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钾温一冷一温血心脏停搏灌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3041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钾温一冷一温血心脏停搏灌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注器,尤其涉及一种高钾温一冷一温血心脏停搏灌注器。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心脏停搏灌注器或灌注装置,普遍存在操作复杂、功能单一如仅能测压或仅能过滤的缺陷。近来所发明的专利技术亦存在各自的不足,如《实用新型专利公报》上公告的灌注装置(公告号为CN2410232),它包括设置在每个容器颈部的密封塞。密封塞具有一个灌注出口和一个引入空气孔。各自包括一个室的灌注元件被设置在密封塞之上。灌注孔和引入空气孔通到每个室中。从室引导出单个输送管到相应的灌注孔。通过一个连接装置将灌注元件连接到容器颈部上。罩被设置在灌注元件上面并包括一个带螺纹的塞,在其上能够拧上一个带螺纹的盖,该盖中包括一个密封部件。此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繁锁。再如《实用新型专利公报》上公告的心脏停搏液灌注装置(公告号为CN2453839),包括储液袋、表面凹凸不平的螺旋管换热器、三叉管,螺旋管换热器通过进液管与储液袋相联通、通过出液管与三叉管相联通,三叉管通过循环管以及设置在循环管上的控制开关与储液袋相联通,在三叉管上还联接设置有流量开关的灌注管。它还包括设置在进液管上的增压器以及设置在螺旋管换热器外围的调温装置,虽然此技术目前国内较普遍使用,但存在无测压、无过滤作用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无需变温部件、功能齐全的心脏停搏灌注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由血液回收器和软管组成,血液回收器顶部设有两个可接三通的接口,内含过滤网,软管包括泵管、排气测压管及灌注管,泵管一端与排出口相套接,另一端接三通接头,三通接头另二端分别接排气测压管及灌注管。
本实用新型的血液回收器外壳上刻有容积刻度,排出口处设有防排空阀,三通接头为“Y”型接头,过滤网为40μm的过滤网,排气测压管及灌注管后端均接有三通接头。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同时集测压、过滤,防排空于一体,特别是无需变温部件,根据自身温度变化而变化,更利于心肌保护,同时监测设备要求不高,适用于各类医院。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由血液回收器1和软管组成,血液回收器1顶部设有两个可接三通的接口2,内含40μm的过滤网9,外壳上刻有容积刻度,排出口3处设有防排空阀4,软管包括泵管5、排气测压管6及灌注管7,泵管5一端与排出口3相套接,另一端接“Y”型三通接头8,三通接头8另二端分别接排气测压管6及灌注管7,排气测压管6及灌注管7后端均接有三通接头11使用时,先将整个灌注器管道系统排完气后,排气测压管接表式血压器微栓过滤器引流出的氧合血从三通接口进入血液回收器。另一个接口接5%氯化钾,根据灌注压决定灌注流量,再根据灌注流量决定5%氯化钾流量,使氧合血钾的含量增加20mmo1/L(首次灌)或10mmol/L(术中灌)无需变温。
权利要求1.一种高钾温一冷一温血心脏停搏灌注器,其特征在于由血液回收器(1)和软管组成,血液回收器(1)顶部设有两个可接三通的接口(2),内含过滤网(9),外壳上刻有容积刻度,软管包括泵管(5)、排气测压管(6)及灌注管(7),泵管(5)一端与排出口(3)相套接,另一端接三通接头(8),三通接头(8)另二端分别接排气测压管(6)及灌注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钾温一冷一温血心脏停搏灌注器,其特征在于血液回收器(1)上的排出口(3)处设有防排空阀(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钾温一冷一温血心脏停搏灌注器,其特征在于三通接头(8)为“Y”型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钾温一冷一温血心脏停搏灌注器,其特征在于排气测压管(6)及灌注管(7)后端均接有三通接头(1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钾温一冷一温血心脏停搏灌注器,其特征在于过滤网(9)为40μm的过滤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钾温一冷一温血心脏停搏灌注器,由血液回收器和软管组成,血液回收器顶部设有两个可接三通的接口,内含过滤网,软管包括泵管、排气测压管及灌注管,泵管一端与排出口相套接,另一端接三通接头,三通接头另二端分别接排气测压管及灌注管。本实用新型的血液回收器外壳上刻有容积刻度,排出口处设有防排空阀,三通接头为“Y”型接头,过滤网为40μm的过滤网,排气测压管及灌注管后端均接有三通接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同时集测压、过滤、防排空于一体,特别是无需变温部件,根据自身温度变化而变化,更利于心肌保护,同时监测设备要求不高,适用于各类医院。
文档编号A61M37/00GK2617378SQ03231449
公开日2004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19日
发明者刘世国 申请人:刘世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