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髓内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0423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母子髓内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所属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具体说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四肢长骨骨折时固定的髓内钉。
背景技术
国内外股骨干、胫骨干、肱骨干等骨折内固定最初从“V”型钉、“梅花”钉用起,目前已渐淘汰,中途有用ender’s钉、矩型钉,自引进美国的G-K钉后,国内相继出现带锁髓内鱼尾钉、三叶膨胀钉等,但它们均存在着不足,如需用影像设备监导;医患均有X线损伤;操作麻烦;手术费时;操作较大而不经济;功能单一(如矩型钉只以用于胫骨);打进时容易,取出时困难(如在钉的螺纹部分磨损时);只能逆行不能顺行(如G-K钉);不能闭合穿针(如矩型钉)等等不足。
技术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坚固、可靠、简便、实用、快速、微创、功能全面、操作容易的母子髓内钉。
为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母子髓内钉,其特征在于,该髓内钉包括有母钉及子钉,母钉钉体自钉头至钉尾附近设有槽,其中钉槽后部为渐翘式弧形结构,母钉上部设有螺纹;子钉采用ender’s钉钉型,其截面宽度略小于槽宽。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母钉、子钉钉尾部附近设有倒齿。这样可以使钉体在骨内固定时比较紧固、牢靠。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子钉钉体设有鱼脊状定向标。从而,使子钉打入过程中方向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母钉外截面成梅花状结构,槽截面成“C”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与槽消失处开始的母钉尾端部分设计为与槽背向相对应的弧形。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1、工艺简单,成本低、经济实用;2、固定坚实、牢靠、安全;3、操作简便,损伤小,减轻痛苦;4、不需影像设备,闭合或开放复们,逆行或顺行穿钉有灵活选择自由;5、打进、拔出顺利,不会有麻烦;6、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图1为母子钉结构示意图;图2为母钉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母钉1及子钉2构成。其中,母钉1钉体自钉头至钉尾附近设有槽3,母钉1槽3后部为渐翘式弧形结构8,该弧形8呈20°-30°由深渐浅到消失。母钉1外截面成梅花状结构10,槽3截面成“C”型结构11,母钉1外围远端有2-3个浅倒齿7,母钉1上部设有螺纹4。子钉2采用ender’s钉钉型,其背侧中央抽成1mm高鱼脊状6,远端10mm段有2-3个倒齿5。与槽3消失处开始的母钉1尾端部分设计为与槽3背向相对应的5°-10°弧形9。
工作时,先用往复式微创扩髓器扩髓,将母钉1打入骨折的骨干,再顺母钉1钉槽3打进子钉2,到位后,在母钉1头端装上螺帽,并将螺帽拧紧加压交锁,骨折内固定宣告完成。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于股骨颈内固定时,其线钉钉屠部表面约20mm处加工成松质骨螺纹,以便于固定、加压。
权利要求1.一种母子髓内钉,其特征在于,该髓内钉包括有母钉(1)及子钉(2),母钉(1)钉体自钉头至钉尾附近设有槽(3),其中母钉(1)槽后部为渐翘式弧形结构(8),上部设有螺纹(4);子钉采用ender’s钉钉型,其截面宽度略小于槽(3)截面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子髓内钉,其特征是母钉(1)、子钉(2)钉尾部附近设有倒齿(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子髓内钉,其特征是子钉(2)钉体设有鱼脊状定向标(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子髓内钉,其特征是母钉(1)外截面成梅花状结构(10),槽(3)截面成“C”型结构(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子髓内钉,其特征是与槽(3)消失处开始的母钉(1)尾端部分设计为与槽(3)背向相对应的弧形(9)。
专利摘要一种母子髓内钉,其特征在于,该髓内钉包括有截面成梅花状的母钉及子钉,母钉钉体自钉头至钉尾设有截面成“C”型的槽,其中钉后部槽为渐翘式弧形结构,母钉上部设有螺纹;子钉采用ender’s钉钉型,其截面宽度略小于槽宽。母钉、子钉钉尾部附近设有倒齿,子钉钉体设有鱼脊状定向标。本实用新型达到了坚固、可靠、简便、实用、快速、微创、功能全面、操作容易的实用目的。
文档编号A61B17/68GK2537356SQ0222886
公开日2003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29日
发明者吴维才 申请人:吴维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