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翻身及洗浴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8924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翻身及洗浴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疗及家庭用护理床。
背景技术
传统的护理床是将床板沿纵向分为若干块,并且由若干个横轴连接在一起,通过机械驱动机构,完成床板沿横轴的翻转,解决卧床病人改变卧姿的问题。所述传统的护理床存在着翻转方向单一的问题,缺少对长期卧床病人最为重要的沿纵轴自由翻身的功能。由于上述原因,传统的护理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包括脑瘫、昏迷、外伤等长期卧床易发生褥疮的病人的翻身问题。众所周知,沿纵轴翻转是不能通过上述翻转方式完成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将人体沿纵轴翻转360度的电动翻转及洗浴床。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翻身及洗浴床包括床体和翻身控制机构;所述床体为传统的结构;在床体的床板下方设有一个两端为滑轨结构的支架,所述支架两端的滑轨分别与床两侧的床头架平行,并且相邻;位于支架下方的是由两个剪力梁组成的剪力架,该剪力架中心活动轴上,有一个滑孔与所述支架中部向下垂直设置的滑杆活动连接配合,剪力架的剪力梁的四个端部通过导向柱与二个左起落架和二个右起落架相连接,位于所述剪力架一侧的两个剪力梁端部之间连接有由伸缩杆和直线驱动电机组成的剪力架控制机构;所述二个左起落架和二个右起落架平行于滑轨方向呈“L”型,位于所述起落架下部内侧位置设有导向轮,所述二个左起落架和二个右起落架上设置的导向轮按纵向同侧为一对,分别固定于支架两侧的滑轨中;所述滑轨两外侧端分别设有限位器;所述左、右起落架上部呈向内倾斜结构,二个左起落架和二个右起落架上端部分别通过轴连接有左、右侧滚杠,在所述左、右侧滚杠的同一端,设有驱动齿轮,在同侧的起落架上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齿轮通过链条与驱动齿轮相连接;在左、右侧滚杠上,以一定长度缠绕固定有用于提起和翻转用的床单。
如上所述的电动翻身及洗浴床,在左、右侧滚杆下端的左、右侧起落架上平行固定有左、右侧洗浴固定杆,有一个防水布及防水布支架构成的,通过尼龙掉扣固定于所述左、右侧洗浴固定杆上;所述防水布构成的积水槽中部设有一个排水口,该排水口通过水管与一个回水箱相连通,洗浴时,左、右侧滚杆上固定的是网状床单。
如上所述的电动翻身及洗浴床,所述剪力梁一侧的伸缩机构是由直线电机和拉杆组成。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护理床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翻身功能左、右两个起落架采用剪式杠杆原理,同时从床下伸出翻转立于床的两侧,起落架上两台同速电机通过滚杠拉起床单,并对两台电机同步控制,对床单进行提升、下降、左转、右转、完成对病人的原地360度翻身过程。
2.洗浴功能打开起落架换上网状床单将人体升起,放平床头,推入积水槽,同时配热水供给及收集箱,病人在边翻边淋浴下达到全身洗浴的目的。
3.背起功能收回起落架,放松床单,人体恢复护理床仰卧状态,利用原护理床的床板横向翻转,达到背起的功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翻身及洗浴床的起落架升起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翻身及洗浴床的起落架收回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翻身及洗浴床的起落架平移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翻身及洗浴床的起落架开始升起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翻身及洗浴床的安装洗浴装置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翻身及洗浴床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翻身及洗浴床的正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翻身及洗浴床的左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翻身及洗浴床的起落架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翻身及洗浴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翻身及洗浴床的洗浴状态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翻身及洗浴床的驱动电机控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使用状态说明如下图1为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清楚反映本装置的结构特征,本图中没有示出床板。本实施例中的支架为“I”字型,通过螺栓或其它连接方式被固定于床体4上,该支架两侧为平行滑轨,中部设有一个向下垂直的滑杆。在支架11下方为一个剪力架9,位于剪力架9中部活动连接处设有一个滑孔,滑孔与所述支架11中的滑杆配合,所述剪力架9是通过其四个端部安装的导向柱6与对应的两对左、右“L”型起落架1、5固定连接,所述两对左、右“L”型起落架内侧下端分别固定有导向轮13,沿纵向同一侧的导向轮被分别置于支架两侧的滑轨中。沿纵向同侧的“L”型起落架,即左起落架或右起落架顶部向内倾斜并活动固定有左、右侧滚杆2、3。在起落架内侧安装有驱动电机10、14,该驱动电机通过动力输出齿轮、链条及与左、右侧滚杆连动的从动齿轮,带动左、右侧滚杆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转动,所述动力输出齿轮、链条及左、右侧滚杆上的从动齿传输机构被设于链轮转动架16内,本图未示出。在剪力架9一侧的梁端部之间设有一个剪力架拉杆装置,该装置包括伸缩拉杆8及伸缩拉杆之间的直线驱动电机7,所述直线驱动电机包括图中未示出的驱动电机及齿轮、齿条传动机构。
所述左、右侧滚杠2、3上固定并缠绕有与其等长度的床单17,在洗浴状态时,为洗浴网。在位于左、右侧滚杆2、3下方的起落架之间还平行安装有洗浴固定杆,在洗浴固定杆上通过尼龙“搭扣”22,可以固定一个由防水布和周边支架21组成的积水槽。15为电机驱动控制面板。
图2为本装置所述起落架处在未打开状态,起落架内侧的导向轮13位于支架滑轨的最内侧位置,剪力架的交叉梁为闭合状态,此时的左、右侧滚杠2、3被收于床的两侧。
图3为本装置所述起落架处在平移状态下。所述导向轮13被剪力架9的交叉梁带动向外侧运动至滑轨外端的限位器12处,此阶段为平移运动。
图4为本装置所述起落架处在翻转状态下。在继续开动直线电机,使剪力梁拉杆8伸缩,带动剪力梁继续张开,通过导向柱6驱动左、右两起落架,在限位器的作用下,由平移转向翻转,由于剪力架9是活动固定于支架滑杆上的,因此可随起落架一起向上翻转运动,直至图1的位置。
图5是本装置洗浴积水槽的结构图。防水布20呈凹形固定于防水布支架21周边上,其中央有一个接水口19上安装有回水管18,该回水管18可与集水箱相连接,在洗浴时,人体被左、右起落架之间的洗浴网固定在所述洗浴积水槽之上,用喷淋设备完成供水及洗浴。具体原理及结构还可参见图11。
图6、7、8更为清楚地反映出本装置的具体结构。图中反映的是起落架打开的正、俯、侧视图。由图6中可以看出剪力架、左、右起落架、滚杠及直线电机等的位置关系。图7、8中可以看出剪力架与滑杆的对应位置关系。
图9中,“L”型起落架的内侧最内的一个孔为固定导向轮的孔,与其相邻的孔为一个固定杆连接孔,其顶部连接一个内倾状态的齿轮传动架,该齿轮传动架顶部最上一个为滚杠固定孔,下面一个孔为积水槽固定杆连接孔。
图10反映的是床单被滚杆驱动,实现人体纵侧360度的旋转的示意图。
图12是本装置的驱动电机及控制电路图。本装置除利用图12的手动控制外,也可以通过无线遥控装置实施控制。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翻身及洗浴床,它包括床体和翻身控制机构,所述床体为传统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床体的床板下方设有一个两端为滑轨结构的支架,所述支架两端的滑轨分别与床两侧的床头架平行,并且相邻;位于支架下方的是由两个剪力梁组成的剪力架,该剪力架中心活动轴上,有一个滑孔与所述支架中部向下垂直设置的滑杆活动连接配合,剪力架的剪力梁四个端部通过导向柱与二个左起落架和二个右起落架相连接,位于所述剪力架一侧的两个剪力梁端部之间连接有由伸缩杆和直线驱动电机组成的剪力架控制机构;所述二个左起落架和二个右起落架平行于滑轨方向呈“L”型,位于所述起落架下部内侧位置设有导向轮,所述二个左起落架和二个右起落架上设置的导向轮按纵向同侧为一对,分别固定于支架两侧的滑轨中;所述滑轨两外侧端分别设有限位器;所述左、右起落架上部呈向内倾斜结构,二个左起落架和二个右起落架上端部分别通过轴连接有左、右侧滚杠,在所述左、右侧滚杠的同一端,设有驱动齿轮,在同侧的起落架上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齿轮通过链条与驱动齿轮相连接;在左、右侧滚杠上,以一定长度缠绕固定有用于提起和翻转用的床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翻身及洗浴床,其特征在于在左、右侧滚杆下端的左、右侧起落架上平行固定有左、右侧洗浴固定杆,有一个防水布及防水布支架构成的积水槽,通过尼龙掉扣固定于所述左、右侧洗浴固定杆上;所述防水布构成的积水槽中部设有一个排水口,该排水口通过水管与一个回水箱相连通,洗浴时,左、右侧滚杆上固定的是网状床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翻身及洗浴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梁一侧的伸缩机构是由直线电机和拉杆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翻身及洗浴床。它由床体和翻身控制机构组成,所述翻身控制机构包括一个具有双滑轨的支架、一个位于支架下方的剪力架、固定于剪力架四个端部的左、右起落架、固定于左、右起落架上的左、右侧滚杠和左、右侧滚杠上缠绕的翻动、提起床单。所述左、右起落架下部设有导向轮,并分别置于支架的滑轨内。剪力架一侧设有伸缩控制机构。本装置具有提起和360度侧翻身的功能,再配备小型热水供给、收集车,就可以完成病人的洗浴工作。本装置可以解决因瘫痪、昏迷、外伤等长期卧床的病人自由翻身的问题,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了病人翻身的舒适程度。
文档编号A61G7/00GK2657639SQ03276639
公开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1日
发明者谢小然 申请人:谢小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