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热灵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79583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退热灵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IPC分类A61K、A61P领域的内服用的治疗各种发热等方面疾病的汤剂,尤其是一种退热灵,及有关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按时限,在已公开的专利文献中,有关用于治疗发热等方面疾病的内服用药其技术方案都作了公开的披露。比较而言,已公开的CN1454649A、CN1110168A、CN1433804A、CN1449815A的专利申请,在治疗上述疾病方面所提供的配伍组方及制备方法,其各自的技术方案均有实质性的贡献及技术上的进步。然而,依治疗标准和疗效而言,仍存在着进一步完善组方配伍、提高综合祛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退热灵,该药剂能够有效地、涉及范围广地治疗顽固性发烧,高烧不退等方面疾病。之所以如此,是由于本发明根据成病机理从治本的目的出发,将调配的药方建立在根治上述疾病的基础上,从而在广义上提供一种可供处方参考的用药标准。籍此,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退热灵,其组分及各组分按克计的重量百分比是,旱莲草10-35克、猪牙草5-20克、四瓣草4-17克、格把草5-18克、羚羊角1-5克、麦冬4-20克、白芦根10-25克、白茅根10-35克藿香2-14克、生甘草1-6克、橘络1-13克、野菊花2-16克、黄芪1-15克。将所述组分中的旱莲草、猪牙草、四瓣草、格把草、羚羊角、麦冬、白芦根、白茅根、藿香、生甘草、橘络、野菊花、黄芪共十三种原料药按量配齐均混一处大火沸、文火水煎熬,滤渣,取汤汁即可。
与现有技术及市售的产品相比,从治本出发,本发明突出了药物配伍之后的药理作用,而且,从用药的原料看,退热灵不仅在防止药物的副作用方面入微到致,在减弱药物的毒性和刺激性方面也有良好的表现。临床近千余例的疗效观察,总有效率几近100%。


图1是制备本发明涉及的退热灵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首先,本发明涉及的退热灵其组分中的各味原料药均适于本草纲目的释义且又在基于国家药典的制剂通则下的制备。诚然可见,把握药性及各药的药量适配原则是构成退热灵的关键所在。在临床实践中,退热灵的组分及各组分按克计的重量百分比可按下述比例范畴出方旱莲草10-35克、猪牙草5-20克、四瓣草4-17克、格把草5-18克、羚羊角1-5克、麦冬4-20克、白芦根10-25克、白茅根10-35克、藿香2-14克、生甘草1-6克、橘络1-13克、野菊花2-16克、黄芪1-15克。制作该药剂的方法是,将所述组分中的旱莲草、猪牙草、四瓣草、格把草、羚羊角、麦冬、白芦根、白茅根、藿香、生甘草、橘络、野菊花、黄芪共十三种原料药按量配齐均混一处大火沸、文火水煎熬,滤渣,取汤汁即可。
从治疗的适应性和普遍性角度讲,这里给出构成退热灵的药物配伍的最佳实施例如图1所示,取旱莲草15-30克、猪牙草10-15克、四瓣草9-12克、格把草10-12克、羚羊角2-3克、麦冬9-15克、白芦根15-20克、白茅根15-30克、藿香6-9克、生甘草2-3克、橘络3-9克、野菊花6-12克、黄芪3-10克共十三种原料药按量配齐入锅水煎,待大火后再改文火煮熬,最后,滤渣、取汤汁即可。
疗法及疗程口服,一天两次,每次一碗(100毫升),3~5天一个疗程。
从临床效果看,迄今为止,接受治疗的患者总计------1007人(次);其中,成年男性------467,成年女性------540,有效率------99.1%,显效率------0.9%,无效率------0。
疗后跟踪观察,例数216例;方式随机巡访;时序治疗愈后2个月~6个月(以上);结果无一例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退热灵,其特征是,所述的退热灵其组分及各组分按克计的重量百分比是,旱莲草10-35克、猪牙草5-20克、四瓣草4-17克、格把草5-18克、羚羊角1-5克、麦冬4-20克、白芦根10-25克、白茅根10-35克藿香2-14克、生甘草1-6克、橘络1-13克、野菊花2-16克、黄芪1-15克。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热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组分中的旱莲草、猪牙草、四瓣草、格把草、羚羊角、麦冬、白芦根、白茅根、藿香、生甘草、橘络、野菊花、黄芪共十三种原料药按量配齐均混一处大火沸、文火水煎熬,滤渣,取汤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服用的治疗各种风寒或不明原因引起的发热的退热灵及其制备方法,它由旱莲草、猪牙草、四瓣草等13种原料药浸泡、煎熬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治疗发热等疾病方面具有独到之处。经临床千余例治疗观察,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几近100%,且对数百例跟踪观察两至六个月以上无一例复发。
文档编号A61P29/00GK1672694SQ200410008959
公开日2005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2日
发明者李洪莲 申请人:北京万邦医药投资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