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外环境因素综合治、理疗运动保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7350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外环境因素综合治、理疗运动保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装置,具体是一种利用外环境因素综合治、理疗运动保健装置。
(二)、技术背景数千年来,人类对生命的治、理疗及运动保健的理论和技术都有了相对的提高和发展,生命科学和中、西医的理论技术发展较快,尤其是近十年来的“生物基因工程”、“生命科学”有了质的飞跃。然而,目前世界人口中有75%的人生命处于不健康范围,有50%的人急需治、理疗,有30%的中老年人需要帮助,有20%的人处于生理极度危险区域,迫切需要救助,还有重大疾病、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已使部分人到达了死亡界限。同时,整个人类还1/3的休眠时间需要合理安排。由于医学等学科的相对发展,人类急需的内、外系统环境治、理疗运动保健理论和技术也相对发展,许多关键问题,不能统筹优化解决。如何提高人类的存活时间,如何保持生命内外系统环境的暂态平衡,保证生命得以延续和健康发展,就十分迫切需要创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研究发现,外环境维持生命基点平衡的因素相关甚多,其中有大气、水、温度、电、磁、场……外环境对生命的存活期长短因素是十分重要的,缺一不可。如何利用外环境因素给人类存活期予以帮助,使基点生命处于良好的健康的状态,正是当今人类努力探索和开拓的方向。然而,目前尚未见有以保持生命内外系统环境的暂态平衡,保证生命得以延续和健康发展为目的的治、理疗运动保健装置。
(三)、发明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外环境因素综合治、理疗运动保健装置,它基于外环境对生命综合治、理疗运动保健的全新理论,以及新理论与生物、生命学科、中西医学科、理化学科等综合科学理论、技术相组合指导下设计的一种由自然外部环境条件因素介入的治、理疗关键技术,利用内外多种因素维系生命的暂态平衡,使之达到生命存活的最高限,该装置即可组合使用,也可单项应用,即有标准型,也有根据用户特殊要求而特别设制的多功能、多用途的装置。
根据上述新理论以及对维系生命暂态平衡的研究,可以得到对生命存活期内不同时间段所对应的标准,变异的量、值和参数。即以此作为提高存活率、合理地治、理疗运动和保健的标准参照依据,因人而宜地设计适合用户要求的具体的治、理疗及运动保健设备、仪器和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包括的外环境因素导入机构包括1、治、理疗类,例如温差疗机构、物理疗机构、场疗机构、外用药疗机构、诱导疗机构等;2、运动类,例如上身运动机构、下身运动机构及全身运动机构等;3、保健类;此外,装置上还附加有二便方便器、行走、起卧机构及监护机构等。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即一种利用外环境因素综合治、理疗运动保健装置,包括活动躺板,由前后轮及支架支撑,其特征在于活动躺板分为上、中、下三段,其上垫有绝缘保健垫层,躺板上对应人体穴位的位置上具有脉冲电极或场疗电极及磁疗的电磁铁或永久磁铁、振动治疗头和温差治疗头的安装位;在上段躺板头部位置上具有可更换式药枕,药枕的上方具有头罩,头罩上具有音响和彩色光发生器;躺板中段固定在前后轮支架上,躺板的上、下段分别通过一床位升降连杆轴铰接在前、后轮的转轴上。
在使用本装置前,首先要根据用户不同的生理参数,值的测定,来选择治、理疗运动保健项目的区域选择,“有的放矢”的设置功能用器及配置功能用表,使用说明书及治、理疗运动保健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以供用户安全、合理、有效的使用,特别重要的是装置上的治、理疗用仪器、设备均选用按照国内、外标准检定的合格、有效、安全的仪器、设备,本装置只予留仪器、设备使用转换接口和安装位置。实现仪器、设备和装置组合使用。
(四)、附图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置成水平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参见附图图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功能将根据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型有如下附图1-药枕、2-音响发生器、3-彩色光发生器、4-脉冲电极安装位置、5-场疗电极位、6-磁疗治疗头位、7-振动治疗头位、8-绝缘保健垫层、9-温差治疗头安装位、10-抽屉式二便器、11-二便器翻板盖、12-电控箱、13-可拆装的应急电瓶、14-电动机、15-床位移动轴、16-车轮、17-刹车器、18-床位升降连杆、19-气袋(瓶)、20-温差发生器或药疗发生器、21-扶手、22-输液挂架、23、24、25-装置附件挂钩、26-安全接地线、27-温疗辅助罩滑槽、28-温疗辅助罩、29-温疗辅助接口、30-控制开关。
参见附图图中的利用外环境因素综合治、理疗运动保健装置,包括活动躺板,由前后轮16及支架支撑,其特征在于活动躺板分为上、中、下三段,其上垫有绝缘保健垫层8,躺板上对应人体穴位的位置上具有脉冲电极或场疗电极及磁疗的电磁铁或永久磁铁、振动治疗头和温差治疗头的安装位4、5、6、7、9;在上段躺板头部位置上具有可更换式药枕1,药枕的上方具有头罩,头罩上具有音响和彩色光发生器2、3;躺板中段固定在前后轮支架上,躺板的上、下段分别通过一床位升降连杆轴18铰接在前、后轮的转轴上。
在本实施例中,装置具有温疗辅助罩28,通过躺板两侧的滑槽27与躺板连接,在躺板的中段下方具有温差发生器或药疗发生器20,通过管件与安装载躺板上的温差治疗头位9及温差辅助罩28上的温疗辅助接口29连接。
实施例中,躺板的中段的两侧具有与支架一体的扶手21,扶手上固定有输液挂架22及装置附件挂钩23、24、25和控制开关30;躺板中段的下方具有氧气袋19和带翻板盖11的抽屉式二便器10。
实施例中,躺板的上、下段分别通过一床位升降连杆轴18通过轴套铰接在前、后轮的转轴上,前、后轮上的轴套通过齿轮与床位移动轴15的两端连接,移动轴15通过与之连接的齿轮或链轮通过皮带轮与电动机14转轴连接。在前轮轮支架上安装有电控箱12和可拆装的应急电瓶13;后轮上具有刹车器17。
图中的外环境对生命综合治、理疗运动保健多功能装置有四大类十六种功能,并还可根据用户要求增减。在上述结构的共同作用下,本装置可自由移动,并可按人生理要求移动上下30-90度,提高了治、理疗运动保健有效率。并专门为不方便用户设计了二便器10当使用时,可自动或手动将翻板11翻开,用完后,二便器自动盖回,异味不泄漏,二便器为抽屉器具,使用安全方便。同时为确保本装置100%安全可靠,特地增加地线26并根据功能及多用途需要,特增设了辅助设备等。同时,本装置将控制开关设计成便于使用的触摸程序开关板30,另外还有连接扶手21,输液挂架22及装置附件挂钩23、25,用于放置输氧辅助接口运动保健辅助接口等等。以上设计均保证了装置的多功能,多用途的安全、合理、高效的应用,并在本装置设计中予留可安装仪器、设备的专用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过程如下当用户选择装置特定某一功能,即坐(卧)在装置面板上,按下程序开关30功能选择,并调整到满意的坐卧位置,即要进行某功能治、理疗,待功能周期完毕,即可按需进行其他选择。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新理论和综合学科的先进理论和技术,本装置设计合理、安全有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功能多、效率高,在医院、在家庭及任何地方均可使用。本装置可帮助人类进行有益的运动和保健,并为人们的1/3休眠时间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人类健康水平,有助于提高了整个人类的“存活时间”。
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外环境因素综合治、理疗运动保健装置,包括活动躺板,由前后轮(16)及支架支撑,其特征在于活动躺板分为上、中、下三段,其上垫有绝缘保健垫层(8),躺板上对应人体穴位的位置上具有脉冲电极或场疗电极及磁疗的电磁铁或永久磁铁、振动治疗头和温差治疗头的安装位(4、5、6、7、9);在上段躺板头部位置上具有可更换式药枕(1),药枕的上方具有头罩,头罩上具有音响和彩色光发生器(2、3);躺板中段固定在前后轮支架上,躺板的上、下段分别通过一床位升降连杆轴(18)铰接在前、后轮的转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外环境因素综合治、理疗运动保健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具有温疗辅助罩(28),通过躺板两侧的滑槽(27)与躺板连接,在躺板的中段下方具有温差发生器或药疗发生器(20),通过管件与安装载躺板上的温差治疗头位(9)及温差辅助罩(28)上的温疗辅助接口(2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外环境因素综合治、理疗运动保健装置,其特征在于躺板的中段的两侧具有与支架一体的扶手(21),扶手上固定有输液挂架(22)及装置附件挂钩(23、24、25)和控制开关(30);躺板中段的下方具有氧气袋(19)和带翻板盖(11)的抽屉式二便器(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外环境因素综合治、理疗运动保健装置,其特征在于躺板的上、下段分别通过一床位升降连杆轴(18)通过轴套铰接在前、后轮的转轴上,前、后轮上的轴套通过齿轮与床位移动轴(15)的两端连接,移动轴(15)通过与之连接的齿轮或链轮通过皮带轮与电动机(14)转轴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利用外环境因素综合治、理疗运动保健装置,包括活动躺板,其特征在于活动躺板分为上、中、下三段,其上垫有绝缘保健垫层(8),躺板上对应人体穴位的位置上具有脉冲电极或场疗电极及磁疗的电磁铁或永久磁铁、振动治疗头和温差治疗头的安装位(4、5、6、7、9);在上段躺板头部位置上具有可更换式药枕(1),药枕的上方具有头罩,头罩上具有音响和彩色光发生器(2、3);躺板中段固定在前后轮支架上,躺板的上、下段分别通过一床位升降连杆轴(18)铰接在前、后轮的转轴上。本实用新型属于外环境因素对生命机体综合治、理疗与运动保健多功能装置,共设计有四大类十六种功能,并可根据用户实际要求进行增减。
文档编号A61M37/00GK2533833SQ0222218
公开日2003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8日
发明者余慧娟, 余毅 申请人:余慧娟, 余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