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肠灌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0420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胃肠灌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胃肠灌液器。
背景技术
食管癌或喷门癌是一种较普遍的癌症,患者在晚期由于食管被肿瘤阻塞,病人无法进食。食管气管瘘及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亦不能进食,均需胃肠造瘘进食。现行的进食方法是,用一软管穿过腹腔和胃壁插进胃内,为了防止软管从胃内被拉出,需通过手术用软管周围的胃壁作3层荷包缝合,并将软管沿胃壁作5-6cm潜行缝合。同时用手术线将软管相对固定在胃壁上。当向胃内灌食物时,用注射器将食物向软管内推进到胃内。这种胃肠灌注方法的缺点有一是软管易从胃肠内被拉出来,二是对胃壁损伤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对胃壁损伤小而且又不易从胃肠中拉出的胃肠灌液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胃肠灌液器,它包括有一软管,其特征在于软管的一端有一个与软管相连通的丁字形管,一个弹性囊的一端设有囊嘴与上述软管孔相配。囊体上设有刻度。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与管相配的盖。本实用新型由于将软管的一端设计成一丁字形管和用弹性的囊,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只需将软管周围在胃壁上作一层荷包缝合,即能确保软管不会从胃肠内拉出,而且向胃内注入食物时更为方便,对胃肠壁损伤小的显著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软管结构示意图,图2为弹性囊结构示意图。图中1、丁字形管;2、软管体;3、盖;4、弹性囊;5、刻度;6、囊嘴。
具体实施方式
胃肠灌液器包括一根软管体2,其一端有一个与其连通的丁字形管1,其直径可以比软管体大,这样的丁字型管在胃内防止被拉出的效果更好,软管体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与管体相配的盖3,弹性囊4的囊嘴6与软管体的孔相配,囊体上设有刻度5,用来指示囊内液体的容积。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方法是,在患者需要施行体外给食物时,通过手术将软管经腹腔把软管的丁字形管放入胃或者肠内即可,只需要对软管周围作一层荷包固定。在给患者灌注食物时,将食物灌入弹性囊中,拔掉软管口上的盖,将囊嘴插进软管的口内,用手挤压囊体将食物注入胃或肠内,灌注后将囊嘴从软管中拔出并盖上盖,即完成了体外灌注食物的工作,其操作更为方便,防拉出效果更好,且进行放置软管的手术较简单,对胃肠的损伤更小,因而比原有的软管具有显著的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胃肠灌液器,它包括有一软管,其特征在于软管的一端有一个与软管连通的丁字形管,一个弹性囊的一端设有囊嘴与上述软管孔相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灌液器,其特征在于囊体上设有刻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灌液器,其特征在于软管的另一端设有一个与软管相配的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胃肠灌液器,包括有一软管,其一端设有与软管相连通的丁字形管,另一端头连接一个与软管相配的盖,一弹性囊的嘴与上述软管孔相配,囊体上刻有表示其容积的刻度线。
文档编号A61M3/00GK2537392SQ0222882
公开日2003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25日
发明者李国珍, 王太增, 苏习跃, 张则福, 白卫云 申请人:白卫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