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式冲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234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虹吸式冲洗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一种虹吸式冲洗器。
目前,检验科冲洗反应板主要使用吸管、敞口简易虹吸冲洗装置和洗板机,其主要缺点是1.洗板机价格太高,且洗板效果不好,又不适于小批量洗板用。2.效果和敞口简易虹吸装置易受污染,而且必须用吸球配合操作,又没有冲洗控制装置,容易造成反应板上相邻孔相互污染而影响结果。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虹吸式冲洗器,使储于其中的洗液不易受污染,且简化冲洗操作,提高试验的准确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虹吸式冲洗器的洗液瓶7内装洗液后,通过橡胶塞5插入吸液管2和通气管6,吸液管2通过软管1与吸球9的吸球上接口8相连,吸球下接口10通过内部装有玻璃珠11的乳胶管12与冲洗接头13相连。
所述虹吸式冲洗器的通气管6上盖有孔帽4,孔帽4的孔中装有滤菌膜3。吸球9的上、下两端分别是吸球上接口8和吸球下接口10。
使用时,将洗液瓶7置于较高位置,先挤压吸球9,将吸球9中的空气排入洗液瓶7,再松开吸球9,将洗液吸入吸球9内,用两指挤压玻璃珠11外侧的乳胶管12,从冲洗接头13中排出洗液。
由于采用如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所述虹吸式冲洗器使洗液不受污染,简化冲洗操作,提高了试验准确率。而且本装置还适用于儿科冲洗脐带、五官科冲洗眼、鼻等操作。
以下结合
具体实施例图1虹吸式冲洗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中所示1—软管;2—吸液管;3—滤菌膜;4—孔帽;5—橡胶塞;6—通气管;7—洗液瓶;8—吸球上接口;9—吸球;10—吸球下接口;11—玻璃珠;12—乳胶管;13—冲洗接头。
如图1制成虹吸式冲洗器的各零部件,将橡胶塞5盖在洗液瓶7上,将吸液管2和通气管6从橡胶塞5的孔插入瓶中,并将吸液管2一直插到瓶底,将滤菌膜3放入孔帽4后,将孔帽4盖在通气管6上,用软管1连接吸液管2和吸球上接口8。将玻璃珠11塞入乳胶管12中,再用其连接吸球下接口10和冲洗接头13。
权利要求1.一种虹吸式冲洗器,其特征是洗液瓶7内装洗液后,通过橡胶塞5插入吸液管2和通气管6,吸液管2通过软管1与吸球9的吸球上接口8相连,吸球下接口10通过内部装有玻璃珠11的乳胶管12与冲洗接头13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式冲洗器,其特征是通气管6上盖有孔帽4,孔帽4的孔中装有滤菌膜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式冲洗器,其特征是吸球9的上、下两端分别是吸球上接口8和吸球下接口10。
专利摘要一种虹吸式冲洗器,属于医疗器械。于洗液瓶7内装洗液后,通过橡胶塞5插入吸液管2和通气管6,吸液管2通过软管1与吸球9的吸球上接口8相连,吸球下接口10通过内部装有玻璃珠11的乳胶管12与冲洗接头13相连。解决了洗液易受污染的问题,并且改进了吸球、冲洗控制装置和储液通气装置,简化了操作过程。
文档编号A61B19/00GK2472685SQ0122067
公开日2002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28日
发明者陈康, 郭卫芳, 黄明辉, 孙蕊 申请人:陈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