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手术靠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561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气手术靠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充气手术靠垫。
医务人员对病人作手术时,需根据手术部位要求病人仰卧或侧卧在手术床上,并对体位固定后才能实施手术,其固定方法与手术时病人卧位姿态有关。当需要病人卧位姿态为仰卧位时,则用绷带或巾带捆绑病人手腕部位,再与床固定在一起,这种捆绑方法,不仅费时费力不方便,而且时间长了还会造成手的局部组织缺血;当需要病人卧位姿态为侧卧位时,则在病人胸腹部和背部与床边支架之间垫上多个用皮革和海绵做成的软垫塞紧固定,软垫的形状和大小与病人的个体差异有关,体格胖大的病人在侧卧位时用较薄的软垫,形状为长方形,而对体格较瘦的病人,侧卧时则需要选用多个软垫叠加起来,垫在病人胸腹部和背部与床边支架之间塞紧固定。此种固定方法,也具有操作不方便、费时费力、病人感到不舒适等缺点,而且用的时间长了也会造成受压部位因缺血而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省时省力、病人无不适感、可塑性强的充气手术靠垫。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充气手术靠垫由充气囊、保护袋、充气球、固定巾带、手臂固定带构成,其充气囊套装在保护袋内,保护袋的底面缝制或粘贴上手臂固定带,在手臂固定带的下面再缝制上多条固定巾带。充气囊用韧性强、弹性好的橡胶制作,充气囊的端部设有充气管,充气管外端接充气球,通过充气可使充气囊涨起,保护袋可用带有松紧性的布料制作,充气囊外壁与保护袋内壁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使充气囊涨起时有一定的涨起空间,保护袋具有松紧性,进一步增加了充气囊的涨缩性能。充气囊为长方形,四个角为弧状,长度为40-50cm,宽度为15-25cm,保护袋内壁与充气囊外壁之间的距离为8-15cm;手臂固定带可用布料制作,其宽度与保护袋长度一致,手臂固定带面上设多条尼龙扣,以缠紧手臂,固定巾带可设3-5条,以使保护袋紧固在床沿支撑架上。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根据体位要求选用,当仰卧时,固定巾带固定在床沿上,其固定的松紧度可根据病人胖瘦情况而定,手臂放在保护袋上面,手臂固定带用两端的尼龙扣合起固定,此种情况可不用充气;当侧卧时,将充气手术靠垫放在病人的胸腹部和背部与床支撑架之间,固定巾带固定在床沿上,其固定的松紧程度可根据病人胖瘦情况而定,然后对充气囊充气,使充气手术靠垫涨起,涨起程度以既能良好地固定体位,又能让病人感到柔软舒适为准,同时,还可通过同断的充气或放气来缓解充气手术靠垫对局部皮肤造成的压力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易操作、不占空间、省时省力,既可用于仰卧位,又可用于侧卧位,还可调节充气压力,病人在床上感到舒适,长时间应用不易造成局部皮肤压力损伤。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A-A剖视示意图。
参照
图1、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充气手术靠垫由充气囊1、保护袋2、充气球3、固定巾带4、手臂固定带5构成,其充气囊1套装在保护袋2内,保护袋2的底面缝制或粘贴上手臂固定带5,在手臂固定带5的下面再缝制上多条固定巾带4。充气囊1的端部设有充气管6,充气管6外端接充气球3;充气囊1为长方形,四个角为弧状,长度为40-50cm,宽度为15-25cm,保护袋2内壁与充气囊1外壁之间的距离为8-15cm;手臂固定带5的宽度与保护袋2的长度一致,手臂固定带5面上设多条尼龙扣7,固定巾带4可设3-5条。
权利要求1.一种充气手术靠垫,由充气囊(1)、保护袋(2)、充气球(3)、固定巾带(4)、手臂固定带(5)构成,其特征在于充气囊(1)套装在保护袋(2)内,保护袋(2)的底面缝制或粘贴上手臂固定带(5),在手臂固定带(5)的下面缝制上多条固定巾带(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手术靠垫,其特征在于充气囊(1)的端部设有充气管(6),充气管(6)外端接充气球(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手术靠垫,其特征在于充气囊(1)为长方形,四个角为弧状,长度为40-50cm,宽度为15-25cm,保护袋(2)内壁与充气囊(1)外壁之间的距离为8-1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手术靠垫,其特征在于手臂固定带(5)的宽度与保护袋(2)的长度一致,手臂固定带(5)面上设多条尼龙扣(7),固定巾带(4)可设3-5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气手术靠垫,由充气囊1、保护袋2、充气球3、固定巾带4、手臂固定带5构成,充气囊1套装在保护袋2内,保护袋2的底部缝制上手臂固定带5,在手臂固定带5的下面缝制固定巾带4。该充气手术靠垫易操作,不占空间,省时省力,既可用于仰卧位,又可用于侧卧位,还可通过调节充气压力防止皮肤损伤,可广泛用于临床手术。
文档编号A61G13/00GK2471326SQ0121676
公开日2002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6日
发明者谷建华, 刘连忠, 贾增美 申请人:谷建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