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磁效应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1158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频磁效应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疾病的治疗器械,具体说是一种将高频脉冲磁场作用于人体,利用高频磁场效应对疾病进行治疗的高频磁效应治疗仪。
背景技术
通过磁场作用于人体,对人体疾病进行治疗,是采用物理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一般是通过永久磁场或低频脉冲磁场的作用,来提高人体细胞的生理功能,从而增加病态细胞的代谢能力和免疫功能,达到对疾病的治疗目的。但是对于人体细胞而言,永久磁场或低频磁场是属于无能形或低能形磁场,其作用较差,治疗效果不明显,所以要想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需要较长的治疗周期,容易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期,使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控制而加重。这是现有磁场治疗仪的最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磁效应治疗仪,它可以克服现有技术当中所存在的缺点,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期。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电源电路、工作电路,功率放大器和输出电路构成,其特征在于工作电路包括高频和低频两个振荡器,两个振荡器输出的信号经过调制电路调制以后输出高频率、间歇式脉冲信号。
高频振荡器和低频振荡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容C5、电阻R8与调制电路中的BG3、BG2的基极相连接,BG2的集电极与BG3的基极连接,BG3的发射极通过电容C6与信号放大器相连接。
两个震荡器中的555时基集成块IC1和IC2的6、7脚之间连接有充放电回路IC1的7脚与三极管BG1的基极连接,6脚连接电阻R3后与BG1的发射极连接,在BG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1;电阻R6和二极管D3串接后连接在IC2的7脚和6脚之间,电阻R5与二极管D4串联以后与D3、R6反向并联;本发明的低频震荡器产生的是一种频率为5Hz、间歇比为对称的输出信号,而高频震荡器产生10KHz高频脉冲信号,经过调制电路调制后输出一个高频率、间歇式的脉冲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器以后带动输出电路的电磁线圈,产生高频率的间歇式脉冲磁场,作用于人体穴位或有病部位,对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由于本发明采用高频、间歇式脉冲磁场作用于人体体液中的电离子,使其受到一个强大的作用力而开始产生振荡式移动,由于细胞膜的阻挡作用,膜内外的电离子之间的距离增大,引力减小,使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增大,结果膜电位上升,“势能”储备增加,细胞主动转运的能力增加,增强代谢,提高免疫能力,实现一种磁能与细胞动能之间的能量代换。以上作用是低频磁场和永久磁场所不能实现的,因此,本发明具有比低频磁场治疗仪或永久磁场治疗仪更好的治疗效果,可以使治疗的周期缩短。


图1是本发明的电器原理图。
图2-4是本发明的输出的脉冲信号波形图。
图5是细胞电离子在脉冲磁场中位移S与时间T的函数图象。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由图1可见,变压器B、整流器ZD和滤波器C1构成本发明的全机的工作电源。电阻R1、电容C2、稳压块Z(7812)构成稳定的震荡器工作电源,以上为本发明的电源电路。
本发明的工作电路由高频振荡器和低频振荡器组成。高频震荡器包括555时基集成块IC1,在它的6、7脚之间连接有充放电回路,即7脚连接三极管BG1的基极,6脚连接电阻R3以后连接BG1的发射极,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BG1的发射极,负极连接BG1的基极,在BG1的基极与工作电源之间连接有电阻R1。IC1的1脚和4脚连接电源,并在1脚和2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4,IC1的3脚与调制电路相连接。
低频振荡器有555时基集成块IC2,连接在它的6、7脚之间的充放电回路是6、7脚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3和电阻R6,电阻R5与二极管D4串联以后与D3、R6反向并联,另外在7脚R4,在6脚连接有R7,2脚上连有电容C3,3脚输出与调制电路相连接。
本发明的调制电路包括三极管BG2和BG3,BG2的基极连接电阻R8后与IC2的输出端3脚相连接,集电极与BG3的基极连接以后通过电阻R9连接到工作电源,发射极通过R10与电源的负极相连,BG3的基极同时通过电容C5与IC1的输出端3脚相连接,BG3的发射极通过电容C6与放大电路相连接。
当IC2的7脚高电平、6脚低电平时,电流通过电阻R4、二极管D3、电阻R6,经6脚向C3充电,当6脚达到2/3电源电压时,IC2翻转,7脚为低电平,C3上的电压通过R7、D4、R5对IC2的7脚放电,即完成一个周期变化,其中改变R7可以改变间歇比,改变R5、R6可以改变振荡频率,这样在E点可以得到频率为5Hz、间歇比为对称的输出信号。
当集成块IC1的7脚为高电平、6脚为低电平时,电源通过R1使三极管BG1导通,电源经过R3、IC1的6脚给C4充电,当C4的电压达到电源电压的2/3时,IC1翻转,7脚为低电平,C4上的电压通过R3、D1、IC1的7脚放电,完成一个振荡周期,其振荡频率与R3、C4的充放电时间常数有关,在F点形成波形对称、频率为10KHz的高频脉冲信号。
由F点输出的低频脉冲信号通过电阻R8控制调制电路中BG2的导通,而由E点输出的高频脉冲信号经C5耦合后,受到BG2集电极的调制,再经BG3电流放大、稳定后,在G点形成高频率、间歇式的脉冲信号。
上述高频率、间歇式脉冲信号经C6耦合,送给由BG4和BG5组成的功率放大器,放大以后的信号送给输出电路的治疗线圈,产生高频率间歇式脉冲磁场。图中的R11、R12和W1用来调节输出直流电位,控制治疗线圈的工作温度和磁场强度,D4用来消除线圈中的高电压,保护BG5。
权利要求
1.高频磁效应治疗仪,它由电源电路、工作电路,信号放大器和输出电路构成,其特征在于工作电路包括高频和低频两个振荡器,两个振荡器输出的信号经过调制电路调制以后输出高频率、间歇式脉冲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以后,在输出电路中的治疗线圈中产生高频、间歇式脉冲磁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高频磁效应治疗仪,其特征在于高频振荡器和低频振荡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容C5、电阻R8与调制电路中的BG3、BG2的基极相连接,BG2的集电极与BG3的基极连接,BG3的发射极通过电容C6与信号放大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说的高频磁效应治疗仪,其特征在于两个震荡器中的555时基集成块IC1和IC2的6、7脚之间连接有充放电回路IC1的7脚与三极管BG1的基极连接,6脚连接电阻R3后与BG1的发射极连接,在BG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1;电阻R6和二极管D3串接后连接在IC2的7脚和6脚之间,电阻R5与二极管D4串联以后与D3、R6反向并联。
全文摘要
高频磁效应治疗仪,它由电源电路、工作电路,信号放大器和输出电路构成,其特征在于工作电路包括高频和低频两个振荡器,两个振荡器输出的信号经过调制电路调制以后输出高频率、间歇式脉冲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以后,在输出电路中的治疗线圈中产生高频、间歇式脉冲磁场。本发明采用高频、间歇式脉冲磁场作用于人体电离子,使其受到强大的作用力产生振荡式移动,由于细胞膜的阻挡,膜内外电离子之间的距离增大,引力减小,使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增大,膜电位上升,势能储备增加,细胞主动转运能力增加,增强代谢,提高免疫能力,实现一种磁能与细胞动能之间的能量代换。本发明具有比低频磁场治疗仪更好的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N2/04GK1739816SQ20041005032
公开日2006年3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27日
发明者房刚 申请人:房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