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败血速效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0926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药败血速效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外伤感染后所诱发之败血症、并特别适用于各类外伤感染后所诱发之化脓性及中毒性败血症的中药败血速效膏及其制备方法。
目前,对败血症的治疗,西医一般采用消炎、控制感染等方法,治标不治本。当患者出现高烧、神志昏、患处疼痛剧烈、毒气扩散危及生命时,无良药可治,使众多患者失去生命。在中医药方面也尚未发现用纯中药制成膏剂,不开刀、不手术,患处直接用药,从根本上治疗各类外伤感染诱发败血症的中药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填补上述医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配方科学、工艺简单、制作方便、不开刀、不手术治疗外伤感染后诱发败血症的中药败血速效膏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本发明是由猪陈脂、白芷、片姜黄、冰片、地骨皮、地丁、珍珠粉等组成。其组分(重量比)为猪陈脂50-70%、白芷3-10%、片姜黄10-25%、冰片1-6%、地骨皮2-10%、地丁2-10%、珍珠粉0.1-0.9%。
本发明的最佳配料(重量比)猪陈脂55-65%、白芷4-9%、片姜黄15-20%、冰片2-5%、地骨皮3-9%、地丁3-9%、珍珠粉0.2-0.8%。
本发明的制配方法为取上述各位中药范围内的组分(重量比)先把细砂放入锅内加热后和片姜黄用武火拌炒,至微黄色时停火取出,然后在把地骨皮、地丁二味中药也放入锅内和细砂,用文、武火拌炒,至黄色时停火取出,以上三味中药凉后一起研细面,白芷也研细面,并把冰化,珍珠粉一起研细面,除猪陈脂外,以上六味中药混合均匀,再将六味中药面和猪陈脂搅拌均匀,即制成中药败血速效膏。
本发明的优点在制备工艺简单,易于生产,系纯中药制成,无毒副作用,经临床使用,治疗各类外伤感染后诱发的败血症效果良好,特别是患者出现高烧、抽搐、神志模糊、疼痛加剧、肿势迅速扩展以至形成败血症体征时,使用本发明制成的中药膏能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细菌繁殖,快速排除血液异物,迫使毒气外溢,促进组织细胞生成,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不开刀、不手术,就能治疗诱发型败血症等优点。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将制成的中药败血速效膏直接敷摊在蜡纸上,将患处按常规消毒后,贴敷患处即可,病情严重时,一日换药一次,轻者可2-3日换药一次。
用下面的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加以说明,但不限制本发明。
病例观察事例1张明钧,男,36岁,禹州市山货乡郎刘庄村,于02年8月9日和自己的4岁儿子玩时,不慎被儿子的指甲把左胳膊的皮肤损伤,当时不在意,后在煤矿工作时洗了澡,引起水毒感染,只觉患处有点疼,微有肿胀现象,在当地医院治疗,但效果不佳。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患处红肿热痛,并拌有发烧、头痛、饮食减退等症状,后送到禹州市人民医院医治,经用林可梅素、青霉素、菌比治等药物抗感染消炎治疗,但高烧、疼痛仍然不减,患者出现神志昏、饮食不进,体重乏力,面色苍白等状态,于02年8月16号我处治疗。
经检查左胳膊肿胀明显、肿块坚硬,腋下淋巴结肿大,肿块坚硬,体左上部红肿,肿势边缘不清,胳膊关节处中间有1×1cm2的小伤口,深达1.5厘米,但伤口洞中坏死组织无边缘,探不清,患有高烧,神志时清时昏,精神差,胳膊疼痛剧烈,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表情反应迟钝,恶寒及全身不适等症。舌苔干燥,脉搏数T40.5℃、P100次/分,BP70/50 IImhg,肿势感染全身面积百分之十五,并形成血栓及中毒性败血症体症。
治疗与方案(1)抗除感染及败血症,结合退烧药物。(2)用本发明的中药败血速效膏患处贴敷治疗。(3)每日换药一次。
8月16日,T40.5℃ ,神志时清时昏,精神差,食欲不进,口干舌燥,烦躁不安。换药检查,患肢肿胀明显,肿块坚硬,疼痛剧烈,脉浮数。
8月17日,T38.7℃,神志时清时昏,精神不佳,饮食差。换药检查,患肢疼痛症状略有好转,烦躁略轻。
8月18日,T38.5℃,神志略清,精神不佳,饮食略增。换药检查,患者左上侧部位的肿势略消,腋下淋巴管及淋巴结的肿块仍存在,患处疼痛症状明显好转。患者由危转安。
8月19日,T37.8℃,神志清楚,精神好转,面部微现红润色,饮食增加,换药检查,患者胳膊的肿势略消,烦躁消失,脉数已缓。
8月20日,T37.5℃,神志清,精神良好,全身不适症状已有减轻,饮食增加。换药检查,患肢小伤口处有少量清稀渗出液。
8月21日,T37.3℃,精神良好,神志清,饮食一般。换药检查,患肢肿势已消50%,色泽暗红,病情已稳定。
8月22日,T37℃,神志清楚,精神良好,饮食尚可。换药检查,患肢肿胀明显好转,腋下淋巴管及淋巴结肿块已消失,疼痛症状明显好转。
8月23日,T37℃,症状同上。换药检查,患肢肿胀部位的肿块由硬变软,色泽红润,小伤口流出大量的渗出液,日渗出量约200ml左右。
8月24日,T36.8℃,症状同上。换药检查,患肢肿胀已消失三分之二,疼痛症状明显好转,胳膊出现剧痒情况,伤口渗出液量未减。
8月25日,T36.8℃,神志清,精神良好,饮食一般。换药检查,患肢肿胀情况恢复良好,伤口渗出液量未减。
8月26日,T36.7℃,神志清,精神良好,饮食一般。换药检查,患肢肿胀康复良好,伤口渗出液量未减,剧痒症状略减。
8月27日,T36.5℃,神志清,精神良好,饮食一般。换药检查,患肢肿胀情况一直在恢复之中,患处皮色暗红,小伤口渗出液量减少,略带少量血色。
8月28日,T36.5℃,精神良好,饮食尚可。换药检查,患肢肿势已消,小伤口愈合情况良好。
8月29日,T36.5℃,神志清楚,精神良好,饮食一般。换药检查,患肢已恢复正常,小伤口已愈合,患处皮肤略有暗红色,还有微痒感觉。当日,患者痊愈回家。
患者张明钧从入院到出院共14天时间,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生异常病变,使用本发明之中药败血速效膏治疗,没留任何伤疤及后遗症,实现了中医不开刀、不手术就能治疗外伤感染后诱发之化脓性及中毒性败血症。
病案观察实例2张兵男,15岁,禹州市小吕乡郎关庄村。患者在外地打工时,不慎被蚊虫叮咬,后引起感染,在武夕医院治疗,病情不见好转,并呈进行性加重,肿势扩展、蔓延迅速,红肿热疼,肿块坚硬,色泽晦暗;回家后,在当地医院实行手术减压疗法,整个大腿部上下关节手术十个大口子,最大伤口18×4cm2,但病情仍在蔓延,疼痛难忍,于2002年8月到我处治疗。
经检查患者左腿部肿胀明显,肿块坚硬,大腿弯部淋巴结肿块坚硬,肿势边缘不清,各手术伤口有大量的渗出液,并伴有高烧,神志昏,患处疼痛剧烈,烦躁不安,表情反应迟钝及全身不适症状,口干舌燥,脉浮数,T39.5℃、P95次/分、BP80/60IImhg,肿势感染面达全身面积的18%,并有血栓及外伤感染中毒性败血症体征。
治疗与方案(1)、抗除感染及抗除败血症疗法,结合退烧药物治疗。(2)、使用本发明之中药败血速效膏直接患处用药。(3)每日换药一次。
8月3日,T39.5℃,神志时清时昏,精神差,饮食不佳。清洗患肢换药检查,患肢肿胀明显,肿块坚硬,淋巴结肿大且肿块坚硬,肿势边缘不清,各伤口渗出大量的脓性分泌物,并伴疼痛及全身不适症状。
8月4日,T39.3℃,神志时清时昏,精神不佳,饮食较差。换药检查,患肢肿胀明显,肿块坚硬,淋巴结肿大坚硬,肿势边缘不清,伤口渗出液量没减,但患部的疼痛症状略轻。
8月5日,T39℃,神志时清时昏,精神不佳,饮食较差。换药检查,患肢肿胀略感轻松,肿块仍坚硬,肿势边缘不清,色泽暗红,全身不适症状略有减轻。
8月6日,T38.8℃,神志略清,精神欠佳,饮食较差。换药检查,患肢肿胀情况好转,触及肿块明显发软,淋巴结肿块也开始软化,边缘肿势明显收缩,病情由危转安,各伤口渗出量没减。
8月7日,T38.5℃,神志略清,精神欠佳,饮食较差。换药检查,患肢肿胀恢复良好,腿部肿块及淋巴结肿块均有明显软化,伤口新生肉芽组织发育良好,色泽红润,脓性分泌物量减少,疼痛症状消失。
8月8日,T38℃,神志清楚,精神好转,饮食增加。换药检查,患肢肿胀情况继续消散,所有肿块软化收缩,全身不适症状已消失,口千舌燥及脉象转为正常,出现红润薄白苔,脉浮数已缓,病情稳定。
8月9日,T37.5℃ ,神志清楚,精神好转,饮食增加。换药检查,患肢肿胀已明显收缩,所有肿块均已消失,伤口的渗出液量减少,新生肉芽组织发育良好,轻伤口已愈合3处,最大伤口测量值为10×2cm2。
8月10日,T37℃,神志清,精神良好,饮食一般。换药检查,患肢肿势已恢复50%,伤口分泌量少,患肢出现剧痒状况,伤口分泌物消失,新生肉芽组织发育良好。
8月11日,T36.8℃,神志清,精神良好,饮食尚可。换药检查,患肢肿势恢复良好,伤口内的新生肉芽组织发育良好。
8月12日,T36.5℃,精神良好,饮食一般。患肢肿势消,伤口又愈合3处。
8月13日,T36.5℃,精神良好,饮食一般。换药检查,患肢伤口内的新生肉芽组织发育良好。患者开始下床做功能锻炼活动。
8月14日,T36.5℃,神志清,精神良好,饮食尚可。换药检查,患肢各伤口已完全愈合,患处略痒。当日康复出院回家。
患者张兵从入院到出院共12天,在治疗过程中,经使用本发明的中药败血速效膏治疗,没发现任何不良反应,效果良好。
病案观察实例3郭艳敏,女,16岁,家住禹州市无梁镇郭庄村,于1995年7月14日初诊。
患者于1995年4月18日不慎被汽车撞致重伤,经河南省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诊治,实行高位截肢手术,术后残端感染严重,并形成术后感染性败血症。此后转我处治疗。
经检查患者体质差,饮食差,肌肉消瘦,被动体位,面色苍白,口干舌燥,发烧,恶寒,烦躁,精神不振,表情反应迟钝,患处红肿热疼,伴有大量的脓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全身不适,神志时清时昏,脉浮数,T40℃,P100次/分,BP75/50IImhg,伤口感染面20×20cm2,并形成术后血栓闭塞及败血症。
治疗与方案(1)抗除败血症及抗感染疗法,补充液体及结合退烧。(2)使用本发明之中药败血速效膏抗败血症治疗。(3)每日换药一次。
5月14日,T40℃,神志时清时昏,精神差,饮食不佳。清洗患肢换药检查,患处红肿及疼痛症状明显,感染区坏死组织较多,有大量的脓性分泌物。
5月15日,T39.5℃,神志时清时昏,精神不振,饮食不佳。换药检查,感染区坏死组织较多,有大量的脓性分泌物渗出。
5月16日,T39℃,P90次/分,BP80/55IImhg,神志略清,精神好转,饮食增加,全身不适及疼痛症状明显好转。换药检查,患处红肿略消,残端感染区坏死组织略有分离,分泌物没减。
5月17日,T38.5℃,精神好转,饮食明显增加。换药检查,患处红肿略消,残端边缘略有坏死组织脱落,脓性分泌物大量渗出,气味难闻。
5月18日,T38℃,神志清楚,精神好转,饮食增加,口干舌燥也有好转。换药检查,残端损区坏死组织有片状脱落,仍有脓性分泌物渗出。
5月19日,T37.5℃,神志清醒,精神良好,饮食尚可,消瘦肌体略有恢复,面部出现红润色泽,全身不适及疼痛症状明显好转。换药检查,残端伤口处坏死组织明显脱落,红肿较前减轻。
5月20日,T37℃,精神良好,饮食一般,身体消瘦情况恢复良好。换药检查,残端伤口处坏死组织脱落较多,脓性分泌物量减少。
5月21日,T36.8℃,精神良好,饮食一般,皮肤及面部色泽红润,全身不适及疼痛症状消失。换药检查,感染区面积明显缩小,肿势明显好转。
5月22日,T36.5℃,P70次/分,BP110--65IImhg,精神良好,饮食一般,口干舌燥症状消失,脉缘正常,体质恢复良好。换药检查,患处坏死组织已完全脱落,新生肉芽组织发育良好,分泌物量减少。
5月23日,T36.5℃,体质恢复良好。换药检查,残端感染面明显缩小,仅剩10×10cm2,新生肉芽组织发育良好。
5月24日,T36.5℃,精神及食欲良好。换药检查,红肿消失,脓性分泌物量减少,伤口边缘长出部分新鲜皮肤并向中央扩长。
5月25日,T36.5℃,精神及食欲良好,身体恢复较快。换药检查,残端感染面明显缩小,新鲜皮肤继续向中央扩长,分泌物量减少。
5月26日,T36.5℃,患者康复情况良好,肌肤色泽红润。换药检查,残端感染面积仅剩8×6cm2。
5月27日,T36.5℃,患者由被动体位转为自动体位,神志及精神良好。换药检查,新鲜皮肤继续向中央扩长。
5月28日,T36.5℃,精神及食欲良好。换药检查,新生组织及新生皮肤发育良好,患者可以自己做肢体功能活动。
5月29日,T36.5℃,神志及精神良好,患者可在床上自由翻身。换药检查,患处新生皮肤呈片状向周围扩长且发育良好,脓性分泌物减少。
5月30日,体温正常,精神良好,饮食一般,肌肤丰满红润且有光泽。
5月31日,精神及食欲良好。换药检查,患处新生皮肤呈片状继续向周围扩长且发育良好。
6月1日,T38℃,精神不佳,不想吃饭,头疼、恶心并伴有少量呕吐,咳嗽,脉浮数。诊为感冒,治以发汗解表、抗菌消炎,方用氨基比林、地塞米松并结合抗菌等。换药检查,患部的新生肉芽及新生皮肤无异常变化。
6月2日,T37℃,精神好转,饮食增加,感冒已基本痊愈。换药检查,患部的新生肉芽及新生皮肤发育良好,脓性分泌物消失。
6月3日,T36.5℃,神志清,精神良好,饮食恢复。换药检查,残端伤口愈合情况良好。
6月4日,T36.5℃,患者精神良好,饮食一般,身体已恢复,面部及全身皮肤色泽红润,肌肉丰满。换药检查,残端感染区伤口已经痊愈。又观察3日后出院。
患者郭艳敏从入院到出院共22天,经用本发明之中药败血速效膏治疗其败血症及术后感染,效果良好,实现了中医不开刀、不手术就能治疗外伤感染并诱发败血症的良好疗效。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药败血速效膏,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猪陈脂、白芷、片姜黄、冰片、地骨皮、地丁、珍珠粉等组成。其组分(重量比)为猪陈脂50-70%、白芷3-10%、片姜黄10-25%、冰片1-6%、地骨皮2-10%、,地丁2-10%、珍珠粉0.1-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败血速效膏,其特征在于它的最佳配料(重量比)为猪陈脂55-65%、白芷4-9%、片姜黄12-23%、冰片2-5%、地骨皮3-9%、地丁3-9%、珍珠粉0.2-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败血速效膏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最佳配料(重量比)为猪陈脂53%、白芷8.5%、片姜黄22.5%、冰片3.2%、地骨皮7%、地丁5%、珍珠粉0.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药败血速效膏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上述各味中药范围内的组分(重量比),先把细沙放入锅内加热和片姜黄一起用文武火拌炒,至微黄色时停火取出,然后再把地骨皮、地丁二味中药也放入锅内和细沙一起用文武火拌炒,至黄色时停火取出,以上三味中药凉后一起研细面,而后把白芷研细面,并把冰片、珍珠粉二味中药一起研细面,除猪陈脂外,以上六味中药面混合均匀,再将六味中药面和猪陈脂搅拌均匀,即制成中药败血速效膏。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药败血速效膏及其制备方法。其工艺简单,制作方便,系纯中药制成。经临床使用,特别适用于各类外伤感染后诱发的败血,症,效果良好,无任何毒副作用。使用本发明制成的药膏,能改善血液循环,清除细菌繁殖,快速排除、分解血液异物,迫使毒气外溢,促进组织细胞生成,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实现了中医不开刀、不手术,直接患处用药,以解诸毒,治愈各类外伤感染后诱发的败血症。
文档编号A61P7/00GK1421231SQ02150198
公开日2003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17日
发明者杨群山 申请人:杨群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