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用吸收制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862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理用吸收制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收月经的生理用吸收制品,特别是涉及可与人体紧密贴合,难于产生人体的运动造成的错位的生理用吸收制品。
背景技术
卫生巾的主体部包括非透液性的内面层;透液性的外面层;设置于上述内面层和外面层之间的吸收层。另外,通常,在上述内面层的外面上设置有粘接层,通过将上述粘接层粘接于内衣上,可防止卫生巾相对内衣的错动。
上述卫生巾包括下述形式,其中在吸收区域的中间部形成凸部,通过使上述凸部与人体的局部紧密贴合,可提高与人体局部的紧密贴合性。
作为在吸收区域的中间部形成有凸部的已有的卫生巾,包括有JP实开平5-33721号文献公开的类型,JP特表平10-504486号文献公开的类型。在这些类型的卫生巾中,均在卫生巾的受液侧的中间部固定具有吸收能力的凸部,使该凸部与人体的局部紧密贴合,由此提高月经的俘获能力。
但是,由于上述已有的卫生巾按照凸部在卫生巾的主体的受液侧不具有自由度的方式固定,故在通过粘接层将内面层的外面固定于内衣的内侧的场合,在内衣相对人体错位,卫生巾与内衣一起错位时,上述凸部容易从人体的局部离开。
特别是在人体上穿着收紧力较弱的内衣,通过上述粘接层将卫生巾固定于该内衣上时,在步行时,或就寝时等情况下,在内衣从胯股之间部离开的场合,上述凸部也一起从胯股之间部上浮,凸部与人体局部的紧密贴合性容易降低。
另外,在过去的卫生巾中,由于上述凸部以亲水性的纤维层为主体而形成,故在湿润时,上述凸部的弹性恢复力容易降低。由此,上述凸部在吸收了液体的状态,承受来自人体的穿着压力,此时该凸部容易收缩,其结果是,在卫生巾和内衣一起从人体局部错位时,不能够获得凸部与人体局部紧密贴合的弹性恢复力,其容易从人体局部离开。
此外,在由亲水性的纤维层形成的凸部吸收液体而在与人体的穿着压力作用下被压坏时,容易形成块状,形成块状的凸部的刚直感容易对人体造成不适。
还有,在已有的卫生巾中,象前述那样,通过粘接层将内面层固定于内衣上,与内衣形成一体,其不形成按照具有与人体局部具有整体感的方式穿着卫生巾的结构。因此,不能够避免卫生巾与人体局部错位的情况,在内衣与人体之间必须以较大的面积设置吸收层和内面层,于是,卫生巾的尺寸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已有课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理用吸收制品,在该生理用吸收制品中,与人体的局部接触的部分相对主体具有自由度,并且上述部分容易与人体的局部紧密贴合,该制品穿着感良好,并且可确实通过吸收层俘获月经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理用吸收制品,其可按照与人体的局部具有一体感的方式穿着吸收制品,相对人体局部不会产生错位。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理用吸收制品,其中在内面层上设置包括沿纵向延伸的两侧缘的吸收层,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吸收层上,在其两侧缘之间的中间部设置有立体壁,该立体壁沿上述纵向延伸,至少其一部分位于上述吸收层上,上述立体壁包括形成从上述中间部的立起点的固定端,以及一对自由端,该对自由端比上述固定端更位于吸收层的上述两侧缘侧;在上述立体壁上设置有沿上述纵向延伸的弹性部件,从该弹性部件对上述立体壁作用沿纵向的弹性收缩力,上述立体壁可沿上述自由端从上述吸收层离开的方向立起。
另外,最好,上述立体壁包括立起壁和皮肤接触部,该立起壁从上述固定端立起,该皮肤接触部从上述立起壁的顶部朝向上述吸收层的两侧缘的方向弯曲,至少上述皮肤接触部由透液性材料形成。
第1项本发明的形式涉及一种生理用吸收制品,其中在内面层上设置包括沿纵向延伸的两侧缘的吸收层,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吸收层上,在其两侧缘之间的中间部设置有立体壁,该立体壁沿上述纵向延伸,至少其一部分位于上述吸收层上;上述立体壁由在第1固定端和第2固定端之间延伸的层形成,该第1固定端位于上述吸收层的其中一个侧缘的内侧,该第2固定端位于上述吸收层的另一侧缘的内侧;由上述层形成立起壁和皮肤接触部,该立起壁分别从上述固定端立起,该皮肤接触部从上述立起壁的顶部朝向吸收层的两侧缘,在左右两侧扩展,在两侧部具有自由端,至少上述皮肤接触部的顶面由透液性材料形成;在上述立体壁上设置有沿上述纵向延伸的弹性部件,从该弹性部件对上述立体壁作用沿纵向的弹性收缩力,上述立体壁可沿上述自由端从上述吸收层离开的方向立起。
第2项本发明的形式涉及一种生理用吸收制品,其中在内面层上设置包括沿纵向延伸的两侧缘的吸收层,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吸收层上,在其两侧缘的中间侧设置有具有固定端的第1立体壁和第2立体壁;上述第1立体壁和第2立体壁为夹持吸收层的中心而相互保持对称的形状,在上述第1立体壁和第2立体壁上分别设置有立起壁和皮肤接触部,该立起壁从上述固定端立起,该皮肤接触部从上述立起壁朝向吸收层的上述侧缘向外侧弯曲,该皮肤接触部的自由端位于比上述固定端更吸收层的侧缘侧,至少上述皮肤接触部的顶面由透液性材料形成;在上述立体壁上设置有沿上述纵向延伸的弹性部件,从该弹性部件对上述立体壁作用沿纵向的弹性收缩力,上述立体壁可沿上述自由端从上述吸收层离开的方向立起。
上述第2项本发明的形式可按照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上述第1立体壁由从上述吸收层中的一个侧缘延伸到吸收层上的第1层形成,上述第2立体壁由从上述吸收层的另一侧缘延伸到吸收层上的第2层形成。
此外,也可为下述形式,其中上述第1立体壁中的立起壁与第2立体壁中的立起壁的至少一部分接合。
在上述方案中,最好,上述第1立体壁中的固定端与上述第2立体壁中的固定端的相对距离小于上述吸收层的侧缘之间的距离的1/2。
还有,上述第2项本发明的形式也可为下述类型,其中透液性层与上述吸收层上的中间部接合,上述透液性层从与上述中间部的接合部延伸到其中一侧,形成上述第1立体壁,上述透液性层从上述接合部延伸到另一侧,形成第2立体壁。
再有,还可为下述形式,其中在上述立体壁的内部设置有亲水性材料层。比如,可为在上述皮肤接触部与上述立起壁中的至少1者的内部设置有亲水性材料层的类型,可为在上述第1立体壁和第2立体壁两者中,在上述皮肤接触部和立起壁中的至少1者的内部设置有亲水性材料层的类型,或在上述第1立体壁中的立起壁与第2立体壁中的立起壁之间夹持有亲水性材料层的类型。
另外,在上述各项发明中,如果在上述内面层的外面设置有错动防止用的粘接层,则与已有的卫生巾相同,将内面层固定于内衣的内面上,另外将上述立体壁与女士性器官紧密贴合的方式穿着。
此外,本发明的生理用吸收制品可用作按照将上述立体壁插入到女士性器官的阴唇内侧的方式穿着的类型。在此场合,最好,该制品按照上述皮肤接触部插入到女士性器官的阴唇内侧的方式穿着。
在此场合,最好,在上述内面层的外面不设置有错动防止用的粘接层,制品整体可由上述阴唇的闭合力保持。
还有,为了将立体壁,特别是上述皮肤接触部设置于阴唇内部,最好,上述立体壁的纵向长度在50~70mm的范围内,上述立体壁的自由端之间的宽度在20~40mm的范围内,最好,上述内面层与上述吸收层的叠层体的纵向的长度在80~120mm的范围内,宽度在40~60mm的范围内。
另外,在上述各项发明中,设置有覆盖上述吸收层的透液性的外面层,在上述外面层上设置有上述立体壁的固定端。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生理用吸收制品的第1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为沿图1中的II-II线的剖视图;图3为沿图1中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为表示第1实施例的变换实例的、相当于图2的剖视图;图5为表示第1实施例的变换实例的、相当于图2的剖视图;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透视图;图7为沿图6中的VII-VII线的剖视图;图8为沿图6中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图9为表示第2实施例的变换实例的、相当于图7的剖视图;图10为表示第2实施例的变换实例的、相当于图7的剖视图;
图11为表示本发明的生理用吸收制品的第3实施例的、相当于图7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图1为从受液侧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生理用吸收制品1的透视图,图2为沿图1中的II-II线的剖视图,图3为沿图1中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另外,图4和图5为表示上述第1实施例的变换实例的、相当于图2的剖视图。
图1~3所示的生理用吸收制品1包括沿纵向延伸的两侧缘1a,1b,以及前缘1c和后缘1d。与内衣等的外部穿着体面对的非透液性的内面层2的尺寸与生理用吸收制品1的整体尺寸保持一致。吸收层3重合于上述内面层2上。上述吸收层3包括沿纵向延伸的两侧缘3a,3b,以及前缘3c和后缘3d,其为比上述内面层2小1圈的形状。另外,设置有上述吸收层3的区域为液体吸收区域4。
象图2的横向剖视图所示的那样,在上述吸收层3的两侧缘3a,3b与生理用吸收制品1的两侧缘1a,1b之间形成着侧部翼片5,5,在吸收层的前缘3c和后缘3d与生理用吸收制品1的前缘1c和后缘1d之间,形成前后翼片6,6。
在上述生理用吸收制品1的外面设置有透液层8。象图1所示的那样,在设置有上述吸收层3的液吸收区域4上,在由纵向的长度L表示的区域形成有由透液层8形成的立体壁10。象图2所示的那样,在上述区域L,在从上述吸收层3的一侧缘3a朝向中间以规定间距间隔开的位置设置有第1固定端11a,在从吸收层3的另一缘部3b朝向中间以规定间距间隔开的位置设置有第2固定端11b,通过在上述第1固定端11a和第2固定端11b之间延伸的透液层8形成上述立体壁10。
上述第1固定端11a和第2固定端11b以沿生理用吸收制品1的纵向延伸的中心线O-O为中心设置于左右对称位置。另外,在上述第1固定端11a和第2固定端11b,上述透液层8和吸收层3的顶面在上述中心线O-O线保持平行的连续线或间断线的部分用热熔粘接剂粘接或热熔接。
上述透液层8中的、从上述吸收层3中的1个侧缘3a至第1固定端11a的部分、以及上述透液层8中的、从上述吸收层3的另一侧缘3b至第2固定端11b的部分形成覆盖吸收层3的外面的外面层8a。
另外,在上述透液层8中,从吸收层3的两侧缘3a,3b朝向左右两侧伸出的部分形成为延长部8b,8b。同样在上述内面层2中,从上述吸收层3的两侧缘3a,3b朝向左右两侧伸出的部分形成为延长部2a,2b,在上述侧部翼片5,5处,上述内面层2的延长部2a,2a与上述外面层8的延长部8b,8b通过热熔型粘接剂等粘接。
此外,同样在上述前后翼片6,6中,从内面层2的吸收层3的前缘3c和后缘3d延伸的延长部与从透液层8的吸收层3的前缘3c和后缘3d延伸的延长部通过热熔型粘接剂粘接。
设置于上述区域L中的立体壁10在图2的剖视图中为夹持上述中心线O-O而保持左右对称的形状。在上述立体壁10中,上述透液层8形成立起壁12a和立起壁12b,该立起壁12a从上述第1固定端11a立起,该立起壁12b从上述第2固定端11b立起。上述透液层8从上述立起壁12a和立起壁12b的顶部相对中心线O-O沿左右保持对称的方向延伸。
还有,上述立体壁10的横截面呈T形状,左右两侧的自由端12c,12d相对比上述第1固定端11a和第2固定端11b更位于侧缘3a,3b一侧,上述自由端12c和12d之间的部分形成为带状的皮肤接触部12e。由于该皮肤接触部分12e的顶面由跨于自由端12c和自由端12d之间的透液层8形成,故上述皮肤接触部12e的顶面是透液性的。
在图1所示的区域L的前后端、即上述立体壁10的前端10c与生理用吸收制品1的前缘1c之间,以及上述立体壁10的后端10d与生理用吸收制品1的后缘1d之间的区域,象图3所示的那样,由上述透液层8形成扁平的折叠部8c,该折叠部8c的整个表面粘接于上述吸收层3的表面上,另外在前后翼片6,6中,上述折叠部8c粘接于上述内面层2的顶面上。
再有,在图2所示的立体壁10和图3所示的折叠部8c中,在透液层8的折叠部,以夹持方式粘接有线状或带状等的形式的多个弹性部件13。在图2所示的立体壁10中,至少在上述皮肤接触部12e上设置有弹性部件13,另外上述弹性部件13平行地设置于上述皮肤接触部12e的自由端12c,12d上。
上述弹性部件13在伸长规定长度的状态下接合于上述透液层8上。因此,在不对生理用吸收制品1作用外力的自由状态,在上述弹性部件13的弹性收缩力的作用下,象图1所示的那样,沿相互接近的方向弹性地拉上述前端10c和后端10d,其结果是,生理用吸收制品1按照外面层2朝向外方呈凸状的方式弯曲变形。作为处于该弯曲变形状态的结果,上述立体壁10的皮肤接触部12e自由端12c与12d从外面层8a离开,在上述区域L,立体壁10在呈T形状的状态立起。
图4和图5所示的变换实例的生理用吸收制品1的整体基本结构与图1~图3所示的相同,而设置于上述区域L的立体壁的结构与图2所示的立体壁10不同。
在图4所示的立体壁10A中,从第1固定端11a和第2固定端12b立起的立起壁12a和12b相互接合,在该接合部处夹设有多个弹性部件14。另外,在皮肤接触部12e处,在自由端12c和12d的内侧部分设置有上述弹性部件13。在该生理用吸收制品1中,在上述弹性部件13和弹性部件14这两者的弹性收缩力的作用下,生理用吸收制品1呈弯曲状,在上述区域L处,立体壁10A呈T形状立起。
还有,在上述皮肤接触部12e处,在透液层8之间夹持有亲水性材料层15。该亲水性材料层15具有吸液能力和液体保持能力最好是比上述透液层8的单位面积的液体保持量多的材料,如果具有上述保液能力,并且与皮肤的接触感柔软,则可任意选择厚度。比如,上述亲水性材料层15由薄纸、气流法纸浆、棉片(cotton sheet)等形成。或者,也可将由疏水性的合成树脂纤维、或经亲水处理的合成树脂纤维形成的、透液能力优良的层作为亲水性材料层15。
在图5所示的变换实例中,在内面层2上设置有吸收层3,在其上重叠有透液层17。上述透液层17在两侧缘3a和3b之间形成覆盖吸收层3的外面层17a。另外,透液层17包括从上述两侧缘3a和3b朝向两外侧延伸的延长部17b,17b,上述内面层2的延长部2a,2a与上述延长部17b,17b通过热熔型粘接剂粘接于侧部折片5,5处。
再有,形成立体壁10B的透液层18设置于上述外面层17a上。形成上述立体壁10B的透液层18包括立起壁12a,12b,该立起壁12a, 12b从与形成上述外面层17a的透液层17接合的第1固定端11a和第2固定端11b立起,但是该立起壁12a, 12b的顶端具有相互接合的接合部12f。另外,在该接合部12f上,设置有在两侧包括自由端12c和12d的带状的皮肤接触部12e。
上述图1~图3所示的生理用吸收制品1以及图4和图5所示的变换实例的生理用吸收制品1中均在内面层2的外面(图示底侧的面)设置有粘接层,由此,将其以粘接方式固定于内衣等的外部穿着体的内面上,可按照与已有的卫生巾相同的方式使用。通过上述粘接层将上述内面层2固定于内衣的内面上,通过将上述内衣穿在人体上,由此,生理用吸收制品1按照受液侧与人体的局部接触的方式穿着。
在穿着状态,要呈T形状立起的立起壁10,10A,10B的皮肤接触部12e与人体局部紧密贴合。另外,将吸收层3压靠于人体上,立起壁12a,12b变弯,皮肤接触部12e与外面层8a或17a处于基本紧密贴合的状态。但是,由于在弹性部件13(和14)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在平时将上述立体壁10,10A,10B的皮肤接触部12e朝向从外面层8a,或17a离开的方向弹压,故在平时皮肤接触部12e保持与人体局部紧密贴合的状态。
于是,当打算穿着紧迫力较小的内衣时,内衣错位,通过粘接层固定于上述内衣上的内面层2沿横向错位,即使在该情况下,由于立起壁12a,12b的自由变形,皮肤接触部12e经常保持与人体局部接触的状态。
从人体局部排泄的月经透过皮肤接触部12e,另外透过外面层8a、或17a,为吸收层3吸收。象上述那样,内面层2与内衣一起沿横向运动,伴随该运动,吸收层3沿横向偏位,即使在该情况下,由于上述皮肤接触部12e与人体局部紧密贴合,故月经可从皮肤接触部12e透过立起壁12a,12b,再透过外面层8a,或17a流到吸收层3,由此,月经难于朝向生理用吸收制品1的侧方横向泄漏。
另外,象图1所示的那样,如果以沿纵向较长的尺寸构成形成有立体壁10,10A,10B的区域L,则上述皮肤接触部12e与人体局部的阴唇附近紧密贴合,并且还与臀部的间隙紧密贴合,可抑制睡觉时等的月经朝向臀部方向的泄漏。
此外,月经透过皮肤接触部12e主要为吸收层3吸收,吸收层3处于湿润状态,为刚直状态,即使在该情况下,由于立体壁10,10A,10B的皮肤接触部12e与人体局部紧密贴合,故吸收层3的刚直感难于直接传递到人体局部,不损害穿着感。
还有,在图4所示的变换实例中,在皮肤接触部12e中设置有亲水性材料层15,该亲水性材料层15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吸液能力和液体保持能力。最好,如果上述亲水性材料层15的厚度小于吸收层3,或如果该亲水性材料层15比上述吸收层3软,则皮肤接触部12e不产生刚直感,与皮肤的接触感良好。
再有,在图2,图3,图4所示的方案中,也可在吸收层3上设置有图5所示那样的透液层17,形成外面层17a,在该透液层17上,形成立体壁10,10A的透液层8由固定端11a,11b接合。
另外,在图2,图4,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也可在立起壁12a,12b的内部,即,形成立起壁12a的层、与形成立起壁12b的层之间夹持有与上述亲水性材料层15相同的亲水性材料层。在立起壁12a,12b的内部设置有亲水性材料层的类型中,同样在该亲水性材料层中具有一定的月经的吸收能力,月经难于朝向生理用吸收制品1的侧方横向泄漏。
此外,如果设置于立起壁12a,12b的内部的亲水性材料层的厚度小于吸收层3,另外该亲水性材料层比吸收层3软,则亲水性材料层难于妨碍立起壁12a,12b的弯曲,可使立起壁与皮肤的接触柔软。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生理用吸收制品1A,图7为沿图6中的VII-VII线的剖视图,图8为沿图6中的VIII-VIII线的的剖视图,图9和图10为表示上述第2实施例的变换实例的、相当于图7的剖视图的剖视图。
在图6和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其尺寸与图1所示的相同的内面层2上设置有吸收层3。另外,夹着纵向的中心线O-O在其中一侧,第1透液层21从生理用吸收制品1A的一侧缘1a延伸到上述中心线O-O的附近,第2透液层22从另一侧缘1b延伸到中心线O-O附近。
上述第1透液层21和第2透液层22以二张重合的方式折叠,在上述中心线O-O附近的第1固定端31a和第2固定端31b,上述透液层21和22与吸收层3的外面接合。在上述固定端31a,31b处,上述两层21,22与上述吸收层3沿与中心线O-O保持平行的纵向以连续线、或间断线粘接,或热熔接。
在上述两张重合而折叠的第1透液层21中,从上述吸收层3的侧缘3a,覆盖第1固定端31a的外面层3的部分形成外面层21a,从上述吸收层3的侧缘3a朝向外方延伸的部分形成延长部21b。从上述内面层2的侧缘3a朝向外方延伸的延长部2a与上述延长部21b通过热熔型粘接剂粘接,形成侧部折片5。
同样,第2透液层22也在吸收层3的侧缘3b和第2固定端31b之间形成覆盖吸收层3的外面层22a,在侧部翼片5中,内面层2的延长部2a与第2透液层22的延长部22b通过热熔型粘接剂粘接。另外,在图6所示的前后翼片6,6中,第1透液层21和第2透液层22与内面层2粘接。
另外,由从上述第1固定端31a立起的第1透液层21形成第1立体壁30A,由从第2固定端31b立起的第2透液层22形成第2立体壁30B。上述第1立体壁30A和第2立体壁30B为夹着中心线而左右对称的形状,形成分别从第1固定端31a和第2固定端31b立起的立起壁32a,32b,与从其顶端在左右两侧弯曲的皮肤接触部34a,34b。
上述立起壁32a和32b相互粘接。另外,皮肤接触部34a包括位于比第1固定端31a更靠侧缘3a一侧的自由端33a,皮肤接触部34b包括位于比第2固定端31b更靠侧缘3b一侧的自由端33b。
象图8所示的那样,在生理用吸收制品1A的前后端部(图6的比立体壁30A,30B的前后端部30c,30d更靠外侧),在上述第1透液层21和第2透液层22中,形成夹着中心线O-O而相互反向折叠的折叠部21c,22c,其整体通过粘接剂接合于吸收层3、或内面层2上。
在上述第1透液层21和第2透液层22中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多个弹性部件35。于是,在上述弹性部件35的弹性收缩力的作用下,将第1立体壁30A和第2立体壁30B的前端30c和后端30d拉合,生理用吸收制品1A弯曲,上述第1立体壁30A和第2立体壁30B朝向离开外面层21a,22a的方向呈T字形状立起。
在本实施例中,当将设置于内面层2上的粘接层固接于内衣上进行穿着时,第1立体壁30A与第2立体壁30B实质上起与图4和5所示的立体壁10,10A,10B相同的作用,皮肤接触部34a,34b与人体的局部紧密贴合,即使内面层2运动,仍容易保持皮肤接触部34a,34b与人体的局部的紧密贴合性。
由于上述皮肤接触部34a,34b由透液层形成,故供到皮肤接触部34a,34b的月经透过皮肤接触部34a,34b,经立体壁32a,32b传递,为吸收层3吸收。
此外,在图9所示的变换实例中,在上述吸收层3上设置有透液层23,上述透液层23中的覆盖吸收层3的部分形成外面层23a, 从吸收层3的侧缘3a,3b朝向左右外侧延伸的部分形成延长部23b,23b。还有,在侧部翼片5,5中,上述内面层2的延长部2a,2a与上述延长部23b,23b通过热熔型粘接剂粘接。
在上述透液层23上,第1透液层21与第2透液层22以分别二张重合而折叠的方式设置。第1透液层21从生理用吸收制品1A的侧缘,延伸到外面层23a上,在中间部,形成从固定端31a立起的第1立体壁30C。另外,第2透液层22从生理用吸收制品1A的侧缘1b延伸到外面层23a上,在中间部,形成从固定端31b立起的第2立体壁30D。上述第1立体壁30C包括立起壁32a和皮肤接触部34a,第2立体壁3D也包括立起壁32b和皮肤接触部34b。另外,在相应的立体壁30C,30D上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弹性部件36。
还有,在图9所示的实例中,第1固定端31a和第2固定端31b之间以距离W2间张开,第1固定端31a和第2固定端31b分别夹着中心线O-O形成在对称的位置。
在图10所示的变换实例中,在吸收层3上设置有透液层23,形成覆盖吸收层3的外面层23a,在其上,由第1透液层21形成第1立体壁30E,由第2透液层22形成第2立体壁30F。相应的立体壁30E和30F包括立起壁32a,32b与皮肤接触部34a,34b。
在上述立体壁30E和30F中,安装有在皮肤接触部34a,34b上沿纵向延伸的弹性部件36,但是在立起壁32a ,32b上也安装有弹性部件37,其结果是,两个立体壁30E与30F以夹着中心线O-O的对称形状,并且按照形成∑形状的截面的方式立起。
在图10所示的变换实例中,生理用吸收制品1A的前后端部,第1透液层21和第2透液层22分别在沿上下将∑形状压扁的扁平状态折叠,折叠的相应的层21和22的整个表面粘接于透液层23的表面上。如果这样,在弹性部件36和37中的收缩紧迫力的作用下,生理用吸收制品1A弯曲时,第1立体壁30E、第2立体壁30E可按照截面呈∑形状的方式立起。
在图9和图10所示的变换实例中,当将设置于内面层2的粘接层固定于内衣上而进行穿着时,相应的皮肤接触部34a,34b与人体的局部紧密贴合,内面层2与内衣一起运动,此时,可保持皮肤接触部34a,34b与人体局部的紧密贴合。另外,为了使两侧的立体壁的皮肤接触部34a与皮肤接触部34b呈现独立性,可将相应的皮肤接触部34a,34b分别与人体的局部紧密贴合。因此,即使在内面层2运动、或与皮肤脱开的情况下,皮肤接触部34a,34b与人体局部仍保持在紧密贴合的状态。
另外,在图10所示的实例中,由于各自的立体壁30E和30F呈∑形状,故当立体壁在与皮肤接触的压力作用下被压缩时,弹性恢复力增加,皮肤接触部34a,34b与人体局部的紧密贴合性进一步提高。
图11所示的为表示类似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形状的第3实施例的剖视图。
在图11所示的实例中,在外面具有粘接层的内面层2上设置有吸收层3,在其上设置有透液层23,上述透液层23的一部分形成覆盖吸收层3的外面的外面层23a。另外,在上述透液层23上设置有二张重合而折叠的透液层41。
上述透液层41呈沿纵向延伸的带状,至少在图6所示的L1的区域。沿纵向延伸的中心部呈直线或间断线状粘接或熔接于形成上述外面层23a的透液层23的表面上,形成固定端42。
另外,夹着固定端42在一侧形成的第1立体壁30G和在另一侧形成的第2立体壁30H呈对称形状。在上述第1立体壁30G上形成立体壁43a和皮肤接触部44a,在第2立体壁30H上形成立体壁43b和皮肤接触部44b。此外,在上述透液层41上安装有沿纵向延伸的多个弹性部件46。
在生理用吸收制品1A的前后端部,上述透液层41的整个表面粘接于形成外面层23a的透液层23上。
在上述弹性部件46的弹性收缩力的作用下,整个生理用吸收制品弯曲,其结果是,上述第1和第2立体壁30G和30H按照其自由端45a,45b从透液层23离开的方式立起。
同样在该第3实施例中,上述第1和第2立体壁30G,30H的皮肤接触部44a,44b各自独立运动,可弹性地与人体的局部紧密贴合。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皮肤接触部的两侧的自由端之间的宽度W3(在图4和图5中,省略W3的表示)在10~60mm的范围内,最好在20~50mm的范围内,特别是最好在30~50mm的范围内。另外,相对吸收层3的侧缘3a与侧缘3b之间的宽度W1(在图4,图5,图7,图11中,省略W1的表示),最好上述W3在20~70%的范围内。如果皮肤接触部的自由端之间的宽度在上述范围内,立体壁的皮肤接触部容易与人体的局部紧密贴合。
还有,在上述全部的实施例中,成为立体壁中的2个立起壁的立起点的固定端之间的距离W2最好在0~40mm的范围内,特别是最好在0~20mm的范围内,上述W2和吸收层3的宽度W1之间的比W2/W1最好小于1/2。如果在该范围内,则可将立体壁的皮肤接触部的自由端之间的距离设定在上述优选的范围内。
再有,在图1和图6中,形成有上述立体壁的区域的纵向的长度L、L1在150~400mm的范围内,特别是最好在200~360mm的范围内。
另外,从固定端,立体壁的立起高度在5~50mm的范围内,最好在10~40mm的范围内,特别是最好在10~25mm的范围内。
接着,可按照将上述全部实施例的生理用吸收制品1,1A插入到女士的性器官的阴唇内部的方式进行穿着的方式使用。
将上述立体壁10,10A,10B,30A,30B,30C,30D,30E,30F,30G,30H的皮肤接触部装在阴唇的内部,通过阴唇的闭合力,将上述立体壁保持在女士的性器官中,由此,整个生理用吸收制品1,1A可按照具有与女士的性器官形成整体的感觉穿着。在此场合,最好在内面层2的外面上不设置粘接层,不将内面层2固定于内衣的内面上。
如果采用该穿着方法,生理用吸收制品1,1A处于保持在女士的性器官上的穿着状态,即使在内衣与跨股间部错位的情况下,生理用吸收制品1,1A仍难于从女士的性器官错开。
月经最初通过立体壁的皮肤接触部承接,但是,月经透过皮肤接触部由立起壁传递而为吸收层3吸收。另外,如果象图4所示的那样,在皮肤接触部上设置有亲水性材料层15,则该亲水性材料层15也具有一定的月经的吸收能力,未为上述亲水性材料层15吸收完的月经可为位于其下方的吸收层3吸收。
为了容易将立体壁的皮肤接触部由阴唇保持,象图7,图9,图10,图11所示的实施例那样,最好采用对称形状的各皮肤接触部独立的,成对的皮肤接触部独立地保持于阴唇之间的类型。特别是,如果象图9,图10,图11所示的那样,为第1立体壁和第2立体壁位于沿横向稍稍离开位置,可相互独立地动作的类型,则容易将皮肤接触部保持于阴唇内。
同样上述图7,图9,图10,图11所示的实施例采用下述结构,在该结构中,在各立体壁的皮肤接触部内设置与图4所示的亲水性材料层15相同的亲水性材料层。如果在皮肤接触部内部设置上述亲水性材料层,则皮肤接触部的厚度增加,可获得一定刚度,当皮肤接触部保持于阴唇之间时,其难于与上述阴唇之间脱开。另外,在图7的实施例中,也可在立起壁32a与立起壁32b之间夹持与上述亲水性材料层15相同的、较薄的亲水性材料层,还可在2个重合的层之间夹持上述较薄的亲水性材料层,该2个重合的层指分别形成图7,图9,图10,图11所示的实施例的立起壁32a,32b或43a,43b的层。
另外,由阴唇之间保持立体壁的卫生用吸收制品的整体尺寸可小于已有的固定于内衣的卫生巾。即使整体尺寸小,由于女性器官与吸收层3的错位难于产生,故容易防止月经的横向泄漏。另外,不必使内面层2充分地大于吸收层3,还可使内面层2和吸收层3的尺寸基本上相同。或者,可使上述左右的侧部翼片5,5与前后翼片6,6各自的宽度小于5mm,甚至小于3mm,由此,可减小生理用吸收质制品的整体尺寸。
为了使立体壁的皮肤接触部容易保持于阴唇之间,最好皮肤接触部的自由端之间的宽度W3在20~40mm的范围内,形成有立体壁的区域的纵向长度L,L1在50~70mm的范围内。另外,可采用图6所示的制品整体的长度L0在80~120mm的范围内,宽度W0在40~60mm的范围内的较小的类型。
下面对各部件的组成材料进行描述。
上述内面层2由以PE等的树脂为主成分的薄膜、使上述薄膜与纸、或薄膜与无纺布贴合的叠置材料等的非透液层形成。或者,最好,上述内面层2为在局部、或整个表面延伸含有无机填充剂的树脂层的、带有多孔的透湿性树脂层。
在于上述内面层2的外面设置有用于固定于内衣等的外部穿着体上的粘接层的场合,上述粘接层按照沿生理用吸收制品的制品长度方向、纵向尺寸较长的方式设置。另外,在采用上述粘接层的场合,最好在其表面上设置在直到使用时前用于保护上述粘接层的剥离纸。
上述吸收层3由棉状纸浆的叠层体、薄纸的叠层体,气流法纸浆、或混合有热融接纤维的气流法无纺布、或进行了亲水性处理的泡沫层、纤维素泡沫层、混合有高吸水性聚合物的片材等形成。作为上述高吸水性聚合物的材料,包括有以丙稀酸为主成分的聚合物、淀粉/丙烯酸的接枝聚合物,从淀粉,羧基甲基纤维素(carboxylic methyl cellulose)等中选择的颗粒状物、或纤维状物。
最好在基于JISL 1096的45度悬臂法的刚柔度测定试验中,上述吸收层3的测定值在5~70mm的范围内。如果在此范围内,则可防止上述吸收层3扭转地变形,另外,也不会给予穿着者过大的硬质感。另外,在上述刚柔度在此范围内时,也可对上述吸收层附加压缩条槽的机械的压力。
还有,最好,上述吸收层3的厚度在1.0~5.0mm的范围内。
形成图5所示的外面层17a的透液层17、形成图9~图11所示的外面层23a的透液层23也可使用比如象气流法纸浆那样地具有湿润强度的吸收材料、或者还可采用作为透液性材料的带孔塑料薄膜、或由进行了亲水性处理的疏水性合成树脂纤维形成的无纺布,带孔无纺布等。
再有,作为形成上述各实施例的立体壁10,10A,10B,30A,30B,30C,30D,30E,30F的透液性层(透液性材料)为具有膨松感、液体的残留性较低的喷流法(through air)无纺布、或液体的隐蔽性效果较高的带孔塑料薄膜等。最好,比如,上述喷流法(throught air)无纺布由芯鞘结构的复合纤维形成,其单位面积重量在20~40g/m2的范围内,厚度在0.3~1.5mm的范围内。另外,如果为带孔塑料薄膜,则最好由单位面积重量在20~35g/m2的范围内、密度在0.90×106~0.93×106g/m2的范围内的烯烃系树脂形成。此时,最好,上述带孔塑料薄膜的薄膜开孔率在30~70%的范围内。此时,孔部的形状也可为圆形、菱形、多边形等,特别是不限定于此形状。另外,上述孔部的各面积、排列样式等也同样不受到限定。
作为形成其它的立体壁的透液性层(透液性材料),也可为点粘无纺布,射流喷网法无纺布、气流成网法无纺布等,这些无纺布也可为将人造丝,乙酸人造丝等的再生纤维素纤维或天然纤维素纤维与上述复合纤维混合而形成的类型。另外,也可为纺粘法无纺布、熔喷法无纺布。
上述带孔塑料薄膜、或无纺布也可以单体使用,或者,还可将多个相同的薄膜、或无纺布重合,也可按照将不同类型的薄膜、或无纺布重合的方式使用。
另外,按照本发明,各立体壁的皮肤接触部的顶面可由透液性材料形成,但是立起壁也可由非透液性的疏水性材料或防水性材料形成。在上述立体壁中,如果与人体局部紧密贴合的皮肤接触部是透液性的,则可沿上述非透液性的材料将透过皮肤接触部的月经导向吸收层。在此场合,在未形成有立体壁的区域。最好在吸收层的外面上形成透液性的外面层。
象上面所描述的那样,在本发明的生理用吸收制品中,由于设置于中间部的透液性的立体壁弹性地与人体局部紧密贴合,故在将内面层固定在内衣上而穿着的场合,内面层与内衣一起运动,即使在设置有吸收层的吸收区域相对皮肤错动或离开的情况下,因立体壁与人体局部的紧密贴合,仍可确实将月经送向吸收层,可有效地防止月经从生理用吸收制品横向泄漏。
此外,可将上述立体壁保持在女士性器官的阴唇之间,还可给予与女士性器官具有整体感地穿着生理用吸收制品。在此场合,生理用吸收制品难于与女士性器官分离,或错位,容易防止月经的横向泄漏。
权利要求
1.一种生理用吸收制品,其中在内面层上设置包括沿纵向延伸的两侧缘的吸收层,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吸收层上,在其两侧缘之间的中间部设置有立体壁,该立体壁沿上述纵向延伸,至少其一部分位于上述吸收层上,上述立体壁包括成为从上述中间部的立起点的固定端,以及一对自由端,该对自由端位于比上述固定端更靠吸收层的两侧缘侧的位置;在上述立体壁上设置有沿上述纵向延伸的弹性部件,从该弹性部件对上述立体壁作用沿纵向的弹性收缩力,上述立体壁可向上述自由端从上述吸收层离开的方向立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理用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上述立体壁包括立起壁和皮肤接触部,该立起壁从上述固定端立起,该皮肤接触部从上述立起壁的顶部朝向上述吸收层的两侧缘的方向弯曲,至少上述皮肤接触部由透液性材料形成。
3.一种生理用吸收制品,其中在内面层上设置包括沿纵向延伸的两侧缘的吸收层,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吸收层上,在其两侧缘之间的中间部设置有立体壁,该立体壁沿上述纵向延伸,至少其一部分位于上述吸收层上;上述立体壁由在第1固定端和第2固定端之间延伸的层形成,该第1固定端位于上述吸收层的其中一个侧缘的内侧,该第2固定端位于上述吸收层的另一侧缘的内侧;由上述层形成立起壁和皮肤接触部,该立起壁分别从上述固定端立起,该皮肤接触部从上述立起壁的顶部朝向吸收层的两侧缘,向左右两侧扩展,并在两侧部具有自由端,至少上述皮肤接触部的顶面由透液性材料形成;在上述立体壁上设置有沿上述纵向延伸的弹性部件,从该弹性部件对上述立体壁作用沿纵向的弹性收缩力,上述立体壁可向上述自由端从上述吸收层离开的方向立起。
4.一种生理用吸收制品,其中在内面层上,设置包括沿纵向延伸的两侧缘的吸收层,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吸收层上,在该两侧缘的中间侧设置有具有固定端的第1立体壁和第2立体壁;上述第1立体壁和第2立体壁为夹着吸收层的中心相互保持对称的形状,在上述第1立体壁和第2立体壁上分别设置有立起壁和皮肤接触部,该立起壁从上述固定端立起,该皮肤接触部从上述立起壁朝向吸收层的上述侧缘向外侧弯曲,该皮肤接触部的自由端比上述固定端更靠吸收层的侧缘侧,至少上述皮肤接触部的顶面由透液性材料形成;在上述立体壁上设置有沿上述纵向延伸的弹性部件,从该弹性部件对上述立体壁作用沿纵向的弹性收缩力,上述立体壁可向上述自由端从上述吸收层离开的方向立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理用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立体壁由从上述吸收层中的一个侧缘,延伸到吸收层上的第1层形成,上述第2立体壁由从上述吸收层的另一侧缘,延伸到吸收层上的第2层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生理用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立体壁中的立起壁、与第1立体壁中的立起壁的至少一部分接合着。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生理用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立体壁中的固定端、与上述第2立体壁中的固定端的相对距离小于上述吸收层的侧缘之间的距离的1/2。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理用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透液性层与上述吸收层上的中间部接合,上述透液性层从与上述中间部的接合部延伸到另一侧,形成上述第1立体壁,上述透液性层从上述接合部延伸到另一侧,形成第2立体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理用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立体壁的内部设置有亲水性材料层。
10.根据权利要求2~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生理用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皮肤接触部与上述立起壁中的至少1者的内部设置有亲水性材料层。
11.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生理用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立体壁和第2立体壁两者中,在上述皮肤接触部和立起壁中的至少1者的内部设置有亲水性材料层。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的生理用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立体壁中的立起壁与第2立体壁中的立起壁之间夹持有亲水性材料层。
13.根据权利要1,3,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生理用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内面层的外面上设置有错动防止用的粘接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生理用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该制品按照将上述立起壁插入到女士性器官的阴唇内侧的方式穿着。
15.根据权利要求2~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生理用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品按照将上述皮肤接触插入到女士性器官的阴唇内侧的方式穿着。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生理用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内面层的外面上不设置有错动防止用的粘接层,制品整体可由上述阴唇的闭合力保持。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生理用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上述立体壁的纵向长度是50~70mm,上述立体壁的自由端之间的宽度是20~40mm。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生理用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内面层与上述吸收层的叠层体的纵向的长度是80~120mm,宽度是40~60mm。
19.根据权利要求1,3,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生理用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该制品设置有覆盖上述吸收层的透液性的外面层,在上述外面层上设置有上述立体壁的固定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已有的生理用吸收制品在由粘接层固定于内衣上使用时,内面层与内衣一起运动,此时,液体吸收区域与人体局部错位、或分离。在生理用吸收制品的吸收层(3)上、设置有由透液性层(8)形成的立体壁(10)。在立体壁(10)中,形成有立起壁(12a,12b)和皮肤接触部(12e),该立起壁(12a,12b)从固定端(11a,11b)立起,该皮肤接触部(12e)从立起壁(12a,12b)的顶部朝向左右两侧扩展。在弹性部件(13)的弹性收缩力的作用下,皮肤接触部(12e)呈T字形立起,在该力的作用下,皮肤接触部(12e)与人体局部地紧密贴合。由此,即使在通过粘接层固定于内衣上的内面层(2)运动情况下,皮肤接触部(12e)与人体局部紧密贴合,月经从立体壁(10)供到吸收层(3)中,为该层吸收。
文档编号A61F5/44GK1378828SQ02120178
公开日2002年1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3日
发明者水谷聪, 八卷孝一, 野田祐树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