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血尿中药、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8917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止血尿中药、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止血尿中药、制备方法和用途。是多年临床使用的经验方。
背景技术
白茅根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茅Imperatacylindrica(L.)Beauv.var.major(Nees.)C.E.Hubb.的根茎。全国多数地区均有分布味甘,性寒。有清热、凉血止血、利尿的功能。用于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胃热呕哕、吐血、衄血、尿血、热淋、水肿、小便不利、黄疸。
黄芪性温,味甘,补气固素,利尿,解毒排脓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糖,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贤炎,尿蛋白,糖尿病。黄芪主要药理成分为黄芪多糖(APS)和黄芪皂苷类,有固表止汗、补脾益气、托毒排脓和利水等功效,对心血管、血液、肾脏、代谢及免疫系统等均有作用。近年来,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黄芪对糖尿病(DM)患者肾脏有保护作用,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对糖代谢的影响,对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对肾小球滤过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对生长因子与细胞因子作用等。
吴成江,张耀煌等人采用黄芪、白术和白茅根等止血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慢性期血尿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新中医》,2000,32(9),48-49)。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止血尿中药。
本发明的目的还提供一种上述止血尿中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一种上述止血尿中药的用途。
本发明的一种止血尿中药中,以白茅根为君药,功能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缓解肾小球血管痉挛,从而使肾血流量及肾滤过率增加而产生利尿作用,同时肾缺血改善。主治急性肾炎尿血、水肿。配以黄芪具补气扶阳,生血掇血之功能。对多种血尿有补益虚损、纺摄血份之功,现代医学观点认为黄芪能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失常,对伴有气虚血尿有益气补肾、止血之功能。茜草、白及为臣药都有凉血止血收敛之功能,有助于血尿的减少。佐以防己、通草能通淋排尿,消肿利水。使者白蔹,清热解毒、止疼。鹿衔草,祛风除湿、补肾壮阳、收敛止血。综合全方共腠益气补肾、凉血止血、利尿消肿、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之疗效。
本发明的止血尿中药可以是浸膏或片剂。
本发明的止血尿中药由下述物质组成中药提取物、水、纤维素和羧甲淀粉钠的重量比为0.5831~0.833∶0~1.267∶0~0.042∶0~0.125。当是浸膏时,中药提取物、水、纤维素和羧甲淀粉钠的重量比为0.5831~0.833∶0.8869~1.267∶0∶0;当是片剂时,中药提取物、水、纤维素和羧甲淀粉钠的重量比为0.5831~0.833∶0∶0.06~0.042∶0.0875~0.125。
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由下述重量比的生药提取获得君药、臣药、佐药和使药的重量比是0.7~1∶0.756~2.08∶0.227~0.324∶0.606~0.865。推荐上述重量比的生药中君药、臣药、佐药和使药的重量比是1∶2.08∶0.324∶0.865。其中,所述的君药是白茅根或/和黄芪,所述的臣药是茜草或/和白及,所述的佐药是防己或/和通草,所述的使者白蔹或/和鹿衔草。
本发明的上述中药中,所述的中药提取物推荐由下述重量比的生药提取获得白茅根2.5、黄芪1.2、茜草0.7、白及0.7g、防己0.7、通草0.5、白蔹0.7和鹿衔草2.5。
本发明的止血尿中药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的君药、臣药、佐药和使药用水浸泡、提取成为汤剂、或者再过滤和浓缩制成稠膏状浸膏;或者就稠膏状浸膏再加入微晶纤维素与羧甲淀粉钠,干燥,可以加入或不加入润滑剂量,混匀压片成片剂,显棕褐色,味苦;也可以再包糖衣。
所述的君药、臣药、佐药和使药的重量比为0.7~1∶0.756~2.08∶0.227~0.324∶0.606~0.865。推荐上述重量比的生药中君药、臣药、佐药和使药的重量比是1∶2.08∶0.324∶0.865。
所述的中药提取物与水的重量比为1∶5~20。
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纤维素和羧甲淀粉钠的重量比为0.5831~0.833∶0.06~0.042∶0.0875~0.125。
本发明的方法中,所述的提取是浸泡是用水浸泡1~5小时。所述的提取是用水微沸0.5~5小时,可以分成二次用水提取。所述的过滤可以采用200目筛过滤、超滤等,合并滤液;所述的浓缩可以是减压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040~1.060(80℃~85℃),静置沉淀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300~1.350(80℃~85℃)成为稠膏状浸膏;也可以采用真空干燥、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压片。
如加水浸泡2~4小时,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煮沸后保持微沸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者沸后保持微沸1小时,200目筛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40~1.060(80℃~85℃),静置沉淀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80℃~85℃)稠膏状浸膏,加入上述重量的微晶纤维素与羧甲淀粉钠搅拌均匀,干燥,可以加入或不加入润滑剂量,混匀压片成片剂,显棕褐色,味苦;也可以再包糖衣。
本发明的中药不仅能够补气益肾,利湿退肿,调节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通淋止血;用于治疗各类肾炎血尿或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尿。而且,制备方法简便,是一种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方法。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述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能限制限于本发明的内容。
实施例1制备方法白茅根3kg、白及1.5kg、防己1kg和鹿衔草2.5kg,加水浸泡1小时,第一次加8倍量水,煮沸后保持微沸1~2小时,过滤,第二次加5倍量水,者沸后保持微沸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和浓缩制成稠膏状浸膏0.7kg。
实施例2制备方法将生药白茅根2.5Kg、黄芪1.2Kg、茜草0.7Kg、白及0.7Kg、防己0.7Kg、通草0.5Kg、白蔹0.7Kg和鹿衔草2.5Kg,加水浸泡2~4小时,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煮沸后保持微沸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者沸后保持微沸1小时,200目筛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40~1.060(80℃~85℃),静置沉淀48小时,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80℃~85℃)稠膏状浸膏2.1kg,加入35~42g微晶纤维素与100~125g羧甲淀粉钠搅拌均匀,制成颗粒,70℃±5℃干燥后加入润滑剂适量。混匀压片,每片为0.3克,可以包糖衣,即得片剂1000g。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片后显棕褐色,味苦。
本发明的片剂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ID)。密封贮藏,有效期一年。功能主治补气益肾,利湿退肿,调节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通淋止血。用于治疗各类肾炎血尿或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尿。用法用量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或遵医嘱。
实施例3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目的观察受试物一日二次给予动物后所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受试药物名称实施例2的止血尿片,规格0.3g/粒(折合生物药9.5g),性状本品为紫红色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深褐色溶液配制方法取本品28片(以生药计9.5g/片),除去糖衣后,加水适量,配套制成浓度为11.57g/ml(以生药计)的混悬液。
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由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19-21克,雌雄各半。于实验开始前禁良12小时。
剂量以受试物最大浓度11.57g/ml(以生药计),一日二次给予最大体积1.6ml/20g(两次给药时隔6小时)。
给药途径口服灌胃。
方法取健康小鼠20只,雌雄各半,给予一日二次口服灌胃上述量的受试,给药后即刻观察动物反应情况并继续观察七天,记录动物毒性反应(症状)和死亡情况。
结果

实施例4临床试验实施例2的止血尿片各类棵外伤性而致的镜下或肉眼血尿患者,尤其是各种肾炎引起者50例,年龄、性别不限,尿常规2次以上Rbc>150/L。
所有入选者,在入选用药前1-2周停用与血尿有关的药物(但若已用用激至激素与免疫抑制者,不变),作尿常规与肾功能,剔除肾功能受损者。符合上述要求者入选。
药物剂量与疗程止血尿片4-6片 3次/日 口服 1-3月为一疗程治疗后,服止血尿片者每2-4周复查尿常规。以1-3月为一疗程,也即持续服用一月后,化验明显改善病者,可以适当减少剂量,若变化不明显以同样量连续3月,3月结束时必须作尿常规与治疗前作自身对照比较。
观察内容服用止血尿片者以观察尿常规变化为主,同时对有可能并愿意接受比较者则检查肝、肾功能。
观察入选时最主要症候的改变,及服药后的毒副反应。如恶心、呕吐、发热、皮疹等。
疗效判断的标准血尿显效原有血尿转为阴性,并同时血尿减少二个等级以上。
如艹→0,卅→+或RBC减少>250/L。
有效原有血尿改善一个等级以上如艹→+,卅→艹或减少100/L以上。
无效原有血尿程度不变或减少<100L。
恶化原有血尿程度反而增加一个等级以上或100/L以上。
注若入选病例仅为镜下血尿150/L者(即轻型血尿)其治疗最佳结果,已仅为有效、无显效。
止血尿片应用的结果(一)入选时的一般临床情况男30例 女23例 共53例 年龄8-69岁 平均43岁左右原发病
IgA肾炎20例(其中13例有病理检查证实,7例为临床诊断)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4例(均有病理检查)系膜增生性肾炎2例(均有病理检查)慢性肾小球炎19例(为临床诊断)狼疮性肾炎2例糖尿病肾炎1例多囊肾2例动脉硬化性肾炎1例不明原因血尿2例治疗前血尿情况肉眼血尿9例,镜下血尿44例。
其中;镜下RBC(卅)以上≥25024例(重型)RBC(艹)150-250 15例(中型)RBC(+) 150 14例(轻例)(二)治疗情况治疗前重型共24例、中型15例、轻型14例服止血尿片1-3月后

(三)血尿治疗后的变化53例血尿治疗的变化


<p>取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即生理盐水对照组(0.2ml/10g)、阿司匹林组(0.2g/kg)、工艺①浸膏组(0.14g/kg)、工艺②浸膏组(0.41g/kg)。灌胃用药,每隔12h1次,于第3次用药30min后以二甲苯棉球接触左耳5s,15min后将小鼠全部处死,用打孔器将小鼠双耳同部位等面积切下,精密称取重量;将右耳重量作为100%,计算左耳炎症增重百分率,结果见表1。
表1 小鼠耳致炎实验结果比较(%,x±s,n=10)

由表1可见,阿司匹林组、浸膏组与对照组比较皆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药物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1.2 镇痛实验(采用小白鼠扭体法)将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生理盐水对照组(0.2ml/10g)、阿司匹林组(0.2g/kg)、工艺①浸膏组(0.14g/kg)、工艺②浸膏组(0.41g/kg)。灌胃给药3d,1次/d。于第3天的末次用药30min后腹腔注射5%乙酸溶液(0.2ml/只),连续观察15min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结果见表2。
表2 小鼠乙酸致痛扭体实验结果比较(次,x±s,n=10)

由表2可见,阿司匹林组、浸膏组皆有明显镇痛作用,而后者镇痛作用更强,与对照组比较皆有显著性差异。
1.3 止血实验取健康小鼠40只,雌雄皆可,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即对照组(生理盐水0.2ml/10g);三七粉组(1g/kg);工艺①浸膏组(0.14g/kg)、工艺②浸膏组(0.41g/kg)。各组分别按以上用药方案连续灌胃3d,1次/d。于最后1次给药后30min,将小鼠尾尖0.5cm处剪断,记录出血时间,每15s用过滤纸吸去血滴1次,直至出血停止,所得数据见表3。
权利要求
1,一种止血尿中药,其特征是由下述物质组成中药提取物、水、纤维素和羧甲淀粉钠的重量比为0.5831~0.833∶0~1.267∶0~0.042∶0~0.125;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由下述重量比的生药提取获得君药、臣药、佐药和使药的重量比是0.7~1∶0.756~2.08∶0.227~0.324∶0.606~0.865;所述的君药是白茅或/和黄芪,所述的臣药是茜草或/和白及,所述的佐药是防己或/和通草,所述的使者白蔹或/和鹿衔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尿中药,其特征是由下述物质组成的浸膏中药提取物和水重量比为0.5831~0.833∶0.8869~1.26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尿中药,其特征是由下述物质组成的片剂中药提取物、水、纤维素和羧甲淀粉钠的重量比为0.5831~0.833∶0.06~0.042∶0.0875~0.12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尿中药,其特征是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由下述重量比的生药提取获得君药、臣药、佐药和使药的重量比是1∶2.08∶0.324∶0.86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尿中药,其特征是所述的中药提取物推荐由下述重量比的生药提取获得白茅根2.5、黄芪1.2、茜草0.7、白及0.7g、防己0.7、通草0.5、白蔹0.7和鹿衔草2.5。
6,一种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止血尿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所述的君药、臣药、佐药和使药用水浸泡、提取、过滤和浓缩制成稠膏状浸膏;或者就稠膏状浸膏再加入纤维素与羧甲淀粉钠,干燥,加入或不加入润滑剂量,混匀压片成片剂,或者再包糖衣;所述的君药、臣药、佐药和使药的重量比为0.7~1∶0.756~2.08∶0.227~0.324∶0.606~0.865;所述的中药提取物与水的重量比为1∶5~20;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纤维素和羧甲淀粉钠的重量比为0.5831~0.833∶0.06~0.042∶0.0875~0.125。
7,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止血尿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上述的提取是浸泡是用水浸泡1~5小时;所述的提取是用水微沸0.5~5小时,可以分成二次用水提取;所述的过滤可以采用200目筛过滤或超滤;所述的浓缩是真空干燥、减压浓缩、采用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
8,一种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止血尿中药的用途,其特征是一种用于治疗肾炎血尿或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尿的中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止血尿中药、制备方法和用途。系由下述物质组成∶中药提取物、水、纤维素和羧甲淀粉钠的重量比为0.5831~0.833∶0.8869~1.267∶0.06~0.042∶0.0875~0.125;中药提取物是由下述重量比的生药提取获得君药、臣药、佐药和使药的重量比是0.7~1∶0.756~2.08∶0.227~0.324∶0.606~0.865;所述的君药是白茅和黄芪,所述的臣药是茜草和白及,所述的佐药是防已和通草,所述的使者白蔹和鹿衔草。由上述的生药用水浸泡、提取、过滤和浓缩制成稠膏状浸膏;或者就稠膏状浸膏再加入纤维素与羧甲淀粉钠,干燥,加入或不加入润滑剂量,混匀压片成片剂,或者再包糖衣。是一种用于治疗肾炎血尿或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尿的中药。
文档编号A61P13/00GK1857629SQ20061002477
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6日
发明者王自亮 申请人:上海巨洲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