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防晕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2725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防晕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治疗晕动症的新型电子防晕车装置。尤其是能通过不连续的微电流对穴位进行刺激来治疗晕车、晕船、晕机等严重的晕动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现有的治疗晕车、晕船、晕机等严重的晕动症的方法只有口服抗眩晕类药物一种,人们以此来达到治疗晕动症的目的。但是大多数人服用了药物以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嗜睡、头脑不清醒等症状,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为了解决这个棘手问题特发明了这种新型的电子防晕车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使用安全、且疗效显著的电子防晕车装置,并通过使用这一崭新的治疗晕车、晕船、晕机等严重晕动症的医疗器械来解除人们的痛苦。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把本装置的两个放电触点对准人体手腕内侧的内关穴位,压电陶瓷电子打火器发出0.7mA的安全电流,对穴位进行刺激,已达到抗眩晕的目的。本电子防晕车装置制作工艺非常简单,效果显著,成本较低。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本发明的原理是压电陶瓷电子打火器发出0.7mA的安全电流,对人体内关穴位进行刺激,科学发现通过微电流刺激人体内关穴位可抑制神经,减轻眩晕感,已达到抗眩晕的目的。
本发明使用方法如下在乘车、乘船、乘飞机之前将电子防晕车装置的触点端对准手腕内侧的内关穴位上,按压绝缘按钮数次。
综上所述,电子防晕车装置与治疗晕车的药物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先进的工作原理和优良效果,通过压电陶瓷电子打火器发出的0.7mA的安全电流,对人体内关穴位进行刺激,来达到抗眩晕的目的;使用过程安全、方便;操作简单,只需把装置的触点端对准内关穴位,按压绝缘按钮数次;体积小且便于携带,非常适合外出乘车、乘船、乘飞机时使用;无环境污染;价格适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剖面图)。
图中1.压电陶瓷电子打火器 2.放电触点 3.金属放电导线4.金属端子 5.小按压钮 6.绝缘按钮 7.绝缘外壳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本发明在绝缘外壳7中,包括有压电陶瓷电子打火器1、两个放电触点2和绝缘按钮6,压电陶瓷电子打火器1由三部分组成,其一是绝缘的小按压钮5,其二是金属放电导线3,其三是金属端子4,两个放电触点2分别与压电陶瓷电子打火器1的金属放电导线3和金属端子4相接。在使用时将两个放电触点2放于手腕内侧的内关穴位,按压绝缘按钮6,这时压电陶瓷电子打火器1产生一个0.7mA的安全电流刺激人体内关穴位,使人的眩晕感减轻,已达到抗眩晕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防晕车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缘外壳中,包括有压电陶瓷电子打火器、两个放电触点和绝缘按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防晕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电陶瓷电子打火器由三部分组成,其一是绝缘的小按压钮,其二是金属放电导线,其三是金属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防晕车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放电触点分别与压电陶瓷电子打火器的金属放电导线和金属端子相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防晕车装置,它是在绝缘外壳中,包括有压电陶瓷电子打火器、两个放电触点和绝缘按钮,压电陶瓷电子打火器由三部分组成,其一是绝缘的小按压钮,其二是金属放电导线,其三是金属端子,两个放电触点分别与压电陶瓷电子打火器的金属放电导线和金属端子相接。压电陶瓷电子打火器发出0.7mA的安全电流,刺激人体内关穴位,使人的眩晕感减轻,已达到抗眩晕的目的。它的优点是使用过程安全、方便;操作简单,体积小且便于携带,无环境污染;价格适宜。
文档编号A61N1/36GK1483486SQ0315372
公开日2004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9日
发明者周明非, 周晓光, 申凯, 朱望, 南雪, 蔡超, 李娅 申请人:周明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