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下肢手术可调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3255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骨科下肢手术可调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骨科下肢手术可调固定器。
背景技术
骨科下肢手术固定器是一种用于医疗外科手术中对患者下肢进行牵引,调整下肢的屈伸度、位置和固定的辅助器械。目前德国的新型医疗器械中的手术床就安装一种功能相近的可用于下肢手术的辅助装置。这种装置直接与手术床相连,其是用一凸轮锁紧机构来锁定上方带有托架的支臂,达到托起和固定下肢的目的。这一装置需要有专人操作,手术中进行微量调整很困难,整个调整过程需要2-3名医护人员帮助病人移动体位以与该装置进行配合才能使病人的下肢处于满意的手术位置,并极易造成手术部位污染。手术医生若想调整装置则只能在手术前进行,手术过程中根本无法调整;另外,由于该装置固定在手术床上,所以不能进行无菌处理和单独使用。而目前国内尚无此类产品问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且成本低廉的骨科下肢手术可调固定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科下肢手术可调固定器主要由位于矩形底盘一侧固定的调节机构、位于另一侧的支承机构和设置在支承机构上侧的牵引机构组成。
所述的调节机构由沿底盘一侧长边依次相连的可换向棘轮扳手、联接套筒、可调丝杠支座、丝杠、固定丝杠支座、套在丝杠外圆周面上的丝杠母及与丝杠母直接相连的连杆组成。
所述的支承机构由沿底盘一侧短边相距一定距离固定的两个防死点垫块、固定在底盘上且与丝杠相互平行并分别与两个防死点垫块沿同一条直线设置的两个导轨、两端分别位于两个导轨上滑槽内的滑轴、具有槽型结构且两端分别铰接在滑轴两端的支承臂;和与两个防死点垫块及支承臂相连的平行杆机构组成。
所述的平行杆机构由平行杆下座、平行杆上杆、平行杆下杆及平行杆上座组成;平行设置的平行杆上杆及平行杆下杆分别与平行杆下座及平行杆上座铰接在一起;两个平行杆下座分别与两个防死点垫块固定连接,而两个平行杆上杆的中点则分别用两个铰接轴与槽型支承臂的两直角弯折处相接。
所述的连杆具有灯叉形结构,其一端与丝杠母直接相连,而另一端则铰接在滑轴的中部。
所述的牵引机构上设有四连杆滑块机构和齿轮自锁机构,四连杆滑块机构包括两个牵引上、下支臂,牵引丝杠、滑套和牵引固定板,其中部通过牵引丝杠上的滑套、牵引固定板与平行杆上杆固定连接;牵引丝杠的两端分别与牵引铰轴的中心处左、右旋螺纹作用,牵引铰轴又分别与牵引上、下支臂铰接,而另一对牵引铰轴则分别与牵引上、下支座铰接;牵引上支座直接与牵引上托相连,而牵引下支座则通过调节轴锁母、牵引导向连接板、两端分别位于两平行设置在两个平行杆上杆上的牵引导轨滑槽内的牵引导轴、下托调节轴与牵引下托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科下肢手术可调固定器是利用可换向棘轮扳手、丝杠、支承臂、平行杆机构及牵引机构间的相互配合来使牵引上、下托进行角度的变化和上、下位移,这样病人只需躺在手术床上通过调整该固定器就可得到满意的手术位置,而且不会给病人造成挤、碾、拉伤等事故;特别是这种固定器的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且可通过调整下托调节轴的长度来满足不同身高病人的手术位置要求,并可进行无菌处理及单独使用,因而方便实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骨科下肢手术可调固定器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骨科下肢手术可调固定器主视图。
图2为
图1中D-D向视图。
图3为
图1中B-B向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科下肢手术可调固定器主要由位于矩形底盘12一侧固定的调节机构、位于另一侧的支承机构和设置在支承机构上侧的牵引机构组成。所述的调节机构由沿底盘12一侧长边依次相连的可换向棘轮扳手20、联接套筒19、可调丝杠支座18、丝杠16、固定丝杠支座14、套在丝杠16外圆周面上的丝杠母15及与丝杠母15直接相连的连杆8组成。所述的支承机构由沿底盘12一侧短边相距一定距离固定的两个防死点垫块10、固定在底盘12上且与丝杠16相互平行并分别与两个防死点垫块10沿同一条直线设置的两个导轨13,17、两端分别位于两个导轨13,17上滑槽内的滑轴9、具有槽型结构且两端分别铰接在滑轴9两端的支承臂5;和与两个防死点垫块10及支承臂5相连的平行杆机构组成。所述的平行杆机构由平行杆下座1、平行杆上杆3、平行杆下杆11及平行杆上座7组成;平行设置的平行杆上杆3及平行杆下杆11分别与平行杆下座1及平行杆上座7铰接在一起;两个平行杆下座1分别与两个防死点垫块10固定连接,而两个平行杆上杆3的中点则分别用两个铰接轴4与槽型支承臂5的两直角弯折处相接。所述的连杆8具有灯叉形结构,其一端与丝杠母15直接相连,而另一端则铰接在滑轴9的中部。所述的牵引机构上设有四连杆滑块机构和齿轮自锁机构,四连杆滑块机构包括两个牵引上、下支臂41,42,牵引丝杠36、滑套46和牵引固定板43,其中部通过牵引丝杠36上的滑套46、牵引固定板43与平行杆上杆3固定连接;牵引丝杠36的两端分别与牵引铰轴35,37的中心处左、右旋螺纹作用,牵引铰轴35,37又分别与牵引上、下支臂41,42铰接,而另一对牵引铰轴45则分别与牵引上、下支座39,48铰接;牵引上支座39直接与牵引上托40相连,而牵引下支座48则通过调节轴锁母38、牵引导向连接板33、两端分别位于两平行设置在两个平行杆上杆3上的牵引导轨32,47滑槽内的牵引导轴34、下托调节轴49与牵引下托31相连。当病人需要进行下肢手术时,可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科下肢手术可调固定器放在手术床上的适当位置,并将待进行手术的患者膝关节置于牵引机构的牵引上托40之上。然后首先调整可换向棘轮扳手20后端的开关以使可换向棘轮扳手20可沿顺时针方向作用,然后摆动可换向棘轮扳手20。可换向棘轮扳手20摆动时可带动与之相连的联接套筒19并使丝杠16转动,而位于丝杠16外圆周面上的丝杠母15则在丝杠16的带动下向联接套筒19的一侧水平移动。一端与丝杠母15直接相连的连杆8也沿同一方向移动,并带动与其另一端相连的滑轴9在导轨13,17的滑槽内水平移动。两端直接与滑轴9铰接的支承臂5在滑轴9的带动下向上托起平行杆机构和牵引机构,使牵引机构上的牵引上托40以平行杆下座1为支点而以该支点至牵引上托40间的长度为半径进行向上弧线运动,从而将患者的膝关节及下肢提升到合适的手术位置。如手术过程中需对患者的下肢进行牵引,首先将患者的脚部与牵引下托31用约束带相互固定,然后顺时针旋转牵引丝杠36,位于牵引丝杠36两端的牵引铰轴35,37将通过左右旋螺纹作用带动与之一端相铰接的牵引上、下支臂41,42一起向牵引丝杠36的中部移动,与牵引上、下支臂41,42另一端铰接的另一对牵引铰轴45则向相反方向移动而将牵引上下支座39,48间的距离拉大,同时牵引下支座48将会带动与之相连的牵引导轴34沿牵引导轨32,47上的滑槽移动,从而使与牵引上支座39相连的牵引上托40和与牵引下支座48依次相连的下托调节轴49及牵引上托31间的距离加大,以达到牵引患者胫骨的目的。手术结束后,只需调节可换向棘轮扳手20后端的开关到相反位置,并沿逆时针方向摆动可换向棘轮扳手20就可将牵引机构放到最低位置。由于膝关节手术病人绝大多数是成年人,每个人的胫骨长度都不同,因而可根据病人的情况随时调节下托调节轴49,以使牵引机构上牵引上下托40,31间的距离与病人的胫骨长度接近,这样就能保证牵引上、下托40,31的随动性。另外,由于平行杆机构的稳定性极佳,这样就能使牵引上、下托40,31保持稳定的平面而不会出现转动,从而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权利要求1.一种骨科下肢手术可调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科下肢手术可调固定器主要由位于矩形底盘(12)一侧固定的调节机构、位于另一侧的支承机构和设置在支承机构上侧的牵引机构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下肢手术可调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机构由沿底盘(12)一侧长边依次相连的可换向棘轮扳手(20)、联接套筒(19)、可调丝杠支座(18)、丝杠(16)、固定丝杠支座(14)、套在丝杠(16)外圆周面上的丝杠母(15)及与丝杠母(15)直接相连的连杆(8)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下肢手术可调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机构由沿底盘(12)一侧短边相距一定距离固定的两个防死点垫块(10)、固定在底盘(12)上且与丝杠(16)相互平行并分别与两个防死点垫块(10)沿同一条直线设置的两个导轨(13,17)、两端分别位于两个导轨(13,17)上滑槽内的滑轴(9)、具有槽型结构且两端分别铰接在滑轴(9)两端的支承臂(5);和与两个防死点垫块(10)及支承臂(5)相连的平行杆机构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科下肢手术可调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行杆机构由平行杆下座(1)、平行杆上杆(3)、平行杆下杆(11)及平行杆上座(7)组成;平行设置的平行杆上杆(3)及平行杆下杆(11)分别与平行杆下座(1)及平行杆上座(7)铰接在一起;两个平行杆下座(1)分别与两个防死点垫块(10)固定连接,而两个平行杆上杆(3)的中点则分别用两个铰接轴(4)与槽型支承臂(5)的两直角弯折处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科下肢手术可调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8)具有灯叉形结构,其一端与丝杠母(15)直接相连,而另一端则铰接在滑轴(9)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下肢手术可调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机构上设有四连杆滑块机构和齿轮自锁机构,四连杆滑块机构包括两个牵引上、下支臂(41,42),牵引丝杠(36)、滑套(46)和牵引固定板(43),其中部通过牵引丝杠(36)上的滑套(46)、牵引固定板(43)与平行杆上杆(3)固定连接;牵引丝杠(36)的两端分别与牵引铰轴(35,37)的中心处左、右旋螺纹作用,牵引铰轴(35,37)又分别与牵引上、下支臂(41,42)铰接,而另一对牵引铰轴(45)则分别与牵引上、下支座(39,48)铰接;牵引上支座(39)直接与牵引上托(40)相连,而牵引下支座(48)则通过调节轴锁母(38)、牵引导向连接板(33)、两端分别位于两平行设置在两个平行杆上杆(3)上的牵引导轨(32,47)滑槽内的牵引导轴(34)、下托调节轴(49)与牵引下托(31)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下肢手术可调固定器。该固定器主要由位于矩形底盘一侧固定的调节机构、位于另一侧的支承机构和设置在支承机构上侧的牵引机构组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科下肢手术可调固定器是利用可换向棘轮扳手、丝杠、支承臂、平行杆机构及牵引机构间的相互配合来使牵引上、下托进行角度的变化和上、下位移,这样病人只需躺在手术床上通过调整该固定器就可得到满意的手术位置,而且不会给病人造成挤、碾、拉伤等事故;特别是这种固定器的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且可通过调整下托调节轴的长度来满足不同身高病人的手术位置要求,并可进行无菌处理及单独使用,因而方便实用。
文档编号A61G13/10GK2655865SQ200320112028
公开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24日
发明者朱建丽, 孙强, 田丽 申请人: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