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血栓和心脑血管疾病并减肥药食兼用制品及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80929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治血栓和心脑血管疾病并减肥药食兼用制品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由血栓、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等因素导致的系列疾病、尤其是肥胖和心脑血管系列疾病已是全球性的人类健康与长寿第一大敌,其患病和死亡人数均居人类所有疾病之首并呈继续、快速、显著蔓延之势,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因肥胖已很高故蔓延之势较发展中国家为低),且年龄区分特征越来越小、并越来越年轻化,至今没有有效预防和治疗良策,成为世界各国科技、医学和社会各界及其政府普遍重视的历史难题。特别是这些疾病往往祸不单行,而是结伴而行呈联动趋势,同时危害人类及单一个体患者,所以很多患者往往数病并发,如肥胖常伴随糖尿,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等心脑血管疾病易突发血栓导致猝死等,对健康长寿的危害程度真可谓雪上加霜,后果极其严重且往往预后不良。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尤其是医药、科技界对此十分关注并作了大量努力,也收到很大效果,包括防治努力与效果,但归纳起来分析,效果主要不外乎两方面1、宣传收到的效果如主要的节食以减少能量摄入而缓解病情或预防;2、药品尤其是新药的防治效果。
这两方面效果虽然有助于上述系列疾病的防治并的确取得一些实效,但其副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许多情况下还是很严重的,甚至超过其正面效果,从而得不偿失。现作宏观分析如下,以便具有说服力、以理服人并突显本发明优势之所在,因为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乃是新发明创造的首要目的和义不容辞的法定己任。
对于现有技术和手段的第1个效果的缺陷分析如下首先,宣传只能对极少部分自制力很强的人群起作用,对多数人无效或效果极其有限,并且很不稳定、波动性很大,故其效果和代表意义不大,不能成为防治疾病的主流应用手段;其次,即便是这小部分节食人群,其健康目的同样难以达到和保障。因为节食的同时也限制了其他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的多种营养素如维生素、微量元素、必需脂肪酸、必需氨基酸等的全面性供给来源和摄入量,同时限食导致体力、精力不支,无力而不想运动,故在减肥的同时因肌肉缺乏锻炼、肌肉也得不到足够的蛋白质以补偿因负氮平衡对肌肉造成的巨大(50-80克/天)消耗性损失及损伤保护而损害健康,且这种肌肉长期大规模快速消耗性衰退很难复原,此外,体力下降导致抵抗力下降、蛋白质缺乏导致免疫力下降,因为免疫主要靠酶系统、而酶是蛋白质。抵抗力和免疫力都靠强壮的体力和足够的蛋白质才有支撑和保障来源,故肌肉和体力的长期消耗不支必然导致无穷后患第三,国内外大量事实证明长期节食易导致厌食症且很难纠正,更有甚者导致死亡、而且很多为猝死,令人防不胜防;第四,限食特别是限制脂肪将严重减少完全必需脂肪酸的摄入,更易患肥胖等上述各种疾病。这是因为人体内堆积的脂肪多属饱和脂肪酸类脂肪,而严重缺乏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必需脂肪酸及亚麻酸和亚油酸齐全的完全必需脂肪酸,而饱和脂肪酸的消耗性分解代谢必须要有足够的完全必需脂肪酸带动并作为首要条件,否则收效甚微。换句话说就是要消耗掉人体内堆积的脂肪,亦即防治肥胖病、高血压、高脂血、高胆固醇、血栓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必须要有足够的完全必需脂肪酸为前提。因为它们是多种激素的重要原材料并参与多种激素的合成、胆固醇的降解、软化血管、防治脂肪在血管内和血管壁上的沉着、降低血液的粘稠度等。由于血液粘度下降和血管口径正常,自然血流畅通阻力也小,血栓就难以形成,即便形成也很小、很易分散解体,难以形成致命大血栓和陈旧性难解体的老化血栓,特别是后者即老化型血栓,还会继续滚雪球似的长大并更加坚固难摧,危害且突发性极大。
对于现有技术和手段的第2个效果的缺陷分析如下首先,从人们普遍不愿当病人的心里活动和事实上分析,现有药品多属违背人们本来意志的被动消极品,因为事实证明多数人对于药品、尤其是用于预防疾病的药品都不愿主动接受,而是普遍认为“药补不如食补”,大多不愿主动承认并接受自己已严重到“非吃药不可”的地步,故不论是预防或是治疗,食品形式药品疗效更易被接受,其疗效也就自在其中;其次,不论中西药品,大多口感很差,难以下咽,尤其是婴幼儿童很难接受,往往只得采取强迫接受方法,使其“望而生畏”而极其反感;第三,药品效果往往单一、单薄,很多还有副作用且较强烈,如易产生抗药性、必须不断加大剂量,如多种降压、降脂、降糖药等,但终会突破用药允许安全极限而失效并导致许多严重副作用,特别是西药,即便是较为合理地配合使用、同样也难免产生多种副作用,有的短时因难于预测而埋下严重后患,人类用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有关这方面的教训实在是不胜枚举。中药虽较难产生抗药性,但副作用和缺陷也不少,如质量不稳定且成分、药理作用不明又复杂而争议大,口感差多苦涩还色深量大、多数药效慢,熬制麻烦且药效损失大、,故多数国家不承认、不接受甚至视为非法。而现在虽然有针对中药这些严重的缺陷而大力提倡的中医药现代化,因实施时间太短、成果极其有限且效果极不稳定、反复大,故短时乃至在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内均很难成气侯,更难成其主流。
发明目的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人类现有技术之不足而设计防治血栓和心脑血管疾病并减肥药食兼用制品及制造方法,研制出能使肌体自动调节控制食量而无需节食、不厌食挑食、色泽口感均好的纯天然药食兼用制品,成份简单明确故克服了中医药固有缺陷并易为西医和西方国家接受而为更多人群服务,效果优秀且无毒副作用,体积用量均很小易被消费者接受,食用、携带及保管均很方便,其全部原材料均是我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法定药食两用,极其安全且无争议性,有利于极其庞大的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创新;原材料来自可再生的野生资源和农业种植,故来源广,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等重大产业国策的贯彻实施。
本发明科技原理与重大创新祖国医学即传统中医药和现代中、西医药化验、检验科技成果都证明1、木耳、尤其是黑木耳具有稳定和优秀可靠的抗血栓包括药物无效的陈旧顽固性老血栓、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医药功效。中医药认为木耳味甘、性平,有益气补血、收敛止血和止痛功能,治脾虚泄泻、便血、庤疮出血、子宫出血、痢疾腹痛、脱肛、年老生疮久不封口、产后虚弱、抽筋麻木、体虚白带、闭经、崩漏等诸多与气血相关疾病;营养学分析证明木耳含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胡箩卜素、维生素B1、B2、烟酸、卵磷脂、脑磷脂、鞘磷脂、麦角甾醇等,与西医药防治上述疾病的理论与食品、药品高度相符,故绝非巧合,这些意味着巨大的全球性直接市场。此物中国原材料来源广、品质超群,尤其是我国和世界均极其著名的小兴安岭及其盛产的可再生性强的野生优质黑木耳,是名副其实的药、食价值都是极品的野生优质“地道药材”,还可在野生环境下保证质量地大规模人工和工厂化栽培,加之中国人力资源丰富、故原材料资源广阔,成本低,质优价廉,让利空间巨大,极具国际市场竞争力优势。此外,本发明经对原材料处理后,不仅体积缩到仅20-30%服用量小而易接受外,还预先熟化消毒灭菌、并预先粉碎细胞使营养物质充分释放,从而改善口感、色泽和提高营养价值。
2、中医药认为,茶茗(茗是茶叶的别称)性苦、热渴能济、上清头目,下消食气。意即茶叶味苦(但非大苦),性微寒,有清热降火、消食利尿功效,并有醒睡作用。适用于暑热烦渴、头目眩晕、食积不消、精神疲倦、嗜睡及小便不利等症。西医药证明茶叶中有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微量元素、茶多酚及其它生物碱等重要生理物质;青、绿茶更有丰富的叶绿素,对防治口腔、肝、肺、胃等多种难以防治的炎症有特殊快速的疗效,且色泽优美、呈大自然鲜绿色,令人心旷神怡,任何人都易于并乐意接受,仿佛回归自然,利于心里和生理治疗疾病,效果理想,故为本发明首选。更重要的是,前述各种疾病的早期及其后的主要根源都主要是因为热、烦、渴,而这些的根源又主要是因为食气不消。如中医药认为肥胖就是因为肺热不能主脾胃、导致食气不消而肥胖。因为肺属金,是脏腑之首,统领木(肝)、水(肾)、火(心)、土(脾胃)。肺在最前、肺疾必影响所有器官和正常功能,而脾胃在最后,所有器官和正常功能的改变都影响它们,故肺热必导致肝功受损而“烦”躁不安、因为西医证明肝是人体主要合成、代谢与解毒器官,肝功受损必然导致正常代谢大乱而生烦;心肺为一体,热火使肾水亏故“渴”,如西医的肾病糖尿病的多饮,肺心肝肾热火一起作用于脾胃,脾胃难免大燥大热,而中医认为肥胖的主要原因就是脾胃燥热,人体因而肥胖,久之进而产生前述多种疾病且关联性很高。由此可见现代中西医理论虽有许多不同的方面,但也有许多共同或高度相似的共识,这为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事实证明其疗效往往也更优良。综上述可知,茶是防治前述一切疾病优秀的药食两用品,且任何国家都允许饮茶,故与1款中的木耳一样,无任何国家、地域和法律限制障碍,尤其是绿茶因炒作温柔且时间短,营养风味破坏均很少、无碳化或很轻故无苦味或很弱,口感色泽疗效都极佳。至于茶叶醒睡(主要是生物碱的兴奋作用)部分人易导致失眠的问题,应当科学辩证地看待和处理对于健康人,只要适量控制饮茶量和浓度、并调节饮用时间使其尽可能在白天或工作疲劳时,显而易见此时茶的提神作用不是缺点而是优点、有利于精神状况和工作效率的改善,特别是防止或减少因精力疲惫而常高发的交通、工伤事故、有利于安全生产。一般而言,对茶敏感而易失眠的人群,只要适当调节饮茶量和浓度,或在睡眠前3-5小时不饮茶,都不易发生失眠;对于肥胖等病人而言,适度失眠只是好事而非相反。因为肥胖者多不爱运动故能量消耗少,原因主要有体重使骨骼负荷太大难以承受,耗氧量突增而呼吸困难、气喘吁吁而难受,如再加上嗜睡,则能量进一步大量蓄积使病情加重甚至恶化,而失眠比睡眠多消耗至少20-30%的能量,故适当减少睡眠即有调控的人为失眠对肥胖者有益无害,且只要静心血压等也不会因失眠而上升、反而会稳定甚至下降,故也不会因适度失眠而加重病情。茶的成瘾性远低于咖啡、酒精等成瘾物质、而其可逆转性又大大优于咖啡、酒精等,且酒精具有高能量而茶无能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茶又是一个极安全和效果优秀的积极性减肥剂和防治肥胖及其系列相关疾病的行之有效的手段。此外,与上述1款中的木耳处理一样将体积缩减为仅20-30%及相应优点,不失为一举多得的优秀科技创新。
3、中医药认为大豆味甘、性平、入脾和大肠经,功能为益脾养中、润燥消肿。西医药认为大豆能防治营养不良性水肿、脾虚水泻、手足抽筋疼痛、肺痈等,而这些恰巧是肥胖和减肥者易发生的伴随性疾病。营养学认为营养不良性水肿主要是蛋白质缺乏,脾虚水泻主要是脾胃肠功能弱,手足抽筋疼痛主要是缺钙,中医药认为肺痈主要是燥热火重引起,而营养分析表明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质,高达30%以上,必需氨基酸齐全、比例合理且易消化吸收、生物学效价极高,是完全必需蛋白质,而如前所述肥胖和减肥者极易大量缺乏蛋白质、尤其是优质蛋白质;大豆含油量与蛋白质一样也高达30%以上,主要是特别利于防治肥胖和减肥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高达50%以上、亚麻酸8%以上,是优秀的完全必需脂肪酸;大豆含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及纤维素、维生素B等,利于补钙、降火和强化脏腑功能,故可防治上述系列疾病且效果优良、取材广阔、价廉物美,并利于农业发展。大豆是任何国家都广泛种植和食用的农产品,故无任何法律障碍可言。
4、中医药认为蒜辛温、化肉消谷、解毒散痈、多用伤目。意即蒜味辛、性温,有消肉食积滞和解毒杀虫功用,但多用有伤眼睛。前已述及肥胖成因主要是摄食肉谷能量太多代谢失调,亦即需要化肉消谷即减肥,蒜则是理想药食两用品,且与第1、2款中所述一样无毒副作用,无国度、地域与法律障碍。至于多用有伤眼睛问题,只要在规定范围内即每日15-25克长期食用无任何不妥,反而十分利于健康,而且中医药认为茶有明目功效、专门并足以平衡这个问题。此外,本发明还设计采用抽提有效物质及缓释技术而大幅降低用量(见后述),有效克服了此副作用。西医药则无此说和限制并认为蒜主要是其易挥发的芳香族物质和含硫化合物如蒜素起主要防治疾病的作用,具有广谱抗菌和促进肠道有益微生物如双歧杆菌的生长与增殖等功效而利于体内生态环境的改善,从而利于健康。此外,中西医共同认为蒜确有显著的化肉消谷、解毒散痈功效,在防治无名肿毒方面有优秀的公认疗效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和禁忌症,同时对软化血管、恢复血管弹性及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方面都有良好表现,已独自成为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商业化药品如中国和中国台湾等行销世界的蒜精油丸等,其主要成分即为蒜油。中国盛产蒜,且往往因国际贸易摩擦出口被阻,给农民造成极大损失,本发明采作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原材料不仅提高本发明产品品质与疗效、而且无疑利于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等重大产业国策的实施,还因将大量原材料深加工为仅0.1-0.2%体积的蒜油且用量极小而易被接受,并用环状糊精包埋而解决了芳香类有效物质易挥发、氧化分解变质失效的难题,从而提高了药效,并利用环糊精缓慢消化的缓释技术减轻刺激性及延长药效。其科技、社会和经济效益均很显著。
为达到本发明目的而设计的具体方案本发明产品由木耳,茶叶,大豆,无热量甜味剂、品种和用量按现行GB2760或中国药典规定,蒜油和环状糊精为原料,并采用本发明方法制造而成。
本发明产品组份及用量按无水重量计为木耳粉1-10份,茶叶粉0-3份,大豆粉0-5份,蒜油0-0.3份,环状糊精0-1份,无热量甜味剂0-0.5份或按现行GB2760或中国药典规定。
本发明产品的制造方法如下1、木耳粉的制造将干木耳用清水洗净,按3-5份水∶1份木耳重量比均匀加入胶体磨粉碎磨浆到5-15μ以下颗粒细度、以破碎细胞使其释放内含营养物质提高营养价值,微波设备加热熟化至沸腾兼灭菌灭病毒,均质机均质到5μ以下兼高压再次灭菌灭病毒、进一步破碎细胞使其内含营养物质释放更充分营养价值更高,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到含水量10%以下,无菌避光干燥保存备用,以免维生素等敏感性营养物质损失。
2、茶叶粉的制造与上述木耳处理相似。将干茶叶用清水洗净,按3-5份水∶1份茶叶重量比均匀加入胶体磨粉碎磨浆到5-15μ以下颗粒细度,微波设备加热熟化至沸腾兼灭菌灭病毒,均质机均质到5μ以下兼高压再次灭菌灭病毒,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到含水量10%以下,无菌干燥避光保存备用,以免维生素等敏感性营养物质损失。
3、大豆粉的制造将干大豆用清水洗净,按3-5份水∶1份大豆重量比均匀加入胶体磨粉碎磨浆到5-15μ以下颗粒细度,微波或普通加热设备加热熟化并保持沸腾10-15分钟以彻底灭酶活性防止中毒、兼灭菌灭病毒,均质机均质到5μ以下兼高压再次灭菌灭病毒,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到含水量10%以下,无菌干燥避光保存备用,以免维生素等敏感性营养物质损失。
4、状糊精蒜油复合物的制造蒜油杀菌力是酚的15倍故用量很小,但其挥发性特强药效很难保持,所以用环状糊精进行其分子内部形式的封闭式包埋、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具体做法如下在无菌室内,先加入环状糊精0.5-1份到带搅拌设备的不锈钢容器中,后加入蒜油0.1-0.3份,50-100转/分搅拌5-10分钟,取出后再加入到带80-100目筛的粉碎机中粉碎过筛,无菌干燥保存备用,以免吸潮结块。
5、在无菌环境条件下,按不同用途的产品配方称取木耳粉、茶叶粉、大豆粉、粉末状无热量甜味剂和环状糊精蒜油复合物,加入进带搅拌设备的不锈钢容器中,50-200转/分搅拌5-10分钟即得本发明产品。
将产品按不同用途和规格分装与包装,即得本发明各种用途的商品成品。
本发明产品的用途用作食品、饮料、调味品、药品、化妆品及其主剂和添加剂。
本发明除在前述科技原理与重大创新中阐述的系列优点外,还有如下优点1、中西医都认为肝是人体代谢主要器官、肥胖都易侵犯肝脏如脂肪肝和降低肝功如对维生素的吸收、储存与代谢转化功能减弱、对转运脂肪出肝及脂肪、胆固醇代谢本身的甲基需要量也大大增加,从而影响其它器官系统的功能。如肥胖者的50%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严重肥胖者的90%不仅有脂肪肝而且很严重,有些能量代谢失常者如家族性遗传病如糖尿病等、药物影响导致能量代谢失常者等虽然不胖,但同肥胖者一样易患脂肪肝及其它肝病。这些疾病引起的营养素缺乏主要是维生素A、B、C,甲基等,肥胖和减肥本身也将大量消耗这些维生素,需要大量补充。本发明主料木耳、茶叶、大豆均大量全面含有这些物质或其前体物质如磷脂是甲基源、胡箩卜素是维生素A源且无毒、无剂量限制。这些都是纯天然的且价廉物美,故还比用西医药代替这些成分更安全、经济。
2、本发明配方简单易行、优势互补,营养与疗效全面、效果倍增如不仅同时提供了充足的防治肥胖、血栓等必需的蛋白质、必需脂肪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芳香、含硫化合物及各自具有的功效,而且这些物质及其功效还相互促进与提升,如蛋白质中的含甲基氨基酸和磷脂甲基数量的迭加和转运脂肪能力的提升效果等。虽形式为中药,但实质为西药如主要有效成分是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甲基、芳香类物质、含硫化合物等,其定性定量及疗效认定容易且准确、并已得到国际公认,故实施和进入市场难度相应较小,而这正是我国专利实施难、实施率低的主要关键原因之一所在且短时期乃至想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普遍克服,其疗效、科研、实施导向意义良好,是从本质上研究应用中西医有机结合和中医药现代化的有益实例。
3、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生产周期短、原材料及劳动力丰富可保障常年生产,无环境污染,故成本低,产品质优价廉、功能急消费者之所急,拥有庞大消费人群且面向全人类之急需,故市场容量大、市场竞争力强。
4、本发明将中西医药理论和应用有机结合为一体来分析与解决问题,不仅革新了中西医药长久形成的分离和对抗局面等这些不科学的观念与做法,也结合了两者各自的理论及分析优势,做到以理以事实服人并进一步完善了各自的理论和弥补各自的缺陷,有利于推动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和中医药现代化新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对此本发明不失为抛砖引玉范例之一。
5、本发明理论和应用机理明确,原材料虽是中药但有效成份确切、其疗效国际公认故克服了中药定性定量难和疗效不稳定等固有重大缺陷,且中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法定药食两用,防治的疾病是危害极大的国际主流疾病如肥胖和减肥及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等、患者群体庞大,具有极好社会和科技、经济效应与庞大国内外市场,也为探索中医药现代化和中医药走向世界这条中医药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打下一些基础、作出一些积极有益的尝试,其现实和历史意义都很深远、很有必要。
6、本发明为农副产品深加工生产科技含量及附加值高市场容量大的产品提供了示范,有利于这方面事业和领域的发展,而这正是我国政府和世界各国所共同致力谋求解决的问题,如利于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需求等系列重大国策和产业政策的实施,尤其是本发明采用的都是我国产量很大、经济效益和综合利用水平都很低、急需增值开发的主要农副产品,其意义和示范价值就更加重要。
实施例如下1、取木耳粉1-3份,茶叶粉1-2份,大豆粉1-2份,环状糊精蒜油复合物0.1-0.3份,加入进带搅拌设备的不锈钢容器中,50-200转/分搅拌5-10分钟即得本发明产品,所有人群四季适用,防治疾病健体强身且无剂量限制,考虑经济能力建议每日3次、每次10-20克、白天服用。
2、取木耳粉1-2份,茶叶粉1-2份,环状糊精蒜油复合物0.1-0.3份,加入进带搅拌设备的不锈钢容器中,50-200转/分搅拌5-10分钟即得本发明产品,所有人群保健四季适用,尤其适合于防治肥胖和减肥人群的初期减肥。经济用量参考同实施例1。
3、取木耳粉1-5份,环状糊精蒜油复合物0.5-1份,加入进带搅拌设备的不锈钢容器中,50-200转/分搅拌5-10分钟即得本发明产品,所有人群保健四季适用,特别适合于防治血栓。经济用量参考同实施例1。
4、取木耳粉3-6份,大豆粉1-2份,加入进带搅拌设备的不锈钢容器中,50-200转/分搅拌5-10分钟即得本发明产品,所有人群保健四季适用,尤其适合于儿童青少年减肥防治肥胖。经济用量参考同实施例1。
5、取木耳粉5-8份,粉末状无热量甜味剂0.1-0.5份或按现行GB2760或中国药典规定,加入进带搅拌设备的不锈钢容器中,50-200转/分搅拌5-10分钟即得本发明产品,所有人群保健四季适用,特别适合于糖尿病、肥胖兼糖尿病、无肥胖糖尿病及无肥胖脂肪肝,无过敏刺激。经济用量参考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血栓和心脑血管疾病并减肥药食兼用制品,其特征由木耳,茶叶,大豆,无热量甜味剂、品种和用量按现行GB2760或中国药典规定,蒜油和环状糊精组成。
2.防治血栓和心脑血管疾病并减肥药食兼用制品,其特征为其组份及用量按无水重量计为木耳粉1-10份,茶叶粉0-3份,大豆粉0-5份,蒜油0-0.3份,环状糊精0-1份,无热量甜味剂0-0.5份或按现行GB2760或中国药典规定。
3.防治血栓和心脑血管疾病并减肥药食兼用制品,其制造方法如下1)木耳粉的制造将干木耳用清水洗净,按3-5份水∶1份木耳重量比均匀加入胶体磨粉碎磨浆到5-15μ以下颗粒细度,微波设备加热熟化至沸腾,均质机均质到5μ以下,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到含水量10%以下,无菌避光干燥保存备用;2)茶叶粉的制造将干茶叶用清水洗净,按3-5份水∶1份茶叶重量比均匀加入胶体磨粉碎磨浆到5-15μ以下颗粒细度,微波设备加热熟化至沸腾,均质机均质到5μ以下,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到含水量10%以下,无菌干燥避光保存备用;3)大豆粉的制造将干大豆用清水洗净,按3-5份水∶1份大豆重量比均匀加入胶体磨粉碎磨浆到5-15μ以下颗粒细度,微波或普通加热设备加热熟化并保持沸腾10-15分钟,均质机均质到5μ以下,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到含水量10%以下,无菌干燥避光保存备用;4)环状糊精蒜油复合物的制造在无菌室内,先加入环状糊精0.5-1份到带搅拌设备的不锈钢容器中,后加入蒜油0.1-0.3份,50-100转/分搅拌5-10分钟,取出后再加入到带80-100目筛的粉碎机中粉碎过筛,无菌干燥保存备用;5)在无菌环境条件下,按不同用途的产品配方称取木耳粉、茶叶粉、大豆粉、无热量甜味剂和环状糊精蒜油复合物,加入进带搅拌设备的不锈钢容器中,50-200转/分搅拌5-10分钟,即得本发明产品。
4.防治血栓和心脑血管疾病并减肥药食兼用制品的用途用作食品、饮料、调味品、药品、化妆品;用作食品、饮料、调味品、药品、化妆品主剂和添加剂。
全文摘要
一种防治血栓和心脑血管疾病并减肥药食兼用制品及制造方法,根据药食同源、中西医药结合防治疾病和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发展理论与方向,主要采用来源广、资源可再生性强、疗效好且国际公认的法定药食兼用的原材料制成,以食品、饮料、调味品、药品、化妆品及其主剂和添加剂的形式生产适合各类不同用途和不同人群及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用以防治日益严重的肥胖、系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尤其是极易发生、极难预防和极难治疗并导致突然死亡且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的血栓及其系列非死即残的并发症,具有防治效果优良、见效快、效果稳定不易反弹、无毒副作用、无剂量和季节限制及无须节食等系列重要优点,并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等重大产业国策的实施。
文档编号A61P9/10GK1490038SQ03135680
公开日2004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7日
发明者颜晓川, 易敏, 颜怀玮, 易勇, 袁重德, 颜怀瑨, 颜怀璞, 颜怀璋, 颜怀黔, 颜怀琦 申请人:颜怀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