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870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吸收保持经血等的排泄液的吸收性物品,特别涉及一种可追随使用者的活动有效地吸收排泄液的吸收性物品。过去,开发了种种的生理用卫生巾、短裤衬垫、尿垫、尿布等的吸收性物品。在这些吸收性物品中,力求在使用中用吸收芯确实地吸收排泄液,使排泄液不向吸收性物品之外漏。
可是,排泄部周边的身体的形状、特别是阴道口周边在穿用者立着的状态、坐着的状态、闭着腿的状态、开着腿的状态等状态下其形状不同,特别是在步行时其形状时时刻刻进行变化。特别是在步行时,左右臀部的肉相对身体的纵向向左右上下最大30mm程度地位移。
详细述叙之,随着左右大腿相互进行交叉动作,大腿部的肌肉组织也连动地反复变为松弛和张紧。该肌肉组织中的存在于大腿内侧的面上的腹股沟韧带与大腿的移动连动,在大腿内侧面的某一定范围内进行移动。
这时,韧带周边的肌肉组织也移动,其部分的皮肤表面与周边的皮肤表面相比成为陷没的状态。该陷没状态虽然是一时的状态,由于肌肉组织进行松弛的动作而返回原始状态,但是在步行时那样地断续地反复进行大腿部的松弛·张紧运动时,陷没现象也断续地产生。这样的陷没现象除了步行时以外,在开腿、闭腿动作和进行翻身动作时也产生。这样的陷没部与吸收物品的吸收芯不能密接而产生间隙,常常发生排泄液从其间隙泄漏的现象。
作为密接在排泄部上的生理用卫生巾,例如在特表平6-502336号(WO92/07535)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吸收芯可从不透液性的后层向使用者侧移动的卫生巾。另外在特开平4-164446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在下部吸收体之上设有上部吸收体的卫生巾。在这些卫生巾中,由于上侧的吸收芯容易与排泄部的凹部密接,因此与通常的卫生巾相比可以容易防止泄漏。但是,在这些卫生巾中,在使用者运动时,不能追随其活动,在与上述陷没部之间产生间隙。
在实开平7-33315号公报中还公开了一种即使在使用者自由地转动时也能防止经血的泄漏的吸收性物品(生理用卫生巾)。该吸收性物品由上部巾和下部巾构成,上部巾比下部巾小,上部巾位于下部巾的中央部,在从上部巾的两端部向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右侧部和左侧部)的弹性构件上接合着下部巾。上部巾和下部巾可以互不拘束地自由地运动。作为公开同样的技术的吸收性物品也存在于特开平11-104168号公报中。
在上述公报中的卫生巾中,上部卫生巾在使用者直站着的状态下可确实地与排泄部密接。但是,弹性构件的前后端部只接合在下部巾上,在其以外的部位可以自由地伸缩。因此,在步行等时左右腿前后摆动的状态下,例如右侧部向前方或后方运动时,左侧部的弹性构件可无限制地移动,因此下部巾的左侧部也被拉偏移进行大的运动。另外,这时,由于下部巾的右侧部的移动伴随着左侧部移动,上述右侧部为了运动所需要的力大。即、右侧部难以单独移动。因此在排泄部和上部巾之间产生间隙,其结果产生泄漏。另外,在对上部巾施加大的横向力时,上部巾可以几乎无限制地向横向移动,上部巾也有时向横向过大地偏移。这样,上述卫生巾与上述使用者的运动一致地常常地密接在排泄部上是非常困难的。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在维持对排泄部的高密接度的同时、对于使用者的运动具有优良的追随性的吸收性物品。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包括与外部安装体面对的支承体、位于上述支承体的受液侧的液体吸收构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承体宽度方向两侧相对地设有侧壁层,该侧壁层其基端部与上述支承体接合并向上述支承体的纵向延伸,在上述相对的侧壁层间接合并支承着上述液体吸收构件,上述液体吸收构件与支承体未接合着。
在本发明中,由从侧壁层形成的向穿用者立起的侧壁以从支承体浮起的状态支承着液体吸收构件,液体吸收构件可与支承体分别地自由运动,可在支承体上移动。其运动向纵向和横向是自由自在的,而且左右侧壁的运动难以相互影响。因此,液体吸收构件确实地密接在排泄部上,经血等的排液的泄漏少。另外液体吸收构件不会相对支承体无限制地向横向移动,即、横向的移动被从支承体到接合着液体吸收构件的部位的侧壁的长度限制,因此成为只在适度的移动范围内移动。因此,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其液体吸收体追随使用者的身体的运动和皮肤的移动持续地与排泄部密接,因此难以发生泄漏,而且也难以产生相对皮肤的摩擦,可以获得舒适的穿着感。
在本发明中,最好在上述侧壁层上作用着朝向上述纵向的收缩力,最好是例如在上述侧壁层上作用通过发挥向上述纵向的收缩力而从上述支承体立起的弹性收缩力。
最好是上述侧壁层从其基端部朝向自由端的方向形成为锯齿状或波浪状。
最好是上述侧壁层的上述纵向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与上述支承体接合,作用着使上述支承体朝向上述纵向并向受液侧成为凹状地弯曲的力。
例如,上述侧壁层具有发挥朝向上述纵向的弹性收缩力的弹性凹凸。
另外,在上述侧壁层上也可以设置发挥朝向上述纵向的弹性收缩力的弹性构件。
这时,上述弹性构件朝向上述纵向延伸,且从上述侧壁层的上述基端部在上述自由端之间从基端部向自由端的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多根。
例如,在上述液体吸收构件的支承体侧的面上设有不透液层。或者,在上述支承体的与上述液体吸收构件面对的侧设置与上述液体吸收构件不同的吸收体,上述液体吸收构件的支承体侧的面是透液性的。
上述液体吸收构件在上述侧壁层的上述自由端和上述基端部之间接合着,上述侧壁层的自由端从与上述液体吸收构件的接合部向受液侧延伸出,由上述侧壁层的比上述接合部更延伸出的部分形成防漏翼。这时,在上述侧壁层的自由端最好设有发挥朝向上述纵向的弹性收缩力的弹性构件。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一实施例的生理用卫生巾的局部剖切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的Ⅱ-Ⅱ线的断面图。
图3是图1的Ⅲ-Ⅲ线的断面图。
图4是图1的Ⅳ-Ⅳ线的断面图。
图5是表示在侧壁层上形成折的加压工程的线形金属模具的断面图。
图6是表示侧壁层和弹性构件的局部立体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生理用卫生巾的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生理用卫生巾的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生理用卫生巾的断面图。
以下参照


本发明,图1是从受液侧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一实施例的生理用卫生巾的局部剖切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的Ⅱ-Ⅱ线的断面图。图3是图1的Ⅲ-Ⅲ线的断面图。图4是图1的Ⅳ-Ⅳ线的断面图。图示X方向是宽度方向,Y方向是纵方向,Z1方向是成为排泄部侧(受液侧)的上部方向,Z2方向是成为内衣等的外部安装体侧的下部方向。
图1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1主要由支承体2、液体吸收构件3构成,该支承体2与内衣等的外部安装体面对,该液体吸收构件3位于穿用者侧用于吸收排泄液。支承体2向Y方向延伸的两侧部(宽度方向的两侧部)2R、2L上设有向Y方向延伸的侧壁层4、4。在该侧壁层4上设有向Y方向收缩的功能,因此如图2所示地由侧壁层4形成自由端5a向Z1方向立起的侧壁5。在该侧壁5的自由端5a侧分别接合着液体吸收构件3的两侧部3R、3L,液体吸收构件3以不与支承体2接合而以与支承体2分离的状态被支承着。因此,在非穿用状态(自由状态)下,液体吸收构件3向支承体2的上部方向(Z1方向)隔开间隔地被设置。
支承体2最好由不透液性的支承层形成。该支承层是通气性树脂薄膜、拒水处理的纺粘性无纺布或射流喷网型等的无纺布、或在无纺布的里面接合通气性树脂膜构成。另外,支承体2最好具有反拨弹性力。支承层的反拨弹性力最好是作为格利式钢性值的4.9~19.6N(500~2000g)。在比上述下限小时,支承体2会屈服于侧壁层4的收缩力而变形。在大于上述上限时,支承体变硬,穿着感差,而且支承体沿着内衣不弯曲,从使用者的股间部离开。
作为具有反拨弹性力的层,可以是发泡聚乙烯、发泡氨基甲酸乙脂泡沫等的发泡材料、或气穿形无纺布等的具有反拨弹性力的无纺布、和上述发泡材料与无纺布的组合层。另外也可以在通常的树脂膜或反拨弹性力小的无纺布上层叠具有上述反拨弹性力的层来形成支承体2。
在支承体2的里面设有用于挂定在内衣等的外部安装体等上的粘接层2f。另外最好设有直到生理卫生巾使用前保护粘接层2f用的剥离纸。
如图1所示,在形成侧壁5的侧壁层4上形成着分别向X方向延伸的细的凸凹状折,该折向Y方向连续地反复地形成着。该折是热压形成侧壁层4的无纺布等的层而被赋予凸凹而形成的。
图5是上述热压工程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被热压的层的侧壁5的局部断面立体图。该压制工程,是将用热塑性纤维形成的或由含有热塑性纤维的熔喷型无纺布等的无纺布形成的侧壁层4夹在辊之间压或热压而被形成。如图5所示,上述各辊的表面形成线状冲模21、22。在由上述线状冲模21、22加压(加热加压)层时,层在其顶部4a和底部4b处的纤维被强烈压缩,中间部4c的纤维被轻地压缩。经过上述线状冲模21和22的侧壁层4,如图6所示地通过在MD方向反复形成顶部4a和底部4b以及中间部4c而形成为连续的波浪状。
侧壁层4由于是图6所示的波浪状,在波浪并列的方向(MD)具有弹性伸缩性,另外在顶部4a和底部4b的延伸方向(CD)富有自立性并且压曲强度高。将这样的侧壁层4如图2所示地向CD方向对折,这时的折线成为侧壁5的自由端5a。
本发明中的形成侧壁5的侧壁层4最好是通过在图5所示的工程中成形为有折的状态而其自身具有向MD(Y方向)的弹性伸缩性。但是,也可以使用作为不形成用图5所示的工程所形成的凹凸状的折的片的、其自身具有向Y向的弹性伸缩性的赛普通麦路普隆(セプトンメルプロン SEPTON)无纺布、氨基甲酸乙脂泡沫等的弹性伸缩性材料来形成侧壁层4。也可以用纺粘型无纺布、点粘型无纺布、气穿型无纺布、气流成网法无纺布、或乙烯和聚丙烯等的树脂膜那样的其自身不具有大的弹性伸缩性的薄片形成侧壁层4,在将条状或带状的弹性构件向Y向伸长了的状态下接合在该薄片上,可以给侧壁5赋予沿Y方向的弹性伸缩性。
侧壁层4最好是疏水性或拒水性的层。在侧壁层4由无纺布形成的情况下,构成上述无纺布的纤维是实施了拒水处理的聚乙烯(PE)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ET)纤维、或PE/PP或PE/PET等的复合纤维即芯鞘型纤维或并列型纤维等。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具有用图5的工程形成的细凹凸状的折的弹性伸缩性薄片上以沿Y方向伸长的状态接合着弹性构件,加强向Y方向的弹性伸缩性。
即,如图2所示,在对折的薄片之间夹着弹性构件7a、7b、7c、7d、7e,用热熔型粘接剂等粘接在薄片上。这时,例如各弹性构件的不给予外力的自由长度是与形成上述波浪状的折的侧壁层4的自由长度基本相同、或者稍短,在将侧壁层4向波浪并排的方向(MD)拉伸到折基本成为平坦的状态下,各弹性构件7a、7b、7c、7d、7e被拉伸为与侧壁层的伸展长度相同的长度地被粘接着。其结果,在除去了外力的自由状态下,侧壁层4具有折且具有沿Y方向的弹性伸缩性。
图2所示的相邻的弹性构件的间隔是10~15mm。这时也可以将7a与7b、7b与7c、7c与7d的间隔设定为10mm,将7d与7e间隔设定为15mm。
弹性构件7a、7b、7c、7d、7e可以由天然橡胶、合成橡胶、聚氨基甲酸乙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形成,其形状可以做成为条状、丝状、薄膜状、带状等的形态。或者也可以使用从弹性纺粘型无纺布或弹性熔喷型无纺布等的伸缩性无纺布截断的材料等。
在使设有弹性构件的一对侧壁层4、4伸长1.2~1.8倍左右的状态下,将规定宽度的接合基部5 c与支承体2的两侧部2R、2L接合。这时,侧壁层4如图2所示地以弹性构件7a、7b、7c、7d为顶点向X方向锯齿状地折曲,而且,在侧壁层4的Y方向的前后端部4e、4f处,如图3所示,在侧壁层4的整体折叠为平坦的状态下,与支承体2的前后端部2E、2F接合着。
侧壁5由于形成侧壁5的侧壁层4自身的弹性收缩力和各弹性构件7a、7b、7c、7d、7e的弹性收缩力而向Y方向弹性收缩。其结果,在非穿用状态(未作用外力的自由状态)中,如图4所示,支承体2朝向Y方向且受液侧成为凹状地弯曲,而且侧壁5以锯齿形状从基端5b、5b立起,自由端5a、5a朝向Z1方向。
如图2图3所示,由于侧壁层4以弹性构件的间隔即10~15mm的折曲宽度4次折曲,在生理用卫生巾1安装在身体上、侧壁5的自由端5a与肌肤接触时,侧壁5沿上下方向(Z方向)可柔软地变形。因此,对肌肤的接触柔软,而且,侧壁5柔软地追随身体的运动从而自由端5a和/或在其周边领域侧壁5容易与肌肤密接,难以在与肌肤之间形成间隙。这样,为了侧壁5在密接肌肤的状态下容易追随身体的活动,侧壁层的折曲宽度最好是5~25mm,而且折曲的次数最好是一次以上,更好是二次以上。另外,将侧壁层4折曲为锯齿状时的折曲位置不限于设有弹性构件的附近。但是,通过在设有弹性构件的部分形成折线,可容易地将侧壁层4如图2所示地变形为锯齿状。
在此,如图6所示,在接合弹性构件7a、7b、7c、7d部分中,在侧壁层4的整面上不形成波浪状的折而形成着基本平坦部分4d时,容易将设有上述弹性构件的部分作为折线形成图2所示的锯齿状的折曲状态。
在如上所述地形成的向Z方向立起的侧壁5的自由端5a侧,在弹性构件7d附近接合着液体吸收构件3的两侧部3L、3R。在生理用卫生巾1的Y方向的中央部,液体吸收构件3如图2所示地被向Z方向立起的侧壁5被举上,在与支承体2离开的位置被支承着。如图6所示,形成上述侧壁5的侧壁层4由于形成着沿CD方向延伸的波浪状的折,朝向折延伸方向(CD)的纵弯曲钢性变高。如图2所示,由于上述侧壁层4成为锯齿状,成为由侧壁层4的弹性构件7c和7d之间的部分即CD倾斜地延伸的部分从两侧方支承液体吸收构件3的状态。因此,液体吸收构件3在由侧壁5拘束在不向左右大运动但可以适度地进行活动的范围内的状态下、且在与支承体2独立的高度位置确实地被支承着。另外,由于侧壁层4沿上下是锯齿状,液体吸收构件3朝向上下(Z方向)可以比较自由地移动。
因此,在使用生理用卫生巾时,液体吸收构件3可以与使用者的身体的活动一致地在支承体2上自由地移动。这时,由于左右侧壁5独立地变形,即使在使用者步行等时左右的裆部的形状进行变化时,左右各自的侧壁5也容易分别地追随其变化。而且,液体吸收构件3可以在支承体2上自由地移动,但是其活动范围是从侧壁5的基端5b到液体吸收构件3的接合部的高度距离内、且如上所述地,侧壁5是沿左右方向难以过剩地变形的状态,因此吸收构件3在支承体2上也不会过剩地移动而从排泄部偏离开。
因此,在生理用卫生巾1中,液体吸收构件3可以确实地吸收排泄液,排泄液不会漏下而污染内衣类。另外,支承体2由于侧壁层4的Y方向上的收缩力而如图4所示地沿Y方向弯曲,吸收构件3也若干弯曲,其结果由股间部密接着。
另外,在生理用卫生巾1中,由于液体吸收构件3从侧壁5的自由端5a向若干Z方向侧被设置着,因此从液体吸收构件3向Z方向延伸出的侧壁5(从弹性构件7d到自由端部5a的长度部分)起到防止排泄液在X方向上向液体吸收构件3的外侧泄漏的防漏翼的功能。为了使侧壁5具有防漏翼的功能,从液体吸收构件3的上面到侧壁5的自由端5a的间隔最好是7mm以上,更好是10mm以上。
如图1所示,液体吸收构件3是比支承体2小一圈的长方形。液体吸收构件3由位于受液侧的透液性层3a、位于支承体2侧的不透液性层3c、夹在上述透液性层3a和不透液性层3c之间的吸收芯3b构成。在吸收芯3b的周边处相互接合着透液性层3a和不透液性层3c。
透液性层3a由亲水处理过的PE纤维、PP纤维、PET纤维或它们的复合纤维等形成的无纺布、纺粘型无纺布、射流喷网法无纺布等。或者是进行开孔处理的树脂薄片。
吸收芯3b由粉碎浆料或粉碎浆料与高吸水性聚合物的混合物等形成,用绵纸等吸收性薄片包覆粉碎浆料或粉碎浆料与高吸水性聚合物的混合物而形成,另外为了将液体吸收构件3更加密接在排泄部上,最好吸收芯3b具有弹性变形性。为了使吸收芯3b具有弹性变形性,最好在上述粉碎浆料和高吸收性聚合物中含有氨基甲酸乙脂泡沫或纤维素海绵等的粉碎物、球状的纤维块即富有空气的纤维、形成为网状的具有伸缩性的赛普通(SEPTON)的树脂层基体、卷缩的纤维、开纤丝。
透液性层3a和吸收芯3b由稀烃基或橡胶基的热熔性胶接合。另外,热熔性胶的涂敷可以以梳状、树枝状或螺旋状等的图案进行,防止透液性层3a和吸收芯3b之间的液体透过性降低。
另外,不透液性层3a是通气性树脂薄膜、拒水处理过的纺粘型或射流喷网法等的无纺布。
在该生理用卫生巾1中,由于液体吸收构件3的下侧面是不透液性层3c,因此经血等的排泄液主要由在支承体2上自由活动的液体吸收构件3吸收。
图7和图8分别是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图7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1A中,形成侧壁5的侧壁层4接合在液体吸收构件3的两侧部3R、3L中的透液性层3a上。另外,在图8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1B中,在侧壁5的自由端5a上接合着液体吸收构件3的不透液性层3c,这样,在侧壁5不发挥防漏翼功能的情况下,最好在液体吸收构件3的两侧部3R、3L上接合设置与上述侧壁层4分体的防漏翼10、10。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图、是与生理用卫生巾1的图2同等的断面图,在该实施例的生理用卫生巾1c中,在支承体2上设置与液体吸收构件3分体的吸收体。即、设有第二吸收芯2b,还用透液性层2a覆盖着第二吸收芯2b。上述第二吸收芯2b与上述吸收芯3b同样地是由绵纸等包敷浆料或浆料与SAP的混合体而形成、或是将吸收纸重叠而形成的,上述透液性层2a用亲水处理过的纤维形成,是纺粘型或射流喷网法等的无纺布。
在生理用卫生巾1中,在使用时,在构成液体吸收构件3的上述吸收芯3b之下以轻轻地接触的状态设置第二吸收芯2b。因此,在液体吸收构件3的下面是不透液性层3c时,即使是存在着从不透液性层3c的边缘稍微透过的经血的情况、或存在着从液体吸收构件3的前后端部漏出的经血的情况,也可以由第二吸收芯2b吸收这些经血。
但是,由于自由状态的液体吸收构件3与使用者的排泄部密接,可以由液体吸收构件3充分地吸收保持经血,因此第二吸收芯2b可以比液体吸收构件3薄,例如可以由重叠绵纸等的吸收纸等构成。另外,用绵纸等形成的第二吸收芯2b,其面积比液体吸收构件3的面积大,在从上看的状态下,最好是上述第二吸收芯2b向液体吸收构件3的左右侧方超出的大小。在这样地构成时,可以用其下的第二吸收芯2 b确实地吸收从液体吸收构件3的前后端部漏出的经血。这样,通过在排泄液的吸收所需要的部位设置厚的液体吸收构件3,在其以外的部位配置薄的第二吸收芯2b,可以使卫生巾整体成为薄型。
如图9所示,在支承体2上设置与液体吸收构件3分体的吸收体(第二吸收芯2b)时,可以用透液性层代替上述不透液性层3c来形成位于上方的液体吸收构件3的下面侧。这时,未由吸收构件3吸收完的经血透过上述吸收构件3的下面由其下的第二吸收芯2b吸收,因此可以加大生理用卫生巾整体的吸收容量。
如图9所示,即使在吸收芯是两阶构成的构造中,也可以将侧壁和防漏壁的构造做成为图7或图8所示的构造。
以上对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作为生理用卫生巾的实施例进行了叙述,但是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也可以适用于尿布、尿吸收垫、短裤衬垫等的其它的吸收性物品。
根据以上详述的本发明,由于吸收芯可以独立于支承体地移动,可以将液体吸收构件经常地与穿用者的排泄部密接。另外,由于可以在该状态下追随使用者的移动,可以确实且有效地吸收排泄液。
权利要求
1.吸收性物品,包括与外部安装体面对的支承体、位于上述支承体的受液侧的液体吸收构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承体宽度方向两侧相对地设有侧壁层,该侧壁层其基端部与上述支承体接合并向上述支承体的纵向延伸,在上述相对的侧壁层间接合支承着上述液体吸收构件,上述液体吸收构件与支承体未接合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侧壁层上作用着朝向上述纵向的收缩力。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侧壁层从其基端部朝向自由端的方向形成为锯齿状或波浪状。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侧壁层的上述纵向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与上述支承体接合,作用着使上述支承体朝向上述纵向并向受液侧成为凹状地弯曲的力。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侧壁层具有发挥朝向上述纵向的弹性收缩力的弹性凹凸。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侧壁层上设置发挥朝向上述纵向的弹性收缩力的弹性构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构件朝向上述纵向延伸,且从上述侧层的上述基端部在上述自由端之间从基端部向自由端的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多根。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液体吸收构件的支承体侧的面上设有不透液层。
9.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承体的与上述液体吸收构件面对的侧设置与上述液体吸收构件分别的吸收体,上述液体吸收构件的支承体侧的面是透液性的。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液体吸收构件在上述侧壁层的上述自由端和上述基端部之间接合着,上述侧壁层的自由端从与上述液体吸收构件的接合部向受液侧延伸出,由上述侧壁层的比上述接合部更延伸出的部分形成防漏翼。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侧壁层的自由端设有发挥朝向上述纵向的弹性收缩力的弹性构件。
全文摘要
在原来的生理用卫生巾中由于难以一边追随使用者的移动一边持续地与排泄部接触,不能充分地吸收排泄液。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在支承体2的宽度方向两端部设有沿纵向延伸的侧壁层4、4。侧壁层4、4沿上下方向变形为锯齿状,且沿纵向具有弹性收缩力。因此,侧壁层4、4从支承体2立起,在该侧壁层4、4上支承着液体吸收构件3。因此,液体吸收构件3可以在支承体2上独立地移动,追随使用者的身体的移动且密接使用者的身体。
文档编号A61F13/539GK1312059SQ0111095
公开日2001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7日
发明者吉政渡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