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微循环诱导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150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骨折微循环诱导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骨折微循环诱导输液器。
背景技术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意思是说如果人体一旦骨折,最少要一百天才能愈合;的确如此,由于目前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没有理想措施,骨折愈合时间太长,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为能快速促进骨痂生长,目前在临床上使用一种恩格非金萄液,采用静脉或断端注射。但静脉注射药效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疗效不理想;而断端注射,医生和病人要反复多次接触X线照射,既不安全又十分麻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无需反复多次进行X线照射就能准确将药物按治疗需要输进患者断肢处诱导重建骨折断端微循环代偿滋养动脉功能,加速骨折愈合,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的骨折微循环诱导输液器。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贮药装置和给药装置构成,贮药装置包括输液瓶、输液导管及控制开关;在输液瓶内设置有加压装置及活塞式密封垫;输液瓶底部设有加药口;给药装置包括金属导管、包裹在金属导管进药端外的连接导管,该金属导管出药端加工有微孔;所述贮药装置与给药装置之间由导管接头连接。
上述加压装置包括一端固定在输液瓶口、另一端连接气囊的空气导管。
在空气导管及气囊外设置有弹性伸缩环,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气囊充气后以垂直方向向活塞式密封垫施压。
活塞式密封环呈半球状,以便于将输液瓶中的药液彻底排出。
上述金属导管一般设置两个,通过手术呈人字形植入断肢内。具体操作是,固定好断肢后,分别在骨折断端各5cm处钻孔,将金属导管的出药端植入髓腔及骨膜下通过固定环固定于健康皮肤。一般植入后3天通过导管接头与贮药装置对接开始给药。可根据病人需要分50ml/10天、100ml/20天、150ml/30天给药,每日一次,每次5ml,10天为一疗程。
给药的具体过程将药物一次性用注射器从加药口加入至呈真空状态的输液瓶内,再通过空气导管入口用注射器加入与每次所输药液量(即5ml)相等量的空气至气囊内,此时,气囊张开,其外部的弹性伸缩环也随气囊一同前伸,并保证气囊以垂直方向施压于活塞式密封垫。打开输液导管上的控制开关,输液瓶内的药液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金属导管出药微孔以喷射状输至断骨处。当输进规定量的药液后,加压装置对药液的压力被释放,系统压力趋于零。关闭开关,即完成一次输液过程。次日输液时,再向气囊内充入5ml气体,打开开关,当输完5ml药液后,系统压力平衡,关闭开关即可。如此类推,直到按要求输完全部药液为止。拍片复查,骨痂生长良好,即可将金属导管拨除。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1.能直接将药物在不用X线的照射下以喷射状输入断端处,持续诱导骨折微循环重建,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2.整个输液装置呈密封真空状态,无污染,保证了治疗效果。
3.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骨折愈合相对较快,治疗周期缩短,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及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贮药装置包括带刻度的输液瓶1、输液导管2、控制开关3,输液瓶内设置的加压装置有空气导管4,该空气导管一端由固定环5固定在输液瓶口,并用医用橡皮塞密封;另一端连接气囊6;在空气导管和气囊外设置有弹性伸缩环7。活塞式密封垫8则置于加压装置的底部。输液瓶底部还设置有加药口9。给药装置包括金属导管10、包裹在金属导管进药端外的连接导管11,在金属导管出药端加工有微孔12。从图中可看出,金属导管的出药端呈人字形设置,并经手术植入断肢13的裂口两端,由固定环固定在皮肤上。给药装置与贮药装置之间以导管接头14相连。本实用新型全部选用医疗器材制造,使用安全。
权利要求1.骨折微循环诱导输液器,主要由贮药装置和给药装置构成,贮药装置包括输液瓶[1]、输液导管[2]及控制开关[3],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瓶内设置有加压装置及活塞式密封垫[8],输液瓶底部设有加药口[9];所述给药装置包括金属导管[10]、包裹在金属导管进药端外的连接导管[11]、该金属导管出药端加工有微孔[12];所述贮药装置和给药装置之间由导管接头[1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微循环诱导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装置包括空气导管[4]及气囊[6],该空气导管进口端固定在输液瓶口,其末端与气囊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折微循环诱导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管及气囊外还设置有弹性伸缩环[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微循环诱导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管一般为两个,呈人字形设置。
专利摘要骨折微循环诱导输液器,主要由贮药装置和给药装置构成,贮药装置包括输液瓶、输液导管及控制开关,所述输液瓶内设置有加压装置及活塞式密封垫,输液瓶底部设有加药口;所述给药装置包括金属导管、包裹在金属导管进药端外的连接导管、该金属导管出药端加工有微孔;所述贮药装置和给药装置之间由导管接头连接。本实用新型无需反复多次X射线照射就能准确将药物按治疗需要输进患者断肢处,使用方便安全,治疗效果好。
文档编号A61M5/00GK2668130SQ20032012558
公开日2005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5日
发明者王屯君 申请人:王屯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