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盆腔手术用腹壁拉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681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式盆腔手术用腹壁拉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术用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盆腔手术用腹壁拉钩。
妇科手术操作多在盆腔内进行,通常应用腹部S状拉钩或腹部自动拉钩三叶型,拉开腹壁及肠管,暴露术野。通过临床应用,S状拉钩过窄,三叶型拉钩深度不够,对于肥胖病人术中用于排垫肠管常不理想,以致影响手术操作。而且术中操作时,S状拉钩需要专门人员拉住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式盆腔手术用腹壁拉钩,深度可调,即可单独使用,也可与三叶型自动拉钩配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式盆腔手术用腹壁拉钩,包括手柄及头部,其特征在于头部分为上下两片,两片部分重叠,通过设置于其上的纵向钩槽内的螺丝固定。
头部上下两片通过确定重叠部分的多少,以调节其深度。按所需深度调节后,用螺丝固定,纵向钩槽方便了上下两片间相对位置的移动和固定。
手柄尾部最好呈弧形上翘状,在其单独使用时,方便术中固定,可以用拉绳通过该端将其固定在其它位置。不再需要专门人员在术中用手拉住手柄。
在手柄上可以带有连接孔,将本实用新型作为三叶型自动拉钩的一叶,与三叶型自动拉钩的其它部件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将头部尾端可以设计为直角状,方便术中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头部尺寸只要适合手术应用即可,但最好设计头部深度在6~10厘米范围内调节,宽度为10厘米,比较适合手术应用。
下面结合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柄2连接孔3头部4钩槽5螺丝从图中看出,手柄1尾部呈弧形上翘状,中间带有连接孔2。头部由上下两片构成,在上下两片对应位置上各设置钩槽4,确定两片间的重叠部位后用螺丝5固定。下片即头部尾端呈直角状。
拉钩深度在6~10厘米内调节,上下两片完全重叠时,深度为6厘米,最小重叠时,深度为10厘米。宽度为10厘米,较现有拉钩宽2厘米,能有效防止被排垫肠管自动拉钩两侧及下方滑出,充分显露手术野。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方法同通常拉钩使用方法,但由于手柄尾部呈弧形上翘状,可以节省人力,通过拉绳固定到麻醉架等部位。根据不同病人腹壁厚薄的不同,调节拉钩深度。即可单独应用,也可作为三叶型自动拉钩的一叶通过连接孔固定其上,与三叶型拉钩联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深度可调,根据不同病人腹壁厚薄的不同,能够调节拉钩深度。即可单独使用,也可与三叶型自动拉钩联合使用。单独使用时,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术中固定,节省人力。合理的宽度设计,能有效防止被排垫肠管自动拉钩两侧及下方滑出,充分显露手术野。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式盆腔手术用腹壁拉钩,包括手柄及头部,其特征在于头部分为上下两片,两片部分重叠,通过设置于其上的纵向钩槽内的螺丝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钩,其特征在于手柄尾部呈弧形上翘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钩,其特征在于手柄上带有连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钩,其特征在于头部尾端呈直角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钩,其特征在于头部深度为6~10厘米,宽度为10厘米。
专利摘要可调式盆腔手术用腹壁拉钩,包括手柄及头部,其特征在于头部分为上下两片,两片部分重叠,通过设置于其上的纵向钩槽内的螺丝固定。手柄尾部呈弧形上翘状,在手柄上带有连接孔。本实用新型深度可调,根据不同病人腹壁厚薄的不同,能够调节拉钩深度。即可单独使用,也可与三叶型自动拉钩联合使用。
文档编号A61B17/02GK2472661SQ0123643
公开日2002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12日
发明者董燕, 刘玉芝, 刘宁, 王素芳 申请人:淄博市妇幼保健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