11。
一驱动系统20,位于该本体10的空间11内,其具有一驱动装置21、一旋转元件22、一连动杆23、一导引元件24及一导引框25。其中,该驱动装置21在本实施例中为一可控制转速的电动马达,可驱动该旋转元件22围绕中心221转动。该连动杆23的一第一端231是枢设于该旋转元件22的一预定位置,该连动杆23的一第二端232是枢设或连接该导引元件24(可为一滚轮或滑块等,本实施例中采用滚轮)。该导引元件24只能在该导引框25中往复移动。
该小腿承架30,固定于该连动杆23上,其上可设置一对凹弧部供舒适的放置使用者的小腿下端。
借此,当该驱动装置21驱动该旋转元件22后,该连动杆23上的小腿承架30会随之产生类似「横置8字形」圆滑曲线的往复运动。
具体地讲,该旋转元件22最好为一圆形转盘,该导引元件24为一滚轮,该导引框25概呈水平状,且该旋转元件22的中心221的高度与该导引元件24的高度相近。
该旋转元件22上又设有一微调定位部222(可为一长槽或数个固定孔,本实施例中采用三个水平排列的固定孔),可改变该连动杆23的第一端231的定位处,进而改变该小腿承架30的运动路径。
本实用新型的动作原理,详述如下首先,如图4A所示,该连动杆23的第一端231约在该旋转元件22的最右端,此时,该小腿承架30约呈水平状。
然后,如图4B所示,该连动杆23的第一端231约移至该旋转元件22的最顶端,此时,由于该导引元件24只能在导引框25中水平移动(左移),故,使该小腿承架30产生先向上再向左下移动。
之后,如图4C所示,该连动杆23的第一端231约移至该旋转元件22的最左端,此时,该小腿承架30恢复成水平状。
最后,如图4D所示,该连动杆23的第一端231移至该旋转元件22的最下端,此时,由于该导引元件24只能在导引框25中水平移动(右移),故,使该小腿承架30产生先向上再向右下移动。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形成一类似「横置8字形」圆滑曲线的往复运动,完全突破传统结构水平移动的方式。
其次,请参阅图6,为符合运动医学原理,在一般预设转速的时段之外(X表示正常者使用的曲线,约120RPM;Y表示心脏功能较差者使用的曲线,约80RPM),增设一「暖身时段」及一「舒缓时段」,以避免使用者的心脏突然增加负荷或突然减少负荷的缺点。
另外,为求更完美,本实用新型再包括一臀部辅助支撑座40,可包括一固定底板及一臀部垫板,其间夹有可弯曲软垫块(图中未示),因此,可辅助摇摆使用者的臀部。也就是说,当一使用者躺着享受本实用新型时,双腿会产生「横置8字形」运动,同时,会连动下半身的臀部小幅摇摆,如此,不仅可让使用者的腿部运动,更能舒缓臀部、腰部、背部及肩部的肌肉及骨头,达到更佳的运动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功效可归纳为1、产生滑顺的「横置8字形」圆滑曲线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习用水平移动式的尖锐折返的缺点,整个运动路径类似一横置8字形圆滑曲线,柔和、舒适且运动效果佳。
2、同时具有水平及垂直两方面的运动。本实用新型改进了习用水平移动式的纯水平运动方式,融合了垂直运动的要素,使腿部运动形态更多样。
3、设有「暖身起始」及「舒缓终了」阶段。让使用者在启动后先进入暖身阶段,逐步增加转速至一预设值,同理,在结束时,亦先以缓步递减方式降低转速,最后再完全静止,使得使用者的心脏负荷为渐升及渐降,以符合运动医学原理。
权利要求1.一种腿部运动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一驱动系统、一小腿承架;所述本体内具有一空间;所述驱动系统位于该本体的空间内,其具有一驱动装置、一旋转元件、一连动杆、一导引元件及一导引框,该连动杆的一第一端是枢设于该旋转元件的一预定位置,而该连动杆的一第二端是枢设或连接该导引元件,该导引元件位于该导引框中;所述小腿承架是固定于该连动元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部运动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元件为一圆形转盘,所述导引元件为一滚轮,所述导引框概呈水平状,且该旋转元件的中心的高度与该导引元件的高度相近;该圆形转盘上又设有一可改变该连动杆的第一端的定位处的微调定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部运动器械,其特征在于,又包括一可辅助摇摆使用者臀部的臀部辅助支撑座。
专利摘要一种腿部运动器械,包括一本体、一驱动系统及一小腿承架。驱动系统包括一驱动装置、一旋转元件、一连动杆、一导引元件及一导引框,进而能产生滑顺的「横置8字形」圆滑曲线往复运动,克服了习用水平结构移动式的尖锐折返运动方式的缺点,使整个运动路径类似一横置8字形圆滑曲线,柔和、舒适且运动效果佳,同时,兼具有水平及垂直运动的功能,并设有「暖身起始」及「舒缓终了」阶段,符合运动医学原理。
文档编号A61H1/00GK2462904SQ00265728
公开日2001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26日
发明者黄进兴 申请人:黄进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