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胆囊炎的中药回药制剂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3117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胆囊炎的中药回药制剂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胆囊炎疾病的中药回药,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的中药回药制剂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结石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的饮食中含有大量无机盐类,如钙、钠、钾等,特别是钙。当钙进入人体后与某些无机或有机阴离子结合会形成不溶性沉淀物。这些少量沉淀物在健康人体内,可通过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但是,当人们的消化系统及泌尿系统功能减弱或有疾病时,排出这些无机盐的功能也相应减弱,从而使这些少量沉淀物不能完全排出体外而沉积在肾、尿道或膀胱以及肝、胆中并逐渐增大而形成结石。目前,在治疗结石病方面,西医除采用超声波等技术粉碎结石或对患者施用外科手术外,尚无有效的药物可排除人体内的结石。祖国的传统医学中医、中药已有各种排石药物问世,这些药物都是力求不经外科手术通过服药,从人体内部将结石排除出去。但是,这些药物在治愈率、有效率、毒副作用等方面差异较大,部分药物效果好但价格高、副作用较大,尤其是部分药物中含有猪胆不利于回族的饮食习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符合回族人民的饮食习惯,并采用宁夏六盘山多年生植物药材,溶出度好、易吸收、易保存、易携带、价格低廉,无明显毒副作用,治疗周期短、疗效高于同类产品的治疗胆囊、胆石症的中药回药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治疗胆囊炎的中药回药制剂,其特征是它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牛胆粉0.2-3.0连钱草10-60姜 黄10-30大 黄3-20 陈 皮5-50 威灵仙5-60荜橙茄5-60 小茴香3-30;该治疗胆囊炎的中药回药制剂的一种制作方法是取连钱草,姜黄,大黄,陈皮,威灵仙和小茴香,加6倍量的水浸泡1小时,煎煮1.5小时,滤过,滤液待用;第二次加水4倍量,煎煮1.5小时,滤过,滤液待用;第三次加水3倍量,煎煮0.5小时,滤过;合并上述所得的滤液,浓缩成清膏,相对密度控制在1.0-1.8之间;将牛胆粉和荜橙茄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然后加入上述清膏中,混匀;制粒过40目筛,整粒,装胶囊,灭菌;该治疗胆囊炎的中药回药制剂的另一种制作方法是取牛胆粉,连钱草,姜黄,大黄,陈皮,威灵仙,荜橙茄和小茴香,除去杂质,超微粉碎成细粉过400-1800目筛,混合均匀,经γ射线辐射灭菌熟化,灌装胶囊。
本发明牛胆汁有利胆消炎、清肝明目之功效;连钱草,别名金钱草、大叶金钱草、透骨消、活血丹。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茎叶可食用;性微寒,味辛、微苦;清热解毒,利尿排石,散瘀消肿,用于尿路结石、肝胆结石、湿热黄疸、跌扑损伤;威灵仙为毛茛科植物,味辛咸、微苦,有小毒,归膀胱、肝经。功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骨鲠,散癖积。可促进胆汁分泌而利胆,并能使奥狄氏括约肌松弛,从而有排石作用。牛胆汁与连钱草、威灵仙合用有协同作用具有很好的疗效,加入地道药材姜黄有更好的协同作用,其它为辅助成份。
本发明挖据和整理了多年用来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的经验处方结合中医传统理论和回药理论对胆囊炎、胆石症的治病机理为治疗原则。结合现代医学成果,遴选出具有消炎止痛、清利湿热、温中散寒、理气健脾、利胆通肠。用于胆囊炎、胆结石、胸脘胀满、湿热黄疸、健胃等功能的纯中药制剂,利用现代技术制成制剂。牛胆汁中含有大量的胆酸、脱氧胆酸和鹅脱氧胆酸,有利胆通肠、消炎溶石,用于清除胆囊炎的发病机理,彻底消除胆囊炎症及结石。
本发明有回药理论为指导,根据回族人民的饮食习惯,为广大回族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福音为回族患者减轻痛苦、减少医疗支出。
本发明治疗判断标准治愈症状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主要理化检查指标正常。
显效症状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主要理化检查指标基本正常。
有效症状基本完全消失,主要理化检查指标有所改善。
无效与治疗前比,各项指标均无改善。
采用本发明治疗100例统计中,治愈38例,显效30例,有效26,无效6例。
为了表明本发明的发明效果,特附上自2002年以来有调查回访的病历记录38例,详细记载如下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取连钱草30kg,姜黄12kg,大黄6kg,陈皮10kg,威灵仙15kg和小茴香6kg,加入6倍量的水浸泡1小时,煎煮1.5小时,滤过,滤液待用;第二次加水4倍量,煎煮1.5小时,滤过,滤液待用;第三次加水3倍量,煎煮0.5小时,滤过;合并上述所得的滤液,浓缩成1000升的清膏,相对密度控制在1.0-1.45之间;将1.5kg牛胆粉和15kg荜橙茄粉碎成细粉混合,过200目筛,然后加入上述清膏中,混匀;制粒过40目筛,整粒,装胶囊。
实施例二取连钱草60kg,姜黄20kg,大黄16kg,陈皮30kg,威灵仙10kg和小茴香3kg,加入6倍量的水浸泡1小时,煎煮.5小时,滤过,滤液待用;第二次加水4倍量,煎煮1.5小时,滤过,滤液待用;第三次加水3倍量,煎煮0.5小时,滤过;合并上述所得的滤液,浓缩成1751升的清膏,相对密度控制在1.0-1.45之间;将2.0kg牛胆粉和20kg荜橙茄粉碎成细粉混合,过200目筛,然后加入上述清膏中,混匀;制粒过40目筛,整粒,装胶囊。
实施例三取连钱草10kg,姜黄30kg,大黄3kg,陈皮50kg,威灵仙5kg和小茴香3kg,加入6倍量的水浸泡1小时,煎煮1.5小时,滤过,滤液待用;第二次加水4倍量,煎煮1.5小时,滤过,滤液待用;第三次加水3倍量,煎煮0.5小时,滤过;合并上述所得的滤液,浓缩成1398升的清膏,相对密度控制在1.0-1.45之间;将2.0kg牛胆粉和20kg荜橙茄粉碎成细粉混合,过200目筛,然后加入上述清膏中,混匀;制粒过40目筛,整粒,装胶囊。
实施例四取连钱草50kg,姜黄10kg,大黄20kg,陈皮5kg,威灵仙60kg和小茴香30kg,加入6倍量的水浸泡1小时,煎煮1.5小时,滤过,滤液待用;第二次加水4倍量,煎煮1.5小时,滤过,滤液待用;第三次加水3倍量,煎煮0.5小时,滤过;合并上述所得的滤液,浓缩成2205升的清膏,相对密度控制在1.0-1.45之间;将2.0kg牛胆粉和20kg荜橙茄粉碎成细粉混合,过200目筛,然后加入上述清膏中,混匀;制粒过40目筛,整粒,装胶囊。
实施例五取2.0kg牛胆粉,连钱草50kg,姜黄10kg,大黄20kg,陈皮5kg,威灵仙60kg,20kg荜橙茄和小茴香30kg,除去杂质,超微粉碎成细粉过400-1800目筛,混合均匀,经γ射线辐射灭菌,熟化,灌装胶囊。
实施例六取2.5kg牛胆粉,连钱草40kg,姜黄18kg,大黄18kg,陈皮35kg,威灵仙45kg,30kg荜橙茄和小茴香25kg,除去杂质,超微粉碎成细粉过400-1800目筛,混合均匀,经γ射线辐射灭菌,熟化,灌装胶囊。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胆囊炎的中药回药制剂,其特征是它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牛胆粉0.2-3.0 连钱草10-60 姜 黄10-30大 黄3-20 陈 皮5-50 威灵仙5-60荜橙茄5-60小茴香3-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胆囊炎的中药回药制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取连钱草,姜黄,大黄,陈皮,威灵仙和小茴香,加6倍量的水浸泡1小时,煎煮1.5小时,滤过,滤液待用;第二次加水4倍量,煎煮1.5小时,滤过,滤液待用;第三次加水3倍量,煎煮0.5小时,滤过;合并上述所得的滤液,浓缩成清膏,相对密度控制在1.0-1.8之间;将牛胆粉和荜橙茄粉碎成细粉,过200目筛,然后加入上述清膏中,混匀;制粒过40目筛,整粒,装胶囊,灭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胆囊炎的中药回药制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取牛胆粉,连钱草,姜黄,大黄,陈皮,威灵仙,荜橙茄和小茴香,除去杂质,超微粉碎成细粉过400-1800目筛,混合均匀,经γ射线辐射灭菌,熟化,灌装胶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的中药回药制剂,它包括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牛胆粉0.2-3.0,连钱草10-60,姜黄10-30,大黄3-20,陈皮5-50,威灵仙5-60,荜橙茄5-60,小茴香3-30;其制作方法是取牛胆粉,连钱草,姜黄,大黄,陈皮,威灵仙,荜橙茄和小茴香,除去杂质,超微粉碎成细粉过400-1800目筛,混合均匀,经γ射线辐射灭菌,熟化,灌装胶囊,本发明符合回族人民的饮食习惯,并采用宁夏六盘山多年生植物药材,溶出度好、易吸收、易保存、易携带、价格低廉,无明显毒副作用,治疗周期短、疗效高于同类产品。
文档编号A61K9/48GK1554434SQ20031012517
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5日
发明者杨伯涛, 刘民全, 魏琳, 马波, 江立富, 单玉德 申请人:杨伯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