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寄生藤的医药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0379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药寄生藤的医药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中药寄生藤的制药用途,具体地说是寄生藤在制备治疗过敏性皮炎、荨麻疹药物中的应用,在制备治疗骨结核、淋巴结核、皮肤结核、慢性骨髓炎、松毛虫病骨质破坏、股骨头坏死、骨质增生、非化脓性软骨膜炎、扁平疣、传染性软疣和痛风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寄生藤,又名藤香、入地寄生、熊胆藤、左扭香、列子、藤酸公、青藤公,英文名称为Henslowia Frutescens Cnamp,属檀香科植物。它生于灌木丛中,常寄生在其它植物的地下茎或根上。寄生藤产在我国华南各省,药源十分丰富。
寄生藤在许多中草药书籍中尚未有记载,《中药大辞典》中虽有记载,但仅提到主治散血、消肿、止痛,治刀伤、跌打且只作为外用药,没有涉及治疗过敏性皮炎、荨麻疹、骨结核、淋巴结核、皮肤结核、慢性骨髓炎、松毛虫病骨质破坏、股骨头坏死、骨质增生、非化脓性软骨膜炎、扁平疣、传染性软疣和痛风药物中的应用,其他医药文献资料亦无这一方面的报导。

发明内容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明人用中草药寄生藤制剂治疗过敏性皮炎、荨麻疹、骨结核、淋巴结核、皮肤结核、慢性骨髓炎、松毛虫病骨质破坏、股骨头坏死、骨质增生、非化脓性软骨膜炎、扁平疣、传染性软疣和痛风等病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发现了寄生藤一些可靠的新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就是克服以前应用抗组胺药物或皮质类固醇药物在治疗过敏性皮炎、荨麻疹时的副作用,而提供寄生藤在制备治疗过敏性皮炎、荨麻疹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寄生藤在制备治疗骨结核、淋巴结核、皮肤结核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寄生藤在制备治疗慢性骨髓炎、松毛虫病骨质破坏、股骨头坏死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寄生藤在制备治疗骨质增生、非化脓性软骨膜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寄生藤在制备治疗扁平疣、传染性软疣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寄生藤在制备治疗痛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内容就是寄生藤在制备治疗过敏性皮炎药物中的应用;寄生藤在制备治疗荨麻疹药物中的应用;寄生藤在制备治疗骨结核药物中的应用;寄生藤在制备治疗淋巴结核药物中的应用;寄生藤在制备治疗皮肤结核药物中的应用;寄生藤在制备治疗慢性骨髓炎药物中的应用;寄生藤在制备治疗松毛虫病骨质破坏药物中的应用;寄生藤在制备治疗股骨头坏死药物中的应用;寄生藤在制备治疗骨质增生药物中的应用;寄生藤在制备治疗非化脓性软骨膜炎药物中的应用;寄生藤在制备治疗扁平疣药物中的应用;寄生藤在制备治疗传染性软疣药物中的应用和寄生藤在制备治疗痛风药物中的应用。
寄生藤在制备上述治疗各种疾病的药物时,可以是以单独的寄生藤为原料制备成药剂,也可以将寄生藤与其他药物配合制成复方制剂。
一般将寄生藤制备成上述用途的药物时,先对寄生藤进行提取,然后将寄生藤提取物单独地或者加入复方中以常规的制剂工艺制备成药剂。
这里所说的对寄生藤的提取,可以是用寄生藤的水提物,如水煎剂,水煎剂的浓缩液,或寄生藤水提液醇沉后经喷雾干燥得到的粉剂;也可以是以乙醇或其他有机溶剂对寄生藤进行提取。
当然也可以将寄生藤原药直接制备成单方或复方的制剂。
这里所说的用寄生藤制成的药剂可以是临床上能够使用的各种不同剂型,如片剂、口服液、粉剂、丸剂、胶囊、注射剂(包括静脉输液剂)、膏剂、酊剂、散剂和冲剂等。
寄生藤用于制备上述药物的特点是该药物仅对单核巨噬细胞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金葡菌、杆菌有抑制作用,而对免疫系统无影响,因此对治疗上述疾病有抗炎抑菌的特殊疗效。并且,该药物的毒性极小,避免抗生素的副作用。
具体的实施方式上述治疗慢性骨髓炎、松毛虫病骨质破坏、股骨头坏死、骨质增生的药物采用内服的方法使用;治疗上列其余疾病的药物采用内服和外用相配合的方法使用。内服的具体方法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1.将寄生藤洗净、凉干、切片,再用水煎服,成人剂量为每日含15-20克寄生藤的汤药,一日分两次服用;2.将寄生藤用酒浸泡,制成药酒,每天服含10克寄生藤的药酒,分两次服用;3.将寄生藤洗净、晒干、粉碎、过120目筛,制成干粉散剂或装入胶囊,每天服含5克寄生藤的药粉,分两次服用;当然也可以制成注射剂,进行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外用的具体方法可以制成软膏外敷,也可以制成洗剂外洗湿敷。
在临床治疗中,对过敏性皮炎、荨麻疹一般采用药物抗组胺或类固醇,但是,抗组胺对患者有嗜睡的副作用;类固醇属于一种皮质激素类药,它会影响患者的肠胃、血压,甚至引起胃出血。并且,对患有结核、糖尿病的患者禁止使用类固醇。对骨结核、淋巴结核、皮肤结核病的患者,一般采用异烟肼或利福平或乙胺丁醇,但是这些药物对病人的肝脏有损害,且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治疗慢性骨髓炎一般采用青霉素或克霖霉素,但是,由于长期使用青霉素或克霖霉素,患者已有抗药性,并且使用上述药物不够安全,时有发生过敏性休克的病例。对于松毛虫病骨质破坏、股骨头坏死、骨质增生、非化脓性软骨膜炎和痛风病,一般采用皮质激素类药治疗,但随之带来的是上述皮质激素类药的副作用。对于扁平疣和传染性软疣病,一般采用抗病毒类药物,如阿昔洛韦,其缺点是疗程比较长,治疗费用高。另外,中草药雷公藤在临床中时有替代抗菌素或抗病毒类药治疗上列疾病中一些疾病的情况,但是,雷公藤有影响人体免疫功能的副作用。
在长期的临床实验中证明,使用中草药寄生藤的制剂治疗上述疾病,不但可以达到上面常用药物的效果,甚至超过其效果。并且,没有任何副作用,其治疗费用又低廉的多。
下面通过实验数据来证实本发明所说的寄生藤的新用途。
实验(一)寄生藤抗过敏、抗炎和急性毒性实验。
一.实验材料寄生藤药液,浓度为1∶1(1g生药/ml)及1∶6.67(6.67g生药/ml)。
地塞米松片,山东省济宁市第三制药厂生产,批号9901133伊文思蓝,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进口分装),批号23860。
卵蛋白,Sigma生产。
百日咳疫苗,山东省卫生防疫站提供。
其他试剂皆为分析纯。
小鼠、大鼠均由山东中医药大学提供。
二.实验方法与结果1.寄生藤药液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炎症作用的影响。取健康小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口服不同浓度的寄生藤药液、地塞米松和等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剂量0.2ml/10g,连续三天,于末次给药1小时后,每只小鼠右耳涂50ul二甲苯,1.5小时后,处死小鼠并剪下两耳,用直径7.5毫米打孔器在相同的位置打下耳片,电子天平称重,实验结果见表一
表一 寄生藤药液对二甲苯致炎作用的影响(X±SD).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12.寄生藤药液对伊文思蓝渗出的影响取健康小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克,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口服不同浓度的寄生藤药液及地塞米松和等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每次0.2ml/10g,连续5天,于末次给药1小时后,每只小鼠均静脉注射0.5%伊文思蓝0.1ml/10g,随即腹腔注射1%醋酸0.2ml/只,20分钟脱颈椎处死,自腹白线剪开皮肤肌肉,用6ml生理盐水分两次洗涤腹腔,吸管吸取洗涤液,用转速3000转/分的离心机离心旋转15分钟,取上面的清液;再用721分光光度计于590nm测定光密度,并根据标准曲线方程计算腹腔内渗入的伊文思蓝量,实验结果见表二表二 寄生藤药液对渗出的影响(X±SD)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13.寄生藤药液抗过敏作用观察取大鼠5只,体重100-200克,以1%卵蛋白0.5ml肌注,隔日一次,共3次,同时腹腔注射百日咳核疫苗2×10,14天后,乙醚浅麻,自腹主静脉取血,分离血清,得致敏抗血清,-20C保存备用。
另取大鼠20只,雌雄各半,体重150-200克,连续给药15天,于第14天用8%的硫化钠脱毛,脱毛后第二天在乙醚浅麻的情况下,在大鼠的背部脊柱两侧注射致敏抗血清,每侧2-3点,每点间隔1.5-2.0厘米,致敏抗血清以1∶10梯度稀释,每点注射致敏抗血清0.1ml,48小时后进行抗原攻击,静脉注射0.5%伊文思蓝0.5ml和1%卵蛋白生理盐水溶液0.5ml,经30分钟后,断颈处死动物,剪下背部皮肤,检查测量注射各点的蓝色反应斑点直径,实验结果见表三。
表三 寄生藤药液对皮肤过敏的影响(X±SD)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14.寄生藤药液急性毒性实验经预试未测到药物的半数致死量,故测其最大给药量。取小鼠20只,雌雄各半,以浓度1∶6.67(6.67g生药/ml)药液灌胃,0.3ml/10g,3次/天,然后连续观察7天,结果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的毒性反应,小鼠饮食、行为、背毛、粪便等未见异常,未见动物有死亡,7天后处死动物,活检动物心、肝、脾、肺、肾等重要器官未发现有明显改变,故寄生藤药液最大给药量至少为0.3ml/10g×6.67g/ml×3=600.3g/kg,临床用量为20克生药/日,动物用量折合为人用量的1800倍,证明此药临床应用比较安全。
实验(二)中药寄生藤的抗炎作用实验一.材料与方法6-8周BALB/c纯系小鼠(上海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药物配置,用0.5克寄生藤干药/ml的水溶液,经0.2nm孔径的滤器过滤后作为原药液备用;RPMI1640培养基(Hyclone),胎牛血清(Hyclone)。
NO的测定,采用Griess法,反应后570nm测定OD值;小鼠TNFα,IL-1β,IL-2,IFNγ的检测均采用ELISA法(R&D公司),450nm测定OD值;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分离取8周龄BALB/c小鼠4只,引颈处死,用无菌注射器吸取5ml冷的培养基进行腹腔无菌灌洗,将所有灌洗液混匀,并记数细胞浓度;1000rpm离心10分钟,去除上清,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配成1*10/ml的细胞悬液,并接种致24孔细胞培养板,置37C,5%CO2的孵箱中孵育,2小时后将培养板轻轻振荡并去除上清和悬浮细胞,重新往孔内添加新鲜完全培养基后备用。
三.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分离取8周龄BALB/c小鼠1只,引颈处死,无菌分离脾脏并将其研磨,经400目钢网过滤后,再用Tris-NH4Cl裂解红细胞,PBS洗二遍后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配成1*10/ml的细胞悬液备用。
四.药物对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活化抑制作用将分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铺24孔培养板,每孔1ml,将预制的药物以1%为起始浓度,依次倍比稀释后加入,共作4个浓度,每个浓度置3个复孔,同时设空白对照和阳性对照。培养8小时后,巨噬细胞实验组中以1ug/ml的浓度加入LPS,淋巴细胞实验组以5ug/ml的浓度加入ConA,继续培养48小时后吸取上清,巨噬细胞测定NO,TNFα,IL-1β,淋巴细胞测定IL-2IFN-γ。
五.药物对细菌的直接抑制作用实验用LB培养基配制2%的营养琼脂,高压灭菌后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1%,5%,10%),每个浓度铺3块10厘米平皿,20ml/皿,冷却后开盖置于室内台面静置30分钟;再置入37度恒温孵箱中培养48小时观察并记数菌落数目。结果如下表四所示。

*与1号组相比P<0.05上面的实验说明,寄生藤药液对金葡菌的抑制作用较弱,对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对霉菌无抑制作用。
六. 药物对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形态学的影响从显微镜观察发现,(参看图6、图7)药物对巨噬细胞有强且迅速的毒性作用,在0.25%的药物浓度以上,8小时内胞浆出现即可出现空胞,随后发生固缩性死亡,但胞核相对完整,说明药物直接作用于胞浆成分使细胞出现死亡;同浓度的药物对淋巴细胞没有显著的形态学变化,说明药物对免疫系统的损伤极小。
七.药物对巨噬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在先与药物作用2小时后,再用强的巨噬细胞刺激剂LPS刺激,发现上清中NO和IL-1β,TNFα的含量明显降低,但没有明显的药物浓度相关性。上述实验结果,可参看以下的附图,进行说明。
从实验(二)可以证明,寄生藤药液的抗炎作用其一是因为该药对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抑制巨噬细胞分泌炎症介质,即抑制炎症反应;其二是该药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特别对杆菌及金葡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故对炎症的致病细菌有直接的抗菌作用。


图1为巨噬细胞上清中NO的含量。图中,标有*的组值与阳性对照比P<0.01。
图2为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IL-1的含量。图中,标有*的组值与阳性对照比P<0.01,标有#的组值与阳性对照比P<0.01。
图3为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的含量。图中,标有#的组值与阳性对照比P<0.01。
图4为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L-2的浓度。图中,标有*的组值与阳性对照比P<0.01。
图5为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的含量。图中,标有#的组值与阳性对照比P>0.05。
图6为在显微镜观察的阴性对照照片。
图7为在显微镜观察的药物作用8小时的照片。
权利要求
1.寄生藤在制备治疗过敏性皮炎药物中的应用。
2.寄生藤在制备治疗荨麻疹药物中的应用。
3.寄生藤在制备治疗骨结核药物中的应用。
4.寄生藤在制备治疗淋巴结核药物中的应用。
5.寄生藤在制备治疗皮肤结核药物中的应用。
6.寄生藤在制备治疗慢性骨髓炎药物中的应用。
7.寄生藤在制备治疗松毛虫病骨质破坏药物中的应用。
8.寄生藤在制备治疗股骨头坏死药物中的应用。
9.寄生藤在制备治疗骨质增生药物中的应用。
10.寄生藤在制备治疗非化脓性软骨膜炎药物中的应用。
11.寄生藤在制备治疗扁平疣药物中的应用。
12.寄生藤在制备治疗传染性软疣药物中的应用。
13.寄生藤在制备治疗痛风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寄生藤的新的药物用途,用寄生藤可以制备成治疗过敏性皮炎、荨麻疹、骨结核、淋巴结核、皮肤结核、慢性骨髓炎、松毛虫病骨质破坏、股骨头坏死、骨质增生、扁非化脓性软骨膜炎、扁平疣、传染性软疣和痛风等疾病的药物。
文档编号A61P31/06GK1562283SQ20041002688
公开日2005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14日
发明者陈积正 申请人:陈积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