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机械手术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7349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机械手术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机械手术台。
技术背景目前,有的病员在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时,需要在硬膜外或蛛网膜下腔穿刺麻醉,一般都是病员在手术台上侧卧穿刺。但有的病员,如下肢损伤或髋部骨折等,不适宜侧卧位穿刺,只好采取坐位穿刺麻醉;以现有的手术床条件,坐位穿刺有一定困难,需要助手协助扶持病员横座在手术台上,让病员的臀部与手术台边沿平齐,两足踏于凳上,穿刺后再扶持病员平卧,增加了病员的痛苦和穿刺麻醉的工作量。现有的手术台种类很多,功能也不断完善,但作坐位穿刺麻醉都需要助手扶持病员改变体位,操作不便。如中国专利局1988年7月6日公告的专利申请号为87213610、名称为“多功能活动手术台”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虽然可根据人的需要调节不同的位置,台面在水平面内360°旋转,并可向四方中的任一方上下倾斜,且升降移动自如,但作坐位穿刺麻醉是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有的机械手术台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提供一种方便、舒适,既适宜侧卧位穿刺,又适宜坐位穿刺的机械手术台。
发明创造的内容一种改进的机械手术台,包括由头板、背板、腰桥、座板、腿板组成的可折叠的台面和连接在座板下面的液压升降底座,其特征在于背板的中下部开有长条形的通孔,通孔内镶嵌可拆卸的填孔板,填孔板装入背板的通孔后,其上面与背板齐平;背板的两侧安装有可收折的扶手。这种改进的机械手术台,病员躺在上面后,可直接通过调节手术床的状态来满足坐位穿刺麻醉的要求,无需改变病员体位,不但减轻病员痛苦,而且操作简便。
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机械手术台,其特征在于背板的中下部开有长条形的通孔的两侧各装有一可转动的栓。填孔板装在通孔内后,将转动的栓转至水平方向即卡住填孔板;当需要取出填孔板时,将转动的栓转至竖直方向即可。
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机械手术台,其特征在于填孔板下面的中部装有把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填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需要采取坐位穿刺麻醉的病员平卧在改进后的机械手术台上,头部接触头板1,背部接触背板2,臀部接触座板4,双腿接触腿板5,麻醉师用脚踩液压升降底座6上的升降踏脚板12,调整手术台至适当高度,先将腰桥3摇至最低位置,再一手扳动背板2的扳手,另一只手紧握头板1的把手控制背板上升的角度,当背板2上升到需要位置时放开把手,背板2即固定在该位置上,扳平背板2两侧的扶手9,让病员两手放置在扶手9上;然后,下折腿板5至所需要的位置,一手握住填孔板8上的把手11,另一只手转动背板2上通孔7两侧的转动栓10至竖直方向,即可取下填孔板8,露出病员的脊柱,麻醉师即可方便地对病员进行穿刺麻醉,不给病员增加痛苦。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机械手术台,包括由头板(1)、背板(2)、腰桥(3)、座板(4)、腿板(5)组成的可折叠的台面和连接在座板(4)下面的液压升降底座(6),其特征在于背板(2)的中下部开有长条形的通孔(7),通孔内镶嵌可拆卸的填孔(8),填孔板(8)装入背板(2)的通孔(7)后,其上面与背板(2)齐平;背板(2)的两侧安装有可收折的扶手(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机械手术台,其特征在于背板(2)的中下部开有长条形的通孔(7)的两侧各装有一可转动的栓(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机械手术台,其特征在于填孔板(8)下面的中部装有把手(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机械手术台,包括由头板(1)、背板(2)、腰桥(3)、座板(4)、腿板(5)组成的可折叠的台面和连接在座板(4)下面的液压升降底座(6),其特征在于背板(2)的中下部开有长条形的通孔(7),通孔内镶嵌可拆卸的填孔板(8);背板(2)的两侧安装有可收折的扶手(9)。这种改进的机械手术台,病员躺在上面后,可直接通过调节手术床的状态来满足坐位穿刺麻醉的要求,无需改变病员体位,不但减轻病员痛苦,而且操作简便。
文档编号A61G13/00GK2531769SQ0222218
公开日2003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8日
发明者刘枫 申请人:刘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