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牙龈安全的干型贴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7213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对牙龈安全的干型贴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使用牙托即可附着至牙齿上的干型牙齿增白贴片,其具有能够使对牙龈的刺激性减至最低限度的接触区域形状,并使佩戴者感觉自然。由于牙齿增白贴片牢固地粘附至牙齿,它们不会干扰佩戴者的日常生活,而且在如咳嗽和/或大声说话的佩戴者嘴部活动期间不会轻易从牙齿处脱落。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增白其牙齿的兴趣增加,已可商购得到许多在短期内提供牙齿增白作用的牙托产品。这些牙托产品大体上分成非处方产品(“OTC产品”)以及需要牙医处方的产品。可以低价格购得OTC产品,但是据知其具有许多问题。例如,由于OTC产品采用单一尺寸及单一形状的牙托,它们不适合使用者牙齿的各种尺寸和形状,并由于牙托不合适以及施用至牙托上的凝胶过多导致对牙齿的刺激性。此外,由于在使用中可发生凝胶泄漏而存在方便和安全的问题。而且由于多数OTC产品都很显眼因而很难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们。因此,OTC产品的应用有限,例如只能在晚上应用。另一方面,由于需要牙医处方的产品严格地依照患者牙齿的轮廓及尺寸制作,因此可于某种程度上解决OTC产品的问题,但却具有价格昂贵以及患者需定期看牙医的缺点。
为了解决凝胶填充的(gel-filled)牙托产品的上述问题,已开发出无需使用牙托的牙齿增白条(strips)并已提出许多与之相关的专利申请。
例如,美国专利No.5,310,563(Curtis等)提出一种牙齿增白条,其含有通过采用硅聚合物于油灰状(putty-like)物质内包囊过氧化物或各种成分而获得的胶囊。该牙齿增白条对牙齿的附着力源自该油灰状物质如橡胶的弹性。然而,未对该增白条的形状给予有意义的关注。该增白条具有一个缺点,即由于过氧化物被包囊至油灰状物质内,因此尽管该增白条贴至牙齿同样的时间周期,其增白效果仍相对较差。此外,因为该增白条与牙齿间的附着力有赖于弹性强度,因此在舌头激烈运动的口腔内对牙齿的刺激如咳嗽或与某物的碰撞可令该增白条自牙齿分离,该增白条从而恢复其初始形状。
另一方面,3M研发了一种不使用牙托而仅采用凝胶滞留插入物(gelretention insert)的牙齿增白条。该凝胶滞留插入物是为更进一步增强凝胶与牙齿间附着力而开发的产品,且具有微结构。该用作牙齿增白条的凝胶滞留插入物具有其内采用PSA(压敏胶)并分散有牙齿增白成分的微结构。然而,如同采用具有水溶性微结构的凝胶滞留插入物制成的牙托一样,该凝胶滞留插入物对牙齿增白的作用未得到证实。由于多数用作PSA的聚合物使用不适用于口腔产品的溶剂如二氯甲烷或乙酸乙酯等而不是水和乙醇,因而它们被认为不适合直接附着至口腔内的牙齿上。此外,在将与过氧化物相容性较低的丙烯酸聚合物(湿PSA)用作牙齿增白条的情况下,该牙齿增白条被认为不适宜商业化。
授予Colgate的美国专利No.6,419,906公开一种含有热塑性环氧乙烷聚合物及固体过碳酸盐作为牙齿增白剂的牙齿增白条。然而,由于环氧乙烷聚合物与过氧化物高度相容但对牙齿附着力低,该增白条被认为佩戴性能差。
特别地,P&G使这种牙齿增白条商业化。由于该牙齿增白条通过将牙齿增白成分均匀地、薄薄地涂至薄且弹性的聚乙烯条带上而制得,不应用牙托,因此可解决传统牙托产品的问题。因为牙齿增白条为湿型,该增白条粘附至牙齿的强度不高。因此,该增白条可轻易地附着及剥离,但是有一个缺点,即当咳嗽及大声笑时其不能在所需的时间内附着在所需的位置上,并且可轻易自牙齿、与上牙相比特别是下牙的牙齿处脱落。作为与这些增白条产品相关的专利产品,美国专利No.5,879,691公开具圆角的增白条。此后发现特定形状的牙齿增白条是将牙齿增白剂在所需时间内附着至所需位置所必须的,P&G基于该发现开发出具有各种形状的条带,并且提交了PCT专利公开WO 2001-014736。该牙齿增白条具有可覆盖4颗前牙及2颗犬牙外表面而允许露出两颗犬牙尖端的形状。即,该增白条的形状为不覆盖犬牙的尖端。该增白条的形状可能的例子包括具有或不具有至少一个阶梯式边或凹槽的梯形以及具有至少一个阶梯式边、凹槽或凹口的四边形。这些形状允许增白条和牙齿增白物质良好地附着于牙齿,并且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维持该状态而不从佩戴者的牙齿滑落。如从P&G生产的商业化的牙齿增白条产品中所见,该增白条产品应用于具有相对大尺寸及弯曲程度较小的下牙而不是上牙。图1a及1b分别为Crest Whitestrip(P&G)用于上牙的增白条及用于下牙的增白条的平面图。
然而,尽管P&G生产的牙齿增白条具有2颗犬牙尖端不被条带覆盖的梯形形状,但由于该增白条为湿型,所以其对牙齿的附着力仍不良。因此,有必要改善附着力不良的问题。
由本发明发明者提出的干型牙齿增白贴片的主要益处为,当使用者用手从释放衬垫(release liner)剥离贴片并将贴片贴至牙齿上时,包含于粘附层内的粘附成分不会因使用者的失误而沉积于手上及如脸或唇部的不期望的部位。此外,由于该贴片为干型,其可解决由用作牙齿增白剂的高浓度氢氧化物导致的安全问题。即,在将干贴片贴至牙齿上后,在被牙齿表面的水分水合时,一种玻璃状聚合物提供至牙齿的强大附着力,并且开始释放增白剂。因此,该干型贴片为无使用问题的安全剂型。
然而,尽管上述干型牙齿增白贴片具有这些优点并对牙齿具有良好的附着性,但当该贴片接触含有比牙齿更高水平水分的牙龈时,水合过程中引起的高粘附强度可对牙龈产生刺激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牙齿增白贴片的问题(如由牙龈中所含水分导致的对牙龈的刺激性)而作出本发明,且本发明的目标为提供用于上牙及下牙的干型牙齿增白贴片,其中为了最小化与牙龈的接触,贴片和/或接触区域的形状根据牙齿与牙龈之间的牙龈轮廓线(gum line)形成。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标,提供一片用于上牙及一片用于下牙的干型牙齿增白贴片对,其中上牙贴片具有与下牙贴片不同的形状,并且每片贴片和/或接触面积具有经调整的宽度和形状,从而使每片贴片与牙龈的接触面积最小。在上牙贴片里优选覆盖右和左上中门齿的中间部分最宽,并且在下牙贴片里优选覆盖右和左下犬牙的两部分最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其中亲水性玻璃状聚合物用于包括活性成分层的各层的干型贴片。由于本发明的干型贴片可提供牙齿增白剂与牙齿表面所形成污迹的充分接触,因此可于短期内获得极好的增白效果。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能克服常规干型贴片的问题(如附着至口腔内牙齿上时对牙龈的强烈刺激性)。从而,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涉及其中在将贴片附着至齿上时使与牙龈接触的面积最小化以减少对牙龈的刺激性、以及通过应用对牙齿的强附着力以使折叠至牙齿背部的面积最小化的形状,后者为干型贴片的优点之一。因此,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含有过氧化物的干型牙齿增白贴,其很好地与牙齿的轮廓相配并使与牙龈的接触最小化。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涉及对牙齿具有极好的附着力并具有能够减少对牙龈刺激性的形状的干型牙齿增白贴。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为干型贴片,其能够保持固有的优点,并且同时解决传统干型贴片的缺点。此外,本发明贴片接触区域的形状根据牙齿与牙龈间的界线(如牙龈轮廓线)形成,以在最小化与牙龈接触面积接触的同时增白牙根。因此,由于上中门齿在上牙中最大且最长,在上牙贴片里优选覆盖右和左上中门齿的中间部分最宽(凸起),并且由于犬牙在下牙中露出的部分最大,在下牙贴片里优选覆盖右和左下犬牙的两部分最宽而其它部分为凹形。
人们希望洁白的牙齿是因为洁白的牙齿在谈话期间可增加自信并且可在其他人的脑海中留下清晰的印象。于微笑或谈话时露出的牙齿数目通常为共4~8颗上牙及下牙。一些人们希望增白所有牙齿的看不见的后表面与可看见的前表面。然而对大多数人而言,前牙的颜色是最重要的。已知,犬牙相对其它前牙更加容易着色。此外,牙根(接近牙龈)较牙尖(远离牙龈)更加容易着色。还已知当含有过氧化物的牙齿增白产品被用于增白牙齿时,上牙及牙尖(远离牙龈)较下牙与牙根被更迅速地增白。
干型贴片的形状,或至少干型贴片的接触区域优选含有过氧化物且于最小化与牙龈接触面积的同时根据覆盖牙根的轮廓线形成。
因为通常用作牙齿增白剂的过氧化物不仅漂白牙齿表面形成的污迹,而且漂白牙齿的釉质和牙质,众所周知它们具有极好的增白效果。然而,存在过氧化物渗透入牙龈的可能性。虽然毒性试验证明过氧化物安全,但过氧化物接触牙龈时可短期地引发刺激性。作为过氧化物引起的短期刺激性,通常已知牙敏感症和牙龈刺激性。已知该刺激性在刷牙后立即使用含过氧化物产品时可变得严重。还已知当持续使用过氧化物产品时可频繁引发刺激性。为了减轻该短期刺激性,应停止或减少在与牙龈接触区域使用过氧化物产品。优选过氧化物产品仅导致轻微的刺激性或不导致刺激性。众所周知,任何含有低浓度和低含量过氧化物的产品都能有效减轻刺激性。然而,因为牙齿增白产品的增白效果与过氧化物的浓度及含量成比例,优选适当地控制过氧化物的水平。
牙齿增白贴片的优选形状可根据贴片具体实施方案的成分及特征和/或贴片接触区域的具体实施方案而变化。例如,因为典型的湿型牙齿增白条Crest Whitestrips(P&G)的粘附强度低,其可轻易于所需的时间附着至牙齿及自牙齿剥离。此外,因为该增白条的粘附强度源自包含于该增白条内的一种胶粘聚合物卡波普(Carbopol)凝胶,所以该增白条对牙齿及对牙龈接触区域的附着力之间不存在差异。然而,因为该增白条的粘附强度弱,该增白条可因各种刺激从牙齿脱落。因此,优选该增白条具有不覆盖犬牙尖的可折叠至牙齿背部的形状。即,该增白条优选地以这种不从牙齿脱落的方式覆盖牙齿的前部和背部。
另一方面,当普通干型贴片被水合时,其具有强的粘附强度。因此,与牙齿相比,含更高水平水分的牙龈首先被水合并与贴片牢固地附着。此外,在维持与牙齿附着的状态的同时,包含于贴片内的过氧化物渗透入牙龈导致更多的刺激性。鉴于上述原因,优选贴片与牙龈间的接触面积最小化。如上所述,因为相对牙尖而言,接近牙龈的牙根变色严重却增白缓慢,牙根优选被该贴片覆盖。该贴片可具有折叠线以覆盖牙齿的背部。然而,因为下牙与舌频繁接触,就可佩戴性而言,优选小的折叠部分。优选地,下牙贴片接触区域的宽为0.3~2cm、优选为0.5~1.5cm,从而完全覆盖下牙前部而部分或不完全覆盖下牙的背部。如果下牙贴片的接触区域宽2~4cm,则可完全覆盖下牙的前部与背部。与下牙贴片相同,就可佩戴性而言,上牙贴片的折叠部分优选为较小。优选地,上牙贴片接触区域的宽为0.5~2.5cm、优选为0.7~1.5cm,从而可完全覆盖上牙前部而部分或不完全覆盖上牙的背部。
牙齿增白贴片和/或贴片接触区域的尺寸可根据牙齿的数目及尺寸而变化。不管牙齿的数目及位置如何,都可应用本发明的贴片。当将贴片仅附着在一颗牙齿上时,该牙齿的颜色可能与其它牙齿的不同,因此不优选这种做法。当将贴片附着至所有牙齿上时,使用者必须将嘴张开得尽可能宽以将贴片附着至牙齿上,这非常不方便。因此,优选贴片的尺寸足以覆盖当微笑或说话时露出的6到8颗牙齿。
该牙齿增白贴片可为具有相同宽度的矩形形状。然而,当宽度被调整至最大牙齿时,该贴片完全覆盖其它的小牙并接触到牙龈部分。或者,当宽度被调整至中间尺寸的牙齿时,该贴片不能完全覆盖相对大的牙齿的根部。
因为上牙与下牙在它们的尺寸、轮廓及曲率方面不同,因此上牙贴片优选地具有不同于下牙贴片的形状。例如,由于在上牙中上中门齿最大且最长,因此优选以覆盖右和左上中门齿的中心部分最宽的方式制造上牙贴片;由于犬牙在下牙中露出的程度最大,优选以覆盖右和左下犬牙的两部分最宽的方式制造下牙贴片。许多人的平均上牙尺寸约为1cm,下牙尺寸约为0.9cm。因此,本发明贴片接触区域优选为上牙贴片宽0.8~1.5cm及下牙贴片宽0.6~1.5cm。
鉴于前述,因为本发明的干型贴片对佩戴者牙齿具有极好的粘附性,在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其不会从牙齿脱落。因此,本发明提供上牙和下牙用干型牙齿增白贴片,其中贴片接触区域形状根据牙齿与牙龈间的界线形成以最小化对牙龈的刺激性并获得极好的增白效果。
本发明干型牙齿增白贴片的主要益处为由于这些贴片在它们水合后具有高粘附强度,因此可在于牙齿的背部无任何折叠部分的情况下固定在牙齿上足够长的时间。此外,该干型贴片具有为佩戴者提供自然感觉以及贴片与牙龈间的接触区域得以最小化并从而对牙龈不造成或仅造成轻微的刺激性的益处。而且,上牙贴片不与下牙贴片不会接触从而提供良好的佩戴性。然而,由于下牙贴片可被唾液稀释,其可于短时间的附着后从下牙脱落。在其中下牙贴片朝背部折叠以致其包裹下牙的折叠型贴片的情况下,唾液稀释减少并且下牙贴片可于期望的时间内附着至下牙。
为了最大化干型牙齿增白贴片的增白效果,优选增长增白剂与牙齿污迹间的接触时间,优选为整夜接触。第一种采用固定牙托的牙医处方家用漂白产品是为整夜应用设计。因为湿型贴片产品对牙齿附着力弱,因此它们不适于整夜应用。而由于干型贴片产品对牙齿的附着力强,因此它们适用于整夜应用。就改善的粘附强度而言,更优选具有折叠部分的干型贴片产品。
由于牙齿增白效果可在特别是封闭的环境中提高,因此预期折叠的干型贴片可显示出极好的增白效果。
为了增加对牙齿的粘附强度以及最小化佩戴者的异常感觉,在该折叠干型贴片内形成剖切线(cut line)。更优选地,形成宽的剖切线以最小化下牙背面的重叠部分。由于牙齿背面的折叠区域在犬齿或之前的牙齿处相对较窄,而牙齿背面的折叠区域在犬齿后的牙齿处相对较宽,所以佩戴者感觉异常或不快。因此,下牙贴片优选仅覆盖犬齿或之前的牙齿的背面。
此外,优选于上牙和下牙贴片的中心部分制作一个凹槽。凹槽的形成有利于改善佩戴性能。当佩戴该干型贴片时,凹槽允许该贴片安装至牙齿的中线。具体而言,当凹槽形成于上牙贴片的中间部分的中央时,该贴片与牙龈的接触区域得以最小化并因此减少了对牙龈的刺激性。
本发明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的贴片形状示于图2a至6b。
图2a及2b分别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的用于上牙的牙齿增白贴片及用于下牙的牙齿增白贴片的平面图。具体而言,图2a为用于上牙的牙齿增白贴片的平面图,其中覆盖上牙中最突出的上中门齿的中间部分最宽;图2b为用于下牙的牙齿增白贴片的平面图,其中覆盖右和左下犬牙的两部分最宽。
图3a及3b分别为本发明另一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的用于上牙的牙齿增白贴片及用于下牙的牙齿增白贴片的平面图。具体而言,图3a为用于上牙的牙齿增白贴片的平面图,其中覆盖上牙中最突出的上中门齿的中间部分最宽,且于中间部分的中心处形成一个凹槽以便于附着至上牙;图3b为用于下牙的牙齿增白贴片的平面图,其中覆盖右和左下犬牙的两部分最宽,且于中间部分的中心处形成一个凹槽以便于附着至下牙。
图4a及4b分别为本发明另一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的用于上牙的牙齿增白贴片及用于下牙的牙齿增白贴片的平面图。具体而言,图4a为用于上牙的牙齿增白贴片的平面图,其中覆盖上牙中最突出的上中门齿的中间部分最宽,一凹槽形成于中间部分的中心处以便于附着至上牙,且两边的部分被延长以覆盖上牙的背部;图4b为用于下牙的牙齿增白贴片的平面图,其中覆盖右和左下犬牙的两部分最宽,一个凹槽形成于中间部分的中心处以便于附着至下牙,且两边的部分被延长以覆盖下牙的背部。
图5a及5b分别为本发明另一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的用于上牙的牙齿增白贴片及用于下牙的牙齿增白贴片的平面图。具体而言,图5a为用于上牙的牙齿增白贴片的平面图,其中覆盖上牙中最突出的上中门齿的中间部分最宽,一个凹槽形成于中间部分的中心处以便于附着至上牙,两边的部分被延长以覆盖上牙的背部,且于折叠部分处形成剖切线和/或凹槽以易于折叠至上牙的背部;图5b为用于下牙的牙齿增白贴片的平面图,其中覆盖下面犬牙的两部分最宽,一凹槽形成于中间部分的中心处以便于附着至下牙,两边的部分被延长以覆盖下牙的背部,且于折叠部分处形成剖切线和/或凹槽以易于折叠至下牙的背部。
图6a及6b分别为本发明另一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的用于上牙的牙齿增白贴片及用于下牙的牙齿增白贴片的平面图。具体而言,图6a为用于上牙的牙齿增白贴片的平面图,其中覆盖上牙中最突出的上中门齿的中间部分最宽,一凹槽形成于中间部分的中心处以便于附着至上牙,两边的部分被延长以覆盖上牙的背部,且于折叠部分处形成一侧门齿大小的凹口以易于折叠至上牙的背部;图6b为用于下牙的牙齿增白贴片的平面图,其中覆盖下面犬牙的两部分最宽,一凹槽形成于中间部分的中心处以便于附着至下牙,两边的部分被延长以覆盖下牙的背部,且于折叠部分处形成一侧门齿大小的凹口以易于折叠至下牙的背部。
应了解的是,本发明牙齿增白贴片和/或接触区域不受上述各图所示的形状限制。考虑到上牙的轮廓,中间部分最可能接触牙龈。鉴于此原因,于上牙贴片的中间部分形成的凹槽比于下牙贴片的中间部分形成的凹槽长两倍,以减少贴片与牙龈的接触区域,从而允许更方便地应用。下牙相对上牙弯曲程度更大。当于下牙贴片的折叠部分处形成的剖切线太窄时,在下牙的背部会出现重叠部分,从而导致异常感觉并不便于应用。因此,优选在下牙贴片的折叠部分处形成两条或更多条宽剖切线。
为了制造本发明干型牙齿增白贴片,采用亲水性玻璃状聚合物以形成包括粘附层、活性物质层以及其它各层,但不包括背衬层。在湿润的口腔内于牙釉质层被水合的同时,亲水性玻璃状聚合物提供对牙齿的强附着力并释放牙齿增白剂。
不使用牙托(如无牙托型)的牙齿增白贴片仅通过附着至牙齿就能显示出极好的增白效果。然而,当贴片包含湿粘附层、且特别是凝胶型粘附层时,将贴片自释放衬垫剥离过程中手上可留下可观数量(80%或更多)的活性物质或粘合物质。而且,当由于使用者的失误而令贴片与使用者的脸或唇接触时,包含在粘附层内的粘合物质将留在脸或唇上。并且视牙齿增白剂的种类和含量而定,可能得到不良的后果。具体而言,由于具有极好漂白效果的高浓度过氧化物被用作牙齿增白剂,因此可能发生严重的问题。与此相反,本发明干型贴片中包含的活性物质及粘合物质在水合前维持固体形态(片状或膜状)。当贴片触及皮肤或从牙齿剥离时,仅残留0~10%的少量活性物质和粘合物质。因此可证明本发明的干型贴片安全且便于使用。
不具有牙托的牙齿增白贴或增白牙托被要求具有与用于治疗口炎的粘膜粘附剂相当的优良的粘附强度,这种粘膜粘附剂例如为AFTACH(经销商Dong-Wha Pharm.Ind.Co.,Ltd.,韩国,厂商TEIJIN,日本)及Taisho-A(经销商Taisho Pharmaceutical Co.,Ltd.,日本,厂商TEIYAKU,日本)。即,它们必须具有足够的粘附强度以在所需的时间内于湿润的口腔内显示出预期的效果。此外,它们被要求具有即使在意外的情况下也不至于自牙齿脱落的粘附强度,如突然咳嗽及大声呼喊。而且,优选无牙托牙齿增白贴片或增白牙托在附着于牙齿前具有弱粘附强度。这是因为太强的初始粘附强度可在用手从释放衬垫上剥离时产生问题。
本发明的干型贴片可轻易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干型贴片在贴片被水合之前具有非常弱的粘附强度。该干型贴片于水合后提供强的粘附强度。即使该干型贴片被完全水合,其也可轻易地用手剥离。若至牙齿的附着力太强,饮用大量的水(漱口、刷牙、饮用水或饮料)促进其从牙齿脱落。因此,本发明的干型贴片有利于方便地应用。
背衬层可含有制成用以防止贴片粘至牙龈或舌以及变形或由唾液引起的自牙齿脱落的膜的水不溶性及不透水的聚合物。
另一方面,可能存在用作干型牙齿增白贴片中的牙齿增白剂的过氧化物随时间流逝而变得不稳定的问题。为了解决本发明中过氧化物的不稳定性,可应用过氧化物稳定剂,或不应用过氧化物稳定剂,而是通过调节溶剂比例添加与过氧化物具有良好相容性的玻璃状聚合物溶液。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贴片,其应用亲水性玻璃状聚合物作为使用过氧化物为牙齿增白剂的干型贴片的粘附层的基础聚合物(base polymer),并且通过调节溶剂比例来添加过氧化物稳定剂或与过氧化物具有良好相容性的玻璃状聚合物溶液替代该过氧化物稳定剂。本发明的新型贴片可保证过氧化物的稳定性。
为了增强本发明牙齿增白贴片的增白效果,多磷酸盐可与过氧化物一起用作牙齿增白剂。
可通过调节贴片的厚度或改变活性物质来控制本发明牙齿增白贴片的牙齿增白效果。贴片一旦被佩戴上,就开始被水合且变得透明。此外,由于背衬层上没有图案(pattern)或罩面(pocket),因此佩戴者在佩戴过程中可能观察到由过氧化物产生的氧气泡,并且从而能够目睹增白效果。而且,由于佩戴过程中贴片透明且不显眼,因而不影响使用者的日常生活。
本发明牙齿增白贴片为基质型贴片,并且用于附着至不是皮肤或粘膜而是牙齿的釉质层,以便在足够的时间内向牙齿表面提供牙齿增白剂以增白牙齿。以下说明贴片被附着至牙齿以及包含于基质内的牙齿增白剂释放至牙齿表面上的原理在具时滞的透皮给药系统领域里,已提出一种在其附着预定时间后利用自皮肤蒸发的水分释放药物的透皮制剂。更具体而言,在透皮制剂中提供一种介于药物储库与皮肤附着表面之间的药物不可渗透的屏障。当该制剂粘附至皮肤时,该屏障逐渐被自皮肤蒸发的水分水合,从而增加其对药物的渗透性。在这种情况下,应用亲水性玻璃状聚合物作为屏障物质。在本发明中,应用亲水性玻璃状聚合物作为基质型贴片各层的材料。通过该贴片的结构,在储存及用手将贴片粘附至牙齿时能够防止增白剂的释放。贴片附着后,该贴片开始被牙齿表面的水分水合且因此获得粘附强度,从而释放增白剂。亲水性玻璃状聚合物被用作基质型贴片各层的材料。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亲水性玻璃状聚合物被用作基质型贴片除背衬层以外的各层的材料。
出于这些目的,可用于本发明贴片的粘附层中的玻璃状聚合物的实例包括诸如Gantrez AN 119、AN 139及S-97的聚烷基乙烯基醚-马来酸共聚物(PVM/MA共聚物),聚乙烯醇、聚丙烯酸、泊洛沙姆407(Pluronic)、如Luviskol VA及Plasdone S PVP/VA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PVP/VA共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15~K-120)、聚季铵-11(Gafquat 755N)、聚季铵-39(Merquat plus 3330)、卡波姆(卡波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明胶及如海藻酸钠的海藻酸盐。上述聚合物可单独应用或以它们的混合物应用。这些聚合物的溶剂包括水、乙醇或它们各种混合比例的混合物。
要粘附至牙齿上的贴片应足够柔韧可变形以与牙齿的轮廓相适应。因为一些聚合物柔韧性差,可添加适合的增塑剂。该增塑剂视玻璃状聚合物的种类及制备而定,但通常使用聚丙二醇、甘油或聚乙二醇作为增塑剂。
包含于牙釉质粘附层的牙齿增白剂可选自以下组中过氧化氢、过氧化脲、过氧化钙、过碳酸钠、过硼酸钠、过氧化氢焦磷酸四钠(tetrasodium pyrophosphate peroxidate)及它们的混合物。过氧化氢焦磷酸四钠(TSPP-H2O2)为焦磷酸四钠与过氧化氢的加成化合物,其具有焦磷酸四钠自身的性质并具有水溶液或晶体状态的过氧化氢的性质。通常,焦磷酸四钠可稳定过氧化氢而不改变过氧化氢的固有性质。换言之,其可防止单独应用过氧化氢导致的问题。金属过氧化氢酶(metalliccatalase)、UV射线、氧化酶、热处理等可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而过氧化氢焦磷酸四钠对上述物质及处理稳定且显示过氧化氢的固有性质及功能。实际上,于40℃温度下应用液体、凝胶或糊状的过氧化氢焦磷酸四钠相对单独使用过氧化氢显示出优良的时间稳定性。然而,即使应用过氧化氢焦磷酸四钠,仍不易使贴片内的过氧化物达到稳定。
通常,已知过氧化物由于其优良的反应性而难于在贴片产品内稳定。而且,它与聚合物的相容性差。产品内过氧化物的稳定性与产品的类型或制备有关。关于产品内过氧化物的稳定性,有许多涉及一般凝胶、糊剂或溶液状态的过氧化物的稳定化的专利,并且发现其中一些专利能够保证高温下的某种程度的稳定性。然而,不存在关于在薄涂铺凝胶或贴片内的过氧化物的稳定化的提示。同样地,本发明的发明人在进行多次试验后发现上述问题不能依靠已知的过氧化物稳定剂解决。现在,发明人在筛选贴片内过氧化物的稳定剂期间,发现这样一种稳定剂,其可用于本发明应用范围内而不会损害本发明贴片的基本性质,并且可改善贴片内过氧化物在高温下随时间的稳定性。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过氧化物稳定剂与过氧化物一同用作牙齿增白剂。
可用于本发明牙齿增白贴片内的与过氧化物具有良好相容性的过氧化物稳定剂为选自以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磺酸烷基芳基酯、磺酸烷基酯、羧酸烷基酯、二磺酸烷基二苯醚、司盘系列如司盘20(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司盘40(失水山梨醇单棕榈酸酯)、司盘60(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司盘80(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及司盘85(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以及吐温(POE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系列。下面对过氧化物稳定剂进行更详细地说明。
本发明牙齿增白贴片含有过氧化物作为主要牙齿增白剂。当贴片仅使用牙齿增白剂制成而后于40℃下贮存时,贴片内过氧化物的含量随时间流逝而减少。从而,还于体外观察到贴片的增白效果比新的贴片更低。对于凝胶型制剂而言,甚至当将过量的聚合物用作成膜剂且并未添加过氧化物稳定剂时,过氧化物随时间的流失也很少。即使当该制剂具有少量过氧化物时,也可通过使用少量如EDTA或柠檬酸钠的已知为通用过氧化物稳定剂的鳌合剂而获得稳定性以及所需的效果。在其中凝胶层的溶剂被蒸发以形成片状贴片(sheet-shaped patch)的牙齿增白贴片中,当制剂中未采用稳定剂时,其过氧化物稳定性相对于凝胶型制剂减少。还观察到,与无鳌合剂的贴片相比,添加鳌合剂导致贴片的过氧化物稳定性下降。此外,即使使用因其优良的过氧化物稳定效果而知名的Dequest膦酸盐/酯,仍不能得到适合的过氧化物稳定性。
如上所述,贴片内过氧化物稳定性随剂型如凝胶、液体或片而不同的原因可用许多方式解释。依照美国专利No.4,320,102,过氧化物被描述为可通过由组合物内包含的少量金属所催化的反应轻易地分解。报导的数据表明存在每升过氧化物0.1mg铁、0.2mg铜、0.1mg镁或0.02mg铬将导致过氧化物的分解。通过溶液型或凝胶型贴片内溶剂的蒸发而形成的片型贴片会在贴片的薄片上含有高浓度的金属。此外,片型贴片具有大的表面积,可允许在表面上进行高速率的反应,同时降低了过氧化物的稳定性。
本发明贴片含有的稳定剂多数为表面活性剂或乳化剂,它们被认为形成胶束且对产品中的过氧化物的稳定化产生有益效果。例如,该稳定剂能够阻止过氧化物同与过氧化物相容性差的材料之间的接触,在使用铺展性差的玻璃状聚合物时均一地将增白剂分散于贴片中并允许均一地涂敷粘附层。实际上,据发现当凝胶薄薄地涂敷至大表面区域上时,过氧化物的残留量随时间减少,而容器中包含的相同组分的凝胶在相对高的温度下稳定。本发明发明人发现,由于一些亲水性玻璃状聚合物与过氧化物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经调整溶剂比例的亲水性玻璃状聚合物的溶液不应用过氧化物稳定剂即可充分地稳定过氧化物。因此,本发明不限于过氧化物与过氧化物稳定剂的组合。现在,更详细的说明如下。
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15~K-120)、聚季铵-11、聚季铵-39、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PVP/VA共聚物)的亲水性玻璃状聚合物与过氧化物高度相容且易溶于水、乙醇或它们的混合物中。因此,可通过应用混合比例为9∶1至0∶10的水与乙醇的混合物而不使用过氧化物稳定剂来稳定贴片内的过氧化物。据信,聚乙烯吡咯烷酮与过氧化物的良好相容性源于过氧化物通过与聚乙烯吡咯烷酮以氢键形成复合物而被稳定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应用于含有过氧化物的活性成分层的最优选的亲水性玻璃状聚合物。在可获得的PVP中,本发明贴片应用K-15~K-120,且优选地应用K-90(PVP)。由于就通过铸涂方法生产的效率而言需要凝胶含量较高,因此更优选K-30(PVP)。优选地,该PVP具有相对高的分子量,优选高于约500,000,更优选高于约1,000,000。在一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中,应用分子量为1,270,000的PVP。此外,发现过氧化物与具有季铵结构的聚合物如聚季铵高度相容。根据本发明,应用水与乙醇的混合物作为粘合物质的溶剂。与过氧化物高度相容的玻璃状聚合物通常为亲水性,而使它们不能均一地涂覆至释放衬垫或其它片的表面。该水与乙醇的混合物可解决这种问题,从而形成均匀的片层。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含有过氧化物作为牙齿增白剂以及与过氧化物具有良好相容性的玻璃状聚合物的牙齿增白贴,其中通过调节水与乙醇的比例而不添加过氧化物稳定剂使贴片于高温下稳定。同样,本发明的贴片还包含增塑剂,从而为贴片提供充分的柔韧性。适合的增塑剂包括丙二醇、甘油及聚乙二醇,尽管其会随所应用的聚合物的种类及制备而改变。
此外,本发明可包含不同于作为主要增白剂的过氧化物的多磷酸盐作为增白助剂以增强增白效果。可用于本发明的多磷酸盐包括选自以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焦磷酸四钠(TSPP)、酸式焦磷酸钠(SAPP)、六偏磷酸钠(SHMP)、三磷酸钠(STP)、三磷酸钠钾(SKTP)、焦磷酸四钾(TKPP)、酸式偏多磷酸钠(Sporix)及酸式多磷酸钠(Multiphos)。通常,众所周知多磷酸盐可有效地用作牙膏内的牙垢控制剂以抑制牙石的形成或除去牙石。由于其可有效地除去形成于牙齿表面上的污迹、特别是那些源自食物或工作环境的如铁、钙、镁等金属形成的污迹,还已知多磷酸盐为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牙齿增白效果的优良的鳌合剂。已发现,多磷酸盐与过氧化物一起应用于本发明贴片中可通过延长牙齿与多磷酸盐的接触时间而抑制牙垢的形成并除去牙石。实际上,已发现当将本发明贴片粘附至牙齿时,牙齿表面及牙间隙变得洁净。
可用于本发明基质型贴片背衬层的聚合物包括聚乙酸乙烯酯、乙基纤维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由Mitsubishi生产可以商品名Yukaformer商购的甲基丙烯酰基甜菜碱/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如Eudragit L 100、Eudragit L 125、Eudragit L 100-55、Eudragit L 30D-55的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如Eudragit E 100、Eudragit E 125、Eudragit RL 100、Eudragit RL 30D的氨基烷基异丁烯酸酯共聚物,醋酞纤维素、虫胶及它们的混合物。此外,可应用在口腔内pH6到8条件下不溶解的用作肠溶包衣材料的聚合物。
为得到足够的柔韧性,本发明牙齿增白贴的背衬层可包含各种增塑剂。在此情况下,包括上述增塑剂的许多种类的增塑剂,如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可根据所使用的溶剂的种类应用。例如,还可以应用蓖麻油或氢化蓖麻油。
而且,在将本发明贴片粘附至牙齿时,为了使牙齿由于物理和化学反应而明显增白,可在背衬层中应用任何白色颜料。例如,二氧化钛、滑石、羟基磷灰石、氧化锌或它们的混合物可被用作白色颜料。当这些颜料与用作增白剂的过氧化物不相容时,可应用经表面处理的二氧化钛。此外,还可根据个人品味应用珍珠材料或各种颜色的颜料。
根据本发明,可单独或混合使用如酶、特别是葡聚糖酶或葡萄糖氧化酶的由于它们随时间不稳定而不能用于传统牙膏的物质。还可添加公知具有牙齿增白效果的木瓜蛋白酶。可应用三氯生、氯己定、维生素E或其衍生物如维生素E醋酸酯、能有效治疗口臭的氧化剂、叶绿素或其衍生物、香料等治疗口腔疾病。
使用本发明牙齿增白贴片的方法包括将该贴片粘附至需增白的牙齿上。该贴片由水溶性部分及水不溶性部分(背衬层)组成。该水溶性部分直接与牙齿表面接触,而背衬层起保护壁的作用。随着干型牙齿增白贴片的水合,其柔韧性与粘附强度增加。若牙齿表面太干,则刚开始贴片不能附着于牙齿表面。因为即使在仅有少量水分存在下该贴片也能被充分地水合,所以只要牙齿表面不是十分干燥就不会存在特别的问题。此外,由于过多的水分可快速溶解亲水性玻璃状聚合物而极大地降低该贴片的粘附强度。因此,在佩戴牙齿增白贴片期间不宜饮用大量的水或饮料。
具体而言,首先,使用者用手指将贴片置于牙齿的中间部分并且令其紧贴牙齿表面。此时,优选用手指与舌头使其紧贴相邻牙齿间的空间。
本发明牙齿增白贴片可于粘附至牙齿30分钟至1小时后自牙齿自然脱落。偶尔地,该贴片甚至在相当长时间后也不能轻易脱落。然而,自然地脱落需要更多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安全方面的问题且相反增强了牙齿增白的效果。若需要,佩戴者可用水轻易剥离该贴片。
由于本发明的牙齿增白贴片能保证过氧化物与牙齿污迹在所需的时间内充分接触,其对增白牙齿的效果显著,但不能充分向佩戴者提供如牙膏所致的清新感觉。鉴于此原因,佩戴者可在剥离贴片后刷牙。然而,由于可导致牙齿刺激性而不建议粘附贴片前刷牙。


可通过下列对附图的详细说明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及其它益处,其中图1a及1b分别为Crest Whitestrip(P&G)的上牙增白条及下牙增白条的平面图;图2a及2b分别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的用于上牙的牙齿增白贴片及用于下牙的牙齿增白贴片的平面图。具体而言,图2a为用于上牙的牙齿增白贴片的平面图,其中,覆盖上牙中最突出的上中门齿的中间部分最宽;图2b为用于下牙的牙齿增白贴片的平面图,其中覆盖右和左下犬牙的两部分最宽。
图3a及3b分别为本发明另一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的用于上牙的牙齿增白贴片及用于下牙的牙齿增白贴片的平面图。具体而言,图3a为用于上牙的牙齿增白贴片的平面图,其中覆盖上牙中最突出的上中门齿的中间部分最宽,且于中间部分的中心处形成一个凹槽以便于附着至上牙;图3b为用于下牙的牙齿增白贴片的平面图,其中覆盖右和左下犬牙的两部分最宽,且于中间部分的中心处形成一个凹槽以便于附着至下牙。
图4a及4b分别为本发明另一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的用于上牙的牙齿增白贴片及用于下牙的牙齿增白贴片的平面图。具体而言,图4a为用于上牙的牙齿增白贴片的平面图,其中覆盖上牙中最突出的上中门齿的中间部分最宽,一凹槽形成于中间部分的中心处以便于附着至上牙,且两边的部分被延长以覆盖上牙的背部;图4b为用于下牙的牙齿增白贴片的平面图,其中覆盖右和左下犬牙的两部分最宽,一个凹槽形成于中间部分的中心处以便于附着至下牙,且两边的部分被延长以覆盖下牙的背部。
图5a及5b分别为本发明另一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的用于上牙的牙齿增白贴片及用于下牙的牙齿增白贴片的平面图。具体而言,图5a为用于上牙的牙齿增白贴片的平面图,其中覆盖上牙中最突出的上中门齿的中间部分最宽,一个凹槽形成于中间部分的中心处以便于附着至上牙,两边的部分被延长以覆盖上牙的背部,且于折叠部分处形成剖切线和/或凹槽以易于折叠至上牙的背部;图5b为用于下牙的牙齿增白贴片的平面图,其中覆盖下面犬牙的两部分最宽,一凹槽形成于中间部分的中心处以便于附着至下牙,两边的部分被延长以覆盖下牙的背部,且于折叠部分处形成剖切线和/或凹槽以易于折叠至下牙的背部。
图6a及6b分别为本发明另一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的用于上牙的牙齿增白贴片及用于下牙的牙齿增白贴片的平面图。具体而言,图6a为用于上牙的牙齿增白贴片的平面图,其中覆盖上牙中最突出的上中门齿的中间部分最宽,一凹槽形成于中间部分的中心处以便于附着至上牙,两边的部分被延长以覆盖上牙的背部,且于折叠部分处形成一侧门齿大小的凹口以易于折叠至上牙的背部;图6b为用于下牙的牙齿增白贴片的平面图,其中覆盖下面犬牙的两部分最宽,一凹槽形成于中间部分的中心处以便于附着至下牙,两边的部分被延长以覆盖下牙的背部,且于折叠部分处形成一侧门齿大小的凹口以易于折叠至下牙的背部。
具体实施方案在下文中,将参考下列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详细地描述。然而,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说明目的,而不能被认为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至5,比较例1根据下述组合物,制备实施例1至5及比较例的牙齿增白贴。
用于制备含活性物质的粘附层的溶液添加水至10%聚乙烯醇、10%聚乙烯吡咯烷酮、5%过氧化氢焦磷酸四钠、2%磺酸烷基芳基酯(SLS)及3%甘油的混合物中,直至总量达到100%。
用于制备背衬层的溶液添加乙醇至8%乙基纤维素、5%Eudragit及4%蓖麻油的混合物中,直至总量达到100%。

用于制备粘附层的溶液添加乙醇至30%的羟丙基纤维素中直至总量达到100%。
用于制备活性物质层的溶液添加水至20%聚乙烯吡咯烷酮、5%过氧化氢、10%甘油及30%乙醇的混合物中,直至总量达到100%。
用于制备背衬层的溶液添加乙醇至5%聚乙酸乙烯酯、5%Yukaformer(Mitsubishi)及6%甘油的混合物中,直至总量达到100%。
用于制备含活性物质的粘附层的溶液添加水至10%聚季铵-39、10%过氧化脲及50%乙醇的混合物中,直至总量达到100%。
用于制备背衬层的溶液将混合溶液(丙酮/乙醇=4/1)添加至30%醋酞纤维素及4%蓖麻油的混合物中,直至总量达到100%。
用于制备粘附层的溶液添加乙醇至2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直至总量达到100%。
用于制备活性物质层的溶液添加水至12%聚烷基乙烯基醚-马来酸共聚物(Grantrez S 97)及6%过氧化氢焦磷酸四钠及0.5%失水山梨醇油酸酯的混合物中,直至总量达到100%。
用于制备背衬层的溶液添加乙醇至10%乙基纤维素及6%蓖麻油的混合物中,直至总量达到100%。
用于制备粘附层的溶液添加水至10%聚乙烯醇、10%聚乙烯吡咯烷酮及3%甘油中,直至总量达到100%。
用于制备活性物质层的溶液添加水至20%聚季铵-11、4%PC、4%TKPP及2%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的混合物中,直至总量达到100%。
用于制备背衬层的溶液添加乙醇至15%Eudragit及5%聚乙二醇的混合物中,直至总量达到100%。
用于制备含活性物质的粘附层的凝胶添加水至12%卡波普、4.5%过氧化氢、0.48%SAPP及80%甘油的混合物中,直至总量达到100%。
背衬层聚乙烯条带以上使用的缩写具有下列意义。
TKPP焦磷酸四钾,SAPP酸式焦磷酸钠,TSPP焦磷酸四钠[实验例1]牙龈刺激性评价参照附图,图1a、2a、3a、4a、5a及6a为上牙贴片。这些贴片由应用实施例1中获得的相应制剂制成。分别地,图2a所示的贴片无折叠部分,图4a所示的贴片有折叠部分却无剖切线,而图5a及6a具有折叠部分和剖切线,图1a所示为Crest Whitestrip(P&G,美国)的上牙增白条。图1a所示的增白条由应用比较例1获得的相应制剂制成。如图1a所示,该增白条具有折叠部分且为直线形状。
在持续2周每日两次佩戴这些贴片30分钟后,测量由此制成的贴片对牙龈刺激的程度及佩戴性能。此外,在将该贴片粘附至牙齿一小时后测量持粘性(adhesion maintenance)。基于以下标准给贴片的上述特征打分。5非常满意(无刺激性,牙齿粘附力非常强,持粘性非常优秀),4满意(无或轻微刺激性,牙齿粘附力强,持粘性优秀),3中等(轻度刺激性,牙齿粘附力中等,持粘性中等),2不满意(开始阶段具有刺激性,牙齿粘附力弱,持粘性不佳),1非常不满意(使用中具有持续的刺激性,牙齿粘附力非常弱,持粘性极差)。
图1a、2a、3a、4a、5a及6a所示的贴片具有足以覆盖6至8颗牙齿的长度。在10个人中测定这些贴片的对牙龈刺激性的程度、佩戴性及持粘性。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从表1可见,尽管图2a、3a、4a、5a及6a所示的贴片是通过实施例1的制剂制备,但图2a的非折叠型贴片在牙龈刺激性测定中最为优秀(如刺激性最小),而与图2a的非折叠型贴片相比,图3a、4a、5a及6a的折叠型贴片在持粘性测定中为优秀。因此推测,当佩戴30分钟或更长时间时,优选折叠型贴片。结论是,贴片的牙龈刺激性、佩戴性能以及持粘性取决于贴片的类型(湿或干)。干型贴片的物理性质取决于该干型贴片的形状(折叠或非折叠)。
根据下述机械方法测定牙齿增白贴片对牙齿的粘附强度。
(1)羟基磷灰石(HAP)片剂样品的制备通过IR压机(IR press)在片剂中形成羟基磷灰石粉末。将所得片剂在1000℃下煅烧。
(2)对牙齿的粘附强度的评价使用微型张力试验仪测定贴片粘附至作为人造牙齿材料的羟基磷灰石上的粘附强度。结果如下表2所示。在将经煅烧的羟基磷灰石样品彻底干燥后测定干燥状态下的粘附强度。在将水充分地加入至经煅烧的羟基磷灰石样品直到该样品完全润湿后然后去除样品表面的水分,之后测定润湿状态下的粘附强度。之所以建立润湿条件是因为口腔是潮湿的但牙齿表面却没有润湿到足以发现水分。以恒力在恒定时间内将贴片压至样品上,测定剥离所附着贴片所需要的力,从而得到贴片粘附至牙齿的粘附强度。重复测定若干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如表2所示,实施例1-5的干型贴片在干燥状态下显示出比润湿状态下高2~260倍的粘附强度。另一方面,比较例1的其上涂敷有凝胶的湿型贴片在润湿状态和干燥状态下的粘附强度间没有显著差异。
工业应用性显然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发明的牙齿增白贴片为其中亲水性玻璃状聚合物用作除背衬层之外的其他各层的材料的干型贴片。在该干型贴片附着至牙齿上后,该玻璃状聚合物在被牙齿表面的水分水合的同时提供粘附至牙齿的强粘附力,并且增白剂开始释放。因此,该干型贴片是在使用中没有问题的安全剂型。此外,尽管该干型贴片与手或其他部位接触,但它不留下任何残余物,这在应用中提供了便利。并且,由于该干型贴片对牙齿具有高粘附力,其在佩戴过程中不会自牙齿脱落,因此具有极好的增白效果。此外,由于该干型贴片的接触区域100覆盖了牙齿的所有部分,同时使与牙龈的接触最小化,从而不导致或仅导致轻微刺激性且佩戴性能极佳。
尽管出于示例的目的公开了本发明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背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条件下可作出各种改进、添加或替换。
权利要求
1.具有上牙贴片以及下牙贴片的干型牙齿增白贴片对,其中上牙贴片与下牙贴片的形状不同,且每个贴片都具有经调整的宽度以及形状从而使得每个贴片与牙龈的接触面积得以最小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型牙齿增白贴片对,其中所述上牙贴片覆盖右和左上中门齿的中间部分最宽,并且所述下牙贴片覆盖右和左下犬牙的两部分最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型牙齿增白贴片对,其中所述贴片对对牙齿的粘附强度在被水水合时倍增。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型牙齿增白贴片对,其中所述贴片对包含过氧化物作为牙齿增白剂以及亲水性玻璃状聚合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型牙齿增白贴片对,其中所述贴片对还包含过氧化物稳定剂连同过氧化物。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型牙齿增白贴片对,其中每个贴片的宽度与牙齿的尺寸类似,从而不会折叠到牙齿的背面。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型牙齿增白贴片对,其中每个贴片都折叠到牙齿的背面且在折叠部分具有剖切线以便可轻易地折叠至牙齿的背面。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型牙齿增白贴片对,其中所述上牙贴片宽0.5~2.5cm,所述下牙贴片宽0.3~2.0c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干型牙齿增白贴片对,其中所述上牙贴片宽0.7~1.5cm,且最大宽度为0.8~1.5cm。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干型牙齿增白贴片对,其中所述下牙贴片宽0.5~1.5cm,且最大宽度为0.6~1.5cm。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型牙齿增白贴片对,其中所述贴片对包含水不溶性最外层。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型牙齿增白贴片对,其中所述上牙贴片和/或下牙贴片包括于与牙龈接触部分的中央处形成的凹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上牙贴片以及下牙贴片的干型牙齿增白贴片对,其中上牙贴片与下牙贴片的形状不同,且每个贴片都具有经调整的宽度以及形状从而使得每个贴片与牙龈的接触面积得以最小化。在上牙贴片中,覆盖右和左上中门齿的中间部分最宽。在下牙贴片中覆盖右和左下犬牙的两部分最宽。由于该干型贴片在最小化与牙龈接触面积的同时覆盖了牙齿的所有部分,因此不导致或仅导致轻微的刺激性且佩戴性优良。
文档编号A61K8/30GK1713882SQ200380103829
公开日2005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1日
发明者金志荣, 张锡胤, 郭相勳, 金钟昊, 尹世荣, 杨海永 申请人:Lg生活健康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