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形紫外杀菌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4290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螺旋形紫外杀菌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紫外杀菌灯,特别涉及一种螺旋形紫外杀菌灯。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因为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对健康意识的重视,所以用来杀菌的杀菌灯就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现有的紫外杀菌灯一般为直管形,包括外玻管,其内充满汞蒸气和惰性气体;阴极引出线,阴极引出线通过电子镇流器与外电源连接的;紫外发光装置,设置于外玻管的两端,连接于阴极引出线。外玻管为直管,且直径大于16毫米。阴极引出线设置于直管的两端。外玻管的两端各设置一灯头;阴极引出线穿过灯头连接于外电源。现有的紫外杀菌灯存在着较多的缺点1)、玻管为直管且直径大,其内的汞蒸汽气压达不到最佳值,所以汞蒸气对紫外线的共振线自吸收严重,电能转为紫外线辐射能低,紫外线辐射效率大大降低(只有30%-40%),电损耗大,使用寿命低(只有1000小时-1500小时);2)、体积大,占有空间大,成本高,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的一种螺旋形紫外杀菌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旋形紫外杀菌灯,包括外玻管,其内充满汞蒸气和惰性气体;阴极引出线,与外电源连接;紫外发光装置,设置于外玻管的两端内,阴极引出线连接于紫外发光装置,所述的外玻管为双螺旋形,其两端位于同一方向;外玻管的两端共用一灯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玻管的直径小于16毫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玻管的顶部有吹制冷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阴极引出线通过电子镇流器或电感镇流器加起辉器与外电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镇流器设置于灯头内;或电感镇流器和起辉器都设置于灯头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外玻管为双螺旋形且直径小于16毫米,其内的汞蒸气压可以达到最佳值,减少了汞蒸气对紫外线的共振线自吸收,电能转为紫外线辐射能高,紫外线辐射效率提高了20%-30%,耗电量大大的降低,使用寿命延长了一倍;在制造时,用人工冷端的方法使灯的冷端温度保持在40摄氏度左右,使灯的工作效率达到最佳状态;阴极引出线连接于紫外发光装置,既阴极引出线在灯的一端;外玻管直径小于16毫米、两端共用一灯头、阴极引出线在灯的一端、电子镇流器或电感镇流器加起辉器设置于灯头内,结构紧凑,外形美观,适宜家庭杀菌消毒;可直接用在普通灯座上,使用方便。


附图1为本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一种螺旋形紫外杀菌灯包括外玻管1、阴极引出线2、紫外发光装置3、灯头。阴极引出线2通过电子镇流器与外电源连接;紫外发光装置3,设置于外玻管1的两端内,阴极引出线2连接于紫外发光装置3,既阴极引出线2设置在外玻管的两端11;外玻管的两端11共用一灯头。外玻管1,直径小于16毫米,且其内充满汞蒸气和惰性气体;外玻管1为双螺旋形,其顶部吹制冷端,其两端11位于同一方向。
电子镇流器设置于灯头内。
在制造时,用人工冷端的方法使灯的冷端温度保持在40摄氏度左右,使灯的工作效率达到最佳状态。
紫外发光装置3包括灯丝31、内导丝32、喇叭33。灯丝31,上面涂有电子粉。灯丝31的两端连接于内导丝32上;内导丝32穿过喇叭33通过阴极引出线2与电源连接。
外玻管1为双螺旋形且直径小于16毫米,其内的汞蒸气压可以达到最佳值,减少了汞蒸气对紫外线的共振线自吸收,电能转为紫外线辐射能高,紫外线辐射效率提高了20%-30%,耗电量大大的降低,使用寿命可以大大延长。
权利要求1.一种螺旋形紫外杀菌灯,包括外玻管,其内充满汞蒸气和惰性气体;阴极引出线,与外电源连接;紫外发光装置,设置于外玻管的两端内,阴极引出线连接于紫外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玻管为双螺旋形,其两端位于同一方向,且在玻管顶部吹制冷端;外玻管的两端共用一灯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形紫外杀菌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玻管的直径小于16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形紫外杀菌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极引出线通过电子镇流器或电感镇流器加起辉器与外电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螺旋形紫外杀菌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镇流器设置于灯头内;或电感镇流器和起辉器都设置于灯头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形紫外杀菌灯,包括外玻管,其内充满汞蒸气和惰性气体;阴极引出线,与外电源连接;紫外发光装置,设置于外玻管的两端内,阴极引出线连接于紫外发光装置,外玻管为双螺旋形,其顶部吹制冷端,其两端位于同一方向;外玻管的两端共用一灯头。该一种螺旋形紫外杀菌灯,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结构紧凑、外形美观。
文档编号A61L2/10GK2660682SQ0326908
公开日2004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7日
发明者杜晓红, 刘小泉, 黄春荣 申请人:厦门通士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