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冠状动脉支架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69684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冠状动脉支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制造领域,涉及一种经皮穿刺介入的冠状动脉支架的制造,特别涉及一种采用选择性化学腐蚀制备冠状动脉支架的制备方法。
目前,我国的冠状动脉支架制备技术是从美国引进的,也同样是采用激光切割成型技术,其主要弊端在于,激光切割的本质是用激光将工件加热熔化,达到切割成型的目的。该工艺过程如同我们看到的气焊切割钢板,它必然会产生熔渣和熔疤并附着在工件上,有的熔渣和熔疤像毛刺一样非常锋利。显然,这对于植入人体心脏的动脉支架来说是绝对不允许的。为了满足使用需求,实际生产中,对激光切割后的工件增加了一道抛光工序,但在支架切割成型后,已成为如头发丝粗细的不锈钢金属丝所构成的网管,能用塑料球囊充压后将其扩张开,足见其机械强度已相当差,对其外壁和内壁进行抛光处理,存在非常大的难度。
此外,采用激光在极小工件上切割出冠状动脉支架所要求的图形很严格和很规则的极细网丝,其机械动作的难度也很大。
正是因为上述制造上的困难,使现有技术制备的冠状动脉支架的成本极高,一个直径Φ3,长度约10mm的进口支架为2万元左右。国内引进该项目的投资成本也非常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思路是,在工件上均匀地涂敷一层负性感光材料。这种感光材料的特点是“光致抗蚀”,即在受到光照后就不会被显影液溶解掉,并能抗拒腐蚀,被它遮盖住的部分也就不会受到腐蚀,而未被光照的部分能被显影液溶解掉,暴露出金属,腐蚀时这部分金属将被腐蚀掉,从而实现了选择性腐蚀。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冠状动脉支架的制备方法,采用选择性化学腐蚀进行,至少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在管状的工件上均匀地涂敷一层负性感光材料;2)将所需图案的底片卷包在管状工件上,在紫光灯下进行曝光;3)曝光之后立即在显影液和定影液中进行显影和定影;4)显影和定影后的工件置入腐蚀液中进行腐蚀;5)对腐蚀后的工件进行去胶处理;6)最后对去胶处理的工件进行冲洗烘干;7)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工件腐蚀透为止,以后各次卷包底片时必须和前次图案对准。
本发明的其他一些特点是,所述紫光灯下的曝光时间由光源强弱和工件距光源距离确定。
所述显影液为丁酮,显影时间为10s~90s;所述定影液为丙酮,定影时间为30s~120s;所述腐蚀液为HCL+HF,其比例为1∶1~15∶1;所述的去胶处理在浓H2SO4中浸泡5min~60min。
所述的底片按以下方法制备1)将20μm厚的塑料薄膜预先粘贴在较厚且能保持其平直的几何形状的塑料基片上,再在薄膜面涂敷一层制备底片的、用紫光光源曝光的感光乳胶材料,成为特制底片材料;2)按所需图案要求,采用制作印刷线路板光绘底片的方法或者采用制作集成电路光刻板的方法,制备出所需要的一次平面底片;3)把上述一次底片拷贝到前述的特制底片材料上,再将薄膜底片从厚塑料基片上揭下来,即制成最终所需的曲面底片。
所述管状工件采用的材料为采用医用金属钛。
由于本发明采用选择性化学腐蚀,和激光切割方式相比,冠状动脉支架的制备简单,成本低,所需的设备的投入也小的多。四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发明,以下根据发明人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依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冠状动脉支架的制备方法,采用化学腐蚀进行,至少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在管状的工件上均匀地涂敷一层负性感光材料;2)将所需图案的底片卷包在管状工件上,在紫光灯下进行曝光;3)曝光之后立即在显影液和定影液中进行显影和定影;4)显影和定影后的工件置入腐蚀液中进行腐蚀;5)对腐蚀后的工件进行去胶处理;6)最后对去胶处理的工件进行冲洗烘干;
7)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工件腐蚀透为止,注意以后各次卷包底片时必须和前次图案对准。为了能够在以后的重复过程和前次图案对准。
上述工件的材料采用医用金属钛;上述显影液为丁酮,显影时间为35s;上述定影液为丙酮,定影时间为70s;上述腐蚀液为HCL+HF,其比例为6∶1;去胶处理在浓H2SO4中浸泡30min。
上述曝光、涂胶后均需要进行烘干处理。经过多次腐蚀即可制成冠状动脉支架。
当将图案的底片卷包在管状工件上时,可以借助透明胶带来完成。
曝光时所用的底片是本发明和构思的关键。当前生活中曝光底片,都是平面的,而且越平直越好,不易虚光,且厚而硬,能保持其原有的固定形状,从而不产生变形和失真,但平直而厚硬的底片是不能在管状曲(柱)面上承印图像的。要用化学腐蚀方法制备出网管状动脉支架,必须制造出能够在曲面上曝光的且反差大的底片。
底片按以下方法制备1)将20μm厚的塑料薄膜预先粘贴在较厚且能保持其平直的几何形状的塑料基片上,再在薄膜面涂敷一层制备底片的、用紫光光源曝光的感光乳胶材料,成为特制底片材料;2)按所需图案要求,采用制作印刷线路板光绘底片的方法或者采用制作集成电路光刻板的方法,制备出所需要的一次平面底片;3)把上述一次底片拷贝到前述的特制底片材料上,再将薄膜底片从厚塑料基片上揭下来,即制成最终所需的曲面底片。
当然,也可以采用现代彩色印刷技术。现代彩色印刷技术已经能够在塑料薄膜上印出0.1mm粗细的线条,可以直接在塑料薄膜上印出所需图案,成为本发明所需底片,印刷时使墨层厚、反差大、无针孔。此方法在精度和质量上均不如上述第一种方法。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取显影时间为15s;定影时间为35s;腐蚀液为HCL+HF,其比例为1∶1;去胶处理在浓H2SO4中浸泡8min,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取显影时间为85s;定影时间为120s;腐蚀液为HCL+HF,其比例为9∶1;去胶处理在浓H2SO4中浸泡50min,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取显影时间为60s;定影时间为75s;腐蚀液为HCL+HF,其比例为15∶1;去胶处理在浓H2SO4中浸泡20min,其余同实施例1。
以上只是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取显影时间为10s~90s;定影时间为30s~120s;腐蚀液为HCL+HF,其比例为1∶1~15∶1;去胶处理在浓H2SO4中浸泡5min~60min,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所述的范围内,都可以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冠状动脉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选择性化学腐蚀方法进行,至少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在管状的工件上均匀地涂敷一层负性感光材料;2)将所需图案的底片卷包在管状工件上,在紫光灯下进行曝光;3)曝光之后立即在显影液和定影液中进行显影和定影;4)显影和定影后的工件置入腐蚀液中进行腐蚀;5)对腐蚀后的工件进行去胶处理;6)最后对去胶处理的工件进行冲洗烘干;7)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工件腐蚀透为止,以后各次卷包底片时必须和前次图案对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状动脉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光灯下的曝光时间由光源强弱和工件距光源距离确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状动脉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液为丁酮,显影时间为10s~90s;所述定影液为丙酮,定影时间为30s~120s;所述腐蚀液为HCL+HF,其比例为1∶1~15∶1;所述的去胶处理在浓H2SO4中浸泡5min~60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状动脉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片按以下方法制备方法一1)将20μm厚的塑料薄膜预先粘贴在较厚且能保持其平直的几何形状的塑料基片上,再在薄膜面涂敷一层制备底片的、用紫光光源曝光的感光乳胶材料,成为特制底片材料;2)按所需图案要求,采用制作印刷线路板光绘底片的方法或者采用制作集成电路光刻板的方法,制备出所需要的一次平面底片;3)把上述一次底片拷贝到前述的特制底片材料上,再将薄膜底片从厚塑料基片上揭下来,即制成最终所需的薄而软的曲面底片;方法二采用现代彩色印刷技术,直接在塑料薄膜上印出冠状动脉支架所需的图案,图案要求墨层厚、反差大、无针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状动脉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工件采用的材料为采用医用金属钛。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冠状动脉支架的制备方法,采用选择性化学腐蚀进行。包括1)首先在管状的工件上均匀地涂敷一层负性感光材料;2)将所需图案的底片卷包在管状工件上,在紫光灯下进行曝光;3)曝光之后立即在显影液和定影液中进行显影和定影;4)显影和定影后的工件置入腐蚀液中进行腐蚀;5)对腐蚀后的工件进行去胶处理;6)最后对去胶处理的工件进行冲洗烘干;7)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工件腐蚀透为止。注意以后各次卷包底片时必须和前次图案对准。本发明和激光切割方式相比,冠状动脉支架的制备简单,成本低,所需的设备的投入也小的多。
文档编号A61F2/06GK1437916SQ0311452
公开日2003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7日
发明者梁秉哲 申请人:梁秉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