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黄花倒水莲在制药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8612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药黄花倒水莲在制药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黄花倒水莲的医药用途,具体说是中药黄花倒水莲在制备治疗梅尼埃病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黄花倒水莲为远志科远志属植物(Polygala aureocauda Dunm),以下为叙述方便简称PAD,为瑶医常用药物,又名“结端房”、“黄花参”、“观音串”、“鸡仔树”、“吊吊黄”、“吊水莲”、“黄花吊水莲”等。据文献记载,黄花倒水莲具有补益气血,健脾利湿,活血调经,治疗急慢性肝炎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等功效,(参见《中药大辞典》,江苏新医学院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6月第一版,2079)。
近十年来,国内对黄花倒水莲的研究主要集中黄花倒水莲对动物心肌功能、抗脂质氧化等方面,以及多糖提取及其抗应激、抗病毒的研究。参见黄胜光等,黄花倒水莲治疗高脂血症30例临床观察,湖南中医杂志,1999,15(3)6-7;秦华珍等,黄花倒水莲多糖的提取与毒理学研究,基层中药杂志,1998,12(2)51;范秀珍,黄花倒水莲口服液抗过氧化脂质的测定,中医药研究,1998,14(2)35-36;秦华珍等,黄花倒水莲多糖的抗应激作用,广西中医药,1996,19(3)52-54;郭建生,黄花倒水莲对实验动物心肌功能的影响,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2,19(3)40-43。
目前临床用茶苯拉明治疗梅尼埃病,但茶苯拉明主要用于晕动病引起的恶心和呕吐,改善眩晕症状,而对梅尼埃病的基本病理及听力下降未见影响。另外,茶苯拉明还有H1受体阻断剂的一些副作用,如嗜睡、口干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用通过现代药理实验研究中药黄花倒水莲的医药用途,尤其是黄花倒水莲在制备治疗梅尼埃病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需要通过黄花倒水莲的药理实验,研制不仅可以改善动物眩晕症状,而且还有活血化瘀、免疫抑制作用,并可改善实验性膜迷路积水引起的听力下降,从而更有效地防治梅尼埃病。同时,没有H1受体阻断剂的副作用,如嗜睡、口干等。
本发明还需要解决黄花倒水莲在制备治疗梅尼埃病药物中的有效部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黄花倒水莲在制备治疗梅尼埃病药物中的应用。
尤其是使用黄花倒水莲的水煎液或者水溶性成分,制备治疗梅尼埃病药物。
黄花倒水莲的水煎液或水溶性成分,可与常规药用辅料混合,制成各种适合临床用的剂型。
本发明还包括黄花倒水莲在制备活血化瘀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黄花倒水莲的水煎液或水溶性成分,可与药用辅料混合。
本发明还包括黄花倒水莲在制备免疫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黄花倒水莲的水煎液或水溶性成分,可与药用辅料混合。
本发明还包括黄花倒水莲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黄花倒水莲的水煎液可与常规药用辅料混合,制成各种剂型。可与辅料羟丙基纤维素混合,按常规制成胶囊。可与糊精、糖粉混合,按常规制成颗粒剂。可与淀粉、糊精混合,按常规制成片剂。可采用醇沉法,按常规制成口服液。可采用树脂吸附法,按常规制成无糖冲剂。
黄花倒水莲的水煎液可用柱层析分离出水溶性成分,主要是皂甙类和多糖类组分。将分离得到的水溶性组分与常规药用辅料混合,可制成各种剂型。可与微晶纤维素混合,按常规制成胶囊。可与糊精、糖粉混合,按常规制成颗粒剂。可与淀粉、糊精混合,按常规制成片剂。
根据梅尼埃病的中心法则,各种致病因素,首先造成膜迷路积水(HL),并在此病理基础上产生相应的症状(参见迟放鲁,王正敏。梅尼埃病与内淋巴的环境失衡,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7,21(4)1998;韩继举,张素珍,内耳淋巴液压力及其对内耳功能的影响,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6,20(4)193)。内淋巴的生成过多,回流或吸收障碍都可致膜迷路积水,但这一过程是一个缓慢过程,当积水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见听力下降。内淋巴液主要在内淋巴囊被吸收,手术破坏内淋巴囊,可使正常豚鼠造成内淋巴吸收障碍而致膜迷路积水。手术后50d进行听力测试,发现模型组的CAP阈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潜伏期显著长于假手术组,CAP幅值也显著降低,提示模型动物出现明显听力损害,PAD对CAP阈值有显著降低作用,并缩短其潜伏期,提示对豚鼠膜迷路积水模型具有明显改善听力作用。实验证明PAD既可缓解MD的主要症状眩晕,也可改善其中主要病理变化膜迷路积水所致听力损害,可以制备成临床防治MD的药物。临床使用PAD剂量3次/天,1克/次(PAD为生药量的20%)。
本发明依据梅尼埃病(以下简称为MD)的症状和病理变化,设计两个动物模型,观察黄花倒水莲(以下简称为PAD)的药理作用。正弦波旋转所致家兔眩晕实验结果显示PAD3g/kg对眼震的慢相角速度呈极显著抑制作用,并能抑制眼震持续时间;对平均眼震频率无明显影响。手术破坏豚鼠内淋巴囊(ES)所致膜迷路积水(HL)模型实验结果表明PAD5g/kg治疗给药20天可显著降低听神经复合电位(CAP)阈值,缩短其潜伏期,上述结果提示PAD有抗眩晕、改善膜迷路积水所致听力损害的作用,为临床用于MD防治提供药理学依据。
另外,黄花倒水莲(PAD)还具有活血化瘀、免疫抑制和抗炎活性,这些药理作用使得黄花倒水莲不但可以制备活血化瘀、免疫抑制和抗炎药物,而且,其活血化瘀、免疫抗炎药理作用对梅尼埃病也有辅助治疗或协同治疗的作用。实验证明,PAD3g/kg连续给药八日,显著降低高分子右旋糖苷所致血瘀大鼠的全血比粘度和还原比粘度,对血浆比粘度有降低趋势;PAD4,2g/kg能极显著扩张小鼠耳廓微动脉、微静脉,增加毛细血管开放数;PAD4g/kg连续ig六日对PC诱导小鼠IV变态反应的诱导相有极显著,显著抑制作用,PAD8,4g/kg ig 2次可极显著,显著抑制上述小鼠攻击相。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1.材料1.1药物与试剂PAD水提液制备药材粉碎,10倍量水浸泡12小时,煎煮1小时后,再用8倍,6倍水煎煮2次各1小时,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1∶1,得PAD水提液,冷藏备用,实验所用剂量以生药计。茶苯拉明(Theohydramine),南京第二制药厂,批号970501;戊巴比妥钠(Sodium Pentobarbital),广州化学试剂厂(进口分装),批号850601。1.2动物白色家兔,2.5-3.0Kg,♀♂兼用,由南通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豚鼠,250-300g,♀♂兼用,由中国药科大学新中新药研究中心动物室提供。1.3仪器JKY-II型电动转椅附TP-8程控桌板机,北京航空医学研究所;RM-800八道生理仪,日本光电公司;307-6台式牙钻车,上海齿科器械厂;T101-64手术照明灯,北京朝阳电子仪器厂;自己改装解剖镜;F361-81直流前极放大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生产;δs-II型刺激器,江苏启东少直电子仪器厂;带自动分析CAP、CM-AD板386电脑;标准测试听力喇叭,LC-1KVA高效交流净化稳压电流器,泉州临江电子器材厂。
2.方法与结果2.1对正弦波旋转所致家兔旋晕模型眼震的影响依据文献方法制备动物模型。参见邵政一,凌祥,钱东生等,用于抗晕药研究的两个动物模型,中国药理学通报,1994;10(5)394;邵政一,凌祥,钱东生等,“止晕栓”对家兔前庭功能障碍的药效学观察,中华航海医学杂志,1995;2(3)28。
2.5-3kg白色家兔,♀♂各6只,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ig蒸馏水,阳性对照组ig茶苯拉明25mg/kg,实验组ig PAD3g/kg。将清醒家兔置于兔箱剪去两眼外眦及头顶部部分兔毛,暴露皮肤,放置于电动转椅,将两根用针灸针自制电极分别插入兔左右眼外眦的0.5-1.0cm处皮内,作引导电极,第三根电极插入头顶部皮内,作为参考电极。眼震信号经各电极输入八道生理记录仪,通过示波器监视,并由描记笔描记眼震波形,蒙住兔头,静置数分钟,待基线平稳后启动转椅,峰角速度为60°S-1,频率0.25Hz,旋转5min,记录开始、3min及4min30s时波形,各记30s,停转后观察并记录眼震持续时间。八道生理记录仪条件灵敏度1mV/DIV,滤波100Hz,走纸速度1cm/s,时间常数2s。记录给药前及给药后1h家兔眼震波形,测量和计算下列指标峰值期慢相角速度(每个记录点各取4个振幅较大波,共12个),峰值频率及眼震持续时间(停转后)。由表1可见PAD对慢相角速度有极明显抑制作用,阳性药对慢相角速度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眼震持续时间呈明显抑制作用,二者对平均眼震频率无明显影响。
表1 PAD对正弦波旋转所致家兔旋晕模型眼震的影响组别 剂量 慢相角速度(μv/s) 平均频率(t/s) 持续时间(s)(g/kg)给药前 给药后 给药前给药后 给药前给药后对照组 -- 27.46± 28.81± 1.19± 1.07± 4.32± 8.90±5.345.32 0.03 0.122.41 7.74茶苯拉明 0.02526.90± 20.19± 0.95± 0.89± 11.39± 2.63±3.352.10* 0.09 0.116.78 1.04*PAD 329.03± 19.82± 0.99± 0.85± 3.80± 3.00±4.712.59** 0.19 0.371.15 1.84注n=4,X±SD *P<0.05 **P<0.01,与给药前比较2.2 PAD对豚鼠手术性膜迷路积水的影响实验参照吴正大,曾兆麟,丁大连等,实验性膜迷路积水早期耳蜗电位活动的变化,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3;28(1)28;谭长强,钟启明,曹银成等,内淋巴囊同种抗原免疫致自身免疫性Ménièré病的实验研究,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993;28(3)47;张素珍,李兴启,石勇兵等,实验性膜迷路积水的位听功能测试,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3;28(5)275。
选用耳廓反应阳性豚鼠,ip2%戊巴比妥钠40mg/kg麻醉,头部剪毛,碘酒消毒,头皮中央作一切口,从颅后窝直至外枕骨嵴将肌肉与枕骨分离,显示出后环枕膜,将枕骨大孔直到外枕骨嵴用牙钻磨去,分离硬脑膜,暴露乙状窦,在解剖镜下用小隔膜探针将乙状窦轻轻推向硬脑膜,沿脑骨轻轻向里推至一凹槽处,即为内淋巴囊。分别破坏两侧内淋巴囊后,各注入2μl三氯醋酸,缝合皮肤。假手术鼠只做到见到乙状窦为止。取手术后30天豚鼠10只和假手术组5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均ig蒸馏水,实验组PAD5g/kg,连续给药20d,观察PAD的治疗作用。末次给药次日,豚鼠ip2%戊巴比妥钠40mg/kg麻醉,剪去耳廓边毛,沿耳廓根部作一切口,用止血钳分离肌肉,暴露出面神经,用自制电极沿面神经管向里推进约1mm。以面神经管电极为阳极,颈部皮肤为阴极,用Click测定听神经复合电位(CAP),分别选110dB、100dB……20dB十个声段,电信号经前级放大器放大后输入计算机,经计算机显示处理,计算CAP阈值,幅值,潜伏期等。由表2可见豚鼠内淋巴囊破坏后50天,CAP阈值极显著升高,潜伏期极显著延长,幅值显著降低,提示模型组豚鼠听力明显下降。PAD5g/kg治疗给药对CAP阈值升高及潜伏期延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并有一定升高CAP幅值趋势;提示PAD有明显改善豚鼠内淋巴积水模型听力损害作用。
表2 PAD治疗给药对内淋巴积水模型豚鼠CAP的影响CAP幅值(μV) CAP潜伏期(ms) CAP阈值组别 110dB100dB 90dB 100dB100dB 90dB (dB)假手术组 133.2± 137.9± 122.2± 2.51±2.60± 2.51±48.01±46.2 45.5 28.7 0.23 0.21 0.35 8.16模型组81.9± 79.6±71.4± 2.93± 2.98± 3.23±82.51±40.1#35.7#26.4##0.25##0.29##0.16##7.08##PAD 99.7± 107.1± 90.5± 2.69± 2.74± 2.79± 53.33±40.6 42.3 42.9 0.12 0.21*0.11*5.77**注n=10,X±SD#P<0.05##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 **P<0.01,与模型组比较眩晕是MD症状中最早出现、最常见的一种症状,为周围性眩晕,是因膜壶腹或椭圆囊破坏后,富含钾离子的内淋巴液外溢入外淋巴间隙,使前庭神经纤维产生钾中毒而致(参见高荫藻,美尼尔氏病的病因、病理和病理生理,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84;281),常表现为突发性旋转性眩晕,持续时间短,可自行缓解和反复发作,常有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可出现自发性眼震(参见魏新帮主编,耳鼻咽喉科医师进修必读,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50,267)。眩晕为一主观感受,动物实验中目前还无直接反映眩晕的指标,多数以眼震来表现,虽然前庭性眼震不能等同于眩晕,但眼震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前庭植物神经强度,反映前庭兴奋阈值问题,慢相角速度是代表半规管功能敏感参数,反映前庭末稍兴奋程度,因而可以以眼震间接地反映眩晕前庭功能状态,眩晕的程度(参见石明,于湘军,牛好敏等,眼震电图对眩晕的鉴别诊断价值探讨,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7;22(5)156)。
实验结果表明PAD对家兔正弦旋转所致眼震慢相角速度有明显抑制作用,作用效果同茶苯拉明相似,提示PAD具有提高前庭兴奋阈、改善眩晕症状的作用,但没有茶苯拉明的H1受体阻断剂的副作用,如嗜睡、口干等。临床使用剂量3次/天,3克/次。
实施例2黄花倒水莲(PAD)的活血化瘀、免疫抑制作用1.实验材料1.1药物与试剂PAD水提液制备药材粉碎,10倍量水浸泡12小时,煎煮1小时后,再用8倍,6倍水煎煮2次各1小时,合并三次滤液,浓缩至1∶1,得PAD水提液,冷藏备用,实验所用剂量以生药计。高分子右旋糖苷(Dextran,23.6万单位),中国长征制药厂;肝素钠(Heparin.Na Salt,16万单位),上海浦江应用生物化学研究所,批号930407;复方丹参注射液(Injectio Salvia Miltiorrhizae Composita,SMI),上海第一生化药业公司,批号981224;乌来糖(Urethane),曹杨第二中学化工厂,批号940301;醋酸泼尼松片(TAB.Prednisoni Acetatis,Pred),南京第二制药厂,批号980601;Evans蓝;上海化学试剂装购供应站分装厂,批号910515;三硝基氯苯(Picryl Chloride,PC),日本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1.2动物 昆明种小鼠18-22g,25-28g;SD大鼠200-250g,由中国药科大学新中新药研究中心动物房提供;1.3仪器 L-100血液粘度计,上海医科大学科技公司;XSP-AB显微镜(带标尺),南京江南光学仪器厂。
2.方法与结果2.1对高分子右旋糖苷所致大鼠血瘀模型血液流变性的影响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PAD6g/kg组、PAD3g/kg组,分别ig等量蒸馏水、ip复方丹参注射液(SMI)4g/kg,ig PAD6、3g/kg,一日一次,连续8日,于末次给药后1h(SMI为0.5h),ip10%乌拉坦1g/kg麻醉,对照组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kg,其余各组股静脉注射10%高分子右旋糖苷5ml/kg,iv后20min心脏采血5ml,注入肝素化试管内,用L-100血液粘度计于37℃测全血、血浆比粘度及红细胞压积,并计算高切、低切还原比粘度。由表3-4可见大鼠iv高分子右旋糖苷后,不同切变率下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及高切和低切的还原比粘度均极显著增高,提示大鼠出现明显血瘀现象。PAD3g/kg明显降低血瘀模型大鼠在80S-1-20S-1间不同切变率下全血比粘度,对高切和低切的还原比粘度也有明显降低作用,对血浆比粘度有一定降低趋势。表明PAD可能通过抑制红细胞的聚集,提高红细胞的变形性,从而改善血液的瘀滞状态。
表3、PAD对高分子右旋糖苷所致血瘀大鼠全血比粘度的影响组别 剂量 不同切变率的全血比粘度(ηbS-1)(g/kg) 80 60 40 30 20对照 -- 7.6±1.7 8.4±1.9 9.3±2.4 10.9±6.312.7±4.5模型 -- 16.4±3.4##21.9±5.6##31.5±9.1##42.8±10.9##61.5±15.4##SMI4 9.8±1.5** 11.2±2.1* 13.7±10.1*18.7±12.7* 30.8±19.2*PAD6 13.2±4.6 17.5±6.9 23.2±10.2 34.2±17.8 46.9±12.13 10.8±1.5* 13.5±3.4* 16.9±5.1* 22.5±7.5* 30.8±13.4*注n=6,X±SD##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表4、PAD对高分子右旋糖苷所致血瘀大鼠还原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的影响组别 剂量还原比粘度(×10-2) 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g/kg)20 80 (%)对照 -- 22.4±9.4 12.6±4.1 1.59±0.05 53.2±7.5模型 -- 106.2±27.9##27.1±6.4##2.05±0.25##57.4±5.0SMI 4 51.9±21.5* 15.7±2.2* 1.76±0.03*53.5±5.8PAD 6 84.5±38.922.9±7.7 1.82±0.09 52.8±8.33 55.8±18.8* 18.3±3.5* 1.83±0.18 53.6±5.9注n=6,X±SD##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2.2 PAD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18-22g小鼠20只,随机分4组,ip20%乌拉坦1.5g/kg麻醉,剪去耳廓根部细毛,用载玻片、盖玻片将耳廓平展在显微镜载物台上,选择视野清晰部位测量静脉(V)、动脉(A)直径及同标尺相交毛细血管数(N),同时描记出所观察部位和血管形态,以便再次观察,随后分别ig蒸馏水、丹参片(SMT)4g/kg,PAD8、4、2g/kg,1h后在同一部位测量V、A直径及N。由表3可见PAD4g/kg、2g/kg对小鼠耳廓微动、静脉均有极明显的扩张作用,对毛细血管的开放数也有极显著的提高,提示PAD有明显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表5、PAD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组别 剂量 微动脉(μm) 微静脉(μm) 毛细血管开放数(g/kg) 给药前 给药后 给药前 给药后 给药前 给药后对照 -- 7.4±1.77.2±1.3 17.8±4.517.2±4.22.8±2.42.0±1.6SMT4 7.2±1.39.0±1.5*16.4±4.119.2±3.7* 2.4±1.73.6±1.8PAD4 6.6±1.78.8±1.3** 16.0+4.3 19.4±3.3* 1.6±0.63.1±0.7**2 5.8±0.59.0±1.0** 16.2+2.4 19.4±2.6* 1.2±1.64.1±1.2*注n=5,X±SD *P<0.05, **P<0.01与给药前比较2.3 PAD对三硝基氯苯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影响25-30g雄性昆明种小鼠70只,随机分七组,腹部刮毛,用1%PC无水乙醇100ul涂于小鼠腹部致敏。诱导相致敏同时ig蒸馏水,Pred10mg/kg,PAD8,4g/kg,一日一次,连续六日;末次给药后3h以1%PC橄榄油涂于右耳两面进行攻击,左耳涂等体积的橄榄油作对照,24h后测两耳厚度。攻击相致敏后第六天攻击,同时及16h后分别ig蒸馏水,Pred10mg/kg,PAD8,4g/kg。24h后测两耳厚度,以其差值表示迟发型变态反应强度。由表4可见PAD4g/kg极显著抑制PC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诱导相,PAD4,8g/kg显著,极显著抑制PC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攻击相,阳性药Pred也呈现极显著抑制作用。
表6、PAD对PC诱导小鼠耳廓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影响时相 组别 剂量左右耳厚度差 抑制率(g/kg) (×10-2mm) (%)对照-- 6.30±1.06 --诱导相Pred0.012.13±0.64**66.2PAD 8 5.56±1.51 11.74 4.75±0.75**24.6攻击相Pred0.011.56±0.53**75.2PAD 8 3.50±1.08**44.44 4.22±0.97* 33.0注n=10,X±SD *P<0.05,**P<0.01同对照组比较高分子右旋糖苷可引起红细胞聚集增加,加上其本身的高粘性,易引起急性血瘀[7]。大鼠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苷后,20~80S-1各切变率全血比粘度和血浆比粘度均显著增加,高切变率主要反映红细胞变形性,低切变率主要反映红细胞聚集性,本实验结果表明PAD有显著降低高切(80S-1)T和低切(20S-1)全血比粘度及其还原比粘度,对血浆比粘度有一定降低趋势。另外,PAD对小鼠耳廓微血管有显著扩张作用,并明显增加毛细血管开放数。表明PAD能降低红细胞聚集性,增加红细胞的变形性,降低血液粘度,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表明PAD具有明显活血化瘀作用。
PAD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及炎症介质组织胺引起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对PC诱导小鼠IV变态反应诱导相和攻击相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提示PAD既可抑制炎症介质或炎症反应引起血管通透增加,又可抑制免疫炎症过程。表明PAD具有明显免疫抗炎作用。
上述实验证明黄花倒水莲(PAD)具有活血化瘀、免疫、抗炎作用。
权利要求
1.黄花倒水莲在制备治疗梅尼埃病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黄花倒水莲在制备治疗梅尼埃病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使用黄花倒水莲的水煎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黄花倒水莲在制备治疗梅尼埃病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使用黄花倒水莲的水溶性成分。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黄花倒水莲在制备治疗梅尼埃病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黄花倒水莲的水煎液或水溶性成分,可与常规药用辅料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黄花倒水莲在制备治疗梅尼埃病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黄花倒水莲的水煎液或水溶性成分,与药用辅料混合后,可制成各种制剂。
6.黄花倒水莲在制备活血化瘀药物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黄花倒水莲在制备活血化瘀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黄花倒水莲的水煎液或水溶性成分,可与药用辅料混合。
8.黄花倒水莲在制备免疫药物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黄花倒水莲在制备免疫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黄花倒水莲的水煎液或水溶性成分,可与药用辅料混合。
10.黄花倒水莲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中药黄花倒水莲在制备治疗梅尼埃病药物中的应用,通过现代药理实验,证明其水煎液或水溶性成分可用于制备治疗梅尼埃病的药物,黄花倒水莲同时还具有活血化瘀、免疫抗炎作用,可与常规药用辅料混合,制成各种剂型。
文档编号A61P37/00GK1382476SQ02112749
公开日2002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12日
发明者朱丹妮, 寇俊萍, 马仁强, 严永清 申请人:中国药科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