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77176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构成正面片的复合片(10)的第一片(1)和第二片(2)部分地接合而形成有多个接合部(31~33),第一片(1)在与第二片(2)的非接合部向离开第二片(2)的方向突出,形成有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突出的多个凸部(40)。复合片(10)的凸部(40)包括在背面侧具有中空部且形成该凸部(40)的顶部的高凸部(41)和在高凸部(41)的周围形成为与高凸部(41)连结的状态的四个低凸部(42),该凸部(40)由多个接合部包围,形成为在复合片的面内方向分散的状态。
【专利说明】
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尿布、生理用卫生巾、失禁垫等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作为一次性尿布、生理用卫生巾、失禁垫等吸收性物品的正面片,已知有通过压花加工等在朝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的肌肤侧面形成凹凸形状的片材。另外,还已知有如下所述的技术:通过在正面片的肌肤侧面形成凹凸形状,而降低与穿着者的肌肤的接触面积,赋予肌肤优异的触感,并且降低吸收的液体返回肌肤的倒液来减少粘连。
[0003]作为关于具有立体形状的正面片的现有的技术,专利文献I记载有:在片材的相互交叉的不同的各个方向上交替连续地配置有在第一面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和在第二面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且第一突出部具有形成其顶部的小突出部的无纺布和将该无纺布作为吸收性物品的正面片使用。
[0004]另外,作为可用作吸收性物品的正面片的复合片,还已知有通过压花加工而形成的接合部格子状地配置,在该格子的格的部分形成有凸部的复合片(参照专利文献2)。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3 —177715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34673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但是,在正面片形成立体形状的情况下,因该立体形状的图案,随着穿着时的吸收性物品的变形,凹凸的凸部被压坏,或在片上产生皱纹,由此有时不能充分得到降低倒液效果,或肌肤触感恶化。
[0010]另外,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无纺布即使在穿着者的就座压力下无纺布的形态保持性也优异,既是在高加压下其与肌肤的接触面积也保持得低,能够减少倒液量,但是当因尿布穿着中的活动而片折弯时,有可能凸部的保形性不充分,肌肤触感等给人的感觉会降低。
[0011]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复合片上没有形成具有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复合片的凸部那样的立体形状的凸部。
[0012]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消除上述的现有技术具有的缺点的吸收性物品。
[001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由复合片构成的正面片、背面片和配置于这两个片间的吸收体,并且具有穿着时沿着穿着者的前后方向的物品长度方向和与该物品长度方向正交的物品宽度方向。所述复合片的层叠的第一片和第二片部分地接合而形成有多个接合部,第一片在所述接合部以外的部位向离开第二片的方向突出,形成有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突出的多个凸部。所述凸部包括在背面侧具有中空部且形成该凸部的顶部的高凸部和在该高凸部的周围形成为与该高凸部连结的状态的四个低凸部,该凸部由多个所述接合部包围,形成为在所述复合片的面内方向分散的状态。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的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基本构成的俯视图。
[0015]图2是图1的Π— Π线截面图。
[0016]图3是放大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的正面片优选使用的复合片的一部分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0017]图4是放大表示图3所示的复合片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0018]图5是放大表示图4所示的复合片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0019]图6(a)是图5的VIa — VIa线截面图,图6(b)是图5的VIb — VIb线截面图。
[0020]图7(a)和图7(b)是本实用新型的作用效果的说明图,图7(a)是拍摄图3所示的复合片的沿着第一方向X的截面的照片,图7(b)是拍摄图3所示的复合片的沿着第二方向Y的截面的照片。
[0021]图8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复合片的制造中优选使用的装置的示意图。
[0022]图9是分解了图8所示的装置的第一辊的状态下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0023]图10是将图8所示的装置的第一辊的周面平面展开的图。
[0024]图11是将图8所示的装置的第二辊的周面平面展开的图。
[0025]图12是将图11所示的第二辊的凸部与图10所示的第一辊的周面啮合的状态平面展开的图。
[0026]图13是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的正面片优选使用的复合片的其他例子的放大俯视图(与图4相当的图)。
[0027]图14是将在图13所示的复合片的制造中优选使用的第一辊的周面平面展开的图。
[0028]图15是将在图13所示的复合片的制造中优选使用的第二辊的周面平面展开的图。
[0029]图16是将图15所示的第二辊的凸部与图14所示的第一辊的周面啮合的状态平面展开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针对本实用新型基于其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0031]图1和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的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00(以下,也简称尿布100)的基本的构造。
[0032]尿布100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12、液体不透过性的背面片13和配置于两个片12、13间的吸收体14。关于背面片13,液体不透过性是还包括液体难透过性的概念,背面片13除完全不渗透液体的情况外,还包括由拨水性的片等构成的情况。
[0033]尿布100具有穿着时与穿着者的前后方向一致的方向即物品长度方向Xa和在如图1所示平面状地展开尿布100的状态下与物品长度方向Xa正交的物品宽度方向Ya。另外,尿布100在物品长度方向Xa上包括穿着时配置于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部A、穿着时配置于穿着者的背侧的背侧部B和位于腹侧部A与背侧部B之间的裆部C。尿布100是展开型一次性尿布,在背侧部B的两侧缘部设置有搭扣带17,在腹侧部A的外表面设置有固着该搭扣带17的搭着区域18。
[0034]尿布100的吸收体14包括吸收性芯14a和包覆该吸收性芯14a的包芯片14b。吸收性芯14a例如能够由纸浆纤维等吸液性纤维的积纤体、或吸液性纤维与吸水性聚合物的混合积纤体构成。作为吸液性纤维,例如列举纸浆纤维、人造纤维、棉纤维、醋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类亲水性纤维。除纤维素类亲水性纤维以外,还能够使用以界面活性剂等使由聚烯烃、聚酯、聚酰胺等合成树脂构成的纤维亲水化而得到的纤维。作为包芯片14b,例如使用棉纸或透水性的无纺布。包芯片14b即可以由I个片包覆吸收性芯14a全体,也可以组合2个片以上来包覆吸收性芯14a。作为背面片13能够使用液体不透过性或拨水性的树脂膜、或者树脂膜与无纺布的层压片等。
[0035]在尿布10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配置有具有弹性部件15a的立体褶皱形成用的片15,因该弹性部件15a的收缩,在穿着状态的裆部C形成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立起的立体褶皱。另夕卜,腿部弹性部件16以伸长状态配置在裆部C的配置于腿周围的部位,因其收缩,在穿着状态的档部C形成提尚对穿着者的腿周围的合身性的腿部裙皱。
[0036]尿布100的正面片12由图3和图4所示的复合片10构成。图3是放大表示复合片10的一部分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0037]复合片10如图3所示,层叠的第一片I和第二片2部分地接合而形成多个接合部,第一片I在该接合部以外的部位向离开第二片2的方向突出,形成有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突出的多个凸部。复合片10的第二片2侧的面大致平坦,在第一片I侧形成有起伏大的凹凸。
[0038]第一片I和第二片2由片材材料构成。作为片材材料,例如能够使用无纺布、织布和针织坯布等纤维片或者膜等,从肌肤触感等观点出发,优选使用纤维片,特别优选使用无纺布。构成第一片I和第二片2的片材材料的种类即可以相同,或者也可以不同。
[0039]作为在使用无纺布作为构成第一片I和第二片2的片材材料的情况下的无纺布,例如能够列举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水刺无纺布、恪喷无纺布、树脂粘合无纺布、针刺无纺布等。还能够使用组合两种以上这些无纺布的层叠体或者组合这些无纺布与膜等的层叠体。其中,优选使用热风无纺布或者纺粘无纺布。无纺布的克重优选为10g/m2以上,更优选为15g/m2以上,另外,优选为40g/m2以下,更优选为35g/m2以下。无纺布的克重优选为10g/m2以上40g/m2以下,更优选为15g/m2以上35g/m2以下。
[0040]作为构成无纺布的纤维,能够使用由各种热塑性树脂构成的纤维。作为热塑性树月旨,能够列举聚乙烯或者聚丙烯等聚烯烃、聚对苯二甲酸乙酯等聚酯、尼龙6或者尼龙66等聚酰胺、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等。这些树脂能够单独使用一种,或者以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来使用。另外,能够以芯鞘型或并排型等复合纤维的形态进行使用。
[0041]复合片10在片的面内具有第一方向X和与其正交的第二方向Y,在装入尿布100的状态下,第一方向X与尿布100的长度方向(物品长度方向)Xa—致,第二方向Y与尿布100的宽度方向(物品宽度方向)Ya—致。
[0042]另外,复合片10—般大多情况下第一方向X与第一片I和第二片2的坯料卷送出方向一致。第一片I和第二片2例如是无纺布的情况下,复合片10的第一方向X大多情况下与构成无纺布的纤维的主要的纤维取向方向一致。另外,复合片10的第一方向X也是用后述的方法制造复合片1时的搬送方向(MD)。
[0043]图4表不图3所不的复合片10的俯视图。图5是放大表不图4的一部分的放大俯视图。图6(a)和图6(b)是图5的VIa — VIa线截面图、VIb — VIb线截面图。
[0044]如图3和图4所示,在复合片10上,上述凸部40形成为在复合片10的面内方向分散的状态。凸部40锯齿状地配置。更详细而言,如图4所示,凸部40配置成包括多个凸部40以一定的间隔在第一方向X排列的第一方向凸部排4X、多个凸部40以一定的间隔在第二方向Y排列的第二方向凸部排4Y和多个凸部40以一定的间隔在相对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两个方向倾斜的第三方向排列的第三方向凸部排4XY。另外,在第一方向X相邻的第二方向凸部排4Y彼此的凸部40的配置位置在第二方向Y错开半个节距,在第二方向Y相邻的第一方向凸部排4X彼此的凸部40的配置位置在第一方向X错开半个节距。
[0045]另外,形成于复合片10的各凸部40如图5、图6(a)和图6(b)所示,包括在背面侧具有中空部41V且形成该凸部40的顶部40t的高凸部41和在该高凸部41的周围形成为与该高凸部41连结的状态的四个低凸部42。在本说明书中,关于高凸部41和在该高凸部41的周围形成为与该高凸部41连结的状态的低凸部42,所谓连结的状态是指相邻的高凸部41和低凸部42没有被接合部33隔开,以一个凸部的一部分形成另一个凸部的一部分、且另一个凸部的一部分形成一个凸部的一部分的方式相连,而比接合部的第一片侧的表面隆起。
[0046]在复合片10的俯视图中,各凸部40具有低凸部42从中央部的高凸部41部分在四方延伸的形状,形成大致十字状。换言之,在复合片10的俯视图中,各凸部40在该凸部的周向相邻的低凸部42间具有向高凸部41侧凹陷的凹部45。
[0047]在复合片10上,形成有第一接合部31、第二接合部32和第三接合部3,作为层叠的第一片I和第二片2部分地接合而形成的接合部。在这些接合部31?33,第一片I和第二片2一体地被加压,两个片与其他部分相比均为高密度,优选通过一者或者两者的片的构成树脂的熔融和之后的固化,而两个片间热熔接。
[0048]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接合部31、第二接合部32和第三接合部33如图4所示,配置成相对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倾斜的倾斜格子状。
[0049]另外,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接合部31、第二接合部32和第三接合部33在第二方向Y的配置位置不同。第一接合部31?第三接合部33相同形状相同大小。在此,所谓相同形状相同大小是指形状相同且大小的差异以面积计为±20%以内。第一接合部31?第三接合部33均为矩形,其矩形的各边与第一方向X或第二方向Y—致。
[0050]多个第一接合部31在第二方向Y以一定的节距配置成一排,形成第一接合部排R1。多个第二接合部32也在第二方向Y以一定的节距配置成一排,形成第二接合部排R2。多个第三接合部33也在第二方向Y以一定的节距配置成一排,形成第三接合部排R3。
[0051]第一接合部排Rl和第三接合部排R3隔开一定的间隔在第一方向X形成多排,各排中的第二方向Y的接合部间的节距(中心点间距离)相同。另外,第二方向Y上的配置位置以第三接合部33位于在第二方向Y相邻的第一接合部31间的中央部、且第一接合部31位于在第二方向Y相邻的第三接合部33间的中央部的方式配置。第二接合部排R2形成于第一接合部排Rl与第三接合部排R3之间的中央部,其与第一接合部排Rl之间和与第三接合部排R3之间分别具有间隔。第二接合部排R2的接合部间的节距(中心点间距离)为第一和第三接合部排Rl、R3中的接合部间的节距(中心点间距离)的一半,沿着第二方向Y看时,第二接合部32的配置位置是第一接合部31的配置位置与第三接合部33的配置位置的中央部。
[0052]通过第一?第三接合部31?33以这种方式形成和制造复合片10时从背面侧按压或者从正面侧吸引与被第一?第三接合部31?33所包围的部分相当的部分等,在复合片10上形成多个特殊形态的凸部40。
[0053]如果对于凸部40进一步进行说明,则如图5所示,由包括在第一接合部排Rl中相邻的两个第一接合部31、位于该第一接合部排Rl的两侧的两个第二接合部排R2的合计4个第二接合部32和还位于其外侧的两个第三接合部排R3的两个第三接合部33的合计八个接合部包围。凸部40的高凸部41在俯视图中被四个第二接合部32包围,是圆形或椭圆形,在被该四个第二接合部32包围的区域的中央部形成有凸部40的顶部40t。第一低凸部42a位于在第一方向X相对的两个第二接合部32间,第二低凸部42b位于在第二方向Y相对的两个第二接合部32间。另外,四个第二接合部32分别是一部分进入上述的四个凹部45的状态。凸部40与邻接的其他的凸部40之间被由包围凸部40的八个接合部和位于这些接合部间的第三凸部43构成的环状凹部隔开。第三凸部43虽然如文字那样为“凸部”,但是由于第三凸部43的高度相对于构成凸部40的高凸部41和低凸部42任一个都低,所以从这些凸部观察相对为凹部。
[0054]另外,对于与包括图4所示的凸部40的第二方向凸部排4Y邻接的第二方向凸部排4Y的凸部40,第一接合部及第一接合部排、第三接合部及第三接合部排相反。即,对于该第二方向凸部排4Y中的凸部40,被由第三接合部排R3中相邻的两个第三接合部33、位于该第三接合部排的两侧的两个第二接合部排R2合计四个第二接合部32和还位于其外侧的两个第一接合部排Rl两个第一接合部31构成的合计八个接合部包围。
[0055]另外,接合部和凸部在第二方向Y以第一接合部31、第一低凸部42a、高凸部41、第一低凸部42a、第一接合部31的顺序排列。另外,接合部和凸部在第一方向X以第三接合部33、第二低凸部42b、高凸部41、第二低凸部42b、第三接合部33的顺序排列。通过这样排列,即使在穿着时等折弯的情况下,凸部的形状也易维持。
[0056]第一接合部31?第三接合部33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形成。在第一片I和第二片2由可热熔接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能够使用热、超声波、高频的熔接等。无论第一片I和第二片2的材质为何,都能够使用粘接剂进行的粘接。采用热、超声波、高频率的粘接来接合两个片
1、2而形成接合部31?33时,接合部31?33与该接合部31?33以外的部位相比被压实。在片
1、2由纤维片构成的情况下,因被压实而纤维间距离变短或丧失纤维形态而产生薄膜化。在后述的复合片10的制造方法中,通过热熔接接合两个片1、2而形成由粘接部构成的接合部
31?33。
[0057]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00中,以使第一方向X朝向物品长度方向Xa、使第二方向Y朝向物品宽度方向Ya的方式将具有以上的构成的复合片10作为正面片12使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00,即使在穿着中以沿着其长度方向的截面为圆弧状的方式在长度方向弯曲,由复合片10构成的正面片12的凸部40中从高凸部41在相当于物品长度方向Xa的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低凸部42b先压坏,高凸部41难以压坏(参照图7(a))。同样,尿布100即使在穿着中以沿着其宽度方向的截面为圆弧状的方式在宽度方向弯曲,由复合片10构成的正面片12的凸部40中从高凸部41在相当于物品宽度方向Yb的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低凸部42a先压坏,高凸部41难以被压坏(参照图7(b))。
[0058]通过这种作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00,在穿着时也能够良好地维持由凸部产生的良好的肌肤触感、防止倒液的效果、通气性。
[0059]另外,由于因低凸部先被压坏而高凸部难以压坏,所以在正面片上难以产生皱纹,还难以产生外观的恶化和不舒适感。
[0060]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复合片10,作为构成凸部40的四个低凸部42,包括从高凸部41在片的面内方向的一个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一低凸部42a、从高凸部41在与片的面内方向的上述一个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另一对第二低凸部42b,第一低凸部42a与第二低凸部42b相比,从高凸部41至最外端的延伸长度L4长。通过形成从高凸部41起的延伸长度L4不同的低凸部42,在正面片12上能够设置相对易弯曲的方向和相对难弯曲的方向,例如,通过使正面片12的易弯曲的方向与穿着中在吸收性物品和正面片上易产生弯曲或折弯的方向一致,能够得到柔软地折弯而显示良好的合身性、并且凹凸的凸部难以被压坏而稳定地体现凹凸形状产生的各种效果的一次性尿布等。
[0061 ] 第一低凸部42a的上述延伸长度L4是从连结在与第一低凸部42a的延伸方向(第二方向Y)正交的方向(第一方向X)延伸的接合部排中的夹着第一低凸部42a相邻的两个接合部32的中心间的直线L3x线上的中点至最靠第一低凸部42a的延伸方向前端部的接合部31的缘部的长度L4a。夹着第一低凸部42a相邻的上述两个接合部32也可以是夹着形成于第一低凸部42a与高凸部41的边界部的凹部K (参照图6 (a))部分相邻的接合部。
[0062]第二低凸部42b的上述延伸长度L4是从连结在与第二低凸部42b的延伸方向(第一方向X)正交的方向(第二方向Y)延伸的接合部排的夹着第二低凸部42b相邻的两个接合部32的中心间的直线L3y线上的中点至最靠第二低凸部42b的延伸方向前部的接合部33的缘部的长度L4b。夹着第二低凸部42b相邻的上述两个接合部32也可以是夹着形成于第二低凸部42b与高凸部41的边界部的凹部K (参照图6 (b))部分相邻的接合部。
[0063]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00中,延伸长度相对长的一对第一低凸部42a从高凸部41在相当于物品宽度方向Ya的第二方向Y延伸,延伸长度相对短的一对第二低凸部42b从高凸部41在相当于物品长度方向Xa的第一方向X延伸。这意味着穿着中易产生弯曲的方向与正面片12的易弯曲的方向一致。由此,柔软地折弯而显示良好的合身性,并且凹凸的凸部难以被压坏而稳定地体现凹凸形状所产生的各种效果。
[0064]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复合片10中,凸部40在复合片的面内力向锯齿状地配置。因此,不仅凸部40难以被压坏,而且由复合片10构成的正面片12容易在多个方向柔软地弯曲,能够维持良好的肌肤触感和通气性等,并且能够实现吸收性能的提高和合身性的提高等。
[006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合片10中,高凸部41和低凸部42如图5所示,俯视时的形状均为椭圆形。高凸部41、第一低凸部42a和第二低凸部42b的椭圆的长轴的延伸方向都与第二方向Y—致。另外,高凸部41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中的任一方向的截面中都形成具有顶部的形状。
[0066]另外,本实用新型中,低凸部42从高凸部41延伸的方向不限定于物品长度方向Xa和物品宽度方向Ya,也可以在相对于物品长度方向Xa和物品宽度方向Ya的各个方向倾斜的斜方向延伸。
[0067]从更进一步可靠地实现上述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高凸部41在其与低凸部42的边界部具有图6(a)或图6(b)所示的向凸部40的内部方向凹陷的凹部K。
[0068]另外,低凸部42的高度H2优选为高凸部41的高度Hl的30%以上,更优选为40%以上,另外,优选为80 %以下,更优选为70 %以下。具体而言,优选为30 %以上80 %以下,更优选为40%以上70%以下。
[0069]低凸部42的高度H2,是使用数字显微镜(Keyence公司制)观察截面,在连结夹着低凸部的接合部32的中心间的接合部排的直线L3x线上和直线L3y线上的中点的位置,将从第二片2的下表面至第一片I的上表面的最短距离作为高度。
[°07°]另外,高凸部41的高度Hl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Imm以上,另外,优选为5mm以下,更优选为4mm以下,具体而言,优选为0.5mm以上5mm以下,更优选为Imm以上4mm以下。另外,低凸部42的高度H2优选为0.2mm以上,更优选为0.4mm以上,而且优选为3mm以下,更优选为2.5mm以下,具体而言,优选为0.2mm以上3mm以下,更优选为0.4mm以上2.5mm以下。
[0071]另外,夹着高凸部41相对的凹部45彼此间的距离L5相对于凸部40的第一方向X的长度Lx和第二方向Y的长度Ly之中较短的一者的长度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为60%以上,另外,优选为180%以下,更优选为110%以下,具体而言,优选为50%以上180%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上110%以下。凸部40的第一方向X的长度Lx和第二方向Y的长度Ly分别优选为Imm以上,更优选为1.5mm以上,另外优选为30mm以下,更优选为15mm以下,具体而言,优选为Imm以上30mm以下,更优选为1.5mm以上15mm以下。
[0072]另外,接合部(第一?第三接合部)的沿着第一方向X的长度优选为0.1mm以上,特别优选为0.5mm以上,优选为5mm以下,特别优选为3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0.1mm以上5mm以下,特别优选为0.5mm以上3mm以下。
[0073]在第一方向相邻的接合部排(第一?第三接合部排)间的距离优选为0.2mm以上,特别优选为0.8mm以上,优选为1mm以下,特别优选为5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0.2mm以上1mm以下,特别优选为0.8mm以上5mm以下。
[0074]另外,接合部(第一?第三接合部)的沿着第二方向Y的长度优选为0.1mm以上,特别优选为0.5mm以上,优选为5mm以下,特别优选为3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0.1mm以上5mm以下,特别优选为0.5mm以上3mm以下。
[0075]在第二方向相邻的接合部排(第一?第三接合部排)间的距离优选为0.2mm以上,特别优选为0.8mm以上,优选为1mm以下,特别优选为5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0.2mm以上1mm以下,特别优选为0.8mm以上5mm以下。
[0076]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中,虽然未图示,但是与由片10构成的正面片12组合,优选使用包括具有沿着物品长度方向Xa的一个或多个纵槽部或沿着物品宽度方向Ya的一个或多个横槽部的吸收性芯的吸收体作为上述吸收体,更优选使用多个平行的纵槽部和多个平行的横槽部格子状地交叉、在面内方向形成有多个由两个纵槽部和两个横槽部包围的液体吸收部的吸收性芯。这样的纵槽部或横槽部即可以形成于俯视时的吸收性芯的整个区域,也可以仅形成于吸收性芯的一部分,例如仅形成于配置于腹侧部、背侧部和裆部中的任一者的部分,但是优选形成于至少与复合片10重叠的部位。另外,代替具有槽部的吸收性芯,还优选使用具有在物品长度方向延伸、在厚度方向贯通的隙缝的吸收性芯。
[0077]通过使凸部难被压坏的复合片与具有由槽部或隙缝构成的低克重部而易变形的吸收体组合使用,即使在吸收体弯曲时凸部也难以被压坏,能够保持通气性。另外,不易出现皱纹。
[0078]另外,复合片中,与由槽部或隙缝构成的低克重部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第一低凸部42a的上述延伸长度L4a为该低克重部的宽度(槽部或隙缝的宽度)以下,这从即使当吸收体在槽部或隙缝弯曲、正面片折弯时,低凸部也优先压坏,所以高凸部难以压坏,因此能够维持凹凸构造的点出发而优选。
[0079]优选液体吸收部的密度比位于液体吸收部间的横槽部或纵槽部的底部部分高。该吸收体的构成和制造方法例如记载于特开2013 — 255558号公报、特开2013 — 255567等。另夕卜,这样的吸收体也可以使纵槽部或横槽部朝向正面片侧和背面片侧中的任一侧来使用。
[0080 ]下面,参照图8?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复合片1的优选的制造方法。复合片1的制造方法如图8所示包括如下所述的赋形工序:使周面为凹凸形状的第一辊111和周面具有成为与第一辊的凹凸形状啮合的形状的凹凸形状的第二辊112彼此向相反方向旋转,并且对两个辊111、112的啮合部供给第一片I,使第一片I形成凹凸的赋形工序。另外,复合片10的制造方法在赋形工序后具有如下所述的接合工序:在使第一片I沿第一辊111的周面部保持原样地从啮合部分移动之后,以与第一片I重叠的方式供给第二片2,在第一辊111的凸部与第一加热辊113和第二加热辊114之间,在加热下夹压两个片1、2而将其部分地接合。
[0081]如图8所示,第二辊112、第一加热辊113和第二加热辊114与第一辊111的周面相对配置。从第一辊111的旋转方向R的上游侧向下游侧去依次配置有第二辊112、第一加热辊113和第二加热辊114。周面成为凹凸形状的第一辊111和第二辊112的详细情况在后面进行描述。第一加热辊113和第二加热辊114是各自的周面没有凹凸的平整(无深浅差)的砧辊。
[0082]首先,从第一片I的坯料卷辊(未图示)抽出第一片I。另外,分别地从第二片2的坯料卷辊(未图示)抽出第二片2。然后,如图8所示,使所抽出的第一片I进入第一辊111与第二辊112的啮合部来使第一片I形成凹凸。此时,从第一辊111的周面向辊内部吸引第一辊111,来促进第一片I的凹凸赋形。关于第一辊111的吸引的机构,后面进行描述。
[0083]接着,如图8所示,将第一片I继续吸引在第一辊111的周面而保持赋形状态的状态下,重叠第二片2,在第一辊111与周面平滑的第一加热辊113之间夹压该重叠的片材。此时,将第一辊111和第一加热辊113两者或仅将第一加热辊113加热到规定温度。由此,通过热熔接将位于第一辊111的凸部上即后述的各齿轮(参照图9)的齿的齿顶面上的第一片I和第二片2接合而形成接合部31?33。
[0084]接着,使通过热熔接而接合的第一片I和第二片2的重叠体以继续被吸引保持在第一辊111的周面的状态下移动,在第一辊111与周面平滑的第二加热辊114之间夹压该重叠体。这时,将第一辊111和第二加热辊114两者或仅第二加热辊114加热至规定温度。由此,在位于第一辊111的凸部上即位于各齿轮的齿之上的接合部31?33,构成第一片I和第二片2的材料例如热塑性树脂熔融,更牢固地形成接合部31?33。这样,连续制造作为目的的复合片10。
[0085]图9表示分解了图8的第一辊111的状态的一部分的立体图。第一辊111是组合多个第一齿轮121和第二齿轮122和间隔件123、并将它们同芯状地安装在轴芯124上而集成为辊状的部件。对于这些齿轮121、122和间隔件123的配置的顺序后述。齿轮121、齿轮122和间隔件123均具有相同的宽度(齿宽)。两种齿轮121、122和间隔件123它们的轴芯开口,在其开口插入旋转轴(未图示)。在两种齿轮121、122和间隔件123上分别形成有缺口部(未图示),在该缺口部插入键(未图示)。由此,防止两种齿轮121、122和间隔件123的空转。
[0086]间隔件123为具有从中心辐射状地延伸的多个突起即柱(beam)125的形状。间隔件123的各柱125的长度均相同。为了方便将通过连结各柱125的前端而假想形成的圆的直径定义为齿顶圆直径时,该齿顶圆直径比第一和第二齿轮121、122的齿根圆直径小。
[0087]在各齿轮121、122上以包围插入旋转轴(未图示)的中心的开口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开口部126、127。各开口部126、127相同直径,分别形成于距离齿轮的中心等距离的位置。相邻的开口部126、127与齿轮的中心所成的角度均大体相等。各齿轮121、122的开口部126、127的个数与上述的间隔件123的柱125的数量相同。而且,在组装各齿轮121、122和间隔件123的情况下,以各开口部126、127分别位于间隔件123的相邻的柱125间的方式配置各齿轮121、122和间隔件123。即,使开口部126、127位于由相邻的两个柱125和间隔件123的中心部构成的大致V字形的区域内。另外图11中,在上述的大致V字形的区域内包括开口部126、127的整个区域,但是代替其,也可以在大致V字形的区域内仅包括开口部126、127的一部分。该大致V字形的部位相当于周面为凹凸形状的第一辊111的凹部。另一方面,凹凸形状的凸部相当于各齿轮121、122的齿顶和齿根。
[0088]如以上所述,组装各齿轮121、122和间隔件123时,第一齿轮121的开口部126和第二齿轮122的开口部127在第一辊111的轴芯方向相连,在该轴芯方向延伸的多个吸引路径(未图示)形成于第一辊111的内部。该吸引路径与设置于辊111外的吸引装置连接,通过使该吸引装置工作,可从形成于第一辊111的周面的凹部向内部吸引第一辊111。
[0089]图10表示将第一辊111的周面平面展开的状态。该图中,用箭头U所示的方向是第一辊111的旋转方向,用箭头V所示的方向是第一辊111的轴心方向。另外,该图中用细点所示的矩形的区域表示各齿轮121、122的齿顶面。如该图所示,第一辊111具有第一齿轮121、间隔件123、第二齿轮122、间隔件123、第一齿轮121、间隔件123、第二齿轮122和间隔件123八个部件以该顺序集成而形成I个周期T1、并且反复该周期T1而成的集成构造。
[0090]图10中,用细点所示的齿顶面是作为目的的复合片10的接合部31?33的形成预定位置。具体而言,第一齿轮121的齿121a的齿顶面是第一接合部31或第三接合部33的形成预定位置。另外,第二齿轮122的齿122a的齿顶面是第二接合部32的形成预定位置。各齿轮121、122和间隔件123以得到上述的图4那样的接合部31?33的配置图案的方式适当配置。
[0091]另外,图10中,第一辊凹部区域140A为作为目的的复合片10的凸部40的形成预定位置,第一辊第三凹部区域143A为作为目的的复合片10的第三凸部43的形成预定位置。
[0092]图11表示将与第一辊111成为啮合关系的第二辊112的周面平面展开的状态。该图中用箭头U所示的向为第二辊112的旋转方向,用箭头V所示的方向为第二辊112的轴心方向。
[0093]如图11所示,第二辊112由包括第三齿轮131和第四齿轮132的组合体构成。该图中用粗点所示的矩形的区域表示齿轮131、132的齿顶面。第二辊112也可以没有吸引机构。因此,不需要在第二辊112的齿轮上形成形成于第一辊111的第一齿轮121和第二齿轮122的开□部 126、127。
[0094]如图11所示,第二辊112具有第三齿轮131、第四齿轮132、第三齿轮131、第四齿轮132四个部件以该顺序集成而形成I个周期T2、并且反复该周期!^而成的集成构造。
[0095]图11中,由第三齿轮131的齿131a和与其两侧相邻的两个第四齿轮132的齿132a形成第二辊凸部140B。在第一辊111与第二辊112啮合的状态下,第二辊凸部140B与第一辊凹部区域140A嵌合。
[0096]图11表示将第二辊112的凸部与第一辊111的周面啮合的状态平面展开的状态。该图中用细点所示的矩形的区域表示第一辊111的齿轮121、122的齿顶面。另外,用粗点所示的矩形的区域表示第二辊112的齿轮131、132的齿顶面。如从该图可知,第二辊凸部140B进入第一辊凹部区域140A。与此相对,第二辊112的凸部没有进入第一辊第三凹部区域143A。
[0097]而且,由于第二辊凸部140B进入第一辊凹部区域140A,所以第一片1(未图示)被压入第一$昆111内而进行与凸部40对应的立体赋形。另外,在第一棍第三凹部区域143A,利用从该第三凹部区域143A向第一辊111的内部的吸引,第一片1(未图示)被吸引到该第三凹部区域143A内来进行立体赋形。之后,第二片2与进行了立体赋形的第一片I贴在一起,由此得到作为目的的复合片10。
[0098]将如以上所得的复合片10导入尿布100的制造线,通过公知的方法,形成一次性尿布100的正面片12。
[0099]以上,针对本实用新型基于其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中,作为正面片使用的复合片也可以是图13所示的复合片10C。
[0100]在图13所示的复合片1C中,与上述的复合片10同样,层叠的第一片I和第二片2部分地接合而形成多个接合部34,该第一片I在该接合部34以外的部位向离开第二片2的方向突出,形成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突出的多个凸部40C。在复合片1C中,接合部34在第一方向X以一定的节距配置成一排的多个第一方向接合部排和接合部34在第二方向Y以一定的节距配置成一排的多个第二方向接合部排格子状地交叉,在各个相当于周围被八个接合部34包围的格子的格的区域形成有俯视时的形状为大致十字状的凸部40C。凸部40C与上述的复合片10的凸部40同样,包括在背面侧具有中空部且形成该凸部40C的顶部的高凸部41和在该高凸部41的周围形成为与该高凸部41连结的状态的四个低凸部42。图13所示的复合片1C例如作为上述的一次性尿布100的正面片,在以使第一方向X与物品长度方向Xa—致的方式使用的情况下,高凸部41的周围的四个低凸部42为在相对于物品长度方向Xa和物品宽度方向Ya的各个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的凸部。
[0101]图13所示的复合片10C,使用以齿轮的齿顶面成为图14所示的配置的方式组合了齿轮和间隔件的第一辊,作为图8所示的装置的第一辊111,并且使用以齿轮的齿顶面成为图15所示的配置的方式组合了齿轮和间隔件的第二辊,作为图8所示的装置的第二辊112,由此能够与上述的复合片10的制造方法同样地进行制造。在该制造方法中,在第一辊111的周面如图14所示形成有凸部40C的形成预定区域即第一辊凹部区域140Y,另一方面,在第二辊112的周面形成有图15所示的大致H字形状的第二辊凸部140B,,在第一辊111与第二辊112啮合的状态下第二辊凸部14(?/与第一辊凹部区域14(^/嵌合,由此,第一片I变形而产生多个凸部40C。而且,在维持该状态的情况下,第二片与第一片接合而得到复合片10C。根据使用复合片1C作为正面片12的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由于复合片1C具有包括高凸部41和从该高凸部41延伸的低凸部42的凸部40C,所以起到在穿着状态下即使吸收性物品弯曲,凸部40C也难压坏且难产生皱纹这种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尿布同样的效果。
[0102]包围凸部的接合部不限于八个。
[0103 ]对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以下的吸收性物品。
[0104](I) —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由复合片构成的正面片、背面片和配置于该两个片间的吸收体,并且具有穿着时沿着穿着者的前后方向的物品长度方向和与该物品长度方向正交的物品宽度方向,其中,
[0105]上述复合片的层叠的第一片和第二片部分地接合而形成有多个接合部,第一片在上述接合部以外的部位向离开第二片的方向突出,形成有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突出的多个凸部,
[0106]上述凸部包括在背面侧具有中空部且形成该凸部的顶部的高凸部和在该高凸部的周围形成为与该高凸部连结的状态的四个低凸部,该凸部由多个上述接合部包围,形成为在上述复合片的面内方向分散的状态。
[0107](2)根据上述(I)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0108]作为构成上述凸部的上述四个低凸部,包括从高凸部在片的面内方向的一个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一低凸部和从该高凸部在与片的面内方向的上述一个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二低凸部,第一低凸部从上述高凸部至最外端的延伸长度比第二低凸部长。
[0109](3)根据上述(2)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0110]上述一对第一低凸部从上述高凸部在物品宽度方向延伸,上述一对第二低凸部从该高凸部在物品长度方向延伸。
[0111](4)根据上述(2)或(3)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0112]上述吸收体由吸收性芯和包覆该吸收性芯的包芯片构成,在该吸收性芯形成有由槽部或者隙缝构成的低克重部,与该低克重部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上述第一低凸部的延伸长度为该低克重部的宽度以下。
[0113](5)根据上述(I)?(4)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0114]上述凸部在上述复合片的面内方向锯齿状地配置。
[0115](6)根据上述(I)?(5)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0116]上述复合片的第二片侧的面大致平坦。
[0117](7)根据上述(I)?(6)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0118]第一片和第二片为无纺布。
[0119](8)根据上述(I)?(7)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0120]第一片和第二片中的任一者或者两者为无纺布,该无纺布的克重优选为10g/m2以上,更优选为15g/m2以上,另外,优选为40g/m2以下,更优选为35g/m2以下。
[0121](9)根据上述(I)?(8)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0122]上述复合片的俯视图中,上述各凸部具有低凸部从中央部的高凸部部分向四方延伸的形状,形成大致十字状。
[0123](10)根据上述(I)?(9)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0124]在所述复合片的俯视图中,所述各凸部在该凸部的周向相邻的低凸部间具有向高凸部侧凹陷的凹部。
[0125](11)根据上述(I)?(10)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0126]具有与物品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一方向和与物品宽度方向一致的第二方向,
[0127]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和第三接合部包围上述各凸部,
[0128]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和第三接合部配置成相对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倾斜的倾斜格子状。
[0129](12)根据上述(I)?(11)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0130]具有与物品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一方向和与物品宽度方向一致的第二方向,
[0131]作为上述接合部,包括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和第三接合部,
[0132]多个第一接合部在第二方向以一定的节距配置成一排而形成第一接合部排,多个第二接合部也在第二方向以一定的节距配置成一排而形成第二接合部排,多个第三接合部也在第二方向以一定的节距配置成一排而形成第三接合部排,
[0133]第一接合部排和第三接合部排隔开一定的间隔在第一方向形成有多排,各排的第二方向的接合部间的节距(中心点间距离)相同。
[0134](13)根据上述(12)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0135]上述各凸部由合计八个接合部包围,该八个接合部包括在第一接合部排中相邻的两个第一接合部、位于该第一接合部排的两侧的两个第二接合部排的合计四个第二接合部和还位于其外侧的两个第三接合部排的两个第三接合部。
[0136](14)根据上述(I)?(13)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0137]具有与物品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一方向和与物品宽度方向一致的第二方向,
[0138]第一低凸部位于在第一方向相对的两个第二接合部间,第二低凸部位于在第二方向相对的两个第二接合部间。
[0139](15)根据上述(2)?(14)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0140]具有与物品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一方向和与物品宽度方向一致的第二方向,
[0141]上述高凸部和上述低凸部在上述复合片俯视图中的形状均为椭圆形,上述高凸部、第一低凸部和第二低凸部的椭圆的长轴延伸的方向都与第二方向一致。
[0142](16)根据上述(I)?(15)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0143]在沿着上述复合片的厚度方向的截面中,上述凸部的上述高凸部在与上述低凸部的边界部具有向该凸部的内部方向凹陷的凹部(K)。
[0144](17)根据上述(I)?(16)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0145]具有与物品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一方向和与物品宽度方向一致的第二方向,
[0146]上述接合部和上述凸部在第二方向Y上以第一接合部31、第一低凸部42a、高凸部41、第一低凸部42a、第一接合部31的顺序排列。
[0147](18)根据上述(I)?(17)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0148]具有与物品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一方向和与物品宽度方向一致的第二方向,
[0149]上述接合部和上述凸部在第一方向X上以第三接合部33、第二低凸部42b、高凸部
41、第二低凸部42b、第三接合部33的顺序排列。
[0150](19)根据上述(I)?(17)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0151]上述低凸部42的高度H2优选为上述高凸部41的高度Hl的30%以上,更优选为40 %以上,另外优选为80%以下,更优选为70%以下。
[0152](20)根据上述(I)?(19)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0153]上述高凸部的高度Hl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Imm以上,另外,优选为5mm以下,更优选为4mm以下。
[0154](21)根据上述(I)?(20)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0155]上述低凸部的高度H2优选为0.2mm以上,更优选为0.4mm以上,另外,优选为3mm以下,更优选为2.5mm以下。
[0156](22)根据上述(I)?(21)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0157]具有与物品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一方向和与物品宽度方向一致的第二方向,
[0158]上述各凸部在该凸部的周向相邻的低凸部间具有向高凸部侧凹陷的凹部,
[0159]夹着上述高凸部相对的凹部(45)彼此间的距离L5相对于上述凸部的第一方向X的长度Lx和第二方向Y的长度Ly中短的一者的长度,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为60%以上,另夕卜,优选为180%以下,更优选为110%以下。
[0160](23)根据上述(I)?(22)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0161]上述复合片在俯视图中具有相互交叉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
[0162]上述凸部的第一方向X的长度Lx和第二方向Y的长度Ly分别优选为Imm以上,更优选为1.5mm以上,另夕卜,优选为30mm以下,更优选为15mm以下。
[0163]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016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在穿着状态下即使在构成正面片的复合片产生弯曲,低凸部也优选压坏而中央的高凸部难以压坏,能够良好地维持凸部所产生的良好的肌肤触感、防倒液效果、通气性。另外,在正面片上也难以产生皱纹,还难以产生外观的恶化和不舒适感等。
【主权项】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由复合片构成的正面片、背面片和配置于这两个片间的吸收体,并且具有穿着时沿着穿着者的前后方向的物品长度方向和与该物品长度方向正交的物品宽度方向,所述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片的层叠的第一片和第二片部分地接合而形成有多个接合部,第一片在所述接合部以外的部位向离开第二片的方向突出,形成有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突出的多个凸部, 所述凸部包括在背面侧具有中空部且形成该凸部的顶部的高凸部和在该高凸部的周围形成为与该高凸部连结的状态的四个低凸部,该凸部由多个所述接合部包围,形成为在所述复合片的面内方向分散的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作为构成所述凸部的所述四个低凸部,包括从高凸部在片的面内方向的一个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一低凸部和从该高凸部向与片的面内方向的所述一个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二低凸部,第一低凸部从所述高凸部至最外端的延伸长度比第二低凸部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第一低凸部从所述高凸部在物品宽度方向延伸,所述一对第二低凸部从该高凸部在物品长度方向延伸。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体由吸收性芯和包覆该吸收性芯的包芯片构成,在该吸收性芯形成有由槽部或者隙缝构成的低克重部,与该低克重部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第一低凸部的延伸长度为该低克重部的宽度以下。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在所述复合片的面内方向锯齿状地配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片的第二片侧的面大致平坦。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第一片和第二片为无纺布。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第一片和第二片中任一者或者两者为无纺布,该无纺布的克重为10g/m2以上40g/m2以下。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复合片的俯视图中,所述各凸部具有低凸部从中央部的高凸部部分向四方延伸的形状,形成大致十字状。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复合片的俯视图中,所述各凸部在该凸部的周向相邻的低凸部间具有向高凸部侧凹陷的凹部。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具有与物品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一方向和与物品宽度方向一致的第二方向, 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和第三接合部包围所述各凸部, 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和第三接合部配置成相对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倾斜的倾斜格子状。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具有与物品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一方向和与物品宽度方向一致的第二方向, 作为所述接合部,包括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和第三接合部, 多个第一接合部在第二方向以一定的节距配置成一排而形成第一接合部排,多个第二接合部也在第二方向以一定的节距配置成一排而形成第二接合部排,多个第三接合部也在第二方向以一定的节距配置成一排而形成第三接合部排, 第一接合部排和第三接合部排隔开一定的间隔在第一方向形成有多排,各排的第二方向的接合部间的节距相同。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凸部由合计八个接合部包围,该八个接合部包括在第一接合部排中相邻的两个第一接合部、位于该第一接合部排的两侧的两个第二接合部排的合计四个第二接合部和还位于其外侧的两个第三接合部排的两个第三接合部。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具有与物品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一方向和与物品宽度方向一致的第二方向, 第一低凸部位于在第一方向相对的两个第二接合部间,第二低凸部位于在第二方向相对的两个第二接合部间。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具有与物品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一方向和与物品宽度方向一致的第二方向, 所述高凸部和所述低凸部在所述复合片俯视图中的形状都是椭圆形,所述高凸部、第一低凸部和第二低凸部的椭圆的长轴延伸的方向都与第二方向一致。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沿着所述复合片的厚度方向的截面中,所述凸部的所述高凸部在与所述低凸部的边界部具有向该凸部的内部方向凹陷的凹部。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具有与物品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一方向和与物品宽度方向一致的第二方向, 所述接合部和所述凸部在第二方向上以第一接合部、第一低凸部、高凸部、第一低凸部、第一接合部的顺序排列。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具有与物品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一方向和与物品宽度方向一致的第二方向, 所述接合部和所述凸部在第一方向上以第三接合部、第二低凸部、高凸部、第二低凸部、第三接合部的顺序排列。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凸部的高度(H2)为所述高凸部的高度(Hl)的30%以上80%以下。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凸部的高度(Hl)为0.5mm以上5mm以下。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凸部的高度(H2)为0.2mm以上3mm以下。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具有与物品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一方向和与物品宽度方向一致的第二方向, 所述各凸部在该凸部的周向相邻的低凸部间具有向高凸部侧凹陷的凹部, 夹着所述高凸部相对的凹部彼此间的距离(L5)相对于所述凸部的第一方向的长度(Lx)和第二方向的长度(Ly)中短的一者的长度为50%以上180%以下。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片在俯视图中具有相互交叉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 所述凸部的第一方向的长度(Lx)和第二方向的长度(Ly)分别为Imm以上30mm以下。
【文档编号】A61F13/511GK205459369SQ201521060896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7日
【发明人】相良早苗, 富田美奈, 南崎亚由香
【申请人】花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