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战两用多功能伤病员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6917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战两用多功能伤病员搬运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设备,尤其是轻便、灵活机动、平、战两用的多功能伤病员搬运车。
背景技术
传统战争中,战场伤员的救护、搬运全靠人力背、抬,而现代战争是立体战,伤员伤情多为复合伤、重伤,需要平稳搬运伤员,快速后送,及时抢救才能有效地提高现代战伤的救治水平;平时在搬运麻醉或手术病人时,需4~5名医护人员搬上、搬下,医护人员既承受了重体力劳作,也不利于病人的血压平稳和麻醉复苏,而腰椎牵引术后的病人靠多名医护人员搬运或由病人自行移上、移下,也极不利于牵引后的腰椎稳定。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轻便、灵活机动的、平、战两用的多功能伤病员搬运车。根据检索,国内尚未有该种平、战两用多功能伤病员搬运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轻便又灵活机动的,平时、战时两用的,在战时,可取下该搬运车的担架式床面,将伤员从战壕或废墟中平稳地抬到搬运车上,再快速后送到战地救护车或医院及时救治,在野战条件下,还可作手术台;在平时,搬运车床面具有升降和横向移动功能的,能悬挂输液设施的,能轻盈、平稳地搬运麻醉手术、腰椎牵引、危重病人的,能减轻医护人员劳力、又确保病人安全的多功能伤病员搬运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如图1、图2、图3所示,该车由担架式床面(1)、铲式床面(2)、床面底座(3)、“X”型液压升降支架(4)、基座(5)五部分组成;搬运车床面作成长180cm,宽60cm,三层,上层为担架式床面(1)、第二层为铲式床面(2),第三层为固定床面的床面底座(3);担架式床面(1)是板式,可以是夹板、或其他轻型材料,左右两侧是金属管(6),各金属管的前后两端内套有长20cm的隐藏式把手(7),床面(1)侧面装有折叠式输液架(8),床面上设置有二根搭扣式伤员固定带(9),当取下担架式床面(1),拉出隐藏式把手(7),可单独作担架用,供战场救护伤员或抬送病人用;靠床面(1)左右两侧金属管下装设的各三个滚轮的导向作用,床面(1)可沿铲式床面(2)两侧角钢作成的轨道纵向滑动,便于将担架式床面(1)平稳地置于搬运车上,或便于担架式床面(1)向救护车内滑行;第二层铲式床面(2),床面厚2cm,床面(2)底面中间装一个螺母(10),底面前后两端两边各装一个“T”型滑轮(11),共四个,床面(1)与床面(2)通过插肖固定卡(12)可连接一起,两床面的同侧侧面都装有折叠式输液架(8),树起输液架(8),便于搬运病人时悬挂输液瓶;第三层为床面底座(3),是个矩形框架,底座(3)上面中间装一根丝杆(13),前后两端与“T”型滑轮(11)相对应位置各固定一个“T”型滑槽(14),铲式床面(2)与床面底座(3)以丝杆(13)、螺母(10)、以“T”型滑轮(11)、“T”型滑槽(14)相连接联为一体,丝杆(13)端头装上折叠式摇把(15),当摇动摇把(15),使丝杆旋转推动螺母(10),并带动铲式床面(2)作横向移动,床面(2)底面两端的4个“T”型滑轮(11)两两分别沿各自的“T”型槽移动,保证铲式床面(2)横向移动稳定、平衡;铲式床面(2)面板为夹板、塑钢板或工程塑料板,床面(2)外侧边缘可作成一定坡度,便于铲起病人;考虑到病床、手术床、牵引床、救护车的高度不一,在床面底座(3)下部设置“X”型液压升降支架(4),两个“X”型支架的中点处各自铰接,使之能相互转动,在相同向右上方伸出的两支架处焊接一根力臂,使两个“X”型支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脚踏式液压升降器(16)的外伸活塞杆端头与该力臂固定连接,液压缸可随活塞杆的外伸或回缩而摆动,两个“X”型支架向右伸出的顶点与床面底座(3)的底面固定点铰接,两个向左伸出的顶点上各装一滑轮(17),可沿床面底座(3)底面设置的滑道(1 8)运行;基座(5)是箱体式结构,是该搬运车的基体,箱底面下四角固定4个万向轮(19),可多方向转动,使该车运行灵活机动;“X”型液压升降支架(4)全部安装其上;基座(5)箱体内底面左右两侧各固定一个滑槽(20),每个“X”型支架的两个底点,向右的底点与箱体内底面固定点铰接,向左的底点装滑轮(21),可沿滑槽(20)运行,脚踏式液压升降器(16)固定在箱体内底面,上升脚踏板(22)、下降脚踏板(23)固定在基座(5)箱外壳上。所有钢结构也可以用强度高、重量轻的合金钢或不锈钢替代,使该车更轻巧、灵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构思新颖、科学、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平战两用、轻便灵巧、价格低廉。既能取下担架床面在战场抬运病人,又能液压升降、横向移动,还能悬挂输液瓶,实现轻盈、平稳地搬运麻醉手术、腰椎牵引、危重病人,减轻医护人员劳力,又确保病人安全、舒适。广泛适用于部队、地方医院。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车轴测图,图2是担架式床面、铲式床面结构分离示意图,图3是床面底座、“X”型液压升降支架、基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作担架用时1、先拉出担架式床面(1)两金属管两端内套的隐藏式把手(7)。
2、拉开担架式床面(1)与铲式床面(2)之间的插肖固定卡(12)的插肖,使两者脱开连接。
3、拉住两隐藏式把手(7),把担架式床面(1)沿铲式床面(2)纵向滑动,直至取下。
取下的担架式床面(1)可单独作担架用,从山地、战壕、废墟中抬运伤员,或从搬运车无法行走的楼道中抬运病人,把伤病员快速、平稳地抬到搬运车上,然后快速后送到战地救护车或医院进行及时救治。
实施例二、作搬运车用时 (以送手术后麻醉病人回病房为例说明)1、由一名医护人员手推该搬运车至手术床边。
2、因搬运床、病床、手术床高度不同,若搬运床低于手术床,则用脚踏上升脚踏板(22),使脚踏式液压升降器(16)的活塞杆不断外伸,推动与其连为一体的“X”型液压升降支架(4)升高,托起床面底座(3)和铲式床面(2)上升。当铲式床面(2)底面升高至手术床面平齐时,停止上升。
3、拉出折叠式摇把(15),摇动摇把(15),使丝杆(13)旋转,推动螺母(10)并带动铲式床面(2)横向外移,向手术床面上平移。
4、当接近病人身体时,由一名医护人员辅助轻轻地托起病人一侧身体,铲式床面(2)不断铲进,进而全部铲起病人。
5、摇动摇把(15),退回铲式床面(2)至原始位置。
6、拉出折叠式输液架(8),挂上输液瓶。
7、推动该搬运车,把病人送回病床边。
8、若病床低于搬运床,则脚踏下降脚踏板(23)使搬运床的铲式床面(2)底面下降至病床面上。
9、摇动摇把(15),使铲式床面(2)外移,移到病床中间,由一名医护人员轻轻辅助病人一侧身体,再使铲式床面退回原位,病人送回病床。
铲式床面最高可升至94cm,最低降至64cm,升降幅度为30cm,可横向移动35cm。
权利要求1.平、战两用多功能伤病员搬运车,其特征在于该车由担架式床面(1)、铲式床面(2)、床面底座(3)、“X”型液压升降支架(4)、基座(5)五部分组成;搬运车床面作成三层,上层为担架式床面(1),第二层为铲式床面(2),第三层为固定床面的床面底座(3);担架式床面(1)左右两侧的金属管(6)的两端内套有长20cm的隐藏式把手(7),床面(1)侧面装有折叠式输液架(8),床面上设置两根搭扣式伤员固定带(9),床面(1)左右两侧金属管下各装三个滚轮,床面(1)可取下,单独作担架用,也可靠滚轮导向沿铲式床面(2)两侧角钢作成的轨道纵向滑动,置于搬运车上;铲式床面(2)厚2cm,该床面底面中间装一个螺母(10)、底面前后两端两边各装一个“T”型滑轮,共四个,担架式床面(1)与铲式床面(2)通过插肖固定卡(12)可连接一起,两床面的同侧侧面都装有折叠式输液架(8);床面底座(3)是矩形框架,中间装一根丝杆(13),前后两端与“T”型滑轮(11)相对应位置各固定一根“T”型滑槽(14),铲式床面(2)与床面底座(3)以丝杆(13)、螺母(10),以滑轮(11)、“T”型滑槽(14)相连接,丝杆端头装上折叠式摇把(15);床面底座(3)下部,设置“X”型液压升降支架(4),两个“X”型支架的中间处各自铰接,在相同向右上方伸出的两支架处焊接一根力臂,使两个“X”型支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脚踏式液压升降器(16)的外伸活塞杆端头与该力臂固定连接,液压缸可随活塞杆的外伸或回缩而摆动,两个“X”型支架向右伸出的顶点分别与床面底座(3)的底面固定点铰接,两个向左伸出的顶点上各装一滑轮(17),可沿床面底座(3)底面设置的滑道(18)运行;基座(5)是箱体式结构,箱底面下四角装四个万向轮(19),基座(5)箱体内底面左右两侧各固定一根滑槽(20),每个“X”型支架的两个底点,向右的底点与箱体内底面固定点铰接,向左的底点装滑轮(21),可沿滑槽(20)运行,脚踏式液压升降器(16)固定在箱体内底面,上升脚踏板(22)、下降脚踏板(23)固定在基座(5)的箱外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搬运车,其特征在于铲式床面(2)面板由夹板、塑钢板或工程塑料板制成,床面作成平面,或作成外侧边缘带有一定坡度的。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有钢结构也可用强度高、重量轻的合金钢、不锈钢制成。
专利摘要平、战两用多功能伤病员搬运车是医用设备,特别是轻便、灵活机动、平、战两用多功能伤病员搬运车。该车由担架式床面、铲式床面、床面底座、“X”型液压升降支架,基座五部分组成。战时可取下担架式床面战场上抢救伤员,并平稳搬运、快速后送,平时有液压升降、横向移动、悬挂输液功能,能轻盈、平稳地搬运麻醉手术、腰椎牵引、危重病人。减轻医护人员劳力,确保病人安全。该车轻便、灵巧、功能多,造价低。广泛用于部队和地方医院。
文档编号A61G1/00GK2640449SQ03254620
公开日2004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27日
发明者姜功平, 范平, 詹鹏程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九五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