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防并能治疗肝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3998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预防并能治疗肝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预防并能治疗肝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乙肝是世界上三大顽症之一。全世界乙肝带毒者约3.5亿人,而我国是乙肝高发区,约有7.2亿人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乙肝病毒的携带率为总人口的10%左右,乙肝表面抗原带毒者约1.2亿人。全国现有慢性肝炎病人约3000万人。这些慢性肝炎的危害一是通过血液将乙肝病毒传染给他人,二是激发肝纤维化,可形成肝硬化。如果治疗不当或保养不好,发展到晚期会有腹水、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等并发症,甚至危害生命。目前,我们国家治疗乙肝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干扰素、核苷类药物等西药。但西药对肝炎病毒的治疗复发率高,不宜用于慢性肝炎HBV携带者和HBeAg阴性的慢性乙肝病毒。
甲型肝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秋冬及早春季节发病率高,可能与秋冬大量上市的水产品有关。毛蚶、醉蟹等引起的甲型肝炎暴发,都发生于冬春;早春甲型肝炎增多,可能与春节期间人口流动频繁有关。甲型肝炎的流行每7年1个循环,并与社会经济条件有关。调查表明,甲型肝炎病毒在哪个季节流行与它在环境中存活能力有关。在由传染源污染的一般环境中,甲肝病毒可存活1个月,98℃加热1分钟、紫外线照射、含甲醛或氯的去污剂都可将它灭活。甲肝病毒在水生贝类里能存活3个月左右,在流行季节里对本病扩散具重要意义。污染严重的水即使用常规氯浓度亦不能杀灭病毒;水源清洁但水管通过的地区被污染,仍可发生传播。潜伏期内的饮食、保育、卫生人员和爱喝生水、吃生贝类,都是引起非季节性广泛流行的重要条件。
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并没有发现同具备预防与治疗上述两种疾病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人经过动物试验和多年临床验证发现了一种能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肝炎的中药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预防并能治疗肝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并能治疗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明党参1-50重量份、怀牛膝1-50重量份、茯苓1-50重量份、针茅草1-50重量份、青葙子1-50重量份、龟板1-50重量份、太子参1-50重量份、五味子1-50重量份、鸡骨草1-50重量份、白芍1-50重量份、生甘草1-50重量份。
其中优选,明党参10-35重量份、怀牛膝10-25重量份、茯苓1-18重量份、针茅草11-27重量份、青葙子7-33重量份、龟板8-22重量份、太子参1-28重量份、五味子1-17重量份、鸡骨草5-28重量份、白芍1-13重量份、生甘草1-8重量份。
其中所述的明党参可用人参替代;怀牛膝可用九牛造替代;鸡骨草可用绞股蓝替代。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将其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一起制成各种常用剂型,如片剂、胶囊、颗粒剂、丸剂、口服液等。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滋阴补肾、保肝明目、解毒潜阳的功效,可用于预防并能治疗肝炎。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口服液的制备称取下列重量的原料人参1g、怀牛膝3g、茯苓10g、针茅草50g、青葙子50g、龟板1g、太子参50g、五味子5g、鸡骨草1g、白芍1g、生甘草11g;将人参、怀牛膝、茯苓、针茅草、青葙子、龟板、太子参、五味子、鸡骨草、白芍、生甘草将水煎煮三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加入甜味剂蜂蜜和稀释剂水制成口服液。
实施例2本发明胶囊剂的制备称取下列重量的原料明党参50g、怀牛膝10g、茯苓16g、针茅草6g、青葙子10g、龟板50g、太子参1g、五味子22g、鸡骨草10g、白芍17g、生甘草30g。将明党参、怀牛膝、茯苓、针茅草、青葙子、龟板、太子参、五味子、鸡骨草、白芍、生甘草进行初加工;然后将加工炮制好的药品投入多功能提取罐,加入3-10倍药物重量的水,进行加热煎熬第一次沸腾后用文火25分钟至3小时后过滤,第二次加入3-10倍药物重量的水,沸腾后25分钟至3小时后过滤,第三次同上,三次后将三次过滤的药液投入真空浓缩器进行浓缩,经浓缩后提取出投入夹层锅内进行水份蒸发,再放入热干燥箱,干燥箱内的温度控制在40-70度之间,5-8小时后取出,即成面状,再经粉碎、过筛,加入辅料(淀粉、PVP等)制成颗粒,上述颗粒装入空胶囊壳中即成胶囊。
实施例3本发明片剂的制备称取下列重量的原料明党参50g、怀牛膝10g、茯苓16g、针茅草1g、青葙子10g、龟板10g、太子参50g、五味子22g、鸡骨草20g、白芍17g、生甘草45g;将明党参、怀牛膝、茯苓、针茅草、青葙子、龟板、太子参、五味子、鸡骨草、白芍、生甘草进行初加工;然后将加工炮制好的药品投入多功能提取罐,加入3-10倍药物重量的水,进行加热煎熬第一次沸腾后用文火25分钟至3小时后过滤,第二次加入3-10倍药物重量的水,沸腾后25分钟至3小时后过滤,第三次同上,三次后将三次过滤的药液投入真空浓缩器进行浓缩,经浓缩后提取出投入夹层锅内进行水份蒸发,再放入热干燥箱,干燥箱内的温度控制在40-70度之间,5-8小时后取出,即成面状,再经粉碎、过筛,加入辅料(淀粉、PVP等)制成颗粒,经压片机压缩后即成片状。
实施例4本发明丸剂的制备称取下列重量的原料明党参10g、怀牛膝10g、茯苓1g、针茅草27g、青葙子7g、龟板15g、太子参15g、五味子50g、鸡骨草50g、白芍50g、生甘草1g;将明党参、怀牛膝、茯苓、针茅草、青葙子、龟板、太子参、五味子、鸡骨草、白芍、生甘草进行初加工;然后将加工炮制好的药品粉碎、过筛,再进行灭菌,最后适量放入练好的蜂蜜混合后即成药丸。
实施例5本发明的口服液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不同之处是选用下列重量的原料明党参35g、怀牛膝15g、茯苓18g、针茅草11g、青葙子20g、龟板8g、太子参1g、五味子1g、鸡骨草24g、白芍1g、生甘草8g。
实施例6本发明的胶囊剂按照实施例2所述的方法,不同之处是选用下列重量的原料明党参24g、九牛造10g、茯苓12g、针茅草20g、青葙子33g、龟板22g、太子参28g、五味子4g、鸡骨草28g、白芍13g、生甘草4g。
实施例7本发明的片剂按照实施例3所述的方法,不同之处是选用下列重量的原料人参29g、怀牛膝20g、茯苓10g、针茅草15g、青葙子50g、龟板16g、太子参12g、五味子9g、鸡骨草16g、白芍6g、生甘草8g。
实施例8本发明的丸剂按照实施例4所述的方法,不同之处是选用下列重量的原料明党参10g、怀牛膝30g、茯苓18g、针茅草27g、青葙子23g、龟板12g、太子参13g、五味子12g、绞股蓝6g、白芍13g、生甘草8g。
以下通过试验阐述该中药组合物的功效。
实验例1一、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纳入标准流行病学资料如密切接触史和注射史;症状近期出现的、持续几天以上但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体征肝仲达炳有压痛、肝区叩击痛,部分患者可有轻度脾肿大;化验血清ALT活性增高,抗-HAVIgM阳性;血清胆红素>17.1μmol/L,或尿胆红素阳性排除标准确定是否同时或重叠感染;经检查证实由药物中毒、乙醇中毒等因素所致的肝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有肝癌、肝性脑病,以及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内分泌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准备妊娠妇女,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本试验纳入病例一般资料本试验共纳入病例274例,其中男性162例,女性112例;年龄最小12周岁,最大56周岁。
观测指标疗效性观测指标相关症状、体征和舌象、脉象。
相关的理化检查肝、脾B超检查;肝功能检查;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
安全性观测指标一般体检项目检查;血、尿、便常规检查;心、肝、肾功能检查疗效判定临床治愈主要症状消失,肝脾恢复正常或回缩,肝区无明显压痛和叩痛,肝功能检查回复正常。
基本治愈临床治愈各项指标随访半年无异常改变者。
治愈临床治愈各项指标随访1年无异常改变者。病毒标志物全部阴转。
给药方法治疗组服用本发明口服液,每天3次,每次45g。
对照组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能量合剂,肌注甲基黄注射液,口服板蓝根片及复合维生素B片,剂量随年龄大小调整。
疗程3周临床试验结果274例测试者中,有224例完成了试验,50例失访(其中对照组31例,治疗组19例)。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痊愈率均为100%,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1%,基本治愈率为97%;对照组的治愈率为86%,基本治愈率为92%,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安全性试验结果将两组受试者试验前后的血常规、尿常规、心肝肾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及两组试验前后的数据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发明口服安全性良好,未发现毒副作用本发明对甲肝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本试验中临床治愈率达到了100%实验例21.材料1.1药品联苯双酯(由江苏吴江县制药厂提供)1.2动物昆明种小白鼠、SD大鼠,均由中科院动物所提供2.方法与结果2.1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及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取小鼠50只,♀♂各半,体重20-22g,平均分为5组正常(ig生理盐水20ml/kg)组;CCl4(0.1ml/kg)模型组;CCl4加联苯双酯(100mg/kg)组;CCl4加本发明三个剂量组(10g/kg、20g/kg、40g/kg)。每天灌胃给药一次,,连续10d,末次给药后1h腹腔注射CCl4,然后禁食12h,断头处死动物,取血清,测定AST和ALT值。
取大鼠50只,♀♂各半,体重140-160g,均分为5组,给药与检测方法同小鼠CCl4急性肝损伤试验,剂量为7.5g/kg、15g/kg、30g/kg。
结果见表1、表2。
表1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x±s)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由上表可见,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LT、AST值均有显著升高(P<0.01);联苯双酯组与模型组比较,ALT、AST值均有显著下降(P<0.01);本发明三个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ALT、AST值均有显著下降(P<0.01)。
表2对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x±s)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由上表可见,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LT、AST值均有显著升高(P<0.01);联苯双酯组与模型组比较,ALT、AST值均有显著下降(P<0.01);本发明三个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ALT、AST值均有显著下降(P<0.01)。
2.2对D-胺基半乳糖(D-Gal)致急性肝损伤的影响取小鼠50只。♀♂各半,体重20-22g,平均分为5组,正常(ig生理盐水20ml/kg)组,D-Gal(0.8g/kg)模型组,D-Gal加联苯双酯(100mg/kg)组,D-Gal加本发明三个剂量组(10g/kg、20g/kg、40g/kg),每天灌服一次,连续10d,末次给药后立即腹腔注射D-Gal,禁食12h后,处死动物,取血测定AST和ALT值。
取大鼠50只,♀♂各半,体重140-160g,平均分为5组,给药与检测方法同小鼠D-Gal急性肝损伤试验,剂量为7.5g/kg、15g/kg、30g/kg。
结果见表3、表4。
表3对D-Gal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x±s)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由上表可见,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LT、AST值均有显著升高(P<0.01);联苯双酯组与模型组比较,ALT、AST值均有显著下降(P<0.01);本发明三个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ALT、AST值均有显著下降(P<0.01)。
表4对D-Gal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x±s)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由上表可见,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LT、AST值均有显著升高(P<0.01);联苯双酯组与模型组比较,ALT、AST值均有显著下降(P<0.05);本发明中、大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ALT、AST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P<0.01)。
3.结论本发明对大、小鼠化学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实验例31实验材料1.1动物1日龄北京雏鸭1.2药物与试剂拉米夫啶,由英国葛兰素公司提供;缺口平移试剂盒,由Promega公司提供;a32P-dCTP由北京福瑞生物技术工程公司提供;鸭乙型肝炎病毒强阳性血清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所病毒室提供,-70℃保存。
1.3病理切片机、高倍显微境日本Olympus公司制造。
2实验方法21动物模型制作及药物治疗1日龄北京雏鸭,经腿胫静脉注射DHBV-DNA阳性鸭血清,每只0.2ml,7天后,筛选DHBV呈阳性的雏鸭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病毒对照组、拉米夫啶组(100mg/kg)、本发明(20、40、80g/kg)三个剂量组,每组6只。灌胃给药。分别于药物治疗后5天(T5)、10天(T10)和停药后3天(P3)自鸭胫静脉取血,分离血清,做病毒DNA检测,同时,取部分肝组织作病理学检查。
22鸭血清DHBV-DNA的检测按缺口翻译试剂盒说明书方法,用32P标记DHBV-DNA探针,并作鸭血清斑点杂交,放射自显影膜片斑点,酶标仪测定放射自显影膜片杂交斑点的OD值,计算血清DHBV-DNA光密度,以杂交斑点OD值作为标本DHBV-DNA水平值。DHBV-DNA抑制率计算公式DHBV-DNA抑制率=(给药前OD值-给药后OD值)/给药前OD值×100%23病理组织学检查于同一部位肝组织取材,10%甲醛溶液固定,石腊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
3结果31本发明对DHBV-DNA的作用(结果见表1)表1本发明在鸭体内对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DNA的影响(n=6)

与同组T0相比*P<0.05,**P<0.01由上表可见,T0各组雏鸭感染乙肝病毒后的DHBV-DNA全部阳性,各组之间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本发明三个剂量组在给药T5、T10、P3,与T0比较,出现不同程度显著性差异(P<0.01,P<0.05);病毒对照组各时间点DHBV-DNA水平与T0相比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说明在整个试验期间病毒水平基本稳定。
32药物对鸭肝病理的影响鸭肝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病毒对照组鸭肝细胞出现弥漫性水样变性,部分肝细胞呈脂肪变性,肝小叶有点、灶性坏死,汇管区内较多单核细胞浸润;本发明中、大剂量组的鸭肝细胞仅见少数出现水样变性及脂肪变性,肝小叶坏死程度明显减轻;拉米夫啶组鸭肝组织病变程度与本发明治疗大剂量组类似。
4结论本发明具有明显的抗鸭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预防并能治疗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原料制成的明党参1-50重量份、怀牛膝1-50重量份、茯苓1-50重量份、针茅草1-50重量份、青葙子1-50重量份、龟板1-50重量份、太子参1-50重量份、五味子1-50重量份、鸡骨草1-50重量份、白芍1-50重量份、生甘草1-50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原料制成的明党参10-35重量份、怀牛膝10-25重量份、茯苓1-18重量份、针茅草11-27重量份、青葙子7-33重量份、龟板8-22重量份、太子参1-28重量份、五味子1-17重量份、鸡骨草5-28重量份、白芍1-13重量份、生甘草1-8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明党参可用人参替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怀牛膝可用九牛造替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鸡骨草可用绞股蓝替代。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它是胶囊、片剂、丸剂、颗粒剂、口服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由明党参、怀牛膝、茯苓、针茅草、青葙子、龟板、太子参、五味子、鸡骨草、白芍、生甘草制成。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是片剂、胶囊、丸剂、颗粒剂和口服液。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滋阴补肾、保肝明目、解毒潜阳的功效,可用于预防并能治疗肝炎,尤其是对慢性甲肝、乙肝具有明显的疗效。
文档编号A61P1/00GK1772209SQ200410009760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8日
发明者李洪莲 申请人:北京万邦医药投资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