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血管性头痛的软胶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4611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血管性头痛的软胶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特别是偏头痛、妇女经期头痛、紧张性头痛)的中药胶囊剂,特别是一种软胶囊剂。
背景技术
血管性头痛,特别是偏头痛、妇女经期头痛、紧张性头痛,自3000多年前就已得到诊断,如不及时治疗,80%会形成习惯性偏头痛,并形成家族性遗传性头痛,给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危害。目前治疗偏头痛的药物多为西药,副作用大,不适合长期和优选使用;中药制剂目前含有天麻成分的药物较多,大多数专家认为天麻治疗头痛,也有专家认为天麻不适合治疗头痛。以川芎为主药的偏痛冲剂在临床上已应用多年,疗效确切。但治偏痛冲剂服用量大(每次20克,每天3次),口感差(特别是川芎味道大),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血管性头痛,特别是偏头痛、妇女经期头痛、紧张性头痛的软胶囊。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配方川芎20份-10份柴胡2份-4份白芷1份-2份白芥子6份-12份 白芍10份-5份 香附4份-8份郁李仁2份-4份甘草2份-4份,植物油适量上述配方优选为川芎 20份柴胡 2份白芷 1份香附 4份白芍 10份郁李仁 2份白芥子 6份甘草 2份制备方法是1、将所述重量份的川芎、白芷蒸馏提取挥发油;香附、柴胡、郁李仁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及浸膏项下的渗滤法,用乙醇渗滤,回收乙醇后,减压浓缩至稠膏(比重为1.1-1.35);白芍、甘草、白芥子加水煎煮两次,每次两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适量,加乙醇至含醇量达75%,沉淀48小时,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稠膏(比重为1.1-1.35),两种稠膏合并,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
2、细粉加入适量植物油及上述挥发油,混匀。
3、制备胶囊壳,胶囊壳的材料配比明胶∶阿拉伯胶∶甘油∶糖浆∶蒸馏水为1.0∶0.25∶0.75∶0.15∶1.5,或10∶1∶10.4∶16.1,或13.6∶2.6∶6.8∶5.9∶2.27,或2.75∶0.5∶1.25∶1.35适量还需加入适量色素及遮光剂TiO2制备成的软胶囊0.25克/粒-0.45克/粒。
按上述工艺,从川芎中提取挥发油含有川芎嗪、阿魏酸、腺嘌呤、腺甙成分,从白芷中提取挥发油中含有白当归素成分。
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新剂型治疗血管性头痛的软胶囊,其优点在于起效快、服用量小、服用和携带方便、口感好,可进行定性定量的质量检测,稳定性好。
本发明因将复方中的川芎、白芷利用科学而先进的提取方法,分别提取出来有效药用挥发油,川芎中提取出来的川芎嗪等具有搜风、破瘀、镇痛的作用,而方中还有香附理气解郁,白芥子涤痰散结,柴胡和解表里,直达病所,增加了镇痛的功效,为了防止上述诸药都是辛散攻窜伤人正气,故再加白芍、郁李仁柔润收敛以佐之,甘草缓之,所以整方具有相辅相成、提高疗效,又能相辅相成、调其偏胜、相得益彰。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1处方川芎 3000g柴胡 300g白芷 150g 香附 600g白芍 1500g郁李仁 300g白芥子 900g甘草 300g制法取川芎、白芷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香附、柴胡、郁李仁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及浸膏项下的渗滤法,用乙醇渗滤,回收乙醇后,减压浓缩至稠膏293克(比重约为1.30);白芍、甘草、白芥子加水煎煮两次,每次两小时。合并煎液与上述水溶液,浓缩至适量,加乙醇至含醇量达75%,沉淀48小时,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稠膏706克(比重约为1.30),两种稠膏合并,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
将细粉加入植物油及上述挥发油,混匀,制成软胶囊900粒(0.45克/粒,每次服用3粒,每天服用3次)。
注胶囊壳的材料配比明胶∶阿拉伯胶∶甘油∶糖浆∶蒸馏水为1.0∶0.25∶0.75∶0.15∶1.5,再加入色素、遮光剂TiO2。
实施例2处方川芎 3000g柴胡 300g 白芷 150g 香附 600g白芍 1500g郁李仁 300g 白芥子 900g甘草 300g
制法取川芎、白芷蒸馏提取挥发油;香附、柴胡、郁李仁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及浸膏项下的渗滤法,用乙醇渗滤,回收乙醇后,减压浓缩至稠膏293克(比重约为1.30);白芍、甘草、白芥子加水煎煮两次,每次两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适量,加乙醇至含醇量达75%,沉淀48小时,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稠膏347克(比重约为1.30),两种稠膏合并,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
将细粉加入植物油及上述挥发油,混匀,制成软胶囊900粒(0.35克/粒,每次服用3粒,每天服用3次。
注胶囊壳的材料配比明胶∶阿拉伯胶∶甘油∶糖浆∶蒸馏水为13.6∶2.6∶6.8∶5.9∶2.27试验例以下通过试验例即临床疗效观察,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效果;1、一般资料临床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病例选择A、偏头痛患者有家族史患者200名,其中女性120名,男性80名,病程在3年以上;B、习惯性偏头痛患者300名,其中女性200名,男性100名,病程在2年以上;C、女性经期头痛患者100名,病程不固定;D、紧张性头痛患者200名,病程不固定。
2、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服用后平均30-50分钟起效,达到止痛目的,按疗程1-3个月服用对5年之内的长期偏头痛或习惯性头痛患者治愈后1-2年内不复发;有效服用后平均30-50分钟起效,达到部分止痛目的,按疗程1-3个月服用对2年之内的偏头痛和习惯性头痛患者改善,但不一定不复发;无效服用后无效,服用3天没有任何改善头痛程度的作用。
3、服用方法每天3次,每次3粒(0.35克/粒)4、临床治疗结果显效500例 有效220例 无效80例总有效率90%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软胶囊,它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及植物油制成川芎20-10份 柴胡2-4份 白芷1-2份白芥子6-12份 白芍1 -5份 香附4-8份郁李仁2-4份 甘草2-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血管性头痛的软胶囊,其特征在于配方的优选比例如下川芎20份柴胡2份白芷1份香附4份白芍10份郁李仁2份 白芥子 6份甘草2份
3.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血管性头痛的软胶囊的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1)将所述重量配比的川芎、白芷蒸馏提取挥发油;香附、柴胡、郁李仁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及浸膏项下的渗滤法,用乙醇渗滤,回收乙醇后,减压浓缩至稠膏(比重为1.1-1.35);白芍、甘草、白芥子加水煎煮两次,每次两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适量,加乙醇至含醇量达75%,沉淀48小时,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稠膏(比重为1.1-1.35),两种稠膏合并,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2)细粉加入植物油及上述挥发油,混匀;(3)制备胶囊壳的材料配比为明胶∶阿拉伯胶∶甘油∶糖浆∶蒸馏水为1.0∶0.25∶0.75∶0.15∶1.5或,或10∶1∶10.4∶16.1,或13.6∶2.6∶6.8∶5.9∶2.27,或2.75∶0.5∶1.25∶1.35适量加适量的色素、遮光剂TiO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血管性头痛的软胶囊,其特征在于川芎提取挥发油中含有川芎嗪、阿魏酸、腺嘌呤、腺甙成份,白芷提取挥发油中含有白当归素成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血管性头痛的软胶囊,其特征在于制备成的软胶囊0.25克/粒-0.45克/粒。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血管性头痛的软胶囊,由川芎、柴胡、白芷、白芥子、白芍、香附、郁李仁、甘草为原料制备。其制备方法是将川芎、白芷蒸馏提取挥发油;香附、柴胡、郁李仁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及浸膏项下的渗滤法,用乙醇渗滤,回收乙醇后,减压浓缩至稠膏(比重约为1.1-1.35);白芍、甘草、白芥子加水煎煮两次,每次两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适量,加乙醇至含醇量达75%,沉淀48小时,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稠膏(比重约为1.1-1.35),两种稠膏合并,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细粉加入植物油及上述挥发油,混匀。制成软胶囊,具有起效快,服用量小,口感好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P25/04GK1657065SQ20041001412
公开日2005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21日
发明者张言军 申请人:张言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