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静脉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694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静脉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使用新型涉及一种静脉输液器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静脉输液器。
目前,使用的输液器是由药液瓶(或袋)、通气管、药液输入管、药液输入量控制器构成,在输液前需用药液瓶中的液体对输液管进行冲洗或排气,这样会造成部分药液的浪费;输液完毕时,由于血管内的压力作用,会使输液管内的药液下降到一定高度后,停止下降,也会造成部分药液的浪费,造成药物不能尽量利用,影响治疗效果,给病人增加负担。另外,在某些疾病需要输两种以上的药物,而这两种以上药物又不能配伍时,只能采用增加输液瓶解决,即吊上多个输液瓶,每一个瓶内配一种药,轮换使用,但是在输液管内无法冲换的药物,仍使微量药物起化学反应,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引起副反应;对于急救病人,需从莫菲氏滴管上的微量进药管注入药液,仍存在药物起副反应的问题,而且药物不能立即进入静脉中,影响急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药物用尽、避免药物浪费,同时加药方便、不会出现副反应、提高药效、利于急救、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多功能静脉输液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多功能静脉输液器,由药液瓶、通气管、药液输入管、药液输入量控制器、莫菲氏滴管、过滤器、穿刺针构成,在莫菲氏滴管的上部与药液输入管并排设有无药液液体输入管,无药液液体输入管下端与莫菲氏滴管连通,上端与无药液瓶连通,在药液输入管和无药液液体输入管上均设有输液开关。在过滤器的药液进入口连通上推药管,推药管的管口部设封帽。应用本实用新型时,可先打开无药液输入管上的输液开关,用无药液瓶内的液体进行冲洗莫菲氏滴管以下的输液管,以下的输液管部分冲洗好后,关掉无药液液体输入管的输液开关,再打开药液输入管上的输液开关进行输药液,输药液完毕后,再打开无药液液体输入管的输液开关,用无药液瓶内的液体冲管,使输液管下部的药液余量全部用完后,即可起针。若输两瓶以上液体,换瓶续滴时,先打开无药液液体输入管的输液开关,待原药液冲净后,再打开药液输入管的输液开关,这样,避免了有配伍禁忌的药物在输液管内发生副反应,避免了药液的浪费,充分发挥药效。对于急救病人,需要间断性的连续加微量药时,可从推药管进行推入,由于推药管设在最下部,药液迅速进入静脉,且不会和输液管内的药液发生副反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与目前使用的静脉输液器相比,可最大限度的发挥药效,避免药的浪费,对于急救病人,使用安全、可靠、迅速、提高急救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参照
图1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多功能静脉输液器,由药液瓶2、通气管3、药液输入管4、药液输入量控制器7、莫菲氏滴管6、过滤器8、穿刺针10构成,在莫菲氏滴管6的上部与药液输入管4并排设有无药液液体输入管1,无药液液体输入管1下端与莫菲氏滴管6连通,上端与无药液瓶(2′)连通,在药液输入管4和无药液液体输入管1上均设有输液开关5。在过滤器8的药液进入口连通上推药管9,推药管9口部设封帽。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静脉输液器,由药液瓶(2)、通气管(3)、药液输入管(4)、药液输入量控制器(7)、莫菲氏滴管(6)、过滤器(8)、穿刺针(10)构成,其特征在于莫菲氏滴管(6)的上部与药液输入管(4)并排设有无药液液体输入管(1),无药液液体输入管(1)下端与莫菲氏滴管(6)连通,上端与无药液瓶(2′)连通,在药液输入管(4)和无药液液体输入管(1)上均设有输液开关(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静脉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过滤器(8)的药液进入口连通上推药管(9),推药管(9)的管口部设封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静脉输液器,由药液瓶2、药液输入管4、药液输入量控制器7、莫菲氏滴管6、过滤器8、穿刺针10构成,在莫菲氏滴管6的上部设有无药液液体输入管1,并在过滤器8的进药口处设推药管9。该输液器可最大限度的发挥药效,避免药的浪费,对于急救病人,使用安全、可靠、迅速,提高急救效果,可广泛用于临床输液。
文档编号A61M5/14GK2489785SQ0123655
公开日2002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19日
发明者李淑萍, 孟广富 申请人:李淑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