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埋皮针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4975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医埋皮针器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类似中医“自血”疗法的手术器械技术。
就中医“自血”疗法的理论正常状态下的血液在血管中流动,一旦血液脱离了血管,但仍留存于人体内,即成为“异物”。所谓的“自血”疗法,是从自身静脉中抽取血液,然后将其再注入到机体某个特定的穴位中,造成人工的“异物”植人状态。其目的是让该“异物”在穴位中造成物理刺激,来达到产生例如所需要的某种人体免疫功能等治疗的效果。
根据上述基理,若在欲埋植“异物”的穴位处,将机体浅表皮中的极小块切割下来,并将其就地埋植于人体穴位中成为“异物”,同样能够达到上述的“自血”疗法效果。—然而,这种类似“自血”疗法的“自皮”疗法尚无专用的手术器械。
本发明之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自皮”疗法的手术器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套管割针与内芯顶针二者组成;其中的套管割针由管状针刀、管状针套和管状针柄构成;其中的内芯顶针由平针顶、针芯体和针芯柄构成;套管割针将内芯顶针套在其中;内芯顶针可以在套管割针中间自由上下滑动;并且内芯顶针中的针芯体部分的长度略大于套管割针的总长度。
本发明的特点在机体浅表皮中使用本发明切割下来的“异物”,可以在不离开机体的前提下,还是通过使用本发明,就能够将其就地埋植入穴位中。这就为简化手术过程,并进而避免由于“异物”离开机体的过程中遭到意外感染的可能性,为手术的可靠性创造了条件。—传统的“自血”疗法中,作为“异物”的静脉血有个先被抽离机体,经过体外移位后,再注入穴位的“离体”过程。
图示意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手术时的状态1管状针刀;2管状针套;3管状针柄;4平针顶;5针芯体;6针芯柄;由(1+2+3)构成的套管割针;由(4+5+6)构成的内芯顶针;P人的表皮;H被切割的作为“异物”的皮组织。
手术操作时,手捏住套管割针[1+2+3]让管状针刀[1]扎入治疗区域表皮[P]的一定深度,切割出皮组织[H]部分,然后再用手压下内芯顶针[4+5+6],将作为“异物”的表皮组织[H],经挤压埋人该手术部位的表皮[P]下,最后拔出本发明,手术即告结束。
权利要求
1.一种中医埋皮针器械,其结构由管状针刀[1]、管状针套[2]和管状针柄[3]构成的套管割针[1+2+3]与位于其中的由平针顶[4]、针芯体[5]和针芯柄[6]构成的内芯顶针[4+5+6]二者组成。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埋皮针器械,所述的针芯体[5]的长度大于套管割针[1+2+3]的长度。
全文摘要
一种中医埋皮针器械,它主要由管状针刀[1]、管状针套[2]和管状针柄[3]构成的套管割针,以及位于其中的由平针顶[4]、针芯体[5]和针芯柄[6]构成的内芯顶针二者组成。在相关的手术治疗时使用它,可以为简化手术过程,并进而为避免手术过程中“异物”离开机体(现有技术不可避免)遭到意外感染的可能性,创造了条件。——在实施手术的穴位处出割取“异物”并在该穴位处就地埋植。
文档编号A61H39/00GK1439340SQ03108780
公开日2003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26日
发明者章炳炜 申请人:章炳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