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在治疗病原真菌感染上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1159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在治疗病原真菌感染上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中利用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作为治疗病原真菌引起各种感染的药物应用。
背景技术
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手术、放射性治疗等造成菌群失调,使得许多原来不致病的和正常情况下致病性很弱的病原菌引起疾病,而且发病率逐年增加,尤以医院内交叉感染最为明显。目前引起临床感染较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细菌中的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克雷伯菌等,革兰阳性细菌中的葡萄球菌等和真菌中的念珠菌等。对细菌引起的感染可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虽然耐药菌的增多给治疗造成困难,但尚可采用药物敏感试验筛选敏感药物和联合用药予以治疗。而真菌引起的感染近年逐渐增多,在临床上致病菌捡出率各地区有所区别,一般在10%左右,而在医院内感染中高达20%以上。由于真菌细胞与人体细胞都属于真核细胞,对真菌有效的抗生素对人体细胞也有毒性作用,所以治疗时的副作用较大,造成治疗困难。
既然对真菌有效的抗生素对人体细胞也有毒性作用,那么能否开发出仅针对真菌有作用,而对人体细胞无副作用的抗生素?人体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人体演化出多种天然抗菌物质,这些抗菌物质对多种病原菌均有杀灭作用,而对自身无任何副作用,是我们寻找低毒高效抗真菌药物的理想源泉。溶菌酶是由Fleming在1922年发现的,它是一种有效的抗菌剂,全称为1,4-β-N-溶菌酶或者称粘肽N-乙酰基胞壁酰水解酶。它能切断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中N-乙酰葡萄胺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1,4糖苷键的联结,破坏肽聚糖支架,细菌在内部渗透压的作用下细胞无毒性作用。近年来研究,溶菌酶可能作为一种很古老的防御机制,还活跃于细胞间防御病毒和真菌的侵袭。
目前,溶菌酶主要从鸡蛋清来制取。然而,鸡溶菌酶作为异种蛋白可引起变态反应而无法用于人类,天然人溶菌酶的价格过于昂贵也无法用于临床。我公司利用酵母系统表达人溶菌酶,成本低,生产量大,可实现工业化生产。同时建立的新提取纯化的方法,产物纯度高达99.8%以上,同时具有天然人溶菌酶的杀菌活性。该方法已申请专利(专利申请号00 110463.2)。在此基础上我公司牵头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十五重大医药课题“一类新生物制药人溶菌酶抗耐药菌研究”。在研究人溶菌酶功能的同时,我们发现人溶菌酶的一些功能区的抗菌作用较完整的人溶菌酶更强,具有更好的开发前景。
近年来,研究发现溶菌酶除杀菌的作用外,还发现有抗真菌、抗病毒、消炎等作用,针对这些新发现的作用,研究发现了溶菌酶的水解粘肽N-乙酰基胞壁酰β1,4-糖苷键酶切作用以外的其它生物学活性。
对溶菌酶非酶活性功能的研究发现,加热灭活溶菌酶的酶活性后,或溶菌酶的部分片段同样具有杀菌作用,有些杀菌活性甚至超过完整溶菌酶的杀菌活性。如Ibrahim,HR研究表明溶菌酶C端的螺旋—环状—螺旋结构(HLH)具有非酶活性的杀菌作用。它可嵌入到细菌、真菌等的外膜和胞膜中,造成穿孔,由于细菌、真菌等的内部渗透压作用而裂解死亡。本公司研究中心在鉴定基因工程表达的人溶菌酶生物学活性时发现,基因工程表达的人溶菌酶在体外同样的具有明显的杀灭真菌的活性,破坏真菌细胞壁。本公司研究中心进一步研究发现,基于人溶菌酶C端的螺旋—环状—螺旋结构(HLH)之间序列的不同多肽和一些改构体均有良好的杀灭真菌的活性,个别序列多肽的杀灭真菌的活性比人溶菌酶高100-1000倍以上,特别是个别经过改构的双体肽,杀真菌作用尤为明显。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首先根据人溶菌酶HLH结构,设计测定了不同的氨基酸序列,确定了抗真菌双体肽的氨基酸序列,它们是1)(RAWVAWRNR)2K;2)(RAWVAWRN)2K;3)(RRWVAWRN)2K;4)(RRWAWRN)2K;5)(RRWQWRN)2K;6)(AWVAWRNR)2K;7)(WVAWRNR)2K;8)(VAWRNR)2K;9)(AWRNR)2K;或10)(QWRN)2K用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通过微孔板法,作为制备治疗病原真菌感染药物的杀真菌鉴定。然后,用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作为制备治疗真菌感染在皮肤黏膜表面引起上呼吸道感染、阴道感染、皮肤感染或口腔感染药物的应用;用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作为制备治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的应用。将具有杀真菌作用的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制成体内用注射针剂、口服片剂、雾化吸入喷雾剂和体外用药滴剂、膏剂、栓剂。
本发明病原真菌涉及的是指深部真菌、浅部真菌、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和皮肤癣菌;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对真菌敏感的有效抑菌浓度在0.01μg-100μg/ml之间;上呼吸道感染是由念珠菌引起的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或咽炎;皮肤感染是指由念珠菌、曲霉菌或皮肤癣菌引起的湿疹、过敏性皮炎或皮癣;口腔感染由念珠菌引起的牙龈炎、鹅口疮或口腔溃疡;深部感染是由念珠菌、曲霉菌或隐球菌引起的各脏器炎症;阴道感染由念珠菌引起的阴道炎。
本发明还涉及用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作为制备治疗深部感染、阴道感染和皮肤感染的药物是由0.1-10%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冻干粉和生理盐水配制成的注射针剂;作为制备治疗口腔炎症的药物是由0.01-1%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冻干粉、20mM磷酸盐PH7缓冲液80%、20%丙三醇和5/万吐温80配制成的喷雾剂;作为制备治疗体内真菌感染用药的口服片剂是由5-10%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冻干粉、50%药用淀粉、25%药用糊精、10mM磷酸盐PH7缓冲液80%和5%蔗糖配制而成;体内雾化吸入喷雾剂的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的浓度为0.025-0.4mg/ml,吸入用药2-5天;作为制备治疗体外用药的滴剂是由0.5%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冻干粉、10mM磷酸盐PH7缓冲液80%、20%丙三醇、6%2-吡咯烷酮-5-羧酸钠、0.9%水溶性氮酮和3/万吐温80配制而成;体外用药膏剂是由0.1-10%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冻干粉、20mM磷酸盐PH7缓冲液80%、18%丙三醇、1%卡波树脂和0.3%香精配制而成。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实质,首先,我们通过微孔板法用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作为活性组分对病原真菌进行杀菌活性鉴定,其方法是用10mM PH7.2PB缓冲液将不同真菌分别配成103-104CFU/ml浓度的菌液,50μl定量加到96孔培养板中,同时分别加入50μl的200μg-0.1μg不同剂量的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37℃作用30分钟,补加100μl沙保弱培养基,37℃培养过夜,观察结果。计算可杀死病原真菌最低有效浓度。
一、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作为制备治疗体内真菌引起深部真菌感染药物的应用。
采用小鼠腹腔感染败血症观察抗真菌双体肽对小鼠体内感染的治疗作用。
试验菌株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用于小鼠败血症感染试验。方法是挑取一定量的菌苔接种于2ml沙保弱液体培养基中,在35℃培养18小时后,取出用灭菌生理盐水进行适当稀释(10-1、10-2、10-3、10-4),每组5只鼠,分别腹腔感染不同菌量的受试菌液,测定引起小鼠100%死亡的最小菌量(MLD),用该菌量作为体内感染菌量。
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药剂静脉注射对真菌感染小鼠败血症的治疗试验,把受试小鼠按体重性别均匀分组,每组10只鼠,然后取出经35℃培养18小时的上述各种菌种的菌液,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至1MLD,分别注入小鼠腹腔体内,每鼠0.5ml,制备小鼠败血症模型,再将各受试药物以1∶0.5剂间距设5-6个剂量组,分别于感染后即刻静脉注射不同浓度的受试药液,0.5ml/20g鼠重,同时设感染对照组(不给药),观察并记录小鼠死亡数,连续观察7-14天,按Bliss法计算半数有效剂量ED50及可信限。
杀菌试验结果表明静脉注射给药对细菌感染具有一定的体内疗效,其半数有效剂量ED50分别是白色念珠菌4.1mg/kg,曲霉菌为15mg/kg。(附表1-2)二、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作为制备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阴道感染、口腔感染和皮肤感染药物的应用。
下面将分述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阴道感染、口腔感染;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湿疹、过敏性皮炎、皮癣药物的配制、用药及治疗效果(一)药物配制A、取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冻干粉1%,用生理盐水制成注射针剂,主要用于对念珠菌引起的病症。
B、取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冻干粉制成含抗真菌双体肽0.1%、20mM磷酸盐缓冲液(PH=7.0)80%、20%丙三醇、5/万吐温80的喷雾剂。
C、取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冻干粉制成含抗真菌双体肽0.5%、10mM磷酸盐缓冲液(PH=7.0)80%、13%丙三醇、6%2-吡咯烷酮-5-羧酸钠、0.9%水溶性氮酮、3/万吐温80的滴剂。
D、取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冻干粉制成含抗真菌双体肽0.1%、20mM磷酸盐缓冲液(PH=7.0)80%、18%丙三醇、卡波树脂1%、香精0.3%膏剂。
E、取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冻干粉制成胶囊剂、片剂,其含抗真菌双体肽冻干粉10%、药用淀粉50%、药用糊精25%、10mM磷酸盐缓冲液(PH=7.0)80%、蔗糖5%。
(二)对小鼠的模型试验A、白色念珠菌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小鼠口腔炎、气管炎、肺炎模型的制备选用健康昆明种小鼠20只,雌雄各半,体重为18-22克,分两组,每组10只,选取一定量的白色念珠菌用喷雾方式感染小鼠上呼吸道致小鼠气管炎10只、肺炎10只,感染后即刻静脉注射受试药30000μ/ml/20g鼠重,观察一周,每日三次给药,记录小鼠有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对白色念珠菌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小鼠气管炎、肺炎有明显疗效。结果如下病种 受试动物(只) 痊愈 显效 无效 有效率%气管炎10 7 3 0100肺炎 10 7 3 0100
口腔炎 10 820100B、白色念珠菌所致小鼠阴道炎模型的制备选用健康昆明种小鼠10只,雌雄各半,体重为18-22克,挑取一定量的白色念珠菌用涂抹方式感染小鼠阴道致小鼠阴道炎10只,感染后即刻静脉注射受试药30000μ/ml/20g鼠重,观察一周,每日三次给药,记录小鼠有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对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小鼠阴道炎有明显疗效。结果如下病 种受试动物(只)痊愈显效 无效有效率%阴道炎107 3 0100C、对由皮肤癣菌引起的湿疹、过敏性皮炎、皮癣等皮肤性感染的疗效如下病种 受试动物(只)痊愈显效 无效有效率%湿疹 106 3 1 90过敏性皮炎104 4 2 80皮癣 106 2 2 80三、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对真菌132株体外抗菌活性。
本试验中采用的临床分离菌种有念珠菌属84株、隐球菌属7株、毛霉菌属21株、曲霉菌属9株、申克孢子丝菌属4株、皮炎芽生菌2株、毛发癣菌属5株,总共132株菌。
用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微孔板法对真菌进行杀菌活性鉴定。具体方法如下用10mM PH7.2PB缓冲液将不同真菌分别配成103-104CFU/ml浓度的菌浓,50μl定量加到96孔培养板中,同时分别加入50μl的200μg-0.1μg不同剂量的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37℃作用30分钟,补加100μl沙保弱培养基,37℃培养过夜,观察结果。计算可杀死病原真菌最低有效浓度。
试验结果表明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对所试真菌均具有抗菌作用。本发明对上述132株菌的试验结果数据见附表4。
以上所有应用结果表明利用本公司开发出的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具有杀真菌作用,可以作为制备治疗真菌在人体深部和浅部感染的药物。这就为生物制药提供了新的研制方向,也为临床治愈真菌感染提供新的制剂,为患者带来福音。


图1 为抗真菌双体肽在体外对白色念珠菌的作用效果图,其中(A)抗真菌双体肽作用组;(B)正常对照组;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本实施例为用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微孔板法对真菌进行杀菌活性鉴定方法。
用10mM PH7.2PB缓冲液将不同真菌分别配成103-104CFU/ml浓度的菌浓,50μl定量加到96孔培养板中,同时分别加入50μl的200μg-0.1μg不同剂量的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37℃作用30分钟,补加100μl沙保弱培养基,37℃培养过夜,观察结果。计算可杀死病原真菌最低有效浓度。
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抗真菌双体肽氨基酸序列确定的研究1、通过多肽合成仪合成下列多肽1)(RAWVAWRNR)2K;2)(RAWVAWRN)2K;3)(RRWVAWRN)2K;4)(RRWAWRN)2K;5)(RRWQWRN)2K;6)(AWVAWRNR)2K;7)(WVAWRNR)2K;8)(VAWRNR)2K;9)(AWRNR)2K;10)(QWRN)2K;11)DNIADAVACAKRVVRDPQGIRAWVAWRNR;12)IXISGKWKAQKRFLKGIRAWVAWRNR;13)IKISGKWKAQKRFLKDPQGIRAWVAWRNR;14)RAWVAWRNRDPQGIRAWVAWRNR;15)RAWVAWRNRGIRAWVAWRNR;16)RAWVAWRNR;17)AWVAWRNR;18)WVAWRNR;19)VAWRNR;20)RAWVAWRN;
21)IKISGKWKAQKRFLK;2、微孔板法鉴定各多肽对病原真菌的杀菌活性其方法见实施例1。
3、不同抗真菌双体肽的杀菌活性结果抗真菌双体肽杀真菌的最低剂量1)(RAWVAWRNR)2K; 6.25mg/L2)(RAWVAWRN)2K;12.5mg/L3)(RRWVAWRN)2K;12.5mg/L4)(RRWAWRN)2K; 12.5mg/L5)(RRWQWRN)2K; 3.125mg/L6)(AWVAWRNR)2K;3.125mg/L7)(WVAWRNR)2K; 6.25mg/L8)(VAWRNR)2K; 6.25mg/L9)(AWRNR)2K; 3.125mg/L10)(QWRN)2K; 6.25mg/L11)DNIADAVACAKRVVRDPQGIRAWVAWRNR; 6.25mg/L12)IKISGKWKAQKRFLKGIRAWVAWRNR; 6.25mg/L13)IKISGKWKAQKRFLKDPQGIRAWVAWRNR; 6.25mg/L14)RAWVAWRNRDPQGIRAWVAWRNR; 12.5mg/L15)RAWVAWRNRGIRAWVAWRNR;25mg/L16)RAWVAWRNR; 100mg/L17)AWVAWRNR;100mg/L18)WVAWRNR; 200mg/L19)VAWRNR; 无作用20)RAWVAWRN;无作用21)IKISGKWKAQKRFLK; 200mg/L结果证明抗真菌双体肽1)-10)具有良好的抗真菌活性和制药前景。
实施例3本实施例是用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经雾化吸入对小鼠真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作用。
模型制备试验前将小鼠放入密封玻璃缸内,玻璃缸连接至超雾化器(型号402,上海合力医疗器械厂生产),内装30ml试验菌液,菌液浓度为107CFU/ml,开动超声雾化器,给小鼠雾化吸入20分钟,间隔10分钟,再雾化需吸入20分钟,连续雾化吸入3次。末次雾化吸入后6小时,分别用无菌棉签挑取咽部黏膜涂于无药粘脂平板表面,35℃培养24小时,观察有无真菌生长,进行活菌计数。真菌培养阳性,且活菌数≥103CFU/ml,表明感染模型成功。提示该感染模型可用于治疗试验。
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雾化吸入对小鼠真菌性上呼吸道治疗试验。
取上呼吸道感染真菌成功的小鼠,随机分组,每级10只鼠,装入盛有适当浓度的受试药液(连接了超声雾化器)的玻璃缸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每次吻合吸入20分钟,间隔10分钟,共雾化吸入3次,于雾化吸入药液后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分别用灭菌棉签挑取咽喉部黏膜涂于无药琼脂平皿表板。35℃培养24小时,进行活菌计数。实验设真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对照组(不给药)。将给药组小鼠咽部活菌数与感染对照组小鼠咽部活菌数进行Student t检验,以评价受试药物经雾化吸入对小鼠真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附表3)实施例4本实施例是用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对细菌性体内注射药剂的治疗试验。
把受试小鼠按体重、性别均匀分组,每组10只鼠,然后取出经35℃培养24小时的不同真菌的菌液,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至1MLD,分别注入小鼠腹腔体内,每鼠0.5ml,制备小鼠败血症模型,再将各受试药物以1∶0.5剂间距设5-6个剂量组,分别于感染后即刻静脉注射不同浓度的受试药液,0.5ml/20g鼠重,同时设感染对照组(不给药),观察并记录小鼠死亡数,连续观察7-14天,按Bliss法计算半数有效剂量ED50及95%可信限。(见表1、2)
表1 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对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小鼠败血症的体内疗效试验结果感染真菌菌量 剂量 浓度动物数 死亡数 死亡率受试药物 给药途径(CFU/ML) (mg/kg) (mg/ml) (只)(只) (%)白色念珠菌 i.v 4 0.1610 1 10抗真菌双体肽1.9×1052 0.0810 1 101 0.0410 3 300.5 0.0210 6 60感染对照组(1MLD) ip*- - 10 10 100感染对照组(1/10MLD)ip- - 10 8 80*ip腹腔感染真菌。
表2 抗真菌双体肽对黄曲霉菌感染所致小鼠败血症的体内疗效试验结果感染真菌菌量 剂量 浓度 动物数 死亡数 死亡率受试药物给药途径(CFU/ML) (mg/kg)(mg/ml) (只) (只) (%)2.50.10 10 4401.25 0.05 10 660黄曲霉菌 抗真菌双体肽 i.v0.625 0.025 10 5502×1050.312 0.013 10 8800.156 0.006 10 770感染对照组 -10 10 100
表3 抗真菌双体肽雾化吸入对小鼠上呼吸道感染白色念珠菌的疗效试验结果真菌感染给药量(ul) 给药后菌落计数(CFU)给药浓度菌量 药物 ×给药次(μg/ml)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cfu/ml)数(次/日)白色念珠菌 20 100×4 242.80±22.88 222.10±18.46 150.80±16.08 100.20±13.97 70.70±11.602×10410 100×4 243.20±25.42 221.30±18.12 157.70±17.62 100.70±15.59 72.30±17.86抗真菌双体肽 5 100×4 242.90±15.91 228.80±18.70 159.50±26.28 103.80±17.64 74.80±14.282.5100×4 245.40±14.31 217.20±17.02 161.90±11.14 105.50±12.41 78.20±20.901.25 100×4 246.50±46.60 220.50±12.99 167.80±20.67 105.90±14.69 80.50±15.71菌对照 - - 264.60±21.60 240.30±29.12 179.30±17.63 115.10±19.34 86.70±12.88
表4 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对132株病原真菌体外作用比较MIC(μg/ml)真菌名称50-100 25-50 12.5-506.25-12.5 3.125-6.25<3.125白色念珠菌37株 2 1025热带念珠菌26株 1 6 19克柔氏念珠菌11株 5 6光滑念珠菌10株 1 4 5隐球菌7株 1 3 2 1毛霉菌21株12 8 10曲霉菌9株 2 5 2申克孢子丝菌4株 11 2皮炎牙生菌2株 11毛发癣菌5株 1 2 权利要求
1.一种化学合成的的抗真菌双体肽作为制备治疗病原真菌感染引起炎症抗真菌药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抗真菌药物是具有下列不同氨基酸序列的抗真菌双体肽1)(RAWVAWRNR)2K;2)(RAWVAWRN)2K;3)(RRWVAWRN)2K;4)(RRWAWRN)2K;5)(RRWQWRN)2K;6)(AWVAWRNR)2K;7)(WVAWRNR)2K;8)(VAWRNR)2K;9)(AWRNR)2K;或10)(QWRN)2K作为制备治疗真菌感染在皮肤粘膜表面引起上呼吸道、阴道、皮肤或口腔炎症药物的应用;用作制备治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的应用;作为制备治疗真菌感染引起的炎症药物体内用注射针剂、口服片剂或雾化吸入喷雾剂和体外用药滴剂、膏剂或栓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作为制备治疗病原真菌感染药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病原真菌中所指的真菌是深部真菌、浅部真菌、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或皮肤癣菌;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对真菌敏感的有效抑菌浓度在0.01μg-100μg/ml之间。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作为制备治疗病原真菌感染药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上呼吸道感染是由念珠菌引起的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或咽炎;口腔感染由念珠菌引起的牙龈炎、鹅口疮或口腔溃疡;阴道感染由念珠菌引起的阴道炎。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作为制备治疗病原真菌感染药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皮肤感染是指由念珠菌、曲霉菌或皮肤癣菌引起的湿疹、过敏性皮炎或皮癣。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作为制备治疗病原真菌感染药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全身深部感染是由念珠菌、曲霉菌或隐球菌引起的各脏器炎症。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作为制备治疗病原真菌感染药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治疗上呼吸道炎症、阴道炎症和皮肤炎症的药物是由0.1-10%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冻干粉和生理盐水配制成的注射针剂。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作为制备治疗病原真菌感染药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治疗口腔炎症的药物是由0.01-1%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冻干粉、20mM磷酸盐缓冲液(PH7.0)80%、20%丙三醇和5/万吐温80配制成的喷雾剂。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作为制备治疗病原真菌感染药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体内用药的口服片剂是由5-10%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冻干粉、50%药用淀粉、25%药用糊精、10mM磷酸盐缓冲液(PH7.0)80%和5%蔗糖配制而成。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作为制备治疗病原真菌感染药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体内雾化吸入喷雾剂的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的浓度为0.025-0.4mg/ml,吸入用药2-5天。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作为制备治疗病原真菌感染药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体外用药膏剂是由0.1-10%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冻干粉、20mM磷酸盐缓冲液(PH7.0)80%、18%丙三醇、1%卡波树脂和0.3%香精配制而成;滴剂是由0.5%化学合成抗真菌双体肽冻干粉、10mM磷酸盐PH7缓冲液80%、20%丙三醇、6%2-吡咯烷酮-5-羧酸钠、0.9%水溶性氮酮和3/万吐温80配制而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用化学合成法生产、纯化的抗真菌双体肽,作为制备治疗深部和浅部真菌在皮肤粘膜表面感染引起上呼吸道、阴道、皮肤和口腔炎症药物的应用;并用具有抗真菌作用的抗真菌双体肽作为治疗各种真菌引起的临床炎症体内感染用药物针剂、片剂、喷雾剂和体外感染用药滴剂、膏剂等的配制和用药方法。
文档编号A61K38/10GK1616081SQ20041005039
公开日2005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9日
发明者李元, 李别虎, 黄庆生, 薛小平, 王延竹, 韩文君, 张卫华 申请人:大连帝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