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病人的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1576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移病人的担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担架,是一种适用于病人手术后从手术台转移的设备。
技术背景现有技术中,医院里的手术病人,在手术完成后,从手术台移到护理平车或移到病床上,通常采用多人手托之方法。由于多人一起动手,往往用力不均,行动不协调,容易造成病人刀口的损伤而造成各种不良后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适用于手术病人转移的,既方便又安全的转移病人的担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转移病人的担架,由框架1、垫子2、铰链6和安全带8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1采用矩型的环形结构,周边内侧设有固定板5,框架1纵向或横向可折叠;所述的垫子2分为两块,采用链接装置4纵向连接而成,垫子2与框架1的连接采用至少三个扣接装置3。
所述的扣接装置3由扣环31、扣柱32和防松固定带33构成,扣柱32位于框架1的固定板5上,扣环31和防松固定带7位于垫子2周边与扣柱32对应的位置,固定板5上还设有供防松固定带33窜过的通孔3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二是一种转移病人的担架,由框架1、垫子2和安全带8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块垫子2由链接装置4纵向连接而成;所述的框架1为两根直杠,垫子2两边有供直杆穿过的套环7。
所述的链接装置4为拉链。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使用时不需病人改变体位状态下转移的特点,不但可避免损伤病人伤口,又可减轻搬运人员的搬运工作强度,可谓安全又省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施例一的A-A’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B-B’剖视图,即安全带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案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一的结构示意图。由框架1、垫子2、铰链6和安全带8构成。所述的框架1采用矩型的环形结构,周边内侧设有固定板5,框架1纵向或横向可折叠,其连接部分为铰链,所述的铰链为市场上常见的隐弊式铰链;所述的垫子2分为两块,采用链接装置4纵向连接而成,所述的链接装置4为拉链。垫子2与框架1的连接采用至少三个扣接装置3。所述的扣接装置3由扣环31、扣柱32和防松固定带33构成,扣柱32位于框架1的固定板5上,扣环31和防松固定带33位于垫子2周边与扣柱32对应的位置,固定板5上还设有供防松固定带33窜过的通孔35。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二的结构示意图。其由框架1、垫子2和安全带8构成,所述的两块垫子2由链接装置4纵向连接而成。所述的框架1为两根直杠,垫子2两边有供直杆穿过的套环7。所述的链接装置4为拉链。
使用时,首先将消毒好的垫子2和安全带8置于手术台上,手术完成后将框架与垫子2固定并系好安全带8,即可进行转移工作。当转移到病床上后,首先将安全带抽去,再将拉链头拉脱,使两块垫子分离,病人则安全可靠地躺于病床上。
权利要求1.一种转移病人的担架,由框架1、垫子2和安全带8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1采用矩型的环形结构,周边内侧设有固定板5,框架1纵向或横向可折叠;所述的垫子2分为两块,采用链接装置4纵向连接而成,垫子2与框架1的连接采用至少三个扣接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移病人的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扣接装置3由扣环31、扣柱32和防松固定带33构成,扣柱32位于框架1的固定板5上,扣环31和防松固定带7位于垫子2周边与扣柱32对应的位置,固定板5上还设有供防松固定带33窜过的通孔35。
3.一种转移病人的担架,由框架1、垫子2和安全带8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块垫子2由链接装置4纵向连接而成;所述的框架1为两根直杠,垫子2两边有供直杆穿过的套环7。
4.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转移病人的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接装置4为拉链。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担架,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适用于手术病人转移的,既方便又安全的转移病人的担架。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之一是由框架、垫子和安全带构成,其特征在于两块垫子由链接装置纵向连接而成,垫子周边与框架的连接采用至少三个扣环;框架采用矩型的环形结构,框架纵向或横向可折叠。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二是一种转移病人的担架,由框架、垫子和安全带构成,其特征在于两块垫子由链接装置纵向连接而成;框架为两根直杠,垫子两边有供直杆穿过的套环。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使用时不需病人改变体位状态下转移的特点,不但可避免损伤病人伤口,又可减轻搬运人员的搬运工作强度,可谓安全又省力。
文档编号A61G1/00GK2527257SQ0221560
公开日2002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5日
发明者张志馨 申请人:张志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